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的生態系統圖|明兮訪談

2021-01-14 孟沛欣博士整合藝術療愈

明兮:孟老師,近一年來,我感覺藝術治療的發展速度嘆為觀止。各種講座、論壇,雜誌、期刊,層出不窮。還有很多民間機構,都在開設各種被叫做藝術治療的課程。這種現象,是該喜悅,還是該擔憂呢?您作為這方面的專家,是怎麼看待的呢?

孟沛欣:你有這樣的觀察是很珍貴的。因為這一行的專業性和安全性,直接關乎每一位接受治療的個體的生命,乃至生命的微細之處。我不止一次地遇到這樣的提問,其實,我個人早就看到會有這樣的發展態勢。

在發表博士論文之初,我經常到各個大學舉辦講座,結尾的時候,都會用一句話來做結束語,「願藝術治療的核心精神服務到人心,願藝術治療專業之花開遍全中國」,今天可以說是願望實現了。哈哈。這是我們渴望已久的,也是一直為此效力的。

當眾多心理治療還停留在言語性,或者指導性的層面,治療師還只有言語作為唯一介質時,那心理層面不可言說的感知、感受和體驗的部分,以及內在資源,就得不到應有的照顧。其實言語能夠說清楚的部分,個案本人比治療師更加清楚,他們才是個人發展的真正專家。而言語往往帶來歧義…

明兮:嗯,孟老師,對當前藝術治療發展的狀態,我們可以用一個畫面意象,去描繪說明的更清晰一些嗎? 

孟沛欣:哈哈,你說畫面,我就有興趣了。在我腦海裡,有一幅圖,是森林,很生態。在生態系統中,有些植物長得高,有些貼近地面,他們互相滋養,統一在一個體系中互動循環一種植物類別的死亡或衰敗,必定會影響到其他相關的類別,這時候,如果不顧生態,人為地推助某種植物的過度生長,就會帶來整個生態的退化。

想想戈壁的沙漠,那裡就有類似的過程。也就是說在局限性的視角下,特別是人為促成的理念下,不去顧及整體,那麼後面發生的結果一定會出人意料。因為生態就是生態,自己有自己體系的內在規律。

《瀑布》  盧梭  1910  油畫

明兮:您的意思是說,藝術治療也是一種生態系統嗎?

孟沛欣:對呀。

明兮: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和藝術治療相關的,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專業方向,不同的藝術介質,還有不同的治療師,他們的專業取向等等,這些都是屬於這個整體的生態系統,而且彼此間正在發生著互動關係,並發展出了一種態勢呢?

孟沛欣:是的。你理解的很到位。但是生態裡面的內容還遠不止於此,比如各個大學教育系統的方向性,是就業優先還是研究優先。課程後面的金融支持,是產品取向的,還是個案利益取向的。再有,就是海外系統的引進與落地,是文憑取向的,還是專業資質取向的。再比如,就是微細部分了。具體到課程或工作坊中,是活動取向的,還是療愈取向的……這些都作為動力,在生態中起著強而有力的影響作用,直接推動藝術治療行業的發展方向。

明兮:啊,是,對您提到的這幾點,我也有看法,比如國內的教育,大家都知道是以就業為導向,而不是為了研究隊伍的培養。大眾都在質疑,教育究竟在做什麼,為民生,為個體的成長嗎?至於金融支持,很多課程都是商業化的,利益為先而不考慮課程的優劣,這一點,我覺得是需要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制度加以約束的。

對於國外課程的引進,落地之後,究竟怎樣才是適合中國人的,是保持他們的原貌,還是連接中國文化特色,如何連接,這都還需要時間的驗證。再有就是您說的課程方面,的確有很多市面上的課程,狂歡一下,發洩一下,就以為是藝術治療了,這種現象太多了,而且後面也沒有跟進,哪裡是真正的藝術治療啊。

孟老師,對於這些您會擔憂嗎? 

孟沛欣:廣義上講,不會。想想這片森林的圖景,我想說,假如忽有一天,天降甘霖,一望無際的隔壁荒漠之中,出現了一抹新綠,我滿心歡喜還來不及呢,根本顧不上評判或認真辨認這些草長的理想不理想。不用急。待以時日,生態會自然發展,有鳥,有昆蟲,有動物植物,這個整體構成的生態會自體繁衍。

我的心態是,紮根本民族文化沉澱療愈技術和理論無比深厚,這樣的土壤之下,任何多樣性和內涵豐富的理論與技術,都可以找到立足點。而作為生態,必然有一個生態進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所以,有違藝術核心精神,有背心理服務職業道德和倫理的,所有技術也好,課程也好,產品也好,都會在這個大體系中經歷一場生存的掙扎和淘汰。最後留下的就是最適合的。

明兮:嗯嗯,我體會過類似的經驗,養過多肉的盆栽。這些年也見過中國市場出現的所謂心理產品,起起落落命運多舛,背後那個無形的,是人不可能左右的。那麼,您對藝術治療的未來有什麼期待嗎?

孟沛欣:未來?太大啦。我只能說,當下,我非常期待,藝術的獨特性,或者說,藝術的創造性,在臨床中體現為獨有的、僅代表個體的非言語化的表達,一直可以自由呈現,而藝術作為心理治療的獨特優勢,一直可以幫到個體的生命成長。 

明兮:您的意思是說,用最純淨的藝術介質,用最專業的臨床服務,為大眾提供心理幫助。

孟沛欣:理解到位。 

明兮:謝謝您花時間答疑。

孟沛欣:謝謝你。


本公眾號文章或為原創或由編輯專門整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課程諮詢、投稿、轉載、合作請聯繫我們!微信號:ZHYSLY_MingXi



全4期 明兮訪談

——  點 擊 閱 讀  ——








相關內容  延展閱讀

——  點 擊 閱 讀  ——






相關焦點

  •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洱海生態系統修復
    1月6日央視《焦點訪談》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為題聚焦當地的生態系統修復視頻來源:央視新聞洱海生態廊道(資料圖)黃興能 攝完工之後將會覆蓋洱海沿岸全部的129公裡,不但有效地將人類活動和洱海隔離出安全距離,還為已經退化的洱海生態體系修復出一個健康的濱湖帶。
  • 遊戲治療︱生態系統遊戲治療
    EPT融合了生物可行概念、兒童心理治療多重模式以及發展理論而成的模式,不僅強調兒童本身的功能,更重視兒童所處的整個生態系統(世界)的功能。生活中環境的轉變,Bronfenbrennr稱之為「生態變遷」。   Bronfenbrennr的生態系統發展觀,彌補了發展心理學的不足,幫助心理學家從一個更宏觀的層面去看待兒童的發展歷程。
  • 生態藝術學建構的理論路徑:從「美的藝術」到「生態的藝術」!
    米克將生態學作為解釋實在的模式,在借鑑生態學和生物學知識的基礎上,反思和批判了現代觀念論哲學框架中的藝術觀念,進而提出了有別於「美的藝術」的「生態的藝術」,即基於生態實在之真、與自然形式和過程一致的藝術,這就從根本上將人類及其藝術創造視為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初步化解了「藝術對自然」的二元對立,使得我們有可能從生態美學角度倡導一種生態藝術觀,從而為構建生態藝術學清理出一條理論路徑。
  • 矮油~真題來了NO.18:家庭結構圖與生態系統圖
    社會生態系統圖也簡稱為生態系統圖,是根據第一章通用過程模式的理論基礎之一 ---生態系統理論發展出來的: 1.生態系統圖的功能 生態系統圖展示了服務對象的社會環境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服務對象周圍存在六個次環境系統,從服務對象出發指向這六個環境系統的線條幾乎全部是虛線,這就表明服務對象與其環境系統之間存在非常弱的關係,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媒體在曝光孟健病情後,沒有給予孟健應有的關注和支持;鄰居在得知孟健的病情以後,退避三舍;社區居委會等社區組織站在大多數社區居民的立場上排斥孟健;醫療機構以各種不正當理由拒絕為孟健進行治療,以至於孟健的病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 「跨學科藝術團隊創作方法」 | 訪談計劃
    研究過程以新媒體裝置藝術創作的團隊協作模式為基礎樣本,對9位不同藝術領域的專家進行深度訪談,針對「跨學科藝術團隊的構建必要性」、「跨學科藝術團隊的協作模式」等問題,對跨學科藝術團隊的工作方法展開討論,並結合學術文獻資料進行對比研究分析,最終在碩士研究論文中予以系統性的闡釋。
  • 醫學大家談腫瘤治療醫術與藝術
    ,3月3日,一場醫學與藝術的大戲「CSCO一賽諾菲腫瘤治療藝術高峰論壇」將在上海拉開帷幕。作為業內最高水準的腫瘤學術交流平臺,名醫大家將共聚浦江,暢談中國的腫瘤學進展與熱點,探討腫瘤治療的醫術與藝術。一個醫生曾這樣說,「過去中國最好的放療專家、最好的放療中心是在北京和上海,現在是在山東,在濟南,在於金明院長的山東省腫瘤醫院。」  於金明有很多身份:科學家、院長、院士、教授??這一切,繞不開他作為一個醫生的底色。從1983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山東省腫瘤醫院算起,於金明從醫已35年。  曾有記者問於金明:在你眼裡,一名腫瘤患者和一個普通患者有什麼不同?
  • 外星人訪談視頻
    >外星人回答了下列問題:     ■時間旅行    ■生命的意義    ■宇宙如何形成    ■死亡    ■道德    ■為何講英語    ■核戰為何爆發   仙女座人曾談到與被訪談的外星人外形極其相似的種族及來地球的目的
  • Cell丨「天使」和「惡魔」的共育之地——腫瘤-胚胎生態系統
    撰文 | 鹹姐責編 | 兮腫瘤的發生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在最初的癌細胞轉化遇到瓶頸之後,它的最終生存依賴於它在有利的環境中定居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取決於一個極其複雜的體系,即「腫瘤生態系統」,它是腫瘤細胞在其微環境中與其他腫瘤細胞和宿主細胞的相互作用,並通過進化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的一個多樣性群落。
  • 張悟興與生態裝置藝術
    生態裝置藝術,是指視覺藝術家在特有的時間及空間條件下,把人們平時生活中的已經消費的或還沒有消費過的現實文明媒介,通過感官意識化地有機選擇、利用、更新、創造重組,從而令其釋放出全新獨有的視覺形態。準確的說,生態裝置藝術,其實是「生態環境+藝術媒介+情緒」的多樣化展示藝術。
  • 黃禎祥: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選擇了病毒研究這條路,也就選擇了漫長孤寂的人生之路。無數次病毒試驗,無數個不眠之夜,黃禎祥都做了孜孜以求、無怨無悔。1910年,黃禎祥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1930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獲碩士學位。1934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獲博士學位。
  • 解決複雜問題的嘗試:服務生態系統圖
    在服務設計項目的早期階段,「服務生態系統圖」可以討論並且被視覺化出來,這應該在更詳細的用戶旅程圖和服務藍圖工作之前。通過在早期構建對服務的廣度和複雜性的共同理解,服務生態系圖可以說是一個強大且易於實現的工具。
  • 南風起兮德孝揚,邀君來兮共徜徉
    通過文藝宣傳隊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傳播凡人善舉的正能量。445支文藝宣傳隊為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  優秀傳統文化在涵育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的同時,其本身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實現了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上,鹽湖區選送的德孝說唱道情《借親媽》和舞蹈《我們的城裡老師》獲得了「群星獎」。
  • 「花香中國音樂藝術晚會」演繹花神的生態乘法戰略
    (原標題:「花香中國音樂藝術晚會」演繹花神的生態乘法戰略)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創新發展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IT 技術生態系統關係圖
    今天在 Stack Overflow 上看到一副很好的技術生態系統關係圖,分享給大家。這幅圖很好的說明了各個技術之間的關係。上幅圖的左上方是以 JavaScript 為中心的 web 技術,左下方是以 C# 和 VS 為中心的微軟系技術,右方一大片是以 Android 和 IOS 為代表的移動技術。除此之外,還有零零碎碎的一小波別的技術。看完了上幅圖,我想你應該對 IT 技術有了大概的了解了吧。想學 Java,不知道用什麼 IDE?
  • 眼睛看不到真相:北岡明佳的視錯覺圖
    也可能知道,這不是壓力測試圖而是周邊漂移錯覺的似運動錯覺通過本文,您將了解到此圖作者北岡明佳的簡介,視錯覺簡史,以及為什麼會有似運動錯覺。歐普藝術的全盛期上世紀60年代西方世界開始流行歐普藝術(Optical Art),又被稱作「視幻藝術」或「光效應藝術」,藉助線條、形狀、色彩的特殊排列,引起人的視錯。
  • 藝術心理類治療:行業尚在墾荒期,魚龍混雜誤區多
    (資料片)藝術治療在歐美國家,音樂治療、藝術治療(特指美術)、舞動治療、戲劇治療、表達藝術治療(綜合利用多種藝術手段)等作為各自獨立的治療學科,與醫學、心理學是交叉學科,均已有近百年歷史。這些創造性的藝術治療區別於談話類的心理治療,注重非言語的元素,注重身體和創造性,用不同的藝術形式打開來訪者的內心世界並展現其內容,令來訪者對內心進行整理和修復,增加自我價值感。其有嚴謹的受訓、認證、督導體系,已作為輔助治療手段進入醫療系統,也在市場上被廣泛應用和接受。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藝術治療師?現象一:目前市場上不少為期3-7天的短期培訓班,主要目的是促進個人成長。
  • 廳局長訪談 |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林文斌:守護自然資源,建設...
    要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牢牢守住福建生態資源安全底線。林文斌認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責部門之一,自然資源系統要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加快健全自然資源保護監管體系,保障福建生態資源安全,鞏固提升生態優勢。要堅持統一調查,加快推進「三調」工作,確保5月底提交三調成果,全面摸清全省自然資源家底。
  •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考察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6月7日,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對依託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建設的中科院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以下簡稱「北京森林站」)進行了考察。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戴爾阜、植物所研究員韓興國、北京森林站副站長劉玲莉等陪同考察。  孫鴻烈實地考察了長期監測樣地等實驗平臺。
  • 【廳局長訪談】陝西省自然資源廳廳長薛建興 :以保護大秦嶺為核心...
    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扛起生態文明建設主責  薛建興表示,陝西省自然資源部門剛組建不久,首要任務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領會、牢固樹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等生態文明理念,全面推動陝西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同向同行。
  • 古今二月唯美的別稱,花開杏月莫多愁,福兮禍兮幾回和
    花開仲春莫多愁 福兮禍兮幾回和 二月 通常稱:杏月、仲春、仲陽、如月、麗月、花月、仲月、酣月。 杏月:別稱仲春、仲陽、如月,具體指的是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