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就是毛澤東》作者是我(組圖)

2020-11-27 搜狐網
 
有獎評新聞
劉海山手持被侵權的《紅太陽》CD和磁帶氣憤不已。

  《解放軍歌曲》1967年7月號刊上發表的《太陽就是毛澤東》一歌和《解放軍歌曲》編輯部1967年7月14日給劉海山的回信。

  謝娜攝

  「太陽亮,太陽紅,太陽就是毛澤東;天也紅,地也紅,人人歌頌毛澤東……」38年前,懷化中學生劉海山寫下了這首名為《太陽就是毛澤東》的紅色經典老歌,現在市場上銷售的磁帶封面上這首歌的詞曲作者為「佚名」,發現被侵權的作者於是拿起了維權武器———

  「一審開庭後三個月內必須結案,從去年11月25日開庭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個月,按理說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件懷化首例著作侵權案應該有個判決了。可現在過了近半個月還沒見法院有什麼消息,我這心裡真說不出是什麼感覺,不知道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有結果?」3月13日上午,在等待了法院判決結果三個多月後的劉海山無奈地向記者講述起他的維權歷程。

  喜聞舊音

  自己38年前的作品署名「佚名」

  2004年國慶節期間,劉海山到懷化市辰谿縣的農村採風時,意外地聽到一農家傳來一陣久違的歌聲:「太陽亮,太陽紅,太陽就是毛澤東……」一聽此詞此曲,他抑制不住內心的衝動,貿然闖進了該農戶家中。在農家桌上的錄音機旁他看見了一個空磁帶盒。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磁帶盒查看歌名,發現正在播放的歌曲果然是他38年前發表的那首處女作———《太陽就是毛澤東》,可歌詞上的詞曲作者卻為「佚名」。

  重拾記憶

  想起激情澎湃的中學時代

  《太陽就是毛澤東》一歌是劉海山於1966年秋獨立創作的。當時的他還是辰溪一中高63(一)班的學生,並是學校「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一名隊員。讀高中時,劉海山有幸能夠進入學校圖書館幫助退休老師管理圖書。借著這樣的便利條件,劉海山幾乎閱讀了館裡音樂方面的所有書籍,並開始自學作詞作曲。當時宣傳隊正好缺少演唱歌曲,劉海山便自己動手寫詞作曲,《太陽就是毛澤東》一歌便是他那個時候創作的歌曲之一。當年9月,他將此歌的詞曲首寄《上海歌聲》雜誌,可《上海歌聲》於10月暫時休刊了,稿件被退回。1967年初夏,他又將該歌稿寄往《解放軍歌曲》編輯部,後被發表在同年的7月號刊上,稿酬為四枚毛主席像章。這本雜誌也就成了《太陽就是毛澤東》一歌可供參照的最原始的資料。

  追根溯源

  出版商是中國唱片上海公司

  明明是自己創作的歌曲,可為什麼到了磁帶這兒,作者一欄就被無端地貫以「佚名」二字,這讓重新拾回那段記憶的劉海山的心裡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兒。為查明原因,劉海山曾多次到懷化的各大音像商店尋購輯錄該歌曲的音像製品。2004年11月初,他的親戚朋友各捎來一盒相同版本的磁帶;11月下旬,劉海山本人又購得一盒不同版本的磁帶,磁帶封面上的作者名均為「佚名」。但這些磁帶經懷化市版權局驗證後,被證明都是盜版磁帶,不能作為「佚名」的真正來源進行追究。於是,劉海山又再次投入到尋找正版磁帶的工作中,2004年12月9日,他終於在懷化市新華書店購得一盒由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出版,紅太陽音樂製作室製作的1994年出版的正版磁帶———《紅太陽》第4輯。《太陽就是毛澤東》一歌的詞曲作者清楚地署名為「佚名」,再看同版的CD,也同樣是「佚名」。

  一紙訴狀

  侵權者被告上法庭

  在查清「佚名」二字的來源,劉海山在諮詢了律師後,給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出版部先後寄去了3封信。在信中,他詳細講述了自己年輕時創作《太陽就是毛澤東》一歌和發現磁帶中未署自己名字並以「佚名」代替的全過程。他希望上海公司能夠對此作出解釋、給出協商解決的辦法。

  收信後的上海公司副主編陳建平對此事相當重視,並及時給予了答覆,「《紅太陽》第4輯是1994年出版發行的,由於當時參照的歌本大多是文革期間出版的,有的無作者署名,有的署名為『集體』,以致其中的很多歌署名不詳。」另外,《紅太陽》第4輯是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分別以盒帶和CD兩種方式出版的,至2004年底,累計銷售盒帶234313盒,CD18474張。公司根據國家版權局的有關規定,每年都要將此套音像帶的版費結付至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截止至2004年年底,已累計支付45410元。那按照整張專輯的版費,劉海山僅佔其中的1/30。另外,上海公司表明,除更正印刷版,並將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出具的該公司支付的版費證明寄給作者外,還將支付給作者本人應得的著作權費,再支付3000元以示歉意,同時贈送給作者更正後的CD、卡帶20套。

  對上海唱片公司方面給予的答覆,劉海山表示不能接受。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已於1991年6月施行,必須依法辦事。

  在經多次協商無果後,2005年11月25日,劉海山一紙訴狀將懷化市新華書店(被告一)和中國唱片上海公司(被告二)以侵犯被告署名權和修改權的名義告上了法庭,要求被告二按照其11年的實際銷售總量,依法向原告補償經濟損失。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目前,此案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摘要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本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五)複製權,即以印刷、複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複製件的權利;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八條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相關焦點

  • 珍貴組圖:毛澤東一生中10張經典微笑照片
    紀念毛澤東同志逝世37周年 珍貴組圖:毛澤東一生中10張經典微笑照片
  • 毛澤東有生之年因何三次沒有出席中共黨代會
    編者按:《湘潮》發表文章《毛澤東與橫跨半個多世紀的十次黨代會》,文中記述,在毛澤東的有生之年,中共二大、四大和六大是他沒有出席的3次黨代會,也就是他在中共七大預備會議上所說的「二四六分明」,「逢雙的大會我都沒有參加」。那麼,是什麼緣故導致他未能出席這3次黨代會呢?
  • 紀念毛澤東誕辰121周年 會師樓下唱響紅太陽
    紀念毛澤東誕辰121周年 會師樓下唱響紅太陽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2014年12月27日09:48 人民網蘭州12月27日電(高增硌)12月26日晚,由中共會寧縣委宣傳部、
  • 毛澤東與槍的故事
    可毛澤東本人很少用槍。直到今天也很少見他佩槍的影像。 井岡山時期,毛澤東用「槍」和「人頭」收服「山大王」 秋收起義後,毛澤東帶領起義部隊到農村去開闢革命根據地。他說:「我不願跟你們去住高樓大廈,我要上山結交綠林朋友!」
  • 毛澤東「怒目金剛」 廬山會議與彭德懷對罵
    毛澤東說,不行,就是三七開。這時候就頂上牛了,互不相讓,不可開交,幾乎是對罵起來。  本文摘自《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作者:朱向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前面談到比較有代表性的西方人的評價,現在我再介紹國內學界比較有影響的人物梁漱溟評價毛澤東的三句名言。
  • 毛澤東與紅中社
    這個通訊社,就是人們常說的紅中社,1937年初在延安更名為新華社。CSR,是中華蘇維埃無線電臺的英文縮寫,這個呼號一直被新華社沿用20多年,直到1956年改用漢字模寫廣播為止。紅中社與之後不久創刊的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是一個組織機構,同時承擔播發新聞和編輯出版報紙、參考刊物等職責。紅中社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創建的最早通過無線電臺對外播發新聞的通訊社。
  • 揭秘保存毛澤東遺體過程的前前後後(組圖)
    保存毛澤東遺體的前前後後也充滿了鬥爭和風波1976年9月8日晚,人民大會堂燈火通明,西薩摩亞國家元首馬列託亞華國鋒急速走進202的臥室,此時毛澤東已處於最後的彌留狀態。華國鋒隨後一直陪伴在毛澤東身邊,觀察著醫學專家們的積極搶救,直至看到毛澤東停止了呼吸,心電圖顯示成一條直線。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毛澤東主席溘然長逝。2時許,中央政治局在「202」的會議室召開緊急會議。
  • 妖魔化毛澤東只會加劇中國社會的撕裂
    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13日文章:中國的毛澤東困境   1997年2月20日,鄧小平逝世,晚飯時我難過地流下眼淚,我說沒有鄧我可能沒有書讀,我還說毛澤東像秦始皇,沒有鄧親切。結果父親狠狠地扇了我一個耳光,讓我跪下,說我詆毀民族救星是忤逆不道,需要深刻地懺悔。從那以後很久我不敢談毛澤東。   物換星移,到了2013年,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主流媒體上關於毛的紀念顯得異常冷清,而鋪天蓋地的都是對剛剛去世的曼德拉的深情悼念。中國人厚此薄彼到了這步田地,是不是因為許多人和我的經歷相仿,毛已成為一道情感上的傷疤,或者是一個禍福難料的潘朵拉的盒子,還是不要去揭為妙。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最著名的毛澤東頌歌——《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黨史文苑》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您的光輝思想永遠照我心;春風最暖,毛主席最親,您的革命路線永遠指航程。
  • 第一首歌頌毛澤東的歌是誰寫的?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一提大家就會想到這一句。但大家很少知道,《東方紅》其實是1943年以後才出現的,甚至直至1944年、1945年,這首歌才在全黨全軍廣泛唱起來。為什麼在1943年以前沒有這首歌?因為歌唱某一個領袖個人的現象,始自1943年、1944年。這裡面的歷史背景是「延安整風」。
  • 毛澤東詩詞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
    「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是毛澤東詩詞廣為傳頌、感人肺腑的根本原因。 毛澤東詩詞中多次出現「我」或「吾」字。「春來我不先開口」,「君行吾為發浩歌」,「我返自崖君去矣」,「算人間知己吾和汝」,這些「我」是指作者本人。但以天下為己任的毛澤東,不會沉湎於創作者自我情感體驗的那種「小我」之情,而是要抒發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不懈奮鬥的「大我」之情。「何以報仇?
  • 程美東:從北大走出來的毛澤東
    1918年8月,毛澤東來到了北京,不久就職於北大圖書館。從此,毛澤東就與北大結下了歷史性的淵源關係。從北大走出來的毛澤東,已然成為一位胸有利器、眼界寬闊的有為之士,從這個意義上說,北大成就了毛澤東。  毛澤東在北大的經歷中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他在北大接觸、了解並最終信仰了馬克思主義!
  • 書海掣鯨毛澤東
    天馬行空 獨立鰲頭 毛澤東是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哲學家、軍事家、詩詞家、書法家,還是「讀書家」。能與他的執著於革命相比擬的是他的執著於讀書。早在延安他就說過,「如果我還能活十年,我一定讀書九年零359 天」(按:中國老曆法一年是360天)。
  • 毛澤東與賀子珍婚變內情:女翻譯是導火線
    史沫特萊是引火人,女翻譯是導火線  1937年2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鼓勵史沫特萊設法引進一種新的娛樂:西方式的交際舞。  史沫特萊明白這些長徵的倖存者,需要學會鬆弛和娛樂。她還想到,跳舞有助於打破受領導幹部的妻子們影響,而形成的僵化的社會禮儀。
  • 物理學家贊毛澤東:最基本粒子應命名「毛粒子」
    本文作者林克從1954年起擔任毛澤東的國際問題秘書,並負責教授毛澤東英語,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長達十二年之久。他眼中的毛澤東,是一位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博覽群書,跨越諸多領域並相互印證以豐富自己理論的人,同時感染著與他接觸的每個人。林克自己就曾深受毛澤東的影響。
  •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原標題: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來源:網易探索我有話說這是從空間站上拍攝到的地球日出景觀。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來源:網易探索我有話說這是黑暗太空中的地平線景象。
  • 毛澤東在「大躍進」中的真實心態
    [ 參見吳冷西:《憶毛主席——我親身經歷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片斷》,新華出版社1995年版.第70—71頁。]關於「苦戰三年」,毛澤東在1958年10月2日會見外賓時曾說:「我那時候懷疑這個口號,我說是不是可以改為苦戰三年初步改變農村面貌,他們都不贊成,他們提出一些材料,拿出一些圖表給我證明。這些地方同志,他們大部分也都是中央委員就是了,省委書記,他們說還是基本改變。
  • 正確認識長徵與毛澤東的關係
    紅軍長徵,毛澤東是隨黨中央走,還是留在中央蘇區,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關於走還是留,有各種版本的回憶錄和影視作品。    時任李德翻譯的伍修權回憶錄如是說:最初他們(指博古、李德等人——作者注)還打算連毛澤東同志也不帶走。當時,毛澤東已被排斥出黨中央領導核心,被弄到於都去搞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