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四歲起,每年的寒暑假裡,媽媽都會帶著我在國內"南徵北戰"、"遊歷四方"。
我依然記得那隱約在雲霧之中的"藍寶石"長白山天池恰如一位嬌羞的仙姑,只以輕紗掩面,不以真容見人。腳底時刻活躍的巖漿散發出濃濃的硫磺味。但與這位"仙姑"一同,昔日刺鼻的氣味中竟也蘊涵著清新與不俗。
我依然記得"寶島"臺灣那高聳入雲的"101"大廈。置身於樓頂,鳥瞰那片寶地與藍天白云為襯,臺灣顯現出它恬靜而又典雅端莊的一面。
我依然記得香港那晴朗的天空。晴空之下的早餐茶樓裡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各路美食更是令我流連忘返。"迪士尼"更是給了我一個夢幻般的世界,我是玩得"如魚得水"。
我依然記得享有"人類世界上最後一片淨土"美譽的西藏。那絕美的藍天與白雲。那紅白相間的"雪域聖殿"布達拉宮裡神秘的四千多房間裡陳設的神靈與那成千上萬的朝拜者。我忘不了那次震懾心靈的靈魂之旅......
而今年暑假的美國遊學之旅,更是讓我對另外的世界有了一次全新的接觸與體會。
第一站:大都會博物館
來到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大都會博物館。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非洲廳"了。
剛步入"非洲廳"牆面上繪製的埃及象形文字認我感受到了古埃及的文化底蘊。那一個個文字恰如咒語的符號。仿佛它們將帶你進入一個輝煌的古老帝國。
向前走去,一座迷你金字塔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站在塔外,用手觸摸著巨石。它們經歷幾千年風雨的洗禮與打磨。石中的許些沙粒已經凸顯出來,但是這並不影響它的堅實。相鄰石塊的石縫之間幾乎看不出粘合的痕跡。而在幾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們是以怎樣的智慧才足以完成這世間壯舉?
一具厚實的黑色石棺,透露著一股凜然不可侵犯之氣。它守侯了主人的陰靈上千年,如今,也該歇歇了。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一個大廳。大廳的中央擺放著一座古埃及神廟。兩座獅身人面像守在門口,好似兩名鐵面無私的守衛時刻守護著神廟,兩眼透著一股凜然不可侵犯之氣。獅身人面像的頭部雖有破損,但這不正是漫漫歷史賜予它的最好證明嗎?它們才是歷史真正的見證者。置身於古廟之中,四周的壁畫和象形文字更是令人眼花繚亂,它們好像正向世人訴說著歷史的真相與滄桑。
這些從遙遠的埃及掠奪而來的文物還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國家嗎?
第二站:哈佛校園
身為世界第一名校的哈佛是萬千謙謙學子夢寐以求的殿堂。
如果說在哈佛學習是受到知識的薰陶,那麼哈佛圖書館便是創造學識的"根據地"。
圖書館的大廳是用大理石砌成的,儘管過了一百多年,華麗依舊。在二樓的學生圖書館中,無人喧譁吵鬧。大家都忙著自己的學習。四周的書櫃中沒有一本書會是歪的或倒的。正是這樣的學習氛圍,讓圖書館的寂靜如此神聖。儘管是放假期間,圖書館裡依然是坐滿了人。每個人的面容都洋溢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得到知識的滿足感與幸福感。其1600萬冊藏書足以滿足以知識為樂的學子。
整座校園裡,各路遊客或許將其看作大觀園般或快或慢穿梭其中,或高聲尖叫或屏氣止步,或見縫插針忙於狂拍或獨處一隅靜靜撫摸著一塊斑駁的紅磚,在這裡,每一位"劉姥姥"都應是可愛而虔誠的。在這早已浸染學術靈氣的美景裡,小孩兒到處追趕調皮的松鼠,年輕人席地而坐談笑話人生,而驕子們總能找到自己內心的靜地忘我讀世界。不遠處,靜默的哈佛先生就在那兒注視著他們,滿眼的慈祥與篤定,而他的雙腳早已被無數的"朝拜"者撫摸得光滑細膩。人類對知識的敬畏總是萬般的虔誠。
第三站:康奈爾大學的學習
告別哈佛,來到康奈爾。可謂是名校不斷啊!接下來四天的康奈爾學習,更是令我的心中無限憧憬。
康奈爾大學校園的環境真是好得沒話說。馬路兩邊的樹林中時不時可以看到嬉戲的梅花鹿。松鼠更是"散漫放縱",居然公然跑到教室裡"挑逗"我們。連散步的途中都可以不小心碰到瀑布,容得下瀑布的大學是有多大啊!
"行千裡路,讀萬卷書"。在這四天的學習中,最令我難忘的還是物理課和一位波蘭學姐所講述的學習之道。
物理教授是一位來自伊朗的寒門博士後。在他生動有趣的講解中,我們了解了世界前沿的納米技術。如果將納米應用於飛機的機翼製造中,飛機就會更輕更快,而且大量省油。而將納米科技運用到醫療保健中,那好處可就太多了。載物成像、檢測器件、組織工程……真可謂是令人眼花繚亂而又大開眼界的一堂物理課。
氣場強大的波蘭學姐帶領我們開啟了全新的學習之旅。study smart, no hard。她一再強調學習應該有自己的智慧與想法,絕對不是死讀書。每一節課上都須認真而快速地將重難點囊括到自己的筆記本中,課後多多翻閱、整理筆記本是學霸們的家常便飯。心中有疑問一定不能拖到課後,必須得在課堂上對老師進行"死纏亂打",直到茅塞頓開、豁然開闊。課前快速預習、課後及時複習以及科學合理規劃好學習時間更是通往學霸之路的不二選擇。真正的學霸都是綜合素質爆表,各種社團、俱樂部、體育競技、義工服務都會有他們積極活躍、不知疲倦的身影。學霸之路都是相似,不學之路各不相同。因為全能,所以自信!因為挑戰,所以強大!氣場學姐在我們的心裡強有力地種下了一棵飽滿的學霸種子。
第四站:玻璃博物館
自古起,文人墨客好用鏡子描寫平湖、明月。譬如: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郡古湖如鏡,照人心膽清。江南月,如鏡復如鉤。月下飛天鏡, 雲生結海樓。又有偉大的學者巧用鏡子傳遞思想。譬如:面孔是靈魂的鏡子。
藝術是生活的鏡子。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而,鏡子又有一顆玻璃心。
這次遊學將我們帶到了享譽世界的玻璃博物館corning museum of glass。
博物館內陳列著千姿百態的玻璃製品。有的如熾焰燃燒般熾紅的花瓶、有的如將果實與綠葉搗碎並攪拌在一起的紅綠交織的檯燈、有的是如天空般蔚藍純淨的海豚狀飾品、有的是嬌豔欲滴的四季鮮花,令人不禁俯首向前細嗅花香、有的如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紅藍相間的"大臉盤子"、有幾個厚重的球體裡承載著整個地球的海洋,波瀾壯闊、色彩斑斕……最令我難忘的還是一座數米高的通體青綠色的玻璃柱子,其表面滿是伸頭探腦的青蛇!有的抬頭迎風扭曲著細細的腰肢、有的頷首相互交纏糾結,好似百蛇起舞。
是何樣的能工巧匠才能創造出如此多嬌的玻璃藝術?我們有幸來到玻璃製作現場,並親眼目睹高腳杯的誕生。講解員傲嬌地告訴我們,他們每一個操作員都是來自全美各高校藝術院校的畢業生,可謂是人人有絕活兒。眼見沙子經過高溫炙烤後裹上紅砂再放進烤爐進行2000度的"烤驗"後取出打磨、定型,如此反覆敲煉。最為關鍵的一步是做杯口。操作員將半成品輕輕放進烤爐並同時快速旋轉手柄數秒,再猛而靈巧地向後一抽,只見頂端豁然多了一個杯口,好不神奇!
一塊塊玻璃能變幻出萬千姿態,能屈能伸、可簡可繁。可以是高達數米的"妖蛇齊舞"、也可是一顆供小孩兒偷樂的玻璃珠子;可以是鑲金黛玉的奢華吊墜、也可是我們平常生活中飲水的小小水杯……玻璃,因為有了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奢而不華,簡而不凡。
第五站:尼亞加拉大瀑布
列於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Niagara Falls 大瀑布是世界上水流最大的瀑布。而這個"脾氣狂暴"的"水怪"身處斷層之上,其火爆的湍急水流隨時都有可能摧毀周遭的一切。但人類的科技抑制了它的殺傷力!科學家在其周圍為其量身建造了八個巨型水電站,以緩解瀑布水流對斷層的衝擊破壞,儘量撫平它的燥性,任由它肆意狂歡。
"膽大包天"的我們穿上雨衣深呼吸登船向前一睹其"猙容"。遊船行駛在波濤洶湧的水面上,激起的浪花驚嚇了撲食的海鷗,它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展翅翱翔、盤旋雲端,確有"欲與瀑布試比高"的氣勢與膽量。幾十米開外,抬頭便見滾滾厚水傾瀉而下,毫不猶豫砸入水中,被激起的浪花一波接一波地朝我們的頭上、身上撲面而撞,身上的雨衣即刻敗下陣來。就連那"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浩然氣勢也早已顯得格外文弱。
勇敢的我們繼續前行,因為百米之外又有一個更為猛烈的巨型"壺口"瀑布在激憤地等著我們。由於其水流過於湍急,被肆意撞碎的水花漸漸形成厚厚的水霧,瀰漫開來、籠罩四方。透過水霧,隱約可見"壺口"大瀑布那寬厚的輪廓。不到幾分鐘,我們好似進入了一張巨型怪獸的大嘴裡,而那瀑布的激浪便是它流個不停的口水,四周瀰漫的水霧是它那濃濃的口氣,激流相撞的巨響更是它狂烈的怒吼,環形水柱從數十米上空一瀉千裡,狂滾而去,真可謂是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遊船駛出了巨怪的大嘴,而船上的我們早已個個都是落湯雞,狼狽不堪,但也激奮不已。顆顆狂跳的心臟提醒著我們還沒有被"水怪"活吞下去。
告別了瀑布的壯觀景象,我們又匆匆衝進華府,充分感受了那些只有平日在好萊塢大片裡看到的鏡頭與畫面的真實場景。白宮、國會山、方尖碑、五角大樓……而那時我的內心也滿滿地想起了我們的首都,偉大的北京。
回國前的最後一站,我們不忘踏尋自由鐘的發源之地,同時也記住了它的宣言: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我想,心中有正義,處處皆自由。
在飛回祖國的上空,腦海裡一直循環浮現這十幾天裡在異國他鄉的所見所聞。大都博物館裡的瑰寶、哈佛大學的靈境、康奈爾大學的學姐霸氣十足的引領、帥叔教授帶給我們的奇幻納米科技、玻璃博物館裡的斑斕神奇、大瀑布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觀奇象……如同慢慢翻閱美國歷史、地理百科全書,歷歷在目,或許終生難忘。
媽媽常說:走出去是為了回來做一個更優秀的自己!是的,我會慢慢長大,更會越走越遠,定會和我的祖國一起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