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淡的海洋,含鹽量不到平均值的20%,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2020-09-26 吾天

地球其實就是一個水球,大部分面積被海洋所覆蓋著,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分別佔了地球表面積的29%和71%。很多太空飛行器在太空拍攝到地球的顏色呈現的是藍色的,因此地球也被稱為「藍色星球」,而且地球是截止目前的探索結果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有8大行星,雖然現在很多國家都在開啟著太空探索之旅,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卻是最應該重視的,因為總有一天它會不堪重負!當然,地球上的因為有水的存在,因此也就孕育了生命,據研究,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來自於海洋的,經過億萬年的進化,最後才有了這麼多的陸地上的物種。

當然,有人會講,還會那麼鹹,人類的祖先在億萬年前也是從海洋裡進化而來的,但是我們這麼不能直接飲用海水呢?這就是一門學問了!海水之所以鹹,是因為其中含有了大量的鹽分,而這個鹽跟我們平時吃的食用鹽是不一樣的,海水裡含的鹽大部分是氯化鉀之類的鹽分,而食用鹽中含有的卻是氯化鈉。因此直接飲用海水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在海裡遊過泳的人應該能體會到,一旦嗆一口水會非常難受,比喝鹽水還要不舒服。當然,地球上這麼大面積的海洋,其不同海域的鹽分含量也是不一樣的,就像人們能在死海上飄著看書,而在溫州洞頭的海域在不行,絕對撲通一下就掉進海裡了!這主要是又有氣候和海水的對流引起的,有的地方蒸發得快。據有關資料記載,紅海是世界上含有鹽分最高的一個海域!

不過,世界上有這樣一片海域,其情況與紅海是完全相反的,這裡的含鹽度卻是最低的,平均含鹽度僅有0.7%左右,是所有海域裡面是最底的。那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呢?這片海域就是波羅的海!

首先,我們來看看波羅的海的地理位置

波羅的海位於北歐地區,這片海域被北歐的9個國家包圍著,其面積為42萬平方公裡,比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裏海的面積還要大很多!波羅的海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可以看作是北歐的內海,同時也是大西洋的邊緣海域。

波羅的海有豐富的淡水注入

波羅的海常年吹著西風,因為空氣對流的原因,北歐地區的降水量非常充足,年平均降水量都會在500毫米以上,有的地方還能超過1000毫米,因此有著豐富的河流流入波羅的海!據統計,北歐地區有250多條河流,年徑流量高達大約為4370億立方米,差不多是我國長江年徑流量的一半,因為大量的河水注入,所以波羅的海的海水受到了稀釋,因此,海水才會變淡!

這個海域比較封閉

這個海域面積雖然不小,面積相當於我國雲南省的面積,而且波羅的海幾乎四周都被陸地包圍,只要一個狹小的海峽與外界流通著。因此也能有效阻止海水與外部水域海水的融合!

這也就能大概知道為什麼波羅的海的海水逐漸會成為世界最淡鹹的海水!

相關焦點

  • 全球最淡的海洋,含鹽量不到海水平均值的20%,背後原因是什麼
    世界上最淡的海洋,含鹽量不到海水平均值的20%,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地球表面是由陸地和海洋組成,二者分別佔地球總面積為29%和71%,由於地球表面絕大部分被海水覆蓋,故而人們形象地稱地球為「水球」。
  • 這可不一定,世界上最淡的海洋海水幾乎沒有鹹味
    海水是什麼味道的?相信我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海水當然是鹹的了。」即使我們從沒有喝過海水都知道海水的味道是鹹的,而且是又鹹又苦。那麼海水為什麼會又鹹又苦呢?這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那世界上所有的海洋中的海水都是又鹹又苦的嗎?這可不一定!如果我們從太空中看地球,地球就是一個藍色的星球。這是因為海洋佔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71%。地球上海洋的總面積達到了3.6億平方公裡。海洋的面積如此之大,那也就意味著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海洋海水中的含鹽量是不一樣的。
  • 研究認為全球變暖是造成海洋含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報導稱,海洋中含氧量的改變可能會對生態造成衝擊,低含氧量的海域對水母的生存有利,但對於較大型且遊泳速度快的物種,例如鮪魚、馬林魚、及部分種類鯊魚,就不是個好消息了。據該研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7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報告稱,地球上海洋的氧氣含量在過去50年間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恐對整個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 海魚肉含鹽量高,不能用來餵食烏龜?海魚生於海水但並不鹹
    輕則四肢浮腫(水腫),嚴重者會危害腎臟系統,甚至直接造成死亡。所以像火腿腸、香腸等含鹽量高的食物,是不能用來餵食烏龜的。而海水是鹹的,含鹽量比淡水高得多。地球上現有的100多種元素,80%以上在海水中可以找到。其中又以氯和鈉的含量最高,氯化鈉的含量約佔海水中鹽類總量的80%,這正是海水鹹的原因。我們都知道,用食鹽(即氯化鈉)溶液醃漬蔬菜、魚、肉,可以製作成鹹菜、鹹魚和鹹肉。
  • 八月份全球海洋表面溫度又升高 創最熱記錄
    9月16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最新的全球氣溫統計數據。該數據顯示,全球海洋剛剛度過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8月和最熱的一個季節(即6月至8月,北半球為夏天,南半球為冬天)。
  • 2019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的海洋災害:風暴潮災害!
    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19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和赤潮等災害為主,海冰、綠潮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03億元,死亡(含失蹤)22人。
  • 世界之最——海洋之最
    普通海水含鹽量是35%,地中海海水的含鹽量高達39.5%以上。地中海的西部,水越深,含鹽量就越高。 最深的海——所羅門海 所羅門海是珊瑚海的一部分,位於紐幾內亞島、新不列顛島、索羅門群島和路易西亞德群島之間。所羅門海最深處達9174米,在全球50多個海中是最深的一個,也超過了印度洋最深的爪哇海溝。
  • 排鹽補淡對濱海鹽鹼土壤鹽分變化的影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 要: 為明確增加地下水埋深及補淡淋洗對濱海鹽鹼土的脫鹽效果,以期為濱海鹽鹼土壤改良及水資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以淺井排鹽和灌溉水、降雨淋洗作為排鹽補淡措施,在距排鹽井不同半徑處對地下水位和 1 m 土層含鹽量進行測定,研究其在排鹽補淡過程中的變化情況。
  • 世界八大海域之最,海洋最深11034米
    馬爾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東西長280公裡,南北寬80公裡,面積11350平方公裡,最深1355米。馬爾馬拉海雖然最小,卻是通往黑海的必經之道,在歷史上是有著重要的政治軍事戰略地位的海域。海洋最深——馬裡亞納海溝地處西北太平洋的海床,位於關島(美國海外屬地)和北馬裡亞納群島東部(美國海外屬地),有全球最深的斐查茲海淵(深度11034米)。
  • 全球變暖會造成什麼後果
    全球變暖一直是熱議的話題。很多國家的領導人,國際環保組織還有許多民間人士都十分關心全球變暖這個話題。那麼全球變暖會引發什麼問題呢?1.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隨著全球溫度的提升,會造成兩極冰川的融化,大量冰川水注入海洋,導致海平面的上升。如果兩極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將會上升70米左右。屆時世界許多沿海城市將淹沒在海底之下。
  • 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
    ,那就是「海洋裡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其實這個問題就相當於是說「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要說多還是多,在我們陸地區域所擔心的海洋區域也大有存在,那到底有什麼呢?海洋塑料垃圾海洋垃圾可以說是非常可怕的東西,而對於海洋垃圾的出現,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那就是「起源於」人類,如果人類不進行塑料垃圾的生產,那必然不會出現在海洋之中。
  • 挪威憑藉什麼成為全球最富國家?這五大產業功不可沒
    【挪威憑藉什麼成為全球最富國家?
  • 海洋變暖加速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
    這個「死亡地帶」就是海洋缺氧區。有研究發現,在過去50年中海洋氧氣水平下降了2%。如果繼續不加控制,到2100年氧氣含量可能減少7%,這將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構成極大威脅。  那麼海洋中的氧氣含量為何會減少呢?原因就在於海洋變暖。事實上,溶解氧下降只是海洋變暖造成的諸多後果之一,更加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面。  海洋正在經歷什麼?
  • 【譯文】全球變暖的原因
    天氣是短期的、每天的氣溫/大氣特徵;氣候是長期的大氣特徵,約等於幾十年/一百年的天氣平均值。)參與溫室效應的氣體有:- 水蒸氣。這是大氣中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是最重要的氣候反饋氣體——隨著氣溫升高,大氣中的水蒸氣含量會增加(就像夏天天氣熱,地表上的水蒸發得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就多了),自然地,成雲和降雨也多了起來。
  • 波羅的海淡、紅海鹹,大海都相連為啥鹽度還不一樣
    全球海洋都是互相連通的,海水可以流動,溶解在海水中的鹽分也能擴散,是什麼原因造成各地海水鹽度不同呢?海水雖然能夠流動交換,但需要時間。就好像空氣汙染一樣,全球大氣也是可以互相交換的,但各地汙染程度明顯不同。海水流動交換的速度來不及平衡鹽度,也就造成各地海水鹽度不同了。
  • 超級閃電為什麼會多發於海洋上?新研究表明,閃電強弱與鹽分有關
    關於閃電,一直有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超過90%的閃電發生在大陸的上空,但是發生在海洋的閃電通常會更加強烈。例如罕見的「超級閃電」,它比普通閃電的亮度要高出100或1,000倍,並且更加強大。為什麼閃電發生在海洋要比陸地更亮更強呢?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也是一直爭論不休。
  • 為什麼湖水有的鹹有的淡
    我們都知道海水是鹹的,我們的日常飲用水是淡的,為什麼水有的鹹有的淡呢?原來各種水中都含有鹽分(礦物質),我們把含鹽量在2.47%以上的水稱為鹹水,在0.3%以下的水稱為淡水,在0.3%~2.47%之間的稱為半鹹水
  • 三大湖佔了全球淡水56%,世界那麼大,其它地方才一半不到?
    先不說這種喪氣的事情,還是來了解下貝加爾湖:貝加爾湖長約為:636千米,平均寬度:48千米,面積約為:31500平方千米,總儲水量約23600立方千米,佔全球淡水資源約20%。米,是全球最深的淡水湖。三大湖泊佔了20%+20%+16%=56%的水資源,還有尼羅河,亞馬遜河,以及全球大大小小的湖泊去分剩下不到一半的淡水資源,可想而知大家都有多少比例。為什麼海水是鹹的?文末來個小貼士,海水是鹹的大家都知道,但為什麼是鹹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主要有氯化鈉以及少量的氯化鎂、硫酸鉀、碳酸鈣等,從哪裡來?
  • 最新研究:全球海洋鹹淡差異加劇水循環加速
    中科院大氣所研究團隊供圖  「海水是鹹的」雖是眾所周知,但全球海洋鹽度長期空間如何變化需要科學家持續監測研究。由中國科學家聯合瑞士、美國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鹽度數據結果顯示,海洋鹹、淡差異加劇,全球水循環加速。  這一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領域重要科研進展的研究論文,近日已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氣候雜誌》(Journal of Climate)發表。
  • 最新研究:全球海洋鹹淡差異加劇 水循環加速
    中科院大氣所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海水是鹹的」雖是眾所周知,但全球海洋鹽度長期空間如何變化需要科學家持續監測研究。由中國科學家聯合瑞士、美國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鹽度數據結果顯示,海洋鹹、淡差異加劇,全球水循環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