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老城,有一條來往僅能容下兩輛車的小巷
看起來與濟南其他老城街道並無二致
但近些年卻時常有人來這裡探訪
拍照的、錄像的、一臉疑惑向路人打聽的
此種原因,正是因為巷子中段一個不起眼的小門樓
小門樓上,掛著一塊已經有些斑駁的牌子
上面赫然寫著「縣東巷105號——鞠思敏故居」
圖片源於網絡
鞠思敏是誰?
被稱為「山東蔡元培」
雖出生於榮城,但其人生經歷卻與濟南緊密相連
而濟南也因為他,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故事
圖片源於網絡
鞠思敏的教育生涯及其兼容並包的精神
與蔡元培頗有相似之處,因此被稱之為「山東蔡元培」
他主張自然主義、人格感化主義
視學校如家庭,視同事如兄弟,視學生如子女
他認為幾無不可造就之青年,幾無不可任用之人才
圖片源於網絡
1913年9月8日,鞠思敏創辦濟南「正誼中學」
創辦學校之初,為節省經費,打鈴、掃地皆親力親為
而在招生上,各校都爭先搶收優質生源
他卻讓正誼中學後招別處落榜的學生
收錄生源多為貧家子弟,程度亦是良莠不齊
因此,他被戲稱為「收破爛」的校長
而這,也正是因為他大公無私的教育理念
圖片源於網絡
雖從事教育數十年,但他資助貧苦學生無數
因此家徒四壁,甚至經常斷炊
多虧眾同鄉好友送去米麵才可維持生計
日寇侵佔濟南後,偽政府想方設法勸他出來工作
但鞠思敏總是嚴詞拒絕
後來生計困難,體力逐漸衰退
1944年8月6日,病床上的他艱難的對兒女們吐出
「奉公守法」四個字,接著又用力地說出了「學校」二字
話音未落,手在空中抖了半天終於無力垂下
帶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留戀與遺憾離開了人世
圖片源於網絡
在濟南,除了鞠思敏故居
還有一條路是以鞠思敏的名字命名
大明湖路西段曾是正誼中學前門所在地
鞠思敏先生過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
便把這條街更名為思敏街
鞠思敏故居也在2013年12月被確定為
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老建築之一
雖年久失修,但依然充滿歷史感與紀念感
正如主人的人生,窘迫卻又被後人銘記
圖片源於網絡
金科魯西深信
每一位為我們鋪就幸福道路的先人
都值得被我們永恆銘記
讓我們傳承他們的匠人精神
繼續前行,為城市、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免責申明:本文部分圖片、文字等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只作為引用,如原作者表明身份要求本公司停止使用該素材,請及時與本公司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