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佛教熊貓」貝葉經:翻譯全靠人工完成

2020-11-29 大公網


貝葉經 (圖片來源:資料圖)

  我國首家貝葉經研究所日前在西藏拉薩成立,專門從事對貝葉經的挖掘、搶救、整理和翻譯,從而逐步解密上千年來僧人用梵文書寫在貝樹葉上有著「佛教熊貓」之稱的貝葉經。

  貝葉經源於古代印度,是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多為佛教經典,還有一部分為古印度梵文文獻,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西藏自治區社科院副院長、貝葉經研究所所長仲布·次仁多傑說:「貝葉經研究,對於研究佛學、藏學、佛教歷史、佛教繪畫、古印度文化和中印文化交流史都有著巨大價值。」

  西藏是當今世界保存貝葉經最多、最豐富的地方,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貝葉經古寫本,其中有不少屬孤本、善本、珍本。

  為了加強貝葉經的保護與研究,從2006年起,我國啟動了迄今最大規模的西藏梵文貝葉經普查,初步確定西藏迄今珍藏有梵文貝葉經寫本(包括部分紙質梵文、藏文轉寫本)共1000多個函(種),近6萬葉,形成了《西藏自治區珍藏貝葉經總目錄》《西藏自治區珍藏貝葉經影印大全》《西藏自治區珍藏貝葉經影印大全簡目》《關於西藏自治區貝葉經保護方案與實施辦法》《西藏自治區貝葉經保護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貝葉經保護紀實》等重大階段性成果。

  西藏貝葉經保護專家巴桑羅布說,貝葉經主要成書於公元8世紀至14世紀之間,由於西藏氣候乾燥,加上獨特的保護方法和強烈的保護意識,在西藏發現的貝葉經都保存得非常好。但貝葉經主要用梵文書寫,而全球精通梵文的人屈指可數。「對貝葉經的研究,無法藉助現代化工具,翻譯全靠人工完成,是一項異常艱巨的工程。」

相關焦點

  • 《佛教翻譯大師鳩摩羅什傳》
    降生龜茲國、隨母出家、涼州攻讀漢語、長安譯經、最後絕筆……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佛教翻譯大師鳩摩羅什傳》一書記錄了佛教翻譯大使鳩摩羅什一生及佛經翻譯偉業。作為我國著名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的鳩摩羅什出生在古龜茲,也就是今天的庫車縣,並在龜茲生活了40年,他成年時就成為了一代佛教宗師,享有極高的聲望。近年來,庫車縣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致力於龜茲文化研究。如果說,以往的龜茲文化研究是站在宏觀層面上的話,那麼,《佛教翻譯大師鳩摩羅什傳》則從微觀的人物上開闢了一條專題研究之路,這也預示著龜茲文化研究正在向更深層次邁進。
  • 歷史上劉莊在夢中夢見金人,為佛教傳播作出重大貢獻!
    漢明帝不但信仰儒家學說,而且還信仰佛教,利用佛教的教義來更好地維護他的統治。永平八年,也就是公元65年,漢明帝劉莊還特意派人前往印度去取經求佛。佛教源自印度,因果報應的「輪迴」學說是佛教非常重要的教義。按照佛教的說法,只要是有生命的東西,總是像一個車輪一樣不停地轉動著,從出生到死亡,好像車輪轉了一圈。接著,死亡之後就是來世的生。
  • 機器翻譯什麼時候能取代人工翻譯?知行翻譯公司認為不可能
    機器翻譯是通過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源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目標語言)的過程。它是計算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機器翻譯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機器翻譯技術在促進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聖潔天堂 佛教興盛——西藏藏傳佛教興旺見聞錄
    清康熙年間,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讚譽藏地佛教興盛「 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一晃,300多年過去了。,靠著堅強的信念,不懼千難萬苦,一直磕到「聖城」拉薩。他說,到秋末冬初農閒時,從各農牧區來的人要比現在多得多……     有著1300餘年悠久歷史的大昭寺,既是一座供奉眾多佛像及聖物的殿堂,也被佛教徒視為宇宙的理想模式:壇城的真實再現,其在藏地佛教信徒心目中莊嚴而神聖。寺院門前香火繚繞,酥油燈閃爍著明亮的火焰,空氣中瀰漫著桑煙的芳香。
  • 上接第二版|佛教|研究|漢文|梵文_網易財經
    當然,量論學派始祖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有玄奘的漢譯本存世,但更為重要的《集量論》(Pram asamuccaya)和《集量論注》(Pram asamuccayav tti)等卻都沒有被翻譯為古代漢文,只是到了現代才有呂澂、法尊等學者將《集量論》等藏譯量論著作翻譯為漢文。藏傳佛教對經由法稱解釋的陳那邏輯學和認識論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對之進行了極為豐富的發展。
  • 未來的世界:機器翻譯VS人工翻譯
    蔡基剛:在特定領域的機器翻譯替代人工翻譯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在醫學、生物、法律、航天、海事等專業領域裡的機器翻譯取代大部分人工翻譯將是最近幾年的事情。的確,參與其中的朋友們從奓著膽子承接生疏任務到主動探索新的發展之路,從單純傳授雙語轉換技能到積極擁抱翻譯智能技術,從堅守學者型獨立翻譯空間到參與規模化項目資源管理,從各校各學科各語種獨自開發到跨校跨學科跨語種的聯盟運作,從文字翻譯單一教育到語言服務整體規劃,從西學東漸型譯介到外向型中國文化外譯,從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到包括學碩博的翻譯教育體系全覆蓋,這個複雜過程中的每一步無不浸透著翻譯教育者和語言服務從業精英們的執著
  • 專業在線人工翻譯軟體拍拍易輕鬆拍照翻譯
    全球電子商務時代,專業人工在線翻譯成趨勢,順應這種趨勢,許多翻譯公司都推出了在線翻譯服務,用戶只需在線上傳翻譯內容,完成支付後即可快速獲得翻譯稿件。有道、金山都有此類在線人工翻譯服務,但都僅限於電腦端使用,在移動端並沒有推出相應的人工翻譯服務,無法充分滿足用戶隨時隨地個性化的翻譯需求。
  • 譯員如何做好中英文人工翻譯,道壹人工翻譯公司對譯員要求解析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譯員如何做好中英文人工翻譯,道壹人工翻譯公司解析譯員要求文章,道壹翻譯文靜老師個人感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譯員如何做好中英文人工翻譯:翻譯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技能,需要專門的訓練和學習,還需要大量的實踐練習。文本表達本身很難量化評價,同樣的意思可能有多種表達方式,可以使用不同的詞語或寫作風格,很難判斷正確與否。質量標準只能適用於明顯正確和錯誤的地方。
  • 佛教靠老莊思想在中國發展
    佛教靠老莊思想在中國發展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大約是在後漢初期,但直到魏晉南北朝,才得以在中華大地滲透普及。
  • 自然探秘所 | 探秘植物之最
    有的甚至創造了植物界的世界紀錄令人驚嘆不已探秘自然界中的植物之最而大多數被子植物都是靠光合作用自給自足的。把葉子合攏起來,垂下去你觸得輕它動得慢摺疊的範圍也小你觸得重它也動得快不到10秒所有的葉子全摺疊起來
  • 「2019佛教英語培訓班」第五天:學習天台思想 掌握翻譯技巧
    ,廣東省佛教協會協辦,廣州光孝寺、珠海普陀寺承辦的「2019佛教英語培訓班」進入第五天。學員們除了進一步深入學習天台思想,還掌握了一些中譯英翻譯的技巧,以「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等思想莊嚴自己,傳承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上午,任教於香港大學的廣興教授為大家帶來了《天台宗講座》一課,廣興教授主要從事早期佛教、早期大乘佛教、中國佛教和佛教倫理學等方面的研究。
  • 卓新平:佛教中國化三部曲 中國文化豐富佛教世界觀
    佛教首先在發源地與印度文化進行對話,又借印度文化開始與西方文明尤其是古希臘文化對話,這是佛教的獨特之處。從經典角度來說,佛教經典浩如煙海,如眾多學者窮其一生研究的不同文字、不同版本的《大藏經》,希望可以對佛教的體系和邏輯了解透徹。此外,佛教經典翻譯在世界翻譯史上也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 人工智慧翻譯 OR 人工翻譯?
    隨著2018博鰲亞洲論壇,「騰訊同傳」事件引發的熱烈的討論,人工智慧翻譯(或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未來發展的討論再一次出現在人們面前。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了機器翻譯語言的想法和實踐。
  • 【獨家】外語在線人工翻譯平臺,交流通App獲100萬元種子輪融資 |...
    4日報導(文/江朋)近日,獵雲網(微信:ilieyun)獨家獲悉,交流通團隊已於2016年4月已經完成了團隊計劃在接下來2、3個月時間完成天使輪融資。交流通App是一個外語在線人工翻譯平臺,用戶定位是旅遊者、外語學習愛好者和海外華人。交流通一方面為有翻譯需求的公司提供專業翻譯人員;一方面為外語翻譯人才提供有償的翻譯訂單,打造兼職共享平臺。同類翻譯軟體包括隨譯App,它目前只限中英互譯語音翻譯,用戶體驗一般。
  • 國內1個親子遊絕佳去處,去成都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看呆萌大熊貓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可愛的大熊貓基地,設計得非常人性化,建設有許多「熊貓別墅」,也是熊貓封閉的休閒場所,每當天氣涼爽的時候,也是近距離觀賞熊貓的絕佳時機,這時候的熊貓會在院子內玩耍,遊人就可以隔著欄杆近距離觀賞萌萌可愛的大熊貓了,當天氣炎熱的時候,大熊貓就會呆在開著空調的休息室,這時候只能隔著玻璃欣賞了。
  • 探秘熊貓6月美國之行目的地 — 阿爾伯克基
    前不久,熊貓傳媒召開了以「維度·未來」為主題的「2016中國自媒體開年年會」,帶大家認識了「人間伊甸園」 — 美麗的非洲塞席爾。
  • 鳩摩羅什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天女散花來源於他翻譯的維摩詰經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本《維摩詰經》,是由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此經翻譯的年代,正是中國歷史上最戰亂頻仍、最動蕩不安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鳩摩羅什大師是在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翻譯這部佛經的,那時候,大師一邊翻譯一邊講解,參加譯場翻譯和聽講的人大概有一千二百多人。
  • 翻譯行業的發展方向:機器翻譯VS人工翻譯
    近年來,機器翻譯技術有了很多新的突破,在實際的語言服務實踐中,機器翻譯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機器翻譯必將深刻影響翻譯服務行業,將給人工翻譯帶來實際的威脅。另一方面,機器翻譯以其人工翻譯難以比擬的速度,將提高人類對於海量信息的處理能力,彌補人工翻譯在速度和成本方面的不足。不管你喜不喜歡,你都無法迴避機器翻譯的發展。如何利用機器翻譯技術成了翻譯服務行業的重要課題。
  • 佛教:中國最早胡僧的佛經翻譯
    這一時期,外來僧尼到過長江流域的很多,選擇留在長江流域地區生活及進行經典翻譯的也不少。作為南方政權的首都,建康成為了外來僧侶的話動中心和譯佛經的基地,並且與天然、斯裡蘭卡和扶南等國的佛教界建立了聯繫。宋時師子國(斯裡蘭卡)曾兩次派尼眾到建康。
  • 這位日本外教大叔有點萌:想給全中國的熊貓拍照
    想給全中國的熊貓拍照粉色的帽子、粉色的T恤、粉色的短褲、粉色的框架眼鏡、粉色的串珠手鍊,甚至連下雨天打的雨傘都是粉色的……一年365天都是粉粉的他,就是浙江傳媒學院的日語老師、今年55歲的日本大叔竹內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