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刊:一種腸道細菌可逆轉胰島素抵抗性,有望具有強大的抗衰老作用

2020-12-04 生物谷

2018年11月21日/

生物谷

BIOON/---胰島素抵抗性(insulin resistance)指的是身體高效地利用食物提供能量的能力逐漸受到削弱。最為人所知的是,它是患者患上2型

糖尿病

需要經歷的一個中間階段。不過胰島素抵抗性也與一系列不好的疾病---從肥胖和炎症到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免疫力下降和虛弱(frailty)---有關。如果能夠找到一種減緩或逆轉胰島素抵抗性的方法,那麼它除了保護全世界6.5億肥胖成年人中的一些人不患上2型

糖尿病

之外,可能還具有廣泛而強大的抗衰老作用。

棲息在腸道中的細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 muciniphila)是2004年首次被發現的,被認為佔成人腸道

細菌

的1%~5%。科學家們猜測它有助於保護我們的腸道壁上的粘液層。它也可能起著讓我們在植物性食物中攝取的多酚更容易被我們的細胞利用的作用(Journal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and Nutrition, July 2018, doi:10.3164/jcbn.1857)。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A. muciniphila參與肥胖、葡萄糖代謝和腸道免疫。比如,2018年初,在一項針對癌症患者的研究中,Bertrand Routy等人發現這種腸道

細菌

在免疫反應中起作用。相比於未能從新一代免疫療法中受益的患者,那些從新一代免疫療法中受益的患者具有更高的A. muciniphila豐度(Science, 05 Jan 2018, doi:10.1126/science.aan3706)。Bertrand Routy等人獲得對這種抗癌療法作出積極反應的患者的糞便,並將它移植到攜帶人類癌症的實驗室動物體內,結果發現這些動物受者更可能對同樣的免疫療法作出積極的反應。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小鼠和恆河猴中研究了因清除A. muciniphila而引發的一系列分子事件。他們評估了恢復這種腸道

細菌

對年老小鼠的影響。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11月14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ommensal bacteria contribute to insulin resistance in aging by activating innate B1a cells」。

首先,這些研究人員記錄到相比於年輕小鼠的腸道,年老小鼠的腸道具有明顯較少的A. muciniphila群體,而且隨著A. muciniphila變得更加稀少,作為腸道關鍵保護分子之一的丁酸鹽也是如此。

這兩者的缺乏導致年老小鼠腸道的黏膜變薄並發生滲漏。這個破壞性過程引發了一系列觸發炎症的事件,促進免疫反應產生,並且最後一步就是這增加了胰島素抵抗性。

最後一步的關鍵是一種特定類型的稱為4BL細胞的免疫細胞在腸道中堆積。這些研究人員推測,如果這一系列有害的事件受到破壞,那麼這些4BL細胞的堆積很可能就被阻止。

這些研究人員還記錄到對定植到腸道中的其他微生物而言,A. muciniphila發揮著促進健康的腸道細菌多樣性的作用。在缺乏A. muciniphila群體的小鼠中,許多其他常見的腸道

細菌

---以及它們的有益副產物,特別是丁酸鹽---也受到了破壞。

當這些研究人員給年老小鼠餵食丁酸鹽時,他們發現它們具有更高的A. muciniphila水平,此外這種A. muciniphila水平和它們的胰島素抵抗性水平接近於在年輕小鼠中觀察到的水平。當他們給年老小鼠和恆河猴提供

抗生素

恩諾沙星(一種用於獸醫的廣譜

抗生素

)時,他們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在這兩種動物中,恩諾沙星(enrofloxacin)---不被認為可安全用於人類---通常會清除被認為在這一系列導致胰島素抵抗性的事件中起關鍵作用的4BL細胞。隨著4BL細胞被清除,A. muciniphila水平上升了,胰島素抵抗性基本消失了,這就證實它們起著關鍵作用。

這些研究人員寫道,這些結果表明通過靶向清除A. muciniphila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就可能改善與衰老甚至虛弱相關的胰島素抵抗性和其他病理特徵。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研究員Patrice Cani正在探究一種益生菌形式的A. muciniphila,旨在增加它在人體腸道中的存在。他說,這些新的研究結果與已證實這種

細菌

對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的研究「完全一致」。

Cani補充道,在恆河猴身上發現這種腸道

細菌

的能力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進步,這是因為它更為支持在未來開展針對人類的研究」。

Cani和他的同事們剛剛完成了一項關於人類的小型研究,旨在研究以一種增加A. muciniphila群體在腸道中數量的形式攝入A. muciniphil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這也是全世界首次開展這樣的研究。他說,迄今為止取得的結果是令人鼓舞的。(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Monica Bodogai1, Jennifer O』Connell2, Ki Kim et al. Commensal bacteria contribute to insulin resistance in aging by activating innate B1a cell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4 November 2018, 10(467):eaat4271, doi:10.1126/scitranslmed.aat4271.

相關焦點

  • Cell子刊:這種專吃細菌的病毒,有望治療兒童發育遲緩
    Cell子刊:這種專吃細菌的病毒,有望治療兒童發育遲緩 2020-02-16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自然》子刊:利用AI研究腸道菌群,揭秘其與多種疾病的關係
    《自然》子刊:利用AI研究腸道菌群,揭秘其與多種疾病的關係  CHEN • 2021-01-15 11:31:54 來源:前瞻網 E1130G0
  • 大白菜、西藍花 這些十字花科蔬菜能抗衰老?通過影響腸道菌群發揮作用
    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內科學系Sharda P Singh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實驗發現,蘿蔔硫素可以通過調整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和代謝過程來發揮抗衰老作用。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9月29日發表於《微生物》期刊上。
  • 【Nature子刊】這種抗癌藥為何如此有效?原來是腸道微生物組帶來了...
    醋酸阿比特龍(Abiraterone acetate)是一種高效的治療前列腺癌的藥物,在人體對其他治療方法產生耐藥性的情況下仍然有效。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納入《基本藥物清單》(Essential Medicines List),用於治療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
  • Diabetes:花椰菜芽中的蘿蔔硫素有望治療肥胖
    2017年3月9日/生物谷BIOON/---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化學名為1-異硫氰酸-4-甲磺醯基丁烷,又稱「萊菔硫烷」 ,在西蘭花、芥藍、北方圓紅蘿蔔等十字花科植物中含量較豐富,是一種常見的抗氧化劑,是蔬菜中所發現的抗癌效果最好的植物活性物質。
  • Sci Adv:中國科學家發現脂肪組織巨噬細胞導致胖子胰島素抵抗性的...
    2019年8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脂肪組織巨噬細胞(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ATMs)的促炎激活和積聚與肥胖患者胰島素抵抗風險的增加有關。近日來自中國香港大學和吉林大學的科學家們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文揭示了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結合蛋白2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2,SBP2)在維持肥胖患者胰島素敏感性中的作用,該研究題為"SBP2 deficiency in 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 drives insul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腸道共生菌調控胰島beta細胞胰島素的分泌
    一方面腸道菌通過其強大的代謝能力以降解腸道中複雜多糖與宿主實現互利互惠,另一方面,腸道菌的定植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因此,腸道菌的定植勢必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已有研究發現了腸道菌來源的短鏈脂肪酸通過激活迷走神經促進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細胞能否直接感知腸道菌來源的信號而調控胰島素的分泌目前尚無報導。
  • 【Cell子刊】「藥界傳奇」二甲雙胍的剋星居然來自腸道微生物!
    、抗癌、抗衰老、減肥等功效,但不同的人對這種藥物的反應存在個體差異。近日,有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丙酸咪唑會抑制二甲雙胍的降血糖作用,並揭示了其中的機制。研究人員還確定了丙酸咪唑激活的p38γ是一種新的Akt激酶,並證明p38γ激酶活性介導了丙酸咪唑對二甲雙胍的抑制作用。
  • 口服胰島素真的要來了!有望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
    口服胰島素真的要來了!有望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市場信息網   2018-07-03 17:11:56   來源: 醫藥資訊    評論:   近日,美國研究人員最新研發出一種胰島素口服膠囊,有望改善全球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使患者擺脫胰島素注射的痛苦,提高治療依從性。
  • Cell子刊:腸道自產「消毒液」在維護著健康
    該研究改寫了對腸道工作原理的認識,並闡明了微生物在結腸中的空間組織方式。同時,作者還呼籲需要一種新方法來治療腸道炎症。」已知NOX1是一種存在於腸道內壁的酶,它是結腸中過氧化氫的重要來源。天然產生的過氧化氫充當著過濾器的作用,以調節結腸中微生物群落的位置。
  • 腸道微生物群在冠心病中的作用
    作為重要的環境因素,腸道菌群與糖尿病密切相關。 在人類糞便微生物群的研究中,這些有益細菌與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改善糖尿病有關。增加糖尿病風險的細菌是有害的。 對我國345例糖尿病患者腸道微生物DNA的基因組學分析顯示,中度菌群失調是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菌群平衡受到幹擾的狀態。
  • 向寄生蟲學習:鉤在腸道的給藥系統登Science子刊封面
    Science子刊:能在腸道內緩釋藥物的新裝置Science Advances——[13.116]① 受鉤蟲生理結構的啟發,設計出一種有多個尖銳微尖端的星狀微型裝置研究人員在鉤蟲特殊生理結構的啟發下,設計出了一種微小的星狀微型裝置,可以吸附腸道黏膜,並將藥物釋放到體內,延長藥物的釋放時間。這種微型裝置對實驗動物的腸道組織沒有損傷,且最終會通過正常的胃腸肌肉功能從腸道中排出。本研究結果或為臨床用藥提供一種新型給藥方式。
  • Nature子刊:細菌中的三國演義,並非強者生存
    該模型能夠顯示細菌在具有常見空間模式(如條紋,孤立的簇和同心圓)的多種情況下的行為。只有當菌株最初以同心環的形式分布且中間最強時,最強的菌株才有可能接管板。雖然構建強大細菌群落的能力可能會在回收、可持續發展和醫療保健等領域帶來重大進步,但物種多樣性和穩定性的潛在機制仍未得到很好的理解。研究證明了使用工程合成生態來簡化複雜的群落關係的可行性,以便研究可能導致群落穩定和保持多樣性的潛在機制。由於巨大的物種多樣性和生物在自然中採用的廣泛競爭策略,他們假設自然競爭動態可能是不平衡的。
  • Nature子刊:細菌中的三國演義,並非強者生存
    有兩個假設:要麼最強的細菌種群將獲勝,要麼最弱的細菌種群將獲勝。他們的實驗表明,令人驚訝的是,第二個假設是正確的:最弱的細菌種群總是最終佔據整個培養皿。回到剪刀-石頭-布的比喻,如果他們假設大腸桿菌的「石頭」菌株具有最強的毒素,它將迅速殺死「剪刀」菌株。由於「剪刀」菌株是唯一能夠殺死「布」菌株的菌株,所以「布」菌株現在沒有敵手了。
  • |腸道|菌群|多囊卵巢症候群|多發性硬化症
    Stevens表示,人類是由數量大致相同的細胞和細菌組成的綜合體,腸道菌群的生態與機體生理和大腦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這就會使得一些人患上高血壓和抑鬱症。未來衛生健康專家或許就能靶向作用機體腸道來抑制、診斷並選擇性地治療不同形式的高血壓。
  • 一種細菌傳感器可用於腸道疾病無創檢測
    健康一線(vodjk.com)訊:近日,美國萊斯大學和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運用合成生物學研究設計構建出了一種特定化學物質的細菌傳感器,它能夠幫助發現某些腸道疾病的微小信號。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分子系統生物學》期刊上。
  • FASEB J:一種常見的口腔細菌或能通過改變機體腸道微生物組來促進...
    2020年1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眾所周知,牙周病是機體代謝症候群發生的一種重要風險因素,而代謝症候群則是一組增加機體心臟病和糖尿病風險的疾病,日前,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東京醫科牙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誘發牙周病的細菌—牙齦卟啉單胞菌的感染或會通過改變患者機體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
  • 羊棲菜酵素:具有調節腸道菌群功能的作用
    羊棲菜Sargassum fusiforme屬於褐藻門馬尾藻屬的一種海洋孢子植物。以浙江和福建遼寧沿海地區居多。中國藥典早有記載,羊棲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維生素、多酚類物質、多糖和蛋白質等。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羊棲菜具有降血脂、抗疲勞、增強免疫力和延緩衰老的作用,因此,羊棲菜在醫藥、食品和化妝品等領域具有重要價值。
  • Nature子刊:仁濟醫院通過脂質體包裹細菌,解決菌群移植的載體問題
    點擊查看 腸道菌群在人體免疫調節和維持體內動態平衡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針對腸道菌群的試驗研究方面,菌群移植是一大熱點:通過微生物移植,可以抑制病原體的定殖並調節細菌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