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去驗證一件事,大家默認的,是用科學實證的方法。要說話,你先出拿證據來。但是在古代,我們去驗證一件事,主要靠的是經驗。一個東西能不能作藥,這個藥有沒有效,都是靠一次次試錯,試出來的。傳說神農氏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那不就是在試錯嗎?但問題是,試錯,是需要思路,需要啟發的。總不能說,見到一個人肚子疼,肚子脹,就把天地萬物都讓他試個遍,那有多少人也不夠你試呀。這時候,我們看樹皮這個東西,裹在樹幹外面,和我們身上這層肚皮的意思,好像有點像。那現在我們覺得肚子脹,氣在肚子裡面越聚越多,那我們能不能
用樹皮,來幫助約束一下肚子裡面的氣,讓他們不要再往外擠了。這時候,我們發現一棵樹,聞上去有一股香味,把樹皮剝下來一看,很細膩;再嚼一嚼,有點苦,有點辣;但嚼完之後,肚子舒服了。再多剝一點,拿回去煮水喝,第二天發現,肚子不脹了。這種樹皮,於是就作為一條經驗,保留下來了,這就是厚樸。那至於其他的樹,比如前面講過的肉桂,也是樹皮,它的香味比厚樸還要濃得多,那肉桂能不能治肚子脹呢?或許也有人試過,但發現肚子脹的時候,吃肉桂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容易上火。因為吃肉桂之後,會有明顯的溫熱感,所以在我們的經驗系統裡,肉桂就不會作為理氣藥,而是作為溫熱藥、祛寒藥,記下來了。還有我們生活中特別常見的那些樹,比如楊樹、柳樹,它們的樹皮,能不能治肚子脹呢?這就需要我們觀察得再仔細一點了。如果你把楊樹、柳樹的樹皮剝下來一塊,你會發現那裡面都是些粗大的纖維。這種結構,就和厚樸的樹皮,那種很細膩的感覺,就不太一樣;更像是我們身上的筋,又細又長,還很堅韌。所以,這些楊樹、柳樹的樹皮,就更適合疏通筋脈,治療身上出現的各種疼。實際上,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曾經是最常用的止疼藥,它最初就是從柳樹皮裡發現的。不過,像楊樹皮、柳樹皮這樣的東西,它們的性質不太純良,中醫很少把它們當藥來用。要疏通筋脈止疼的話,我們還有更好的選擇,比如杜仲。杜仲的樹皮有個特點,如果你把它的皮給掰開,你會發現,這兩塊樹皮之間,有很多絲連著,就是那種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的感覺,藕斷絲連。所以,對那些筋骨類的病,各種腰疼腿疼,杜仲都有很好的效果。上面我們把樹皮作為一類藥,簡單介紹了一下它們的作用。雖然講的很粗,有些內容都沒提到,比如樹皮包裹的樹幹,也有上中下的區別,那樹皮能治的,就不只是中間脾胃這一段的問題呀。另外,樹皮作為皮,也能治療皮膚相關的一些問題。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兩件事:所有這些藥的作用,都是
先有樹皮這樣一個啟發,然後慢慢試錯,才最後積累下來的。另外,雖然都是樹皮,但
每種樹皮的性質不太一樣,我們需要一邊去仔細觀察,一邊去積極的實踐,這樣才能更準確的認識這個藥的作用。
以上內容,選自《無疾學社精品課·中醫入門100講》。歡迎真正喜愛中醫,不滿足於一知半解,希望系統學習中醫的朋友,報名參加。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免費試聽。
課程相關信息
1 課程簡章
2 中醫入門100講·緣起
3 陰陽,中醫大廈的基石(試聽)
4 關於人體與疾病,請收下這張知識地圖(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