南寧市教育局到我市開展教育扶貧協作工作交流。
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欣榮到朗練村慰問建檔立卡家庭貧困學生。
我市教師侯瑞良、溫華芬夫婦帶著孩子到南寧馬山支教。
市十六中校長到朗練村慰問對口幫扶貧困戶。
市教育局召開學生資助工作會議。
茂名網訊 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來賓市的教育扶貧協作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省定貧困村高州市馬貴鎮朗練村相對貧困戶和相對貧困村退出工作圓滿完成,所有建檔立卡家庭貧困學生每年資助按時足額到帳……一樁樁、一件件暖民心、寫大愛、系大局。我市教育系統上上下下活躍著許許多多有著無限激情的教育人,他們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無比赤誠投入到各項扶貧工作中,在扶貧協作中傾情付出,並取得顯著成績,受到廣東省教育廳的通報表揚,尤其是全面對接做好與南寧市、來賓市的教育扶貧協作工作,受到廣西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茂名教育甘霖澆灌「桂花」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根據粵桂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粵桂扶貧協作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我市教育系統主要負責幫扶廣西南寧、來賓兩市5個縣,分別是南寧上林縣、隆安縣、馬山縣和來賓忻城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市教育局分別與南寧市、來賓市籤訂了教育扶貧協作框架協議,並進行全面對接。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助力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扶貧先扶智,為讓南寧、來賓受援地師生共享教育發展紅利,我市緊緊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打出提升教師技能、改善辦學條件、促進資源共享、教研助力破解發展難題等組合拳,努力幫在點上、扶在根上。
為南寧來賓送去一批批「最美教師」
在粵桂教育扶貧協作中,市教育局與南寧市教育局、來賓市教體局在領導層互動、教師支教、教師培訓、學校結對幫扶、教研互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學校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有序開展。市教育局領導層全面加強與南寧市教育局、來賓市教體局的互動交流。據不完全統計,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欣榮到南寧市、來賓市進行訪問對接互動交流12次,其他分管副局長帶隊交流達10多次;南寧、來賓兩市的市、縣級教育部門有關領導帶隊到我市互訪交流達30多次。
為了改善南寧、來賓兩市的教育基礎設施,我市盡最大的能力,大力協調支援兩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我市共協調落實投入資金5771萬元。其中協調落實投入南寧市4800萬元,協調投入來賓市971萬元。
除了物質支援,我市對症下藥,向受援地師資隊伍建設輸血。截至目前,我市共選派到南寧、來賓兩市中小學校進行支教教師567人次,接受南寧、來賓兩市派來跟崗學習教師608人次。
我市支教教師紮根支教學校,傾情教學,湧現了許多支教典型,其中有6對夫妻教師攜家人子女共赴南寧支教,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安心支教、專心幫扶之歌。電白區陳村中學侯瑞良、木蘇中學溫華芬夫婦,把孩子帶到支教地馬山;信宜中學黃海波、郭林燕夫婦帶著一歲多的小孩和母親到忻城縣高級中學支教,並在支教崗位上取得顯著成績……南寧市將我市支教的教師典型拍攝成宣傳片進行廣泛宣傳,市教育局也組織新聞採訪團對他們的先進事跡進行連續報導。教師之家侯瑞良、溫華芬全家到馬山支教扶貧的故事還被新華社、人民網、南寧電視臺、南寧日報等十幾家媒體採訪和報導,並被南寧市教育局評為「最美人物」。
將「輸血式」支援升級為「造血式」幫扶
為了提升南寧、來賓薄弱學校教育發展水平,讓更多受援地學生家門口也有好學校,享受更優質的教育,我市教育系統採取「一對一」結對幫扶等新措施,目前,共有19所學校與南寧、來賓兩地21所學校結對,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幫扶發展共同體,支援學校與受援學校的互動交流達200多次,參加人員達4000多人次。
我市化州一中通過聯動教研、遠程同步教研等方式,對口幫扶南寧隆安中學。2019年,隆安中學教師在教學成果大比武中獲得辦學以來最好成績,超額完成上級部門多項教學教研工作任務。
「教師是影響教育質量關鍵的因素之一。要讓受援地教育將來不返貧,關鍵工作之一就是將『輸血式』教師支援升級為『造血式』教師幫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欣榮說。
2019年,我市投入180萬元為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培養全科教師32名,從源頭上解決金秀瑤族自治縣師資不足問題。
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市專門組織舉辦5個培訓班,南寧、來賓兩市近300名骨幹校長、骨幹教師參加培訓學習。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0多個省、市名師工作室到南寧、來賓開展幫扶活動。通過開展專業講座、示範課、同課異構、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等活動,通過聽課、評課、交流和分享,在理念思路、專業知識、能力水平等進行全面的交流和合作,雙方參與教師超過6000多人次。
「網際網路+同步課堂」讓兩地教師共享教育資源
一塊「新屏幕」讓南寧市上林縣中學初中部的學生們學習興趣倍增,通過這塊屏幕,他們可以實時舉手回答400多公裡之外廣東高州中學初中校區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今年10月27日,南寧市與我市舉行初中語文、數學在線同步互動課堂教學交流活動。藉助「網際網路+同步課堂」模式,粵桂兩地教師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據悉,市教育局切實加強共建現代化教育教學網絡,努力幫助南寧、來賓兩市受援學校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配置水平。應用「智慧課堂+遠程互動課堂」「粵教雲課堂」等優質教育資源平臺,開展「網際網路+優課」「一師一優課」「同課異構」等遠程教學教研活動。積極開展網絡教研和雙師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此外,我市茂南區教育局積極開展產業幫扶,助力精準脫貧。2019年年初,金秀瑤族自治縣受多方因素影響,當地特產沃柑、砂糖桔嚴重滯銷。為幫助果農拓展銷路,茂南區教育局開展沃柑、砂糖桔愛心認購活動,助力打開金秀滯銷沃柑、砂糖桔的銷路,切實幫助當地解決沃柑、砂糖桔的銷售難題。據統計,我市教育系統愛心認購沃柑、砂糖桔共8萬多斤。
在茂名教育甘霖的澆灌下,南寧來賓的受援學校面貌煥然一新,不斷提升的教育教學質量如鮮花綻放,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朗練村舊貌變新顏煥發生機活力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教育局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堅持做到黨建引領,全員參與,「輸血」與「造血」、扶貧與扶智、治標與治本並重,在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等方面全力支持,幫扶省定貧困村高州市馬貴鎮朗練村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
市教育局成立了以羅欣榮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專門派出2名幫扶專幹駐紮朗練村,負責精準扶貧各項具體工作的協調落實,形成了「上下聯動、全員參與、職責明確、有序推進」的幫扶工作格局。
市教育局組織領導班子、各科室負責人和41所直屬學校中層以上幹部,每個季度都堅持進村入戶走訪慰問1至2次。截至2020年11月,每位幫扶責任人人均進村入戶走訪慰問已達18次以上,入戶慰問、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到村開展黨員活動的人數達5000多人次。投入慰問、危房改造、房屋修繕、發展種養業的資金達100多萬元,把黨和組織的溫暖送到貧困戶的心坎上。
協調投入特色產業130多萬元助力貧困戶增產增收
根據精準扶貧的工作原則,市教育局將朗練村41戶貧困戶幫扶任務分解到局機關及市直屬學校41個單位,採取「單位包戶扶貧」的方法進行定點、定人、定責幫扶,幫扶單位對該村的貧困戶進行責任包幹,自行落實「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形式,不脫貧不脫鉤。
市教育局牽頭成立了朗練村「明記種養專業合作社」,制定了特色產業幫扶長效機制,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幫扶學校」的形式,對村集體、貧困戶進行精準幫扶,共協調投入資金130.05萬元,幫助貧困戶種植益智、百香果、黑欖及養殖雞、牛等,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增加生產收入;入股農業公司,建設資產性收益項目,讓貧困戶從中獲得分紅;投資建設光伏發電站,為村集體增加收入。同時落實貧困戶轉移就業方案,實現貧困戶有勞動能力人口鎮外務工27人。
在貧困村各種農產品收穫的旺季,該局組織扶貧專幹、各科室有關人員和41所直屬學校的中層以上幹部,上下奔走,到處聯絡,為貧困村的農產品牽線搭橋,尋找銷路。
全部貧困戶順利實現精準脫貧
從2016年5月至2020年10月,市教育局先後協調落實幫扶資金1926.658萬元,進行該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建設、朗練小學改造、貧困戶危房改造、發展生產、修繕房屋等。由於幫扶措施和責任落實到位,朗練村「兩委」凝聚力和戰鬥力進一步增強,居住環境進一步全面改善,朗練小學落後面貌全面改善,貧困戶順利實現精準脫貧。2019年朗練村行政村和朗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1戶121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退出貧困村和貧困戶序列,脫貧率100%,圓滿完成扶貧工作任務。
市教育局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顯著,得到了社會和廣大群眾的讚譽及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屢受各級表彰。2017至2019年,市教育局脫貧攻堅工作連續3年考核結果為「好」等次。派出的第一書記在2016至2019年度脫貧攻堅工作考核中,被評為茂名市「優秀第一書記」,同時被高州市評為「2017年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先進個人」,2017年至2020年連續三年被馬貴鎮委鎮政府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把黨和政府溫暖送到建檔立卡學生心坎上
2016年秋啟動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市教育局領導高度重視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工作,紮實有序做好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工作。我市每年建檔立卡學生生活費補助資金發放率均達100%,共資助建檔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52566人次,資助金額達47517多萬元。
大膽創新開發建檔立卡學生資助系統
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學生是推進精準資助的首要問題,也是教育、人社和扶貧部門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瓶頸。為突破這個瓶頸,市教育局於2018年1月自主開發了「茂名市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除具有網絡資料庫系統常規的數據管理功能外,還有兩個特殊功能:一是實現雙向推送數據,即將部門間數據比對結果推送給學校,將學校錄入的名單推送給鎮級教育、人社、扶貧部門審核,實現學籍戶籍雙管理,確保信息準確,有效防止漏報現象。二是提供教育、人社、扶貧三個部門會審數據功能,即鎮級有關部門共同檢查審核學校推送回本地的數據,通過部門會審,有效防止誤報名單現象。該系統是目前全省唯一可以實現扶貧數據、學生學籍數據聯動且具有教育、人社和扶貧三部門會審功能的網絡資料庫應用系統。
建檔立卡學生資助不漏一人
市教育局主動聯合市財政局、人社局、民政局、扶貧辦、殘聯等部門制定了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工作新的實施方案。新方案充分應用市教育局開發的系統,優化了建檔立卡學生認定流程,精簡手續,方便群眾,提高了精準識別的效率。同時繼續優化資助工作流程,減輕工作人員和駐村幹部的工作量,近兩年來,我市建檔立卡學生認定工作和補助資金發放工作均較其他地市提前一個月完成。
針對我市建檔立卡學生人數眾多(佔全省11.2%),資助學生情況複雜,涉及學校多,參與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工作的教師隊伍龐大的實際,為貫徹應助盡助思想,規範管理,防止出現「暗箱操作」「渾水摸魚」等現象,確保建檔立卡學生資助資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市教育局堅持把監督工作作為推進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工作的基本環節來抓,堅持監督常態化,增強監督針對性,提高監督的實效性。2017年以來,我市建檔立卡學生資助精準到不錯一人不漏一人。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藝平 馮小飛 通訊員 宋一帆 劉永嚴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