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皮,有什麼用?

2021-02-28 天下無疾
今天我們要去驗證一件事,大家默認的,是用科學實證的方法。要說話,你先出拿證據來。但是在古代,我們去驗證一件事,主要靠的是經驗。一個東西能不能作藥,這個藥有沒有效,都是靠一次次試錯,試出來的。傳說神農氏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那不就是在試錯嗎?但問題是,試錯,是需要思路,需要啟發的。總不能說,見到一個人肚子疼,肚子脹,就把天地萬物都讓他試個遍,那有多少人也不夠你試呀。這時候,我們看樹皮這個東西,裹在樹幹外面,和我們身上這層肚皮的意思,好像有點像。那現在我們覺得肚子脹,氣在肚子裡面越聚越多,那我們能不能用樹皮,來幫助約束一下肚子裡面的氣,讓他們不要再往外擠了。這時候,我們發現一棵樹,聞上去有一股香味,把樹皮剝下來一看,很細膩;再嚼一嚼,有點苦,有點辣;但嚼完之後,肚子舒服了。再多剝一點,拿回去煮水喝,第二天發現,肚子不脹了。這種樹皮,於是就作為一條經驗,保留下來了,這就是厚樸。那至於其他的樹,比如前面講過的肉桂,也是樹皮,它的香味比厚樸還要濃得多,那肉桂能不能治肚子脹呢?或許也有人試過,但發現肚子脹的時候,吃肉桂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容易上火。因為吃肉桂之後,會有明顯的溫熱感,所以在我們的經驗系統裡,肉桂就不會作為理氣藥,而是作為溫熱藥、祛寒藥,記下來了。還有我們生活中特別常見的那些樹,比如楊樹、柳樹,它們的樹皮,能不能治肚子脹呢?這就需要我們觀察得再仔細一點了。如果你把楊樹、柳樹的樹皮剝下來一塊,你會發現那裡面都是些粗大的纖維。這種結構,就和厚樸的樹皮,那種很細膩的感覺,就不太一樣;更像是我們身上的筋,又細又長,還很堅韌。所以,這些楊樹、柳樹的樹皮,就更適合疏通筋脈,治療身上出現的各種疼。實際上,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曾經是最常用的止疼藥,它最初就是從柳樹皮裡發現的。不過,像楊樹皮、柳樹皮這樣的東西,它們的性質不太純良,中醫很少把它們當藥來用。要疏通筋脈止疼的話,我們還有更好的選擇,比如杜仲。杜仲的樹皮有個特點,如果你把它的皮給掰開,你會發現,這兩塊樹皮之間,有很多絲連著,就是那種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的感覺,藕斷絲連。所以,對那些筋骨類的病,各種腰疼腿疼,杜仲都有很好的效果。上面我們把樹皮作為一類藥,簡單介紹了一下它們的作用。雖然講的很粗,有些內容都沒提到,比如樹皮包裹的樹幹,也有上中下的區別,那樹皮能治的,就不只是中間脾胃這一段的問題呀。另外,樹皮作為皮,也能治療皮膚相關的一些問題。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兩件事:所有這些藥的作用,都是先有樹皮這樣一個啟發,然後慢慢試錯,才最後積累下來的。另外,雖然都是樹皮,但每種樹皮的性質不太一樣,我們需要一邊去仔細觀察,一邊去積極的實踐,這樣才能更準確的認識這個藥的作用。

以上內容,選自《無疾學社精品課·中醫入門100講》。歡迎真正喜愛中醫,不滿足於一知半解,希望系統學習中醫的朋友,報名參加。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免費試聽。

課程相關信息

1 課程簡章

2 中醫入門100講·緣起

3 陰陽,中醫大廈的基石(試聽)

4 關於人體與疾病,請收下這張知識地圖(試聽)

點在看,手有餘香

相關焦點

  • 張樹皮:既能用樹皮做衣服 也能讓枯木逢春
    創意園,有一家叫做「張樹皮的店」,連著名叫「樹皮人家」的小餐館,這是由張樹皮開的店。「以前有個美國人把錢放在我的桌子上,然後抱著這個人像就走了,我趕忙就衝出去追了,這樣堅持要買我作品的人還有很多,但是我捨不得賣。」張樹皮一邊向記者展示手裡抱著的一個人像,一邊介紹。那是一個使用箭毒木雕刻而成的「有頭髮」的人像作品,構思的巧妙正在於利用箭毒木的樹皮為人像做了一個頭髮的構思,很是精妙。
  • 歡樂頌安哥拉樹皮是什麼 曲筱綃評論趙醫生微博什麼意思
    《歡樂頌》的最新劇情裡,曲筱綃在趙啟平微博評論安哥拉樹皮,那麼安哥拉樹皮是什麼呢,為什麼醫院的人都在笑趙醫生呢,下面小編就來為你詳細解答安哥拉樹皮究竟是什麼   趙啟平態度堅決地表示要和曲筱綃分手,心有不滿的曲筱綃除了在家狂摔枕頭套,還去趙啟平的微博下邊搗亂,瘋狂留言。   第二天,不知內情的趙啟平被同事嘲笑,他打開微博才知道是曲筱綃在惡搞,對曲筱綃避之不及的他把曲筱綃拉黑了。
  • 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用劇毒樹木製貼身之衣
    樹皮布是一種無紡布,是以植物樹皮為原料,經過石拍或木槌工具打製成型以後製成的最古老的人類衣服原料。樹皮布見證了人類衣物從無紡布到有紡布的發展過程。我國漢代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的「榻布」,是有關樹皮布最早的文獻記錄。 樹皮布又稱納布、楮皮布、穀皮布等。
  • 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用劇毒樹木製貼身之衣
    樹皮布是一種無紡布,是以植物樹皮為原料,經過石拍或木槌工具打製成型以後製成的最古老的人類衣服原料。樹皮布見證了人類衣物從無紡布到有紡布的發展過程。我國漢代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的「榻布」,是有關樹皮布最早的文獻記錄。樹皮布又稱納布、楮皮布、穀皮布等。
  • 中國古人的智慧——用世界最毒樹的樹皮製作貼身之衣
    樹皮布的起源可追溯至石器時代,在先祖們還沒有掌握棉紡織技術時,人們用樹皮製作成墊單、衣服、腰帶等生活製品,由《東觀漢記》可知,在漢朝時,人們就用樹皮製冠,樹皮布見證了人類從無紡布到有有紡布的歷史。古代的黎族人民多用楮樹樹皮捶成布來製作衣物,已故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黃運英老人曾介紹,見血封喉樹是製作樹皮布的最佳樹種,用這種樹製作成的樹皮布不僅經久耐洗,而且柔軟、白淨。要把樹皮製作成衣有七個步驟,扒樹皮、修整、將樹皮放在水中浸泡脫膠、漂洗、曬乾、拍打成片狀和縫製。儘管工序繁多,但用的工具並不多,主要有鉤刀(砍刀)、木槌、木棒等,其中以錘打工具最為重要。
  • 建陽市水泥仿樹皮護欄_仿樹皮護欄價格
    建陽市水泥仿樹皮護欄_仿樹皮護欄價格建陽市水泥仿樹皮護欄_仿樹皮護欄價格 水泥仿木頭欄杆的外觀細緻美觀,如果人們不仔細觀察它們,水泥防腐木樹皮欄杆甚至可以做到以假亂真,就像是木材,它們聞起來還有木材的清香味,讓人呼吸到新鮮空氣。水泥仿樹皮藝術欄杆在我們的生活中被普遍使用。你知道怎麼做水泥仿樹皮護欄嗎?
  • 卡賓達樹皮,什麼鬼,百度百科這樣解釋,看得臉都紅了!
    說起卡賓達樹皮,估計很少人聽說過,百度百科這樣解釋它。卡賓達樹皮是指在安哥拉卡賓達地區的一種叫Pausinystalia macroceras樹的樹皮,葡萄牙語叫Pau De Cabinda,卡賓達樹皮生長於安哥拉海拔四千多米高地上,當地嚴苛的環境更使卡賓達樹皮具備了驚人的抵抗力。
  • 印度菩提樹皮
    印度菩提樹皮(《中國藥植圖鑑》)【來源】為桑科植物思維樹的樹皮。【植物形態】思維樹(《酉陽雜俎》),又名:卑缽羅樹(《大唐西域記》),菩提樹(《酉陽雜俎》),印度波樹、印度菩提樹。常綠禿淨大喬木,高達30餘米。幼株常附生於其它樹上。樹幹有極大的凹凸部,分枝擴展,垂生氣根。
  • 樹皮之美 豔若雲裳
    木栓層是外層樹皮的主要成分,能阻隔水分和氣體通過,對樹幹起保護作用。韌皮部是樹皮輸送營養的組織,位於樹幹的木質部和周皮之間。        那麼,樹皮的基本作用有哪些呢?大部分人都知道樹皮對樹幹有保護作用,如防寒、防暑、防病蟲害等。觀察入微的人們還會發現,樹皮上還分布有許多小皮孔,便於空氣進入到樹幹裡,讓樹體能夠進行呼吸。
  • 世界上色彩最豐富的樹皮
    你知道世界上色彩最豐富的樹皮屬於什麼樹嗎?那是彩虹桉樹,聽名字就知道它色彩繽紛。
  • 「黎族服飾始祖」樹皮布:消逝中的無紡文明
    「聽過用草或樹葉做成的裙子,但從沒聽過用樹皮做的衣服,那樹皮怎麼割下來啊?」「海南有這種東西嗎?我是地地道道海南人,怎麼從來不知道有樹皮布呀!」 筆者在海口市龍華鎮採訪了當地的一些村民,他們確是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然而當被問起樹皮布的時候,卻滿臉的新奇和疑惑。 就在筆者一臉失望之時,傳來了一個響亮的聲音。「我知道樹皮布,小時候我還見過呢。」
  • 瘧疾、樹皮與奎寧
    最初的靈感是什麼?這些謎團永遠是人們喜歡思考的問題。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與其他動物一樣,都具有天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在這其中,最出色的就是通過觀察其他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再加上自己的嘗試和實踐,來確定治病藥草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瘧疾、樹皮與奎寧的故事。
  • 原始人類的進步表現之一:穿上了衣服,樹皮「功不可沒」
    穿衣服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但人類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穿上衣服呢?由於年代久遠,這個問題是很難有一個準確的答案的,不過,衣服的這一事物的產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穿著樹皮製衣的古人,我們可以在一些藝術作品和古蹟中看到,但那時候的樹葉衣和樹皮衣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在在雲南的一個博物館裡的展廳內,還就真有一套頗具特色的早期原始服飾,它就是源自雲南省西雙版納,至今民族名稱都未確定的「克木人」所制的「樹皮衣」。
  • 匠興之路尋找手工藝——活化石技藝 黎族樹皮布
    由晉人裴洲《東觀漢記》一書可知,漢代已有用樹皮布做冠的記載,當時邊疆少數民族還以樹皮布製衣裳、被褥。古代文獻中所稱的楮冠、谷布衣,就是用樹皮製成的衣冠產品。 儘管這一技藝分為若干工序,但所用工具並不多,主要有鉤刀(砍刀)、木槌、木棒等,其中以錘打工具最為重要。其製作過程大致如下:
  • 15種美麗的樹皮,展示大自然的美!
    在欣賞一棵樹木時,你可能會把目光集中在樹木的葉片、形狀上,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樹皮上的花紋呢?
  • 柞木 | 大概長著最「潮」的樹皮
    ↑柞木【 柞木 Xylosma congestum 】大風子科 Flacourtiaceae >> 柞木屬大風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科裡有一些優良材木,如山桐子、天料木;柞木屬於優良木材,據《中國植物志》:材質堅實,紋理細密,材色棕紅,供家具農具等用;葉、刺供藥用;種子含油;樹形優美,供庭院美化和觀賞等用;又為蜜源植物。「柞木」之名的由來可能是因為古人用其木材製作梳子,「乍」大概就是梳齒的象形。柞木還有別稱「鑿子樹」,也是因其木材優良,被用來製作斧子、鑿子的柄,而得名。
  • 臺灣樹皮編刻職人李永謨:化大自然的腐朽為神奇
    不甘局限於草編的李永謨,一直在想,還有什麼素材既沒有草葉的缺點,又可以保有自然美?左思右想,最後想到樹皮有韌性,應該可以編刻。於是,李永謨便到木材行詢問,但卻只有木片,不符合創作需求。後來他又向臺大森林系教授請教,但因為彼此的研究方向不一樣,對方無法提供資源,最後只好靠自己摸索。
  • 樹皮也能防癌?
    研究人員確認,從生長在印度及東南亞等地的婆羅雙樹科的樹皮中提取的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殺滅癌細胞的功效。實驗表明,在使用這種化合物後的72小時內就能殺死大約80%的癌細胞,特別是對大腸癌細胞的功效更為顯著。  與以往的抗癌製劑相比,這種化合物能有選擇性地作用於癌細胞,因而對人體的副作用能降到最小。它在預防癌症方面也有顯著效果。
  • 鄧聰:「樹皮布考古的世界性意義」
    十六世紀以前,穿著樹皮衣民族橫跨非洲、東亞以至中美洲,而樹皮布是樹皮紙前身,樹皮紙與真紙起源有著密切關係。在講座中,鄧聰教授分別從七個方面對「樹皮布考古的世界性意義」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製作者將樹皮的纖維經溼潤後再長時間拍打,使韌皮纖維交錯在一起,成為片狀的樹皮布料。不同的細小樹皮布料,又可被拍打連接。  鄧聰教授首先指出,根據近年來的考古資料顯示,樹皮布曾經廣泛分布於世界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 「自然科普」小葉樸:樹皮纖維可代麻用
    樹皮纖維可代麻用或作為造紙和人造棉原料,木材供建築用,樹幹可藥用,主治支氣管哮喘及慢性氣管炎。來源:大連自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