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洩殖腔畸形(Cloacal malformation)臨床罕見,但是很重要。洩殖腔胚胎學與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形成相關聯,理解洩殖腔畸形有助於加深對這三個系統有關先天畸形的認識。
人胚胎洩殖腔
洩殖腔是胚胎發育的第3周始後腸末端的膨大部,為生殖管道、泌尿管道和後腸共同匯入的管腔結構,為一過性臨時結構。第4-7周,隨著因間充質增生所形成的橫向鐮狀隔膜結構——尿直腸隔,完成向尾端生長,最後與洩殖腔膜融合,將洩殖腔分隔成腹側的尿生殖竇,與背側的原始直腸。尿生殖竇參與形成泌尿生殖管道,原始直腸分化成直腸和肛管上段。至此,洩殖腔消失。見圖1、圖2。
圖1 人胚胎發育的第4周。左圖為矢狀面觀,胚胎頭尾體褶轉折,胚胎呈C形,卵黃囊與中腸相連,後腸末端膨大部形成洩殖腔,尿囊連接洩殖腔腹側伸向體蒂。右圖為經中腸及卵黃囊位橫切面觀,胚胎側褶轉折,體壁中胚層向腹中線生長。(Yolk sac:卵黃囊,Midgut:中腸,Allantois:尿囊,Cloaca:洩殖腔,Amnion:羊膜囊,Neural tube:神經管,Somatic mesiderm:體壁中胚層)
圖2 尿直腸隔分隔洩殖腔模式圖。左圖示:後腸末端膨大部形成洩殖腔,洩殖腔腹側頭端發出尿囊,尾端由洩殖腔膜封閉。右圖示:尿直腸隔完成向尾端生長,與洩殖腔膜融合,分隔洩殖腔為腹側的泌尿生殖竇和背側的原始直腸,且分別在會陰部形成開孔。(Hindgut:後腸,Allantois:尿囊,Cloaca:洩殖腔,Developingbladder:原始膀胱,Urorectal septum:尿直腸隔,Cloacal Membrane:洩殖腔膜,rectum:直腸,Urogenital sinus:泌尿生殖竇)
定義及分類
文獻中洩殖腔畸形相關術語的使用是混亂的,比如,尿直腸隔畸形序列等同洩殖腔畸形。目前有關學科間並沒有建立簡單統一規範的命名分類系統。外科學根據會陰開孔情況,分為三類:會陰2開孔、會陰1開孔和會陰完整無開孔。見圖3、圖4、圖5。
醫學影像學經典的洩殖腔畸形,可以理解為因尿直腸隔分隔洩殖腔異常,導致直腸向前與泌尿生殖竇交通,且於會陰部形成唯一開孔的一組複雜畸形。這類畸形僅見於女性。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確,畸形的複雜程度,與尿直腸隔受抑制發育障礙時間的早晚相關。本文講述的即是這類經典的洩殖腔畸形。
圖3 洩殖腔畸形模式圖。膀胱與擴張的陰道交通形成泌尿生殖竇,直腸向前與泌尿生殖竇交通,洩殖腔於會陰部形成唯一開孔。
圖4 泌尿生殖竇畸形序列模式圖。泌尿生殖竇與直腸分別於會陰形成開孔。
圖5 洩殖腔發育不全序列模式圖。會陰部完整,持續性洩殖腔無開孔。
病理解剖
洩殖腔畸形多並發一系列畸形表現,包括泌尿聲像系統、消化系統、心臟等畸形。以泌尿生殖系統畸形最為常見,如生殖系統的雙子宮雙陰道畸形,泌尿系統的腎發育不全、重複腎、異位腎等。其中陰道重複畸形在聲像上最具特異性。見圖6、圖7。
圖6 洩殖腔畸形解剖模式圖。膀胱與擴張的陰道交通形成泌尿生殖竇,直腸向前與泌尿生殖竇交通,洩殖腔於會陰部形成唯一開孔。
圖7 子宮陰道重複畸形冠狀面觀解剖模式圖。擴張的陰道的內見一垂直走行的隔膜。
特徵性聲像徵象
積液擴張的陰道,在腹中線膀胱的後方形成一個有「直線」樣分隔,具液-液分層徵象的囊性包塊。包塊的大小隨妊娠進展胎兒尿液生成量的增加而增大,包塊呈錐形指向會陰部,內部見單一的「直線」樣分隔,無回聲內可見碎屑樣回聲,呈液-液分層徵象。見圖8、圖9。
圖8 孕31周女性胎兒盆腔見囊性包塊,包塊內見線樣分隔,見液-液分層徵象。
圖9 孕30周女性胎兒,盆腔冠狀切面顯示雙陰道呈錐狀指向會陰,雙陰道皆見液-液分層徵象。
聲像表現
●盆腔膀胱後囊性包塊
○陰道內尿液、陰道分泌液體、胎糞的混合,導致聲像上液-液分層徵象,偶可見糞石。
○陰道積液的病例中大多可見垂直的分隔,而雙子宮畸形宮內期聲像上不顯示。
●泌尿生殖管道異常
●腹水
●腸道異常
●羊水過少
●外生殖器模稜兩可
●肛凹消失
●脊柱異常
鑑別診斷
需與單純性陰道積水,卵巢囊腫、腸重複畸形、梗阻性盆腔腎等鑑別。
參考文獻
1. Winkler NS et al: Cloacal malformation: embryology, anatomy,and prenatal
imaging features. J Ultrasound Med. 31(11):1843-55, 2012
2. Woodward, Paula J.Diagnostic Imaging: Obstetrics .3rd ed.Salt Lake City, UT: Amirsys In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