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熱木星:發現當溫度高達1700K時,行星開始出現逆溫跡象

2020-08-06 博科園

對於最熱的行星,一類被稱為超熱木星的行星,熱氣態巨型系外行星大氣結構是熱逆轉的。這是阿姆斯特丹大學(UVA)天體物理學家與國際團隊合作研究得出的結論。研究使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數據,尋找難以捉摸的逆行大氣統計特徵。發現,高於1700開爾文(約1400℃)的行星,表現出與溫度較低的對應行星不同的發射特性,表明最熱行星的溫度倒轉,並支持之前的理論預測。

超熱木星:發現當溫度高達1700K時,行星開始出現逆溫跡象

其研究發現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熱木星是大氣層非常熱的氣態巨行星,它們與木星的質量相似,但由於軌道距離宿主恆星更近,它們的溫度要高得多。行星大氣層的溫度隨高度而變化。隨著海拔的升高,在降溫和增溫之間的切換稱為溫度反轉。熱木星大氣的理論預測表明,溫度反轉應該發生在1800K左右的行星上。高於這個溫度是超熱木星狀態,其中所有的分子物種都在氣相中。

超熱木星:發現當溫度高達1700K時,行星開始出現逆溫跡象

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生克萊爾·巴克斯特說:行星在1700K以上表現出逆溫,這種逆溫似乎隨著恆星輻射而變得更強,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與我們地球周圍發生的事情相提並論:由於臭氧的存在,地球大氣中發生了逆溫。」研究小組利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紅外陣列相機拍攝的78顆熱氣態巨行星的白天進行了觀測。研究小組在兩個波長帶通中觀察到了這些行星的發射,這項發射光度技術提供了有關行星大氣層不同壓力層的溫度信息。

超熱木星:發現當溫度高達1700K時,行星開始出現逆溫跡象

在觀察到的兩個波長中,一個預計探測大氣中更深的地方,而另一個探測更高的高度。發現,當行星溫度高達1700K時,開始看到逆溫的跡象。對於每個單獨的行星來說,這個信號可能非常小,然而,許多具有相同小信號的熱行星加在一起。這支持了之前的理論研究,即最熱氣態巨行星的溫度結構是熱反轉的。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天文學家觀察了單個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但現在新研究正在進入統計研究的時代,以揭示行星系統的共同屬性。

超熱木星:發現當溫度高達1700K時,行星開始出現逆溫跡象

在系外行星大氣領域的一個重要假設是大氣熱結構隨行星平衡溫度的變化趨勢。研究探索了這一趨勢,並在首次統計探測到熱木星和超熱木星之間的近紅外大氣發射轉變。並使用二次日食觀測來測量這種轉變,並將這種現象解釋為大氣性質的變化,更具體地說,就是從非逆轉到逆轉的熱廓線轉變,研究還對78顆熱木星樣本進行了斯皮策紅外陣列相機在3.6m和4.5mm二次日食的測量。

超熱木星:發現當溫度高達1700K時,行星開始出現逆溫跡象

博科園|研究/來自:荷蘭天文研究學院

參考期刊《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

DOI: 10.1051/0004-6361/201937394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超熱木星:發現當溫度高達1700K時,行星開始出現逆溫跡象!
    對於最熱的行星,一類被稱為超熱木星的行星,熱氣態巨型系外行星大氣結構是熱逆轉的。這是阿姆斯特丹大學(UVA)天體物理學家與國際團隊合作研究得出的結論。研究使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數據,尋找難以捉摸的逆行大氣統計特徵。
  • 它最低溫度高達1500攝氏度!公轉周期只有1.8地球日!
    極端行星wasp-76b是位於雙魚座的一顆奇特的「超熱木星」,距離太陽約640光年。這顆超熱的巨大系外行星白天的溫度高達4350華氏度(2400攝氏度),足以使金屬蒸發。強風將鐵蒸汽帶到較冷的一側,在那裡凝結成鐵滴。在這裡,鐵雨以高達5400英裡每小時(879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從空中斜衝而過。鐵雨可能會穿過wasp-76b厚厚的、湍流的空氣。
  • 這顆「最熱行星」溫度高達4000度,大氣層裡飄著鐵和鈦蒸氣
    去年,科學家們找到了一顆迄今為止「最熱」的行星,表面溫度高達4000攝氏度,雖然比不上太陽,但也超過了大多數恆星。物質會以怎樣神奇的形式存在在這個環境裡呢?北京時間8月16日凌晨,一個瑞士團隊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發表論文宣布,他們在最熱行星的大氣層中找到了鐵蒸氣和鈦蒸氣。
  • 早晨、傍晚最易出現逆溫現象
    (原標題:早晨、傍晚最易出現逆溫現象) 本報訊 (記者 李旻) 昨日
  • 什麼是「逆溫」?
    越接近地面的空氣,受地面冷卻的影響越大,降溫越大;遠離地面的空氣降溫較小,因而形成了自地面開始向上的逆溫層。        日出以後,輻射逆溫現象會逐漸消失。因為強烈而飽滿的太陽輻射投射到地面後,熱傳導作用會把近地面的空氣加熱,然後靠湍流交換把熱量向上傳遞,所以空氣就會慢慢恢復到上部溫度低於下部溫度的情況。
  • 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恐怖」行星,溫度高達4327攝氏度,堪稱地獄
    2017年6月,科學家在距離地球650光年處發現了一顆「超級行星」——KELT—9b, KELT—9b又被部分人稱之為最「恐怖」的行星,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過最熱的行星,表面氣溫高達4327攝氏度,4327攝氏度是什麼概念?
  • 逆溫的成因
    一說到大氣汙染,總要涉及到逆溫,仿佛大氣汙染與逆溫是一對孿生兄弟似的。的確,逆溫是「殺人」的幫兇。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逆溫的成因和它的家族。   地球的「外衣」——大氣,自地面向高空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外層等五個層次。
  • 這顆「最熱行星」溫度超過很多恆星,大氣層裡飄著鐵和鈦蒸氣
    去年,科學家們找到了一顆迄今為止「最熱」的行星,表面溫度高達4000攝氏度,雖然比不上太陽,但也超過了大多數恆星。
  • 什麼是逆溫?
    有時候出現下列情況:①海拔上升, 氣溫升高;②海拔上升 1000 米, 氣溫下降幅度小於約 6° C。這就是逆溫現象。逆溫現象往往出現在近地面氣溫較低的時候,如冬季的早晨。逆溫現象使空氣對流運動減弱, 大氣中的汙染物不易擴散, 大氣環境較差。
  • 逆溫與空氣汙染
    經常看質量周報或日報的人,肯定對二氧化硫、總懸浮顆粒物這些名詞不會陌生,但是,另一個重要因素——低空中持久的「逆溫」也會在無形中幫助這些汙染物,使其濃度越來越大,如果超過人們所能忍受的最高限度就會導致災難發生。
  • 逆溫現象觀察及解釋
    取一盆涼水,杯中裝入熱水,在杯身左邊打一針,右邊也打一針,將塑料杯放入涼水中,可以發現杯中的熱水上層的溫度較高,下層的溫度較低,這一設計與秋冬季節地面附近的大氣溫度結構類似。當逆溫發生時,對流層內出現了和平流層一樣的隨高度升高,溫度也隨之升高的大氣溫度結構。這樣的結構對大氣運動有怎樣的影響呢?
  • 宇宙中最詭異的七顆行星
    剝去的外衣 行星:wasp-12b 發現:2008 距離地球:1400光年 Wasp-12b是一個類似木星的熱行星,反射的光很少。這顆行星正在慢慢地被「吞噬」,因為它的大氣層正逃入其母星的掌控之中。據估計,Wasp-12b將在未來1000萬年內被完全消耗。
  • 鷺島昨日中霾全城籠「薄紗」 出現逆溫現象是主因
    現象  廈門連續2天輕度汙染  元旦假期過完的第一天,雖然豔陽高照,但其實出現了市民看不見的空氣汙染,汙染物是二氧化氮。  市環保局的數據則顯示,從昨日上午11時開始,鼓浪嶼的PM2.5濃度超過77(微克/立方米),達到瞬時輕度汙染級別,這一數值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在上升,到下午5時,汙染物指數達到頂峰的89(微克/立方米)。記者觀察發現,湖裡、溪東兩個監測點的數值也接近超標臨界點。這也是廈門自去年6月份以來首次出現連續兩日空氣輕度汙染。
  •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5770k,太空中為什麼還是那麼冷?
    筆者:三體-小遙地球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由於孕育了生命而顯得十分獨特。在長期探索的過程中,人們認為太陽是生命誕生的關鍵,因為太陽為地球提供了適宜的溫度,陽光還為我們照亮了黑暗。而人們也對相關原理感到無比好奇,尤其是陽光明明穿過了太空才到達地球,為什麼我們能夠感覺到溫暖,而太空的溫度卻始終是0℃以下呢?根據相關研究,太陽表面的溫度就高達5770k,足以融化人類利用地球材料製造出來的探測器,這也是我們無法靠近太陽進行深入研究的主要原因。
  • 黑龍江出現大氣逆溫現象 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
    08:14:51東北新聞網據黑龍江電視臺報導,省氣象臺發布預報,近日我省高空溫度相對較高,夜間至凌晨易出現大氣逆溫現象。預計21日到22日早晨,23日夜間到24日早晨,我省大部分地區一氧化碳(CO)擴散條件氣象等級可達到三級,哈爾濱東部、牡丹江、七臺河、雞西等部分地區高達四級。
  • 溫度超過1700度的「第二海王星」出現,同時存有大量疑點
    在太陽系中,人類定義了九大行星的存在,但是由於冥王星的定義產生了一些變化,所以它最終被踢出了九大行星。並且到現在也沒有改變過來,根據自然期刊的消息指出,在最近,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一顆行星,這個行星引發了大家的爭議,難道這就是傳說中最新的第九大行星嗎?
  • 玩轉地理 | 什麼是逆溫?
    A發生時穩定性特別強(不利於垂直運動),易出現大氣汙染B最有利於逆溫發生的條件是平靜而晴朗的夜晚 C日出前後的逆溫層最厚,日出後地面溫度升高,逆溫層慢慢消失。,水汽凝結物的擴散,逆溫可以抑制沙塵暴的產生,逆溫如出現在高空,有利於飛機飛行。
  • 溫度超過1700度的「第二海王星」出現,同時存有大量疑點
    並且到現在也沒有改變過來,根據自然期刊的消息指出,在最近,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一顆行星,這個行星引發了大家的爭議,難道這就是傳說中最新的第九大行星嗎? 國際團隊利用凌日系外行星進行勘測,發現這顆行星距離地球有260公裡左右,而它的公轉周期時長則小於一個地球日,也就意味著它差不多每隔19小時就會圍繞它的恆星運轉一周,並且由於周周身場內的輻射,這顆行星的溫度總體來講超過2000度,因而獲得了超高溫的稱號。
  • 距地260光年,在海王星的「沙漠地帶」中,科學家發現特別行星
    它是一種表面溫度很高的,類似天王星、海王星的行星。為何它表面溫度極高呢?是因為它距離恆星非常近,理論上來說,恆星系統內側是不允許氣態行星存在的,所以,「超熱海王星」的現身,也讓科學家們紛紛感到驚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