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賭博:豪賭換不來諾貝爾獎

2020-12-06 網易探索

雖然學術界一直有打賭的傳統,但相對科研工作,打賭應是配角。可在國內,面對寥寥無多的科研成果,動輒千萬級的學術豪賭卻屢屢反客為主,成了學界主角。


上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發現疑似「上帝粒子」,霍金因此輸掉了100美元。緣由是幾年前,他賭下一百美元,表示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類似這樣的打賭,在國外學術界已經成為一種傳統;但在中國,本來是學術插曲的打賭變了味,面對寥寥無多的科研成果,動輒千萬的學術豪賭卻成了主角。

學術打賭伴隨現代科學而生,是學界一項有趣的傳統

在現代科學創立之初,打賭就融入到學術界,成了科研傳統的一部分,還促成了許多研究。早在17世紀時,由於傳統的醫師排斥當時新派的以化學知識為基礎的醫師,不讓後者參與醫學教學。後者則頻頻向傳統醫師發出挑戰。1651年,他們設下了這麼一樁賭局:「讓我們從醫院、軍營或其他地方任意找200名或500名發燒、患胸膜炎或其他病症的人,把他們分成兩半,用擲硬幣的方式決定哪一半歸我們治,哪一半歸你們治。最後我們看看,兩邊各有多少葬禮。但是,讓我們爭論的彩頭或曰賭注為:兩邊各下300弗洛倫。尊意以為如何?」雖然這個賭局最後是否成行不得而知,但這個賭注的設計,其實已經形成了現代醫學對照組實驗的雛形。

1684年,英國著名建築師Christopher Wren宣稱,說誰能從反平方律推導出克卜勒諸定律,就給誰價值40先令(約合現在的260英鎊)的一本書。這個賭局的應戰者中包括牛頓,他對這個問題的深入思考後來都寫入了其《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但是,到他得出研究結果時已經太晚,未能贏得這本價值不菲的書。不過其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卻奠定了經典物理學的基石。

學術打賭有關立場,卻無關賭注多寡,10美元也能賭出諾貝爾獎

學術打賭和科學的關係也延伸到了現在,20世紀以來科學界幾項重大的物理學發現都伴隨著打賭。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曾預言了宇稱不守恆,物理學家費因曼不同意,以50美元比1美元打賭宇稱守恆。但第二年費因曼就認輸了。之後,吳健雄等學者用實驗證實了楊振寧和李政道的預言,最終楊和李二人不但贏得了與費因曼的賭局,還獲得了諾貝爾獎。

打賭還促成了不少科學成果的公布,除了前文提到的牛頓,還讓丁肇中公布了最終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成果。1974年,美國物理學家Melvin Schwartz聽聞丁肇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基本粒子,去向丁肇中求證。丁肇中矢口否認。將信將疑的施瓦茲跟他賭10美元。事實上,丁肇中的確發現了新粒子,但是他想核查後再公開。短短兩個月後,丁肇中就給了施瓦茲10 美元。兩年後丁肇中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1988年,施瓦茲也得了諾貝爾獎,不過他在接受採訪時一直後悔當初沒有把和丁肇中的賭注增加到200美元。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也鍾愛打賭,他從33歲起第一次就科學問題與同事打賭,從此後樂此不疲。他與加州理工學院的索恩(Kip Thorne)在1975年曾就天鵝座X-1是否含有黑洞打賭,賭注是輸家為贏家訂閱雜誌。霍金打賭它不是黑洞。在1990年有較充分證據表明它是黑洞之後,霍金認輸,為索恩訂閱了一年美國色情雜誌《閣樓》。2000年12月,霍金又與密西根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戈登•凱恩打賭。凱恩斷言,在粒子加速器上,將能發現希格斯玻色子,霍金說不可能。兩人賭100美元。最終,隨著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結果出爐,霍金又再一次認輸了。

學術打賭和現代科學的關係還不止如此:幾十年來,在著名的貝爾實驗室,科研人員有每天下午4點在茶室裡閒聊的習慣,爭論不休的時候,就開始打賭。這個茶室裡有一本「賭事大全」,記載了這些內容。1990年時,這本書不見了,人們猜測或許是被頻頻賭輸的人偷走了。在美國加州的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也有類似的一本書,記載了從20世紀1984年以來高能物理學領域的35個賭局,其中好些迄今未見分曉。該書封面赫然寫著,《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理論群體打賭之正式記錄》。紐約州冷泉港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就人類基因組中的基因數目也打過賭,贏者至少將得到750美元。可見,學術打賭的賭注往往不大,但贏者可以因為比某些大牌科學家猜測得更準而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增加科研的動力。

除了科學家個人之間的打賭外,還可以「制度化」的打賭。已經有了一個叫作「長期賭局基金會」的機構,它鼓勵人們就重大長程問題下注。到2002年11月,人們已提出11個賭項,投入賭注共4.8萬美元。這種群體式打賭有什麼實際用途嗎?美國查普曼大學的律師湯姆•貝爾認為,很有用。比如,以2100年時全球平均氣溫是否升高來打賭,只要有足夠多的懂行科學家參與進來,那麼,這項賭金的價格變動就能反映出氣候研究的最新進展。政府決策部門就可以參考這個價格來估計公眾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態度,從而有助於免受產業界和極端環保主義者的偏見的影響。

只有在「學術娛樂時代」的中國,才有學術豪賭的市場

學術打賭的確會有娛樂成分,但歸根還是要為科學服務。2000年美國愛達荷大學的衰老研究專家史蒂芬•奧斯塔德在莫斯科與其在芝加哥大學工作的同行傑•奧爾先斯基打賭,斷言2000年出生的人有可能活到150歲,而且耳不聾眼不花。他倆各花費幾百美元建立了一筆信託基金,並聲稱這筆基金到2150年時會達到5億美元。贏家的後裔將獲得信託基金的全部。儘管這樁豪賭在媒體上受到廣泛報導,奧爾先斯基在接受採訪時卻表示,「打賭有時可以成為一種有趣的科普方式,不過記者找來時,當事人一定要談論科學」。

在國內,學術打賭就沒有前面說的那麼有趣了,打賭也沒有促成什麼像樣的成果。因為在這裡,許多參與打賭的人似乎認為,賭注越大,就越能「佐證」自己的觀點正確,開賭后也鮮有人會去踏踏實實地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事實和證據:2006年,號稱「哲學狂人」黎鳴表示可用老子的理論簡潔的證明四色原理。遭到質疑後,稱願意以性命賭自己是正確的。2007年,中華醫學會黃戴楊,設局2000萬,稱願意2000萬賭中醫藥優於西醫。2008年,北大中國經濟學中心兼職教授因錯誤預估了08年的深圳房價走勢,而花費數萬元在報紙道歉。即使在今天,更多的賭局還在進行當中。

可學術賭注不斷刷新紀錄,賭注籌碼世界領先的中國學術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賭出個「諾貝爾獎」。

部分資料來自:

A brief history of wagers(打賭簡史)。《新科學家》,2009年7月11日

Jim Giles,Wanna bet? Nature, 2002, 420: 354-355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作者:張春續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愛賭博,到底為啥?
    歐洲等地賭博;50%的企業家承認賭博金額超過百萬元,80%的企業家都承認曾經參與賭博。2014年1月3日,《法人》雜誌與中國青年報輿情監測室聯合推出的《2013中國企業家犯罪(媒體樣本)研究報告》中披露,在所涉及的80個可識別的罪名中,有9例屬於賭博類犯罪,這其中包括開設賭場罪7例,賭博罪2例。
  • 黃光裕參與公海賭博輸掉80億元 賭王連超被拘
    黃光裕即是由連超帶上「海王星」號玩樂賭博的,期間連超涉嫌協助黃光裕洗錢,並在黃事發後秘密運作黃妻杜鵑通過海上線路離境。  此前已有媒體報導「黃光裕豪賭成性」,雖名列富豪套現榜第一,但大筆財富在賭場中揮霍。據稱2007年黃光裕在澳門賭博一次就輸了上億元人民幣,近年來他因賭博總計輸掉80億,因此導致資金鍊斷裂。  上公海賭船賭博是不少賭客常去的地方。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沒有豪賭,就沒有新軟銀
    股融易資訊今日話題---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黃光裕賭博輸掉80億 公海賭王涉嫌助其洗錢被拘
    黃光裕即是由連超帶上海王星號玩樂賭博的,期間連超涉嫌協助黃光裕「洗錢」。此前已有媒體報導「黃光裕豪賭成性」,雖名列富豪套現榜第一,但大筆財富在賭場中揮霍。據稱2007年黃光裕在澳門賭博一次就輸了上億元人民幣,近年來他因賭博總計輸掉80億,因此導致資金鍊斷裂。海王星號是香港目前最具規模的五星級豪華郵輪。船高九層,總載客量達500人。
  • 十個諾貝爾獎也換不來中國這所大學,你同意嗎?
    諾貝爾獎近兩年來,西湖大學的新聞著實吸引了不少眼球。它是繼南方科技大學之後高教界的最火「明星」。當然,這六年裡還有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高校相繼成立,但它們與南方科大、西湖大學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西湖大學依靠社會資本,而國科大「背景」強大。施一公就是西湖大學的創始人,也是該校的首任校長、重要標籤和宣講人。近日,施一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我而言,十個諾貝爾獎也換不來西湖大學。
  • 貓究竟是固態還是液態,搞笑諾貝爾獎給我們的啟發
    這就是2017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正式出爐了,頒獎地點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獲獎的項目和往年一樣帶來許多驚喜和笑點。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得主是法國研究人員馬克·安託萬,他的研究是:用流體力學來研究貓究竟是固態的還是液態的。許多人都知道,貓可以鑽進許多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狹窄空間裡,因此早就有人說喵星人是水做的了。
  • 國際公海賭博娛樂遊「瞄準」中國中產階級
    原標題:國際公海賭博娛樂遊「瞄準」中國中產階級  美國《福布斯》雜誌14日披露稱,亞洲的超級豪華遊艇悄悄地加入了傳統的賭博業。這些超級豪華遊艇把休閒娛樂、出境旅遊與傳統的賭博業精心地結合起來,意在挑戰澳門、新加坡的賭場,在針對中國中產階級的賭博娛樂市場中「分一杯羹」。
  • 諾貝爾獎日本19個,中國2個,差距到底在哪?
    獲物理學獎和化學獎人數最多,共19人,日本提出本世紀 50 年要拿 30 個諾貝爾獎,如今已完成大半。中國有莫言、屠呦呦獲得過諾貝爾獎。2012年10月11日,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且在日本,學術體系固定後,很難再能去換個單位謀取更高的薪水。多安定,少折騰,心也穩了,大成果就會有希望了。其次,日本其實是西方陣營中的一個核心,科研要創新出成果,絕不能關起門來自己搞,我們可以看一下很多近代科學成果,基本都是科學家之間合作的結果,日本已經融入到那個圈子裡,自然而然信息互通,項目合作,成果共享。
  • 又一個華裔諾貝爾獎,又一次中國式妄想
    很顯然這一次諾貝爾獎依然和和中國人無緣,但這並不代表這就缺少東西可供大家妄想,歷來如此,今年也不會例外。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消息一出,媒體關於高錕的報導鋪天蓋地,此刻華裔科學家身上的外籍標籤已然被媒體和輿論淡化甚至撕去,外籍儼然如同中國國籍一般。
  • CEO智慧|一場豪賭:比爾·艾倫遠見使波音渡過難關
    一場豪賭就此展開。比爾.艾倫和胡安.特裡普視察波音 747 製造車間那是一個有夢想就敢幹的時代,兩位已經年過六旬的航空界大佬,帶著點賭博的性質這對波音和泛美來說都是一場豪賭。當時,無論是尺寸還是載客數量,這樣的巨型客機對波音來說都是一場不小的挑戰。而天才的飛機設計師喬薩特,抵抗住了來自各方的壓力,力排波音內部眾議,堅持了單層主客艙和「大頭」設計,確定了截面直徑超過 6 米的雙層甲板,使波音 747 成為世界上首架雙通道飛機。
  • 關於中國諾貝爾獎的思考
    有幾位與我同行的專家教授幾次在學術會議上說:「王育竹提出的雷射冷卻氣體原子的物理思想與現在使用的機制是一致的。」有位教授激動地說:「王育竹距諾貝爾獎只差一步......」。當然,事實並非如此,但不少人都關心過這件事,因此我想談談諾貝爾獎的問題。首先,需要說明我不認為我能得諾貝爾獎,也不認為自己有這麼高的造詣。
  • 中國人體冷凍背後的豪賭:公司還經營金融地產
    49歲的展文蓮成為了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一例人體全身冷凍者。8月14日科技日報領銜報導了此事,瞬間引爆了公眾對於「永生」話題的討論。 在對人體冷凍尚且陌生的中國,展文蓮會有多少效仿者?無從得知,目前這一選擇更多地被稱作是一場富人的「豪賭」。然而,在中國搭建起這場「豪賭」平臺的是誰?
  • 文道非常道:諾貝爾獎得主不一定是好貨
    有報導稱,中國內地留美學生,獲得博士後,留在美國的佔很大比例。面對科技人才的自由選擇,如果中國的教育體制總是扮演一位辛勤為他人耕耘的園丁,高等學府總是為他國輸送初級人才,那麼中國的科技腳步靠什麼來邁的越來越快呢?
  • 看看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你們這些「不正經」科學家真是夠了
    諾貝爾獎大家都知道,這是全球很多領域的最高榮譽,幾乎包含了所有大方面的科學領域。例如物理獎,化學獎,生物獎等,還有文學獎,甚至和平獎。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諾貝爾還有一個非常具有娛樂精神的獎項,這就是搞笑諾貝爾獎。而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早已經出爐,你們這些「不正經」科學家真是夠了。
  • 中國的「愛因斯坦」,學生得了諾貝爾獎,自己卻還在掃廁所
    中國的「愛因斯坦」,學生得了諾貝爾獎,自己卻還在掃廁所>二十世紀後葉,中國急需大量的人才來發展國家,為此,周總理接見了當時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美籍華人李政道,說中國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因此打算請一些國外的科學家來中國。
  • 別小看「搞笑諾貝爾獎」,要向好奇心致敬
    2017年頒獎儀式現場往屆的頒獎現場每年9月,世界上最嚴肅的科學獎——「諾貝爾獎」頒發前的一到兩周,「搞笑諾貝爾獎」都會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舉辦。到今年,已經是第26屆了。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主題是「不確定性」。獲獎的有:物理學獎——一隻貓能否同時處於固體和液體狀態?
  • 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又有多位科學家憑藉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獲得了不同獎項。  今年是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是「第一屆」。
  • 亞當·明特:蘋果在中國越來越貪婪,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豪賭
    不單單中國用戶對於蘋果的行為嗤之以鼻,就連美國也有不少的觀察家也對蘋果的戰略表示擔憂。彭博社專欄作者就發文稱,蘋果在進行一場豪賭。因為中國是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蘋果採用威逼的方式不單不會改善蘋果已經在下滑的中國市場佔有率,甚至會只讓消費者進一步加強放棄蘋果的決心。
  • 論中國與諾貝爾獎
    來自英、美、法等11個國家,34位醫學代表參加大會,這是近代中國在本土舉辦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學術會議,各國一致推薦伍連德為會議主席。伍連德得到大清朝庭的肯定,並出資10萬兩白銀,建立醫學院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國內動蕩不安,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 日本棋聞|圍棋是「賭博」遊戲?
    囲碁 王銘琬九段摘自:每日新聞圖片:囲碁プレミアム作者:王銘琬 九段賭金到了多少才會被認為是賭博,這個問題始終都是一大話題。而「賭博」一詞換一種說法,也可以說成是「博弈」。不有博弈者乎」,不過從圍棋的角度來說,有人覺得和圍棋關聯性不大。在中文當中,「博」有擲骰子,表示具有偶然性的賭博。像「弈」——圍棋那樣,把所有信息都公布與眾,表示沒有運氣成份的遊戲才叫「弈」。兩個字合在一起叫做「博弈」,但是這個詞卻偏向於賭博更多一些。在「博弈」當中,明明有著完全是憑實力的圍棋,但是為什麼還被認為是賭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