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風擋是生命的護盾,但為什麼要給它通電?

2020-09-19 萬象經驗

飛機風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件,它能為飛行員提供清晰的視野,也能隔離飛機內外,創造一個舒適的機內環境,在危險情況發生時,飛行員還能打開風擋逃生。川航3U8633航班高空中風擋破裂,強烈的氣流往機內吹,造成電子儀器失效、人員受傷,在這種情況下機長冷靜操作,成功把飛機降落了。總的來說,飛機的風擋是生命的護盾。但你知道嗎,飛機風擋竟然要通電,這是怎麼回事呢?

駕駛艙風擋介紹



駕駛艙風擋一共有十塊,左右兩側各有5塊。按從中間到兩邊、從下到上的順序可以依次給左右風擋排序,分別標為1號風擋、2號風擋、3號風擋、4號風擋和5號風擋。其中2號風擋是活動風擋,它安裝在滑軌上,在地面可以通過人工操作的方式打開,用來通風、聯絡或者逃生。特別的是,右側2號風擋還能從外側打開,作為應急出口使用。

風擋玻璃結構

1號風擋和2號風擋是由內外兩層玻璃和中間一層乙烯樹脂塑料芯組成的,他們都具有抗鳥撞擊的能力。內層玻璃比外層玻璃還要厚,為主要的結構部件,它能承受機艙內部的壓力載荷。中間乙烯塑料是次要的結構部件,它也是一個失效安全裝置,當內層玻璃破裂時,可以防止整個風擋的破碎。外層玻璃不是結構部件,但是它提供了一個堅硬的、抗劃的表面,畢竟外界總是有一些小顆粒會摩擦玻璃。



3號風擋有所不同,它是由內外兩層丙烯酸塑料玻璃和中間一層酚醛樹脂墊組成的。中間這一層提供了一個隔離腔用來防止內層玻璃表面起霧。內層玻璃的上部有一個小孔,這個小孔必須保持暢通,以使玻璃內腔的壓力和機艙壓力保持一致。

4號和5號風擋基本相同,都是由兩層玻璃和中間一層乙烯樹脂層壓制而成的。以前的飛機可以通過這兩塊風擋觀察天空,利用星星作為最後的導航手段。但是,由於導航技術的飛速發展,這兩塊風擋在現代客機上已經被取消了。

風擋為什麼要通電

風擋要能提供給飛行員清晰的視野,它就不能被任何東西所阻擋。但是,開過車的人都知道,冬天風擋玻璃非常容易起霧。飛機飛行在高空低溫的環境中,風擋玻璃溫度較低,機艙內溫暖的水蒸氣碰到風擋就會起霧。而且,機外可能有過冷水,風擋經過時會在表面結冰。因此,我們必須想個辦法來消除這些不利影響。



事實上,在1號和2號風擋的外層玻璃內表面,鑲嵌了一層導電層,電流通過這一層導電層會發熱,從而使風擋得到加溫。一旦溫度上來之後,風擋表面的霧氣就會被清除,風擋結冰也就能被清除了。不僅如此,風擋溫度的升高還能提高它的抗衝擊能力。

請注意,具有加熱功能的就只有1號和2號風擋,3號風擋是沒有此項功能的。

相關焦點

  • 飛機風擋玻璃是怎樣的存在?
    據瑞麗航空通報,B-7866飛機執行這次航班時,機組反饋左前風擋加溫故障,有跳火現象。根據網上公布的圖片顯示,該航班風擋出現裂紋。圖丨網傳瑞麗航空B-7866飛機風擋玻璃裂紋照片近年來,媒體報導已報導多起飛機風擋玻璃破裂導致航班返航備降事件。很多人心有餘悸,但也有民航業內人員表示,風擋出現裂紋,一般不影響飛行安全。飛機風擋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
  • 43度恆溫 超級塗層 飛機風擋玻璃有多嬌氣?
    如今的波音、空客飛機的風擋更像是一塊透明的玻璃牆,性能不俗,重量不輕。一塊A320的風擋玻璃重達35公斤。既要承受壓力、溫度變化,又要承受鳥擊不碎。所以現代客機風擋採用三層加密設計。空客320大修窗框拆解,螺絲口要塗抹油灰和鋅絡酸鹽,主要起到防腐作用,而且上緊螺絲要使用扭力扳手。
  • 科學網—飛機的風擋玻璃為何突然破裂
    事情的過程大致如下: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執行重慶—拉薩航班任務中,駕駛艙風擋玻璃突然破裂,駕駛艙失壓、氣溫迅速降到零下40多攝氏度、儀器多數失靈、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出窗外……機長劉傳健在方向導航只能全靠經驗、返航機場的位置都要用眼睛來看的情況下,緊急成功備降,挽救了全機人員。 駕駛艙風擋玻璃為什麼會突然破裂呢?
  • 從川航「破窗」事件 看飛機風擋玻璃到底有多重要!
    經後續的事故調查發現具體的機械故障為: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在10000米高空飛行,飛行時速約為830公裡每小時。在這個高度,飛機外的氣壓只有地面的四分之一,溫度則為零下30度。而飛行員當時只穿了短袖。從事故發生,到成功備降,川航的機長沉著冷靜的處理了這一事故,拯救了一百多條鮮活的生命。從另一方面來看,是什麼導致了風擋玻璃的破碎?風擋玻璃對於航空工業意味著什麼?
  • 飛機風擋,不只是玻璃
    當你看到這個的時候,你會擔心飛機的擋風玻璃嗎?別擔心,飛機風擋,不只是玻璃。飛機擋風玻璃的材料是航空玻璃,它是飛機上的一種重要光學結構。航空玻璃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體的本體聚合製得的平板產品。經過成型和加工後,在飛機上製造和安裝了透明部件。航空玻璃有許多技術環節和高技術密度。
  • 風擋破裂,這架飛機6分鐘緊急下降5600米!
    風擋破裂,這架飛機6分鐘緊急下降5600米!瑞麗航空通報稱,B-7866飛機執行DR6558航班時,機組反饋前風擋加溫故障,有跳火現象。記者獲得的現場圖片顯示,執飛DR6558航班的波音737-800航班風擋出現裂縫。
  • 長波紫外線可穿透飛機風擋 飛行員需防範輻射
    據英國通訊社報導,研究表明,飛機風擋不能完全阻擋太陽放射的紫外線輻射,而飛行員在30000英尺的高度飛行1小時受到的長波紫外線UV-A的輻射量相當於20分鐘「曬黑沙龍」全身曬黑受到的輻射量。  科學家們在4月份進行了實驗,飛行員在午時左右駕駛索卡達TBM850渦輪螺旋槳飛機在聖何塞和拉斯維加斯兩地於不同高度飛行,科學家測量了駕駛艙內紫外線的輻射量,並把數據與曬黑沙龍內的一般輻射水平作比較,最後得出結論。
  • 風擋玻璃出現裂紋!又一起飛機突發事件,海南航空返航備降成功
    6月9日突發事件,海南航空從三亞飛往北京的HU7380航班起飛後,因飛機駕駛艙風擋玻璃出現裂紋,返航備降三亞鳳凰機場。整個事件中未造成人員傷亡,根據海南航空方面反饋,該航班所有成員已經於當天20點14分更換飛機後重新飛往北京。
  • 川航3U8633航班備降始末:風擋玻璃破裂 失壓導致飛機急速下降
    機組人員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14日訊(記者 胡旭陽 戴璐嶺 攝影報導)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執行重慶-拉薩航班任務,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
  • 川航8633風擋爆裂事故的調查報告發布,最大可能為風擋封嚴破損
    據央視新聞消息,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A319-100/B-6419號機執行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調查報告。
  • 王者榮耀:熾熱支配者既能解控又加護盾,為什麼幾乎沒人用它呢
    文/靜海君王者榮耀裡有這麼一件裝備,它自帶淨化效果,能在關鍵時刻解除控制;它救命能力強,能在殘血的時候為你添加護盾並且還增加自身移速。它是誰呢?它就是熾熱支配者。熾熱支配者作為一件法師專用的保命裝,它的出場率卻遠遠不如輝月來的多,甚至可能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件裝備。為什麼明明很出色的熾熱支配者得不到大家的青睞呢?它冷門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為什麼體態輕盈的小鳥,卻能把飛機撞爆,是飛機質量太差了嗎?
    鳥撞飛機儘管這事現在已經發生已經不多,但卻不是現在的飛機能經得起撞擊了,也不是小鳥學乖了,只是現代機場的驅鳥設備與技術越來越先進,假如小鳥撞到飛機,還是和以前的結果一樣!其實並不是,直升機大面積的玻璃座艙結構,其實結構比戰鬥機要危險得多。
  • 細微的裂紋引發嚴重後果:詳解川航風擋爆裂調查報告
    這架A319飛機2011年7月出廠,已經運營了7年,總飛行時間19942小時。機上包括9名機組和119名旅客。06:27:18飛機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06:56:46,飛機上升到巡航高度 9800m(32100ft)並保持。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水汽滲入或致風擋爆裂 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
    風擋脫落導致出現爆炸性座艙失壓,副駕駛瞬間被強大的外洩氣流帶離座位,此時右座側杆出現向前,同時自動駕駛儀斷開,飛機姿態瞬間急劇變化,機長立即人工操縱飛機。機長劉傳健曾試圖用右手取出氧氣面罩,但由於左手操縱側杆,氧氣面罩位於身體左後側,且飛機抖動劇烈,主要精力用於控制狀態,使用右手未能成功取出氧氣面罩。從風擋爆裂脫落至飛機落地,機長劉傳健未佩戴氧氣面罩。
  • 川航客機高空遇險,風擋飛掉,飛行員緊急處置轉危為安
    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一架A319飛機,從重慶直飛拉薩航班,在巡航過程中突發重大故障,飛機機頭右側風擋飛掉,造成座艙嚴重失壓,機組人員和乘客,直接暴露在零下30度低溫,這個嚴重故障,帶來了900公裡高速的迎面風,使得飛行員眼睛都難睜開,但是飛行員積極應對,認真操縱,並向地面空管發
  • 川航「514」風擋爆裂脫落究竟該誰負責?看調查報告怎麼說
    紅星新聞記者翻閱調查報告注意到,早在2017年2月16日,在對該飛機進行3C檢的時候,就曾發現該飛機的左右風擋氣象封嚴風蝕,當時工作人員按照相關手冊進行了修理。有不願具名的民航業內專家向紅星新聞指出,目前來看,風擋設計和製造過程中是有缺陷的,個別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玻璃爆裂。「但這麼多年只發生了一起,說明這個概率並不大。」
  • 美國航班高空中駕駛艙風擋破裂,「中國機長」一幕差點再現
    據該機乘客稱,飛機駕駛艙的風擋出現了破裂。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在風擋破裂後,該機不得不返回芝加哥,在約一小時後,乘客才得以重新開始自己的行程。據美國民航數據網站顯示,執飛該航班的飛機是空中巴士出品的A320客機。
  • 兩年後,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調查報告公布!
    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A319-100/B-6419號機執行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 川航風擋玻璃破裂事故調查已展開,業內人士:事發有四種可能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飛行專業技術分會會長陳建國告訴澎湃新聞,飛機風擋玻璃破碎,可能存在四種情況。第一種可能:安裝風擋玻璃時,使用的螺絲不合格,或安裝時用力過猛,產生裂紋,造成隱患。陳建國說,飛機出廠進入運行狀態後,都需要維護,根據不同的維護級別,進行不同的檢查,有些檢查項目需要將風擋玻璃全部拆卸,再重新安裝。該客機是否進行這樣的檢查,尚不清楚。飛機的定檢周期一般按飛行小時或起落架次分為A、B、C、D檢等級別。從A到D,檢修級別越來越高。D檢是最高級別的檢修,對飛機的各個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和裝修。通常8年會進行一次大檢修。
  • 飛機為什麼不結冰?
    我們看不到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結冰,但事實上,它不止會結冰,還能如文章主圖一樣在翼梢結如此「野蠻生長」的冰。 它是當年「阿嬌」(國產飛機ARJ-21的暱稱)為取得適航認證遠赴加拿大,在飛行試驗中專門「培養」出來的冰,為的是測試極端天氣下飛機的性能及其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