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單一粒子發射出多個不同波長的光

2021-01-08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研究人員合成了納米粒子的聚積,稱之為碳點,可以實現自一個單個粒子來發射多個不同的波長的光。此外,研究團隊發現碳點的分散,或者說每一個粒子之間相互作用的距離,影響著碳點發射光的性質。這一發現使得研究人員理解如何控制這些碳點和製造出新的,環保顯示,照明和傳感技術鋪平了道路。

來自韓國先進科學和技術研究所(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的研究人員合成了一個納米粒子的收集,稱之為碳點,可以從一個單個粒子中發射出多波長的光。研究團隊發現了自碳點發射出的光的性質依賴於碳點的分散性質或者是每一個碳點之間的粒子之間的距離。這一發現可以允許研究人員理解如何控制這些碳點和製造出新的,環保型顯示器,光和傳感技術。

雙色發射碳點( dual-color-emissive carbon dots (CDs) )的光激發光的變化取決於他們的濃度。藍色和紅色的發射在不同的粒子間距時呈現出不同的貢獻。碳點,由於它具有低毒性,成為比較吸引的替代非碳點材料的替代物,因為非碳點物質具有毒性的重金屬,對環境是有害的。當在技術上需要更小和更加複雜的部件的時候,對螢光納米粒子的興趣就不斷增加,這是因為他們的顏色純度高,與此同時他們的可調製性,從而滿足了對理想光學性質的需要。

圖解:雙色發射碳點( dual-color-emissive carbon dots (CDs) )的光激發光的變化取決於他們的濃度。藍色和紅色的發射在不同的粒子間距時呈現出不同的貢獻。

在碳點中,多波長發射可以在一個單個的激發源中同時進行,使得產生白色光從一個單個粒子中通過激發多個波長而同時發生。碳點同時可以展現出一個濃度相關的光致發光性質,這意味著單個碳點粒子之間的距離影響著光,碳點隨後在激發狀態下的發射。

在早先人們認為濃度同碳點密切相關,這是因為氫鍵的效應造成的。KAIST的研究團隊,在Do Hyun Kim的領導下,他是該單位的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學的教授,他們的結果顯示多波長的發射可以替代,這是因為每一個碳點粒子之間的粒子相互作用的距離的原因造成的。

碳點——發射的光可以用於生物影像,癌症診斷和光電子學

研究人員檢查了紅色和藍色的光強度在不同的粒子間距變化時是如何變化的,或者說如何隨著碳點濃度的而變化而變化。當他們調節濃度的時候,光自碳點的發射就會發生轉移。通過調節他們的濃度,研究團隊展示了他們的能力來控制顏色的相對強度,與此同時,同步的發射來生成一個單色的白色光。

碳點的光致發光的濃度取決於不同粒子間距時發射原始的變化,這在以前的研究過程中被忽視了,Yoo說到,通過分析碳點的雙色發射現象,我們相信這一結果將提供一個新的可能來研究光致發光的機理。

研究人員預測了他們的能力來控制碳點的光致發光,將會非常重要的應用於後續的發展固態光的應用和傳感。

這一研究成果以論文題目「nterparticle distance as a key factor for controlling the dual-emission properties of carbon dots」發表在近日出版的期刊《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上。

文章來源: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www.doi.org/10.1039/d0cp02120b). Interparticle distance as a key factor for controlling the dual-emission properties of carbon dots,Issue 36, 2020

參考:https://doi.org/10.1016/j.nantod.2014.09.004,Carbon dots—Emerging light emitters for bioimaging, cancer therapy and optoelectronics,Volume 9, Issue 5, October 2014, Pages 590-603,nanotoday

相關焦點

  • 利用碳點納米顆粒從單一光源發射出的多波長光
    藍色和紅色輻射顯示不同的貢獻與不同的粒子間距離。來源:韓科院韓科院的研究人員合成了一組被稱為碳點的納米粒子,它們能夠從單個粒子發射出多種波長的光。此外,研究小組發現碳點的分散,或者每個點之間的粒子間距,會影響碳點發出的光的性質。這一發現將使研究人員了解如何控制這些碳點,並創建新的、對環境負責的顯示器、照明和傳感技術。
  • 光是波浪還是粒子?兩者都是
    光是波浪還是粒子?這似乎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波與粒子一樣,在我們的宇宙中是非常不同的現象。而且我們有不同的數學集來描述它們中的每一個。因此,如果我們要描述整個宇宙,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分類方案-除非不是這樣。而且它不是我們宇宙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亞原子世界。 當涉及到光子和電子之類的問題時,「它們的行為像波還是粒子?」
  • 微觀粒子波長與質量速度的關係
    近來寫的一些東西總有人在狂噴,一方面是我們的觀點還值得商榷、表述還要更加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也說明在物理探索方面提出一些新觀點新看法的艱難,我們提出光在引力子作用下能夠彎曲,吃瓜群眾就說引力子是不存在的、你給我拿出引力子存在的證據;我們說不同光子的質量不同,吃瓜群眾就說光子沒有靜質量、你的假設是一派胡言……。
  • 單一波長雷射觸發的近紅外二區螢光/光聲雙模態成像指導的腫瘤光熱...
    然而,目前的光學診療平臺存在組分複雜、需要多種波長雷射、診斷/治療效果不理想等缺陷,因此急需設計開發單一波長雷射觸發的新型光學診療體系用於腫瘤的高效診療。在各種光學診斷手段中,相比於傳統近紅外一區(NIR-I,650~900 nm)螢光成像,近紅外二區(NIR-II,1000~1700 nm)螢光成像具有更深的組織穿透深度和更高的空間解析度等優點而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
  • 光的粒子性分析
    在真空中阻擋光子前進的粒子有三種可能,a)光源本身發射出的粒子伴隨著光束一起發出白光本身就是多種顏色的集合體,而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粒子組合,因此任何一束白光本身就是一群粒子的集合體。在這個粒子的集合體中,每種粒子的數量不是固定的,它是一個概率數值。
  • 高中物理:光的粒子性
    一、光電效應1、在光(包括不可見光)照射下從物體發射出電子(即光電子)的現象叫做光電效應。
  • 不同元素是如何發光的,光的特性是什麼?
    到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給出了部分答案。普朗克首先指出,在當時的物理學研究中,這個問題是不可能被完全解決的。然後,他發展了一種革命性的理論,將其標記為現代物理學的開端和迄今為止的物理終結。在他的理論中,普朗克斷言光只能以他稱之為「量子」的能量束髮出,而我們之後將其重命名「光子」。這樣的主張與當時大眾對光的認知背道而馳。
  • UVLED固化設備不同波長都應用在什麼地方?
    隨著UVLED光源的普及,大家都知道它優勢眾多,在選購時我們會發現有多種波長可選擇,那麼uvled光固化機的各個波長都應用在什麼地方?
  • NASA展示不同波長下五彩太陽圖像
    NASA展示不同波長下五彩繽紛的太陽如果用普通相機給太陽拍照,都會得到一張熟悉的圖像:一個淡黃的毫無特色的圓盤;但如果用專門的地面或太空觀測衛星來觀察,情況就大大不同。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3日報導,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利用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SDO),選擇了10種不同波長,用先進成像組儀(AIA)生成了五顏六色的太陽圖像,每種顏色都凸顯了太陽表面和大氣的一個特殊部分。事實上,太陽能發出所有顏色的光,但人們不能直接看太陽,在相機顯示出來的陽光中,黃光對人眼來說最明亮,因此普通照片中的太陽多是黃色的。
  • 美航天局科學家展示不同波長下五彩繽紛的太陽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3日報導,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利用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SDO),選擇了10種不同波長,用先進成像組儀(AIA)生成了五顏六色的太陽圖像,每種顏色都凸顯了太陽表面和大氣的一個特殊部分。
  • 不同波長的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光是萬物生長之源,世間萬物離開了陽光都無法健康地生長。人如果長期得見不到太陽,就會造成抵抗力下降、身體難以產生維生素D、骨質疏鬆、甚至可能會得抑鬱症。而植物沒有陽光的照射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無光合作用就不能產生能量供自身生長。
  • 「Dressed光子」讓Si及SiC發出各種顏色的光
    Dressed光子是指在向微細粒子(納米粒子)照射光線時,光子與納米粒子的電子結合後,就像「衣服」一樣附著在納米粒子上的光子注1)。  注1)與物質表面的電子結合的光子還有「表面等離子體」,但「二者的區別是表面等離子體的頻率一定,而Dressed光子的頻率不固定」(大津)。據大津介紹,原因是納米粒子非常小,所以不確定性原理的效應比較明顯。
  • 用於增強從發光器件提取光的納米粒子超濾柵
    從理論模型計算出的透射光譜描述了銀納米球六邊形陣列的不同物理參數的影響,例如半徑R,粒子間間隙g和距典型半導體之間的界面的「高度」 h(n1 = 3.5)並封裝(n2 = 1.6)材料:固定半徑(R = 20nm)和高度(h = 2nm)隨g的變化,固定半徑(R = 20nm)和間隙(g = 40nm)隨b的變化對於固定間隙(g = 40nm)和高度(h = 2nm),R隨c的變化。
  • 波粒二象性的諾獎史:光的粒子性要多久才被認可?
    今天的文章就梳理了與波粒二象性有關的諾貝爾獎,而這段諾獎史也折射出科學的前進是怎樣艱辛而曲折的歷程。撰文| Gösta Ekspong翻譯| 彬那些有關光的本質以及光的發射、吸收過程的研究工作一直是至關重要的。
  • 小小粒子有貢獻
    克裡斯蒂娜⋅H⋅科赫拍攝的極光照片呈現出綠色的光芒。人們也曾觀測到紅色、藍色等其他顏色的極光,甚至同時夾雜不同的顏色。那麼,極光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顏色背後又是什麼不同的物理過程?近代的量子力學認為,微觀粒子的能量常常是一份一份的,也就是「量子」,而不是連續變化的。按照量子力學基本原理,分子按其內部運動狀態的不同,可處於不同的能態,每一能態具有一定的能量。能量最低的態稱為基態,能量高於基態的稱為激發態。
  • ...合作開發出一個雷射二極體 可發射迄今為止波長最短的紫外光
    打開APP 日本名古屋大學與旭化成合作開發出一個雷射二極體 可發射迄今為止波長最短的紫外光 LEDinside 發表於 2020-03-19 15:36:23
  • 光子準粒子: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該文章聚焦總結了近年來光與物質基於光子準粒子進行相互作用的重要進展,用統一的理論將電子與微腔(或光子晶體)中的光子、等離激元、聲子和激子等之間看似不同的相互作用囊括在一個框架中。這篇綜述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的束縛電子和自由電子,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宏觀量子電動力學理論框架去統一描述這些看似不同的電子系統中的光子準粒子現象。
  • 光是波還是粒子?量子力學如何闡釋波粒二象性
    用光子發射器對準雙縫發射光子,如果光是由粒子組成,那當它通過雙縫後,呈現在感光屏上的一定會是是兩道槓;反之,如果光是波,那麼感光屏上就會留下如斑馬線一樣的多道條紋。根據波動理論,當波動穿過縫隙時會形成兩個波源,兩道波各自震蕩幹涉,波峰與波峰之間強度疊加,波峰與波谷之間相互抵消,最終屏幕上會出現一道道幹涉條紋。總之,兩道槓,說明光具有粒子性;多條紋,說明光具有波動性。
  • CCS Chemistry | 雙圓偏振,光反射與螢光發射同時兼得!自組裝與...
    光子晶體是指具有光子帶隙(PhotonicBand-Gap,PBG)特性的人造周期性電介質結構,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質周期性排列而成,可以有選擇地使某個波段的光通過而阻止其它波長的光通過其中。CNC具有溶致型液晶性質,可通過蒸發誘導自組裝形成左旋手性向列結構。科學家已開發出多種基於CNC的手性光子納米材料,並應用於傳感、非對稱合成、生物醫學和仿生納米複合材料等領域。手性向列型CNC薄膜具有圓偏振特性,包括反射左旋圓偏振(LCP)光,發射右旋圓偏振(RCP)螢光等。
  • 考點分析之光的波長
    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事業單位考試常識部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也是事業單位考試的高頻考點—光的波長。一、知識點剖析光是一種肉眼可以看見(接收)的電磁波(可見光譜),由光子組成。光速指的是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是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1年的距離,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光的波長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粒子性與波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