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太空輻射也殺不死水熊蟲?原來它有「保護盾」,且能發出螢光

2021-01-09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在近日的《生物學快報》上的一篇文章中,來自印度科學院的科研人員,無意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水熊蟲物種,它們竟然絲毫不怕紫外線輻射,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後,研究者發現,這與它們具有螢光「盾」有關,這是怎麼回事呢?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新水熊蟲物種的?

水熊蟲是地球最早期的居民之一,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只不過,由於它們的個頭很小,所以,人類的肉眼是無法看到它們的,必須要藉助放大工具才可以。

水熊蟲也被稱作是「地表最強」生物,而且不止是在地球上,即使是在太空的真空環境中,水熊蟲竟然也殺不死,曾經就有研究者做過實驗,帶著水熊蟲升空後,返回地球後,當環境重新變得適宜,水熊蟲也會再次「復活」。

研究者介紹,當水熊蟲生活的環境開始惡化,水熊蟲就會進入到「隱生狀態」,身體會脫水,同時停止一切新陳代謝反應,看起來就好像是死了一樣,不過事實上,它們卻仍然好好地活著,即使是在零下200攝氏度的絕對溫度環境中,它們也不會受傷。

此外,在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即使是原子彈的超強輻射,甚至是將水熊蟲放在海底一萬米的超強水壓中,它們也都會安然無恙。

所以,自從水熊蟲被發現後,多年來,科學家們便一直對它進行研究,畢竟,這種「奇葩」的生物,它們的本領實在是太吸引人類了。

來自印度科學院的科學家們,多年來也一直在研究水熊蟲,他們經常去往各個地方尋找水熊蟲的身影,前段時間,在印度一所學校的校園裡,科研人員又發現了水熊蟲,並將它們帶回了實驗室。

結果卻意外發現,這些水熊蟲竟然在超強紫外線燈的照射下,可以存活30天以上,要知道,在此前的水熊蟲實驗中,一般它們在超強紫外線燈照射24小時後,也會死亡。

這個新的發現意味著,研究者們找到了新的水熊蟲物種,而且它們的生命力,要比目前已知的其它水熊蟲物種,更加頑強。

新水熊蟲物種是如何存活的?

有新的發現,就會有新的問題出現,它們究竟是如何變得如此強大的呢?科學家們通過倒置螢光顯微鏡,對它們進行了更加詳盡的觀察。

最終發現,當超強紫外線燈照射它們的時候,這些原本是紅色的水熊蟲,竟然都會變成藍色,由此可見,答案與它們的顏色變化有關。

研究者介紹,在提取了水熊蟲身上的螢光色素後,發現當它們遇到危險的時候,竟然會在身上出現一種臨時的「螢光盾牌」,這些盾牌讓它們適應能力更強,同時也讓它們更強大。

另外,研究人員還說,這可能和這些新物種的水熊蟲生活的地方總是很熱,並且紫外線特別強有關,因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它們進化出了臨時護盾。

研究稱:水熊蟲是生物界的DNA大盜

其實,科學家們研究水熊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為何「殺不死」呢?要知道,當水熊蟲進入隱生狀態,它們可以不吃不喝脫水120年之久,這簡直就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存在。

研究者表示,水熊蟲之所以這麼厲害,或許與它們是DNA大盜有關。

通過對比水熊蟲的DNA組,研究者發現,水熊蟲DNA中的17.5%都是外源DNA。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外源DNA,並不是水熊蟲從它們的祖先那裡繼承的,而是來自於自然界之中,屬於混搭DNA,也正是這些混搭DNA,讓水熊蟲變得無比強大。

那麼,水熊蟲這些奇怪的DNA都來自哪裡?研究發現,這些外源DNA,並不是動物的DNA,而是從非動物那裡獲取的,比方說微生物、植物等。

此外,研究者也表示,水熊蟲的這種DNA大盜行為,應該是從它們祖先開始就進行了,在它們演化的過程中,它們從外界獲取的DNA也越來越多,自然,它們也就變得越來越強大,才會讓一些人覺得,水熊蟲是外星生物。

研究者表示,在地球上,仍然存在著很多未知的水熊蟲,未來也將持續尋找,看看不同物種的水熊蟲,都有著哪些「獨門絕技」。

相關焦點

  • 水熊蟲又進化了!科學家發現新種水熊蟲,可將致命紫外線轉為良性藍光!
    但此「熊」非陸地上體型龐大的哺乳類熊科動物,而是體長不超過1毫米,只能通過顯微鏡觀察的,俗稱水熊蟲(water bear)的緩步動物。它們能適應地球上各種極端環境:抗缺水、超強抗壓、超級耐寒和耐熱、不畏輻射,也是已知唯一一種能在太空真空環境生存下來的動物,可謂是將自己的防禦屬性點到最滿。換句話說,它們能與太陽同壽,堅持到太陽毀滅的那一天。
  • 對於活著,水熊蟲不是說說而已
    究其原因,原來是BLR水熊蟲皮膚下的一組螢光色素充當了「防護罩」,它吸收了有害的紫外線輻射,然後將其轉化為無害的藍光並釋放出來。在《生物學快報》上,埃斯瓦拉帕和他的同事敘述了這一發現的經過,他們是在研究所一個混凝土牆上的苔蘚裡發現新型水熊蟲的。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把BLR水熊蟲暴露在紫外線下照射十五分鐘以後,這種可以輕易殺死另一類名為H. exemplaris水熊蟲的輻射強度竟然沒有傷到BLR水熊蟲分毫,它們不僅存活了下來,還發出令人驚訝的藍光。
  • 能在太空中生存的生物被發現,水熊蟲體內原來含有發光物
    我們都知道宇宙的環境是非常可怕的,各類輻射可以在一瞬間就將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設備的人類給摧毀,按照正常理解來說,是不可能有生物能夠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下生活的,不過萬事無絕對,通過實驗,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種可以在太空中生活的生物,並且這種生物還來自地球,更加令人震驚的是,這種生物的體內還隱藏著一種神秘的發光物體
  •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抵禦輻射的蛋白質,未來有可能植入到人體內?
    成功植入水熊蟲DNA的人類會成為首批登陸火星的開拓者,他們也將是首批進行基因改造的太空人,由於水熊蟲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真實環境下存活的生物,而且在輻射環境中依然有效地防止細胞出現變異,如果人類擁有這種DNA將不再懼怕宇宙中的輻射環境。
  • 冷知識 | 冰凍、輻射、真空:極端條件都殺不死這種生物?
    冷知識 | 冰凍、輻射、真空:極端條件都殺不死這種生物? 日本國家極地研究所 ( 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ar Research ) 1月14日發布報告稱,他們成功復活了冰凍30年的緩步動物(tardigrade,俗稱「水熊蟲
  • 水熊蟲用螢光「盾」抵禦致命紫外線—新聞—科學網
    ., BIOLOGY LETTERS 被稱為水熊蟲的緩步類生物,能夠在極熱、極輻射,甚至會殺死大多數動物的外層空間生存。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緩步蟲,它可以忍受致命的紫外線,後者經常被用來清除難以殺死的病毒和細菌。 這一發現純屬偶然:印度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校園裡搜尋水熊蟲,然後將它們暴露在極端的環境中。他們碰巧在實驗室裡有一個殺菌紫外線燈,所以便用它來照射標本。
  • 「殺不死」的水熊蟲是何方神聖?
    恐怕沒幾個人能比「瓷實麥克」更結實了,但比他更結實的生物倒是在我們腳下有不少——地球上最頑強的生物之一,緩步動物(tardigrade),更常見的俗名是「水熊蟲」(因為它看起來像可愛的多腿小熊)。這種微小的動物對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有抵抗力:煮,凍,輻射,丟真空——它都很難死掉。要不是它個頭太小的話,恐怕消滅幾個玻璃碴三明治也不在話下。 水熊蟲的絕招是所謂的「隱生」(cryptobiosis),把生命代謝放慢到幾乎停止的程度。
  • 科學家在「殺不死」的生物體內發現發光物質,或能揭開生命之謎
    值得一提的是,果蠅並不挑食,若難以尋到喜愛的酵母菌,它們並不介意以其他食物飽腹。同時,果蠅還是一種適應力強、生命力頑強的生物,不管去到哪,它們總是能很快適應周圍環境,即便是置身危險的核輻射環境,它們依舊能頑強生存。除了果蠅,有人或想起了另一種頑強生命,它們俗名為「海豆芽」,學名是「舍形貝」。看到這,部分朋友或感到疑惑,它到底是植物還是動物?
  • 水熊蟲將佔領月球?
    太空是極度缺水、缺氧,又有輻射的真空狀態。由於水熊蟲聲名在外,早在2007年就被美國宇航局的奮進號(Endeavour)帶去太空。
  • 吸取別人的基因轉移到自己身上,這就是水熊蟲生存能力變態的原因
    你可能沒聽過水熊蟲這個名字,也沒見過它的樣子,但是你一定聽說過自然界有什麼動物是「殺不死」的。或許是聽到別人說過,或許是某一天看到了一個這樣的視頻,或許是某一本書上的東西。在模糊的印象中,你可能還記得這個東西既耐高溫,還耐低溫,輻射也殺不死它。
  • 與水熊蟲「合體」 人類就能抵禦太空輻射?
    水熊蟲生命力強有「獨家武器」是誰能在零下20攝氏度沉睡30年後成功甦醒;在150攝氏度高溫下鎮定自若;耐得了太空的真空環境、扛得住射線侵襲;在6倍於深海壓力的環境下也能存活?答案是:水熊蟲!科學家已知,水熊蟲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物種,這種動物只有約1毫米大小,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它的樣貌。
  • 水熊蟲:動物界裡的「不死之身」
    而這些怪獸就是咱們今天的主角:水熊蟲(water bear)電影中介紹的量子領域是一個極度縮小的微觀世界,可能在那個世界裡面,水熊蟲是一個龐然大物,但事實上,它卻是一種體長不超過1.5mm的生物。它們體態呆萌,卻具有極強的生命力,這不禁讓人們充滿好奇。難道水熊蟲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厲害嗎?下面,我來給大家一一道來。
  • 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能「上刀山,下火海」,還能遨遊太空
    人類自稱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也想著終有一天能夠徵服自然。可是近些年來,人類慢慢的發現,對自己生存的威脅還是有很多的。從一直沒有辦法證明酒精存在還是不存在的外星生物,到肉眼根本無法識別的病毒微生物。最近,更是在地球上發現了比人類生存能力更頑強的生物。它就是水熊蟲!科學界也已經通過研究發現原來它才是地表最強生物!
  • 與太陽同壽的水熊蟲
    那麼為何水熊蟲會叫水熊蟲呢?水熊蟲的英文名:Water bears,照詞直譯即為「水熊蟲」。然而作為及物動詞,bear卻還有「忍受,承受,支撐」的含義。這種小動物具有極強的忍耐力和彪悍的生命力,它們能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生存30年之久,進入隱生狀態後還能忍受極端高低溫、輻射,甚至能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下生存。
  • 殺1隻水熊蟲有多難?幾代科學家絞盡腦汁
    它都可以再拼一百億年呢。觀看水熊強到啥程度:。不吃不喝。它還能活三十年;151度的高溫。它也能撐多長時間;高壓深海與太空冷漠的真空。它仍活跳亂跳(不過某些狀態下它是睡眠的)。水熊蟲大佬簡直無敵。究竟會發生什麼才會滅亡它?。
  • 人體也能防輻射?科學家破解水熊蟲「關鍵基因」的運作方式
    微觀的緩步動物門(Tardigrades)或「水熊蟲」(water bear),有「史上最強不死生物」之稱,因為它們能夠在各種極端條件下生存。當環境變得艱難時,它們基本上可以變成玻璃好幾個世紀以上,它們可以承受極端的溫度,即使在太空的寒冷真空中也殺死不了它們。
  • 地球最強生物:「殺不死」的水熊蟲是何方神聖?
    熊只有四個爪,但一隻水熊蟲就有八個小爪爪,足以體現水熊蟲作為萌物的優越性(霧)……  我們經常說「殺不死的小強」,實際上,蟑螂比起水熊蟲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作為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之一,水熊蟲可以追溯到5億年前的寒武紀,經過漫長的進化,水熊蟲體型變得極小。
  • 把水熊蟲基因與人類結合,人類就能抵抗太空輻射嗎?
    說起水熊蟲,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這種生物堪稱不死的小強,雖然大小只有1毫米,但它可以在零下20度的環境下沉睡30年後成功甦醒,在150度高溫中洗桑拿,在深海高壓中遊刃有餘,在太空環境裡安然無恙,甚至還能抵禦宇宙射線的攻擊。
  • 水熊蟲是「地表最強」生物?它當之有愧
    水熊蟲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在地球上它是堪比「小強」的存在,問題在於水熊蟲很小 ,不容易被人類發現,即便人類將其抓住也沒有辦法立即殺死它們。很多人對水熊蟲存在誤解,認為水熊蟲代表的是一個單一的群體,實則水熊蟲的大家族擁有1300種以上的派系,它們在外表和環境適應能力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 水熊蟲在極為惡劣的外星環境中,為何也能生存?
    自從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成功開展了載人登月計劃,全人類的太空夢就都隨之被點燃。此後,伴隨著世界大環境的穩定,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和不斷進步,除了美國之外,也陸續有國家向月球成功發射了探測器,雖然並不是載人登月,但是卻也足夠向全世界展現自己的科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