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來的那一夜》每一次選擇,都會產生另一個你

2021-01-08 剪刀手a白

原片名《Coherence》,直譯為「相干性」,講述的是彗星來臨的那一夜,一群正在聚會的朋友中發生的詭異的事情。

如果事先沒有看簡介,或者別人的推薦,那麼電影前十分鐘的劇情真的很難讓人堅持下去。

一個接一個出現的人物,你甚至連他們的名字和關係都搞不清楚。無聊的對話,凌亂的擺設,不停晃動的畫面讓人難以忍受。

如果你仔細一點,可能還會發現很多「BUG」,例如前一個鏡頭,一個角色的扣子還是扣上的,下一秒他的扣子就解開了。

後面大家相互了解近況時,甚至還一度將其中幾位從事的職業記錯,讓人不得不懷疑這些人是不是塑料友情。

女主開始給大家分享去年彗星來臨的夜晚發生的怪事,一個女人在彗星經過後的第二天早上,報警說自己身邊的丈夫不是自己的丈夫,因為在前一晚,她就將丈夫殺掉了。

直到這裡,我才開始有了興趣,並對接下來的劇情有了期待。

果然,沒多久,繼剛開始女主的手機屏幕碎裂後,又一個人的手機屏幕也莫名其妙的碎掉了。然後是停電,沒有信號。

說實話,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應該是緊鎖門窗,拿好武器,大家一起待著等待天亮吧。

但基本上,主角都是作死的。他們拿出了藍色的螢光棒,打算去對面街道有光的房子借個電話。

因為電影的標籤是科幻燒腦驚悚片,所以我在這裡腦補了一下出去的兩人在對面的房子裡遇害,有去無回的血腥畫面。

誰知道,他們回來了,雖然回來後表情怪怪的,腦袋上也有點小傷。很快,兩人在大家的追問下,將自己見到的描述了出來。

他們沒能進去房子,因為他們在窗戶外面看到了房子的擺設和他們現在所待著的房子一模一樣,當然,裡面的人也是一樣的。

說到這裡就比較驚悚了,大家紛紛懷疑這兩個人的腦子是不是被門夾了,說不定他們根本就沒有去對面,只不過繞著這個房子走了一圈,又回來嚇他們。兩人當即否認,並且拿出了從房子外面帶來的盒子。

裡面是每個人的照片,和一個球拍,照片後面用紅色的筆標記著數字。其中一個人的照片可以確定是今天才拍的,因為他身上的衣服今天是第一次穿,但是他並不記得自己有拍過照片。

到這裡就更詭異了,再加上門外莫名出現的響動,突然出現的貼在門上的留言條和光頭男剛寫完拿在手上的留言條一模一樣的內容,幾人不得不再次出動,拿起螢光棒決定去一探究竟。然後,他們和拿著紅色螢光棒的自己隔街相望了。

幾人當即嚇得返回了屋裡,從這裡開始,平行世界的猜想便呼之欲出了。

幾人通過分析,得出了因為彗星的影響,平行世界發生了相干,他們所做的每一次選擇,可能都會造成若干個平行世界的產生。

而每個平行世界的自己,可能都會有微妙的不同,比如他們遇到的自己就是拿著紅色的螢光棒。

而這些平行世界,就像薛丁格的貓一樣,在盒子打開之前,貓以活著和死去兩種狀態存在著,在盒子打開之後,這兩種狀態便「退相干」了。

所以在彗星來臨的夜晚,平行世界同存,但是彗星離開,天亮後,便會立即「退相干」。

他們無法保證另外的自己會不會是自己的黑暗面,並猜想著對方對自己是否懷有著惡意。

畫面一轉,最開始出去借電話的兩個傢伙拿著紅色的螢光棒,悄悄的跑了出去。我才知道,原來剛開始回來的兩個人便不是最初出去的兩個人了。發現不對的幾個人開始核對之前為了確認身份做下的標記。

卻驚恐的發現,除了最開始就沒有出門的兩人,幾乎每個人的標記都不一樣。這代表著,這幾人都來自不同的平行世界,他們都是現在這所房子的訪客。

到這裡,鏡頭切換了幾次,甚至於身為觀眾的我都不知道跟隨著的是幾號女主的視角了,說不定早就換了無數個了。

這裡就不得不提起前面十分鐘的劇情了,亂晃的鏡頭,隨處可見的「BUG」和沒有邏輯的對話都有了解釋,導演給我們展示的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畫面,而是多個平行世界的剪切。

平行世界在一開始,便產生了。

下面就不劇透了,一個客廳,幾個人,沒有任何特效,也沒有任何恐怖血腥的畫面,場景小的不能再小,卻硬生生讓人生出一陣寒意。

相關焦點

  • 《彗星來的那一夜》遇見另一個你
    感謝關注支持影片信息:中文名:彗星來的那一夜一個晚上,八位朋友:夫妻Em和Kevin、Hugh 和Beth、Amir和Laurie 和Mike和Lee一同聚在在Mike和Lee的家。隨著一顆米勒彗星划過地球,他們的手機失去信號,電腦失去連接甚至電源短路,大家開始討論這一切是否是彗星造成的,這時Em講述了一個很久之前聽過的傳說並坦言她對彗星的到來有著不祥的預感,但朋友們只是一笑而過,
  • 《彗星來的那一夜》:別出門!不然你就成了另一個自己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推薦,是豆瓣評分高至8.5的一部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彗星來的那一夜》是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由艾米麗·芭爾多尼、莫瑞·史特林、雨果·阿姆斯特朗、伊莉莎白·格瑞斯、亞歷克斯·馬努吉安、勞倫·馬赫、尼古拉斯·布蘭登、勞倫·斯卡法莉婭等人主演。
  • 理科生教你如何解讀《彗星來的那一夜》
    點擊上方即刻關注「豆瓣電影」微信號 ↑ 《彗星來的那一夜
  • 電影裡的科學知識之《彗星來的那一夜》——另一隻薛丁格的貓?
    最近看了不少不少科幻的電影,發現其中有些電影十分不錯,且蘊含著不少科學知識,今天我們先來講一講個人認為十分經典的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涉及到一個目前來說十分前沿的科學知識點——多世界理論。
  • 相干性——彗星來的那一夜
    《彗星來的那一夜》又名《相干性》。小成本科幻片。科幻的內核是量子物理現象的其中一種解釋:平行宇宙。     從量子層面說,某個事件,或說變量,在沒有被測量之前,是各種可能性的疊加,量子既在這兒又在那兒,所以有了著名的「薛丁格的貓」,在你沒有打開門觀察它之前,它處於又死又活的疊加狀態,直到你觀察它時,才知道它是死是活。
  • 《彗星來的那一夜》|願永遠保持真我
    在彗星來的那一夜,你選擇了最好的世界,卻湮沒最好的自己。在很多時候,當我身處一個情境之中,我的腦海會不自覺有一個念頭出現:這地方我好像來過,或者這個情景好像在什麼時候出現過。我會選擇什麼專業,又會過上什麼生活?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平行世界中的我,我該對她說些什麼?導演詹姆斯·沃德·布柯特在其自編自導的科幻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中幫我們實現了這個幻想。《彗星來的那一夜》原片名為《coherence》,這個詞在物理學中是一個現象,指的是「量子相干性」,這部電影就是對於這一現象的戲劇化詮釋。
  • 《彗星來的那一夜》:燒腦神作!讓人頭禿的平行宇宙
    《彗星來的那一夜》豆瓣評分8.5,它以極低的成本,靠對白和設定構建了一個非常硬核的故事,家庭DVD式搖晃拍攝的手法,正合適本片想要營造的氛圍。幾位許久未聚的好友在彗星來的那一夜重聚,手機的突然碎裂、言語中奇怪的細節都被熱鬧的歡鬧掩蓋。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部靠對白撐起的劇情,卻極度燒腦,細節扣的好強,值得反覆回味,是一部值得反覆揣摩反覆觀看思考的好電影。影片的主題是關於你和你自己,或者說和另一個可能存在的你之間的衝突和鬥爭。同是,這部片子使用了量子力學的多重宇宙詮釋的設定,將多個平行世界集中在一棟房子處發生相干。
  • 《彗星來的那一夜》你是自己的暗黑版嗎?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昨天去看了這個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英文原名是《Coherence》,豆瓣電影top250的作品,豆瓣分數8.5,科幻懸疑類,涉及了量子物理、天文、平行時空、人性探討等等主題,唯獨沒有太多關於愛情。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是彗星打開了平行世界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小成本電影,豆瓣和騰訊視頻的評分都非常高。該片大概講的是八個好友在彗星來的那夜聚會,在磁場產生了很多個平行空間,同時,平行時空引用了薛丁格貓。大概就是人性的黑暗面無限放大以後的每個樣子。結局可以有無限的討論。
  • 書卷·影評 《彗星來的那一夜》解讀
    當光明重新來臨時,眾人發現附近只有一戶人家還在亮燈,而亮燈人家裡坐著的竟是他們自己……1. 全片的關鍵詞是片名「Coherence」,而不是「薛丁格的貓」      我得說,原片名《Coherence》比中文譯名《彗星來的那一夜》逼格高很多。 ‍
  • 科幻懸疑燒腦電影推薦:《彗星來的那一夜》
    《彗星來的那一夜》集合了科幻和懸疑兩大元素,看完回味無窮,會情不自禁向親朋好友們推薦。《彗星來的那一夜》原名叫「Coherence」,直譯就是「相干性」,在本片中指的是平行時空之間相互產生了幹涉,直譯名雖然不如「彗星來的那一夜」好聽,但其實更直接點名了本片的主題。
  • 豆瓣高分懸疑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你真的看懂了嗎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電影從八個朋友的餐會開始,在一場大停電之後,所有的人際關係、甚至世界秩序都有了驚人的改變,融合科幻、懸疑及室內心理劇等各種類型元素。在每一次銘心刻骨的選擇裡,總有一個你選對了路 。在茫茫的恆河沙數的宇宙裡,總有一個你,終生幸福。」所以,最後我選擇了,留在那一個看似最好的版本,不惜幹掉另一個「我」。
  • 美國有《彗星來的那一夜》,義大利有《月食來的那一夜》
    (豆友譯名) / 月食來的那一夜(豆友譯名) / Perfect StrangersIMDb連結: tt4901306劇情簡介:七個常年的好朋友聚在一起吃晚餐。|本文大約1100字,您要是有時間就數數看看到底多少字與其說是近似於《彗星來的那一夜》倒不如讓我想起了一部國產電影《手機》這確實是現代社會的通病。
  • 影評|《彗星來的那一夜》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本片的核心主人公Emily,她在自己本來的世界(電影的主視角)裡過的並不如意,她放棄了自己的芭蕾舞事業,而彗星來的那一夜,她竟然發現發現另一個平行世界的自己不僅沒有放棄舞蹈事業還收穫了巨大的成功,對於命運的不甘和一種對所謂的幸福的追求驅使她傷害了平行世界的另一個自己,甚至妄圖殺死並取代那個自己。
  • 《彗星來的那一夜》:當看到另一個自己時,你會怎麼做?
    《彗星來的那一夜》這是一部低成本的小眾電影,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是一部講訴平行時空發生錯亂後故事。本片也榮獲2014年阿姆斯特丹奇幻電影節黑鬱金香獎。女主與好友相聚在一棟房子裡面,聚會到一半時,平靜被打破,停電了,於是其中幾個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是否有電,他們出去看到一個房子是有電的,於是湊上去看,卻看到了房子裡坐著的和自己長一模一樣的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彗星來的那一夜》:年度最佳燒腦時空片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由艾米麗·芭爾多尼、莫瑞·史特林、雨果·阿姆斯特朗、伊莉莎白·格瑞斯、亞歷克斯·馬努吉安、勞倫·馬赫、尼古拉斯·布蘭登、勞倫·斯卡法莉婭等人主演。
  • 《彗星來的那一夜》,究竟發生了什麼?
    美國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場景基本上是在一幢房子裡,出場角色也只有八個人,但隨著一顆米勒彗星划過地球上空,這幢房子及周圍,這八個人物之間的關係,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先是女主Em在一個夜晚駕車赴朋友聚會途中,給男友Kevin打電話時,手機突然沒了信號,而且手機屏幕也莫名其妙發生了碎裂。Em到了聚會的那幢房子,這時人還沒到齊,幾個人邊等邊閒聊,當說到Laurie也要來時,注意Mike的反應:他一臉懵逼,竟然完全不知道是在說誰?
  • 一部低成本的燒腦劇情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彗星來的那一夜》總概《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nrence)據說這部由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電影,只用了五個晚上在同一個場景拍攝,是一部低成本的燒腦劇情電影。於2013年美國奇幻電影節首映,而後獲得奇幻電影節黑鬱金香獎並且攬獲數個最佳劇本和最佳影片。
  • 《彗星來的那一夜》,你對這部電影的理解是什麼?
    《彗星來的那一夜》,你對這部電影的理解是什麼?剛看完《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最大的疑惑的它到底哪裡燒腦了。無限的平行宇宙,無限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不斷的替換。可是它並不需要推理啊,並不需要知道誰來自哪個世界,也沒有一個所謂的真相,我反倒認為如果只有有限個世界相互影響,前後互相對應會比較燒腦。唯一讓我耳目一新的說法是,其實最後那個世界並不是一開始就美好,或許只是一群尋找美好的人匯集在一起小心翼翼,不去過多的交流罷了。我的理解是,我們的生活是有無數可能性的,一個極微小的選擇都會分叉出一個平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