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沈月全/楊雪團隊報導鈣穩態調節蛋白CALHM1結構

2021-01-10 澎湃新聞

ATP不僅是細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質,也是許多生理過程中重要的信號分子。由於ATP分子的體積和電荷,其通常會通過ATP釋放通道來穿過脂質雙分子層,目前已知的ATP釋放通道主要有:連接蛋白 (connexin) 、泛連接蛋白 (pannexin 1)、鈣穩態調節蛋白1(CALHM1)、體積調節陰離子通道 (VRACs) 以及最大陰離子通道 (MACs) 【1】。

CALHM1 (Calcium homeostasis modulator 1) 是一種電壓門控的ATP釋放通道,可以介導II型味覺細胞向味覺神經的嘌呤能神經傳遞,從而使人感知甜味、苦味和鮮味,同時其也是受電壓和細胞外Ca2+濃度變構調節的非選擇性離子通道,與一些神經系統疾病相關。近期,CALHM家族多個成員的結構被解析出來,2019年11月27日人源CALHM2結構在Nature雜誌被報導,顯示了一個11聚體的結構【2】;緊接著,2020年1月27日,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誌報導了人源CALHM2和雞源CALHM1的結構,分別顯示了11聚體和八聚體的結構【3】。2020年5月6日,eLife雜誌報導了人源CALHM2, CALHM4, CALHM6的結構【4】,其中CALHM4顯示了10/11聚體,CALHM6顯示了10聚體的結構。2020年6月18日,Protein Science雜誌報導了線蟲CALHM1的結構,顯示了10聚體【5】。這些結構分析表明了CALHM家族成員可以形成不同的多聚體結構。但是所有這些結構都缺乏關鍵的調控元件N端的結構信息。

2020年7月17日,南開大學沈月全/楊雪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發表了題為Cryo-EM structure of the calcium homeostasis modulator 1 channel的文章,該研究運用冷凍電鏡的方法解析了斑馬魚源CALHM1通道在無Ca2+條件下的三維結構,整體解析度可達3.1 Å,並且首次解析出N端小螺旋的結構,為進一步了解CALHM1的組裝及其門控機制提供了新見解。

在這項研究中,該團隊首先解析了斑馬魚源CALHM1在無鈣離子條件下的激活狀態結構,顯示為八聚體的結構,有著較大的中間孔徑約為20Å。整體結構與可形成十二聚體半通道和間隙連接的CALHM2有著顯著的不同。其N端小螺旋折回孔中,與跨膜螺旋1反向平行形成相互作用,可能對CALHM1通道的門控有調節作用,但不太可能充當唯一的通道門控元件。結構分析表明,二聚體交界處的連接區域可能對寡聚體的組裝有重要作用。同時,通過對孔道的表面靜電勢進行分析,發現孔內存在正電位環帶,可能對離子的通透起到調控作用。本文報導的結構信息為進一步理解CLAHM通道的工作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

據悉,該工作和浙江大學醫學院張興教授合作完成。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沈月全教授和楊雪副研究員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南開大學藥學院碩士生任悅為本文的第一作者。

原文連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advances/6/29/eaba8161.full.pdf

參考文獻

1. Taruno, A. ATP release channels. Int. J. Mol. Sci. 19, 808–834 (2018).

2. Choi, W., Clemente, N., Sun, W., Du, J., Lü, W. The Structures and Gating Mechanism of Human Calcium Homeostasis Modulator 2. Nature, 576, 163-167 (2019)

3. Syrjanen, J.L., Michalski, K., Chou, T., Grant, T., Rao, S., Simorowski, N., Tucker, S., Grigorieff, N., Furukawa, H. Structure and Assembly of Calcium Homeostasis Modulator Proteins. Nat. Struct. Mol. Biol. 27(2), 150-159 (2020)

4. Drożdżyk, K., Sawicka, M., Bahamonde-Santos, M., Jonas, Z., Deneka, D., Albrecht, C., Dutzler, R. Cryo-EM Structures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CALHM Channels of the Human Placenta. eLife 9, e55853 (2020)

5. Yang, W., Wang, Y., Guo, J., He, L., Zhou, Y., Zheng, H., Liu, Z., Zhu, P., Zhang, X.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Structure of CLHM1 Ion Channel From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rotein Sci. DOI: 10.1002/pro.3904. PMID: 32557855,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BioArt」(BioGossip)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官方訂閱號,為BSC會員及生物物理領域專業人士服務。

投稿及授權請聯繫:bscoffice@bsc.org.cn。

微信號:BSC-1979

原標題:《【科技前沿】沈月全/楊雪團隊報導鈣穩態調節蛋白CALHM1結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科技前沿】袁鈞瑛團隊報導可同時抑制細胞死亡並激活自噬的小...
    【科技前沿】袁鈞瑛團隊報導可同時抑制細胞死亡並激活自噬的小分子化合物——激活自噬恢復細胞內穩態並清… 2020-09-2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前沿】吳蓓麗/趙強/孫飛等解析胰高血糖素受體結構揭示G蛋白...
    【科技前沿】吳蓓麗/趙強/孫飛等解析胰高血糖素受體結構揭示G蛋白選擇調控機制 2020-03-20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前沿】施一公團隊揭開阿爾茲海默重要蛋白γ分泌酶與藥物...
    Bio生物世界解讀前沿科學進展,報導趣味研究發現,普及生命科學知識阿爾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稱「老年痴呆症」,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患病最廣泛、病情最嚴重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會出現以記憶力衰退、學習能力減弱為主的症狀,並伴有情緒調節障礙以及運動能力喪失,極大地影響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的發展。
  • 【科技前沿】王福俤/閔軍霞/謝黎煒團隊合作揭示轉鐵蛋白受體調控...
    脂肪細胞鐵穩態代謝的研究多集中在白色脂肪。在白色脂肪細胞分化過程中,通過DFO螯合細胞中鐵離子或者敲降轉鐵蛋白(Tf)可以顯著抑制脂合成;添加鐵和Tf可以促進脂肪細胞脂解,抑制胰島素刺激的葡萄糖吸收。遺傳性低鐵模型Tmprss6敲除小鼠脂肪組織鐵含量減少,白色脂肪脂解增加,從而抵抗高脂膳食誘導的肥胖。然而鐵穩態代謝對棕色脂肪細胞分化產熱以及白色脂肪米色化的調控作用及其分子機制尚待深入研究。
  • 【科技前沿】陳雷課題組報導人源DUOX1複合體的高解析度結構
    NOX家族蛋白是膜整合蛋白,它們都有一個相似的核心模塊,負責催化氧化還原反應,該模塊由雙血紅素分子結合的跨膜區(TMD)和胞內的脫氫酶結構域組成[6]。而除催化核心模塊外,DUOX蛋白還有一個過氧化物酶同源結構域PHD和兩個EF-hand結構域。此外,DUOX蛋白還需要DUOXA1輔助亞基來形成有功能的複合物[7]。
  • 【科技前沿】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葡萄糖進入細胞後,會部分進入氨基己糖生物合成途徑,生成UDP-GlcNAc,進而將糖基連接在蛋白質的絲氨酸或蘇氨酸殘基上,調節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1】。近日,周軍教授課題組在Protein & Cell在線發表題為O-GlcNAc transferase regulates centriole behavior and 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to promote ciliogenesis的論文,揭示了O-GlcNAc在纖毛穩態調控中的新機制【3】。
  • 【科技前沿】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團隊解析了海藻糖轉運蛋白複合物...
    【科技前沿】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團隊解析了海藻糖轉運蛋白複合物結構 2020-11-0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爾茲海默症中PGC-1α/SIRT1信號通路對線粒體穩態的影響
    研究發現,AD患者腦中Aβ單體聚集形成一類可溶性低聚物——AβOs,進一步研究發現給予不同規模的AβOs能夠模擬疾病的主要表型,如神經元丟失、鈣穩態失調、突觸丟失等。 另一方面,雖然AD的確切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線粒體穩態被破壞被認為與AD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2020-11-2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爾茨海默症中鈣信號轉導與神經細胞死亡
    之前該方面研究的一個主要焦點是線粒體動力學與β澱粉樣蛋白(Aβ) 毒性之間的聯繫。最近的證據表明,線粒體鈣穩態的失調也與Tau蛋白和其他危險因素有關。該綜述回顧了AD患者線粒體失調、線粒體鈣轉導有關的的最新文獻,收集了各類人類組織的數據,討論了線粒體鈣轉運蛋白作為抗AD神經保護藥物候選治療方案的可能性。
  • AD患者中PGC-1α/SIRT1信號通路對線粒體穩態的影響
    研究發現,AD患者腦中Aβ單體聚集形成一類可溶性低聚物——AβOs,進一步研究發現給予不同規模的AβOs能夠模擬疾病的主要表型,如神經元丟失、鈣穩態失調、突觸丟失等。早在2010年,就有文獻報導了線粒體鈣超載與功能障礙可能是AD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隨後幾年報導了線粒體分裂融合蛋白在AD海馬中的表達情況;近兩年來,研究人員們開始探究線粒體生物發生與AD之間的關係。
  • 文獻解析|3i光片顯微鏡成像解析鈣-APPL1-動力蛋白的調節機制
    ,鈣-APPL1-動力蛋白之間的關係調節受激EGF受體的隊列運輸發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發表時間:2021年2月17日內體系統為由生長因子受體及其配體引起的應答提供了豐富的信號處理能力
  •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AD中鈣信號轉導與神經細胞死亡
    之前該方面研究的一個主要焦點是線粒體動力學與β澱粉樣蛋白(Aβ) 毒性之間的聯繫。最近的證據表明,線粒體鈣穩態的失調也與Tau蛋白和其他危險因素有關。該綜述回顧了AD患者線粒體失調、線粒體鈣轉導有關的的最新文獻,收集了各類人類組織的數據,討論了線粒體鈣轉運蛋白作為抗AD神經保護藥物候選治療方案的可能性。
  • Frontiers最新綜述:帕金森病中的線粒體穩態和信號轉導
    最近的研究顯示,通過調節線粒體自噬可以影響PD患者神經元細胞凋亡。 cAMP是一種高度保守的第二信使,其主要的下遊效應因子是蛋白激酶A(PKA),而AKAP可以將PKA錨定在不同的細胞器,發揮局部調控作用。人們發現,線粒體AKAP·PKA複合物可以影響PD模型中的線粒體功能障礙、氧化應激和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丟失。
  • 南方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發布組蛋白甲基轉移酶最新...
    今天(24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研究團隊在學校冷凍電鏡中心支持下,與國內外多家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NSD蛋白與核小體複合物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
  • ...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發布組蛋白甲基轉移酶最新研究...
    今天(24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研究團隊在學校冷凍電鏡中心支持下,與國內外多家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NSD蛋白與核小體複合物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
  • 【科技前沿】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線粒體未摺疊蛋白反應(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mt)是細胞中保護線粒體、維持線粒體內穩態和正常功能的主要途徑。該途徑通過傳遞線粒體受損信號至細胞核,促進核編碼的線粒體應激基因的高表達,從而保護和修復受損線粒體。
  • 易凡團隊揭示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肥胖相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和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等慢性蛋白尿性腎病常見的獨立危險因素,提出脂代謝穩態失衡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的主要機制。目前,介導腎臟組織或者細胞區域內脂代謝穩態的調節機制越來越引起重視。
  • 劉劍峰團隊解析鈣離子敏感受體的變構調節機制
    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是細胞膜上最大的膜受體超家族,也是重要的藥物靶點,眾多營養物質的感受都是由該類受體介導的。鈣離子敏感受體(calcium-sensing receptor)是一種典型的感受營養物質的G蛋白偶聯受體,能夠被多種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陽離子、胺基酸、多胺、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激活和調節。
  • 南方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發布組蛋白甲基轉移酶最新研究成果
    今天(24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研究團隊在學校冷凍電鏡中心支持下,與國內外多家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NSD蛋白與核小體複合物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