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傳唱】2019年阜陽市優秀童謠徵集推廣活動獲獎作品發布!

2021-01-09 合肥熱線

【童謠傳唱】2019年阜陽市優秀童謠徵集推廣活動獲獎作品發布!
2019-08-21 來源:阜陽市教育局 瀏覽次數:3361 大中小

核心提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豐富廣大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阜陽市教育局開展了2019年優秀童謠徵集推廣活動,現將優秀作品發布。

2019年阜陽市優秀童謠徵集推廣活動獲獎作品

一等獎:2首

《畫國旗》

美術課 拿彩筆,咱們今天比一比。

你畫鴨 他畫雞,我畫一面大國旗。

國旗鮮豔又美麗,五顆金星照大地。

老師把它舉過頭,大家向它敬個禮。

《水彩筆》

我有一盒水彩筆

三十六種顏色齊

紅橙黃綠青藍紫

互幫互助好兄弟

畫朵紅花送草地

畫棵大樹拔地起

畫片白雲陪藍天

畫架飛機乘空去

畫出青山和綠水

畫出環保新天地

二等獎:4首

《懂事的小狗》

小狗拽著我褲腳,一個勁地汪汪叫。

跟著小狗向前跑,原來老人摔倒了。

我把老人快扶起,小狗樂得蹦蹦跳。

《當個小小志願者》

我家板凳多又多,手拉手兒像火車。

我坐上面嘟嘟開,開到新疆庫爾勒。

支援西部大開發,當個小小志願者。

《小苗苗》

幼兒園裡小娃娃,

文明禮貌都聽話。

唱歌跳舞做遊戲,

讀書做操畫圖畫。

個個都是好孩子,

人人爭戴大紅花。

建設祖國需要我,

比比誰的貢獻大!

《國旗》

星期一,好天氣,幼兒園裡升國旗。

小朋友們排好隊,朝氣蓬勃有活力。

國歌響起在耳邊,國旗升在藍天裡。

我們從小愛祖國,向著國旗敬個禮!

三等獎:8首

《野牽牛 爬高樓》

野牽牛,爬高樓

爬到樓上瞅一瞅

看到娃娃在畫畫

畫個飛船飛上天

畫個火車去天邊

聽見媽媽打電話

現在開了十九大

我們的生活變化大

天天樂得笑哈哈

《爸爸快回家》

好爸爸,快回家!

不要再釣魚娃娃。

媽媽在家等著我,

魚媽在等魚娃娃。

《吹泡泡》

太陽空中照,寶寶吹泡泡,

七彩泡泡飄,飛得高又高,

風吹泡蹦跳,寶寶急忙跑,

伸手踮起腳,十指抓泡泡,

不停跳又叫,惹得爸媽笑。

《腳丫》

媽媽媽媽腳丫大,

累了一天疲倦啦。

請您快快坐沙發,

我來幫您洗腳丫。

媽媽聽了樂開花,

誇我是個孝心娃。

《剪窗花》

小剪刀,手中拿,

老師教我剪窗花。

剪什麼?剪燕子,

扶貧春風吹到家。

再剪啥?剪小馬,

馬上富裕進萬家。

樂呀樂,剪呀剪,

剪出幸福好年華。

《吃西瓜》

中午放學回到家

爸爸叫我吃西瓜

先捧一塊給奶奶

再拿一塊送媽媽

爺爺誇我真懂事

接過西瓜笑哈哈

我等爸爸忙完後

和他一起吃西瓜

《新時代新歌謠》

校園美,校園靚,校園一派新氣象。

綠樹環繞花圃香,紅旗映著歌聲揚。

校園課程有特色,滿室求卷詩意長。

老師好比親爹娘,同學猶如好兄長。

齊讀史書書聲大,胸懷大志決心強。

發展德智體美勞,個個長大創輝煌。

《贊新村 奔小康》

新農村,新氣象,新村風貌大變樣。

跟著爸媽走一趟,村村公路寬又長。

樓房別墅一幢幢,花草樹木栽成行。

自來水,進村莊,家家連上網際網路。

文化廣場燈光亮,新風新貌新時尚。

籃球場,健身房,叔叔阿姨身體壯。

廣場上,樂聲響,大叔大媽舞姿爽。

敬老院裡瞧一瞧,有吃有喝住樓房。

合作醫療就是好,百姓看病花錢少。

一兜底,三保障,得了大病有指望。

貧困戶,真脫貧,黨和政府來相幫。

吃不愁,穿不愁,脫貧致富奔小康。


發布教育信息、傳遞教育資訊,阜陽市教育局陪伴您的身邊!


相關焦點

  • 臺上來了徐匯娃,童謠展演頂呱呱……
    活動現場,表彰了100首2020年徐匯區優秀童謠作品,為獲獎學生代表頒發了優秀童謠證書;表彰了2020年在童謠徵集傳唱活動中表現突出的20所中小學校,為學校代表頒發了優秀組織獎證書;同時,還表彰了在全市未成年人健康生活「六小」事跡(作品)徵集活動中的獲獎項目,為獲得獎項的學校和學生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
  • 湛江市優秀童謠作品評選結果揭曉
    2015年,市創文辦廣泛開展優秀童謠徵集評選活動,得到了社會的熱烈反響,全國各地民眾積極參與,共徵集作品192首。經市直有關學校和各縣區推薦、網絡投票和評委會評審,共評選表彰獲獎作品20首,其中:一等獎2首、二等獎3首,三等獎5首、優秀獎10首。現予以公布。
  • 第十屆新童謠大賽獲獎名單揭曉!成年人組、未成年人組各50首作品榜...
    最終,大賽共收到有效童謠投稿13966首,其中未成年人組13300餘首,成年人組600餘首。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經過初評、複評兩輪評選,兩個組別各100首作品進入終評。經過仔細評選,評委們最終選出了成年人組、未成年人組一、二、三等獎作品。目前,組委會正在擬定優秀組織獎和優秀指導教師獎,同時,各類獲獎證書也即將開始製作,請獲獎者們耐心等待。
  • 「中國禁毒報刊發」桐梓縣公安局《從創作到傳唱:禁毒童謠如何產生...
    接受專訪的對象王宗倫同志是桐梓縣公安局一名輔警,他一直熱愛公安新聞宣傳工作,2019年,王宗倫在桐梓縣公安局的領導下、在縣禁毒辦、縣文聯的指導下,成功創辦了《童子童謠》,並組織開展「禁毒童謠」採風創作,近期在《中國禁毒報》連續刊登9期,50餘首原創「禁毒童謠」。
  • 第九屆新童謠大賽優秀作品選登
    吳章美 張向瑜/文 張之冰/攝 經過四輪推選,「我們靚·杭州靚」杭州市第九屆新童謠大賽各獎項終於塵埃落定。 本屆大賽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杭報集團、市文廣旅局、市文聯聯合主辦,杭州日報、杭州市作協、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大賽今年4月啟動,全市中小學生與成年人作者踴躍參與,共收到童謠參賽稿件2萬餘篇。
  • 童聲唱童謠 播撒真善美——廣西柳江用好童謠弘揚核心價值觀
    跳起春牛舞,舞起板凳龍;跟著春天走,長大要成龍……」走進廣西柳江縣壯語文學校附屬小學,正值大課間活動,2900多名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伴著韻律唱起童謠跳起學校編排的「校本操」。這首《板凳龍》是流傳在壯族地區的童謠,經譜曲後廣泛傳唱。學校石琴社團還將這首童謠用柳江出產的特有樂器石琴進行演奏,多次參加大型演出。
  • 孩子為何喜歡灰色童謠
    家住莆田市涵江區陽光家園的程女士告訴筆者,讀三年級的兒子回家掛在嘴邊的一些童謠,內容多是「灰色調」的,但孩子總是說得聲情並茂、十分投入。同時他們認為,灰色童謠的流行跟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有關係,在大眾文化越來越趨向娛樂化的今天,校園永遠都不是一塊與世隔絕的淨土,恰恰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眾所周知,童年的經歷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如果在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時候,讓這些帶有「亞文化」性質的灰色童謠佔據他們的心靈,也許今後就可能成為他們的人生哲學。那麼,該如何對灰色童謠說不呢?
  • 當代童謠面臨生存尷尬 孩子們愛傳「灰色童謠」
    毛毛蟲童書館發起人、兒童閱讀推廣人郭驊說,有些童謠是孩子們自編自唱的,有些則是大人創作的。  當下的童謠生存狀況究竟如何?我們的調查首先從圖書銷售榜開始。小網友棋棋在網上發布了徵稿啟事,跪求童謠的範圍真不小——交通安全童謠、學雷鋒童謠、講禮貌童謠、愛祖國愛家鄉的童謠,都在其中。當然,孩子們的「跪求」顯然孤掌難鳴,別看童謠寥寥數語,但創作起來並不省事,從網上回饋看,能給孩子幫忙的人很少。  據說,很多孩子都有寫童謠的經歷,但這些創作絕大部分是為完成作業。
  • 日照:「童謠爺爺」為孩子撐起一片綠色天空
    安鬱運說,陪伴孩子成長的童謠應該適合他們。責任感的驅使讓他當場決定,要為孩子們創作新的童謠,不能讓不健康的童謠代代傳唱下去。他開始搜集素材,觀察孩子們的言行,分析孩子的心理,構思謀篇設計……利用傳統形式,結合童謠的傳唱節奏,將《花喜鵲》進行改版,重新「嫁接」,創作出了《孝敬娘》:「花喜鵲,尾巴長,娶個媳婦孝敬娘。
  • 我的童謠記憶(上)
    一般與童謠合稱為兒童歌謠。以適合兒童接受、傳唱為特點,大多數表現兒童對社會生活現象個觀點。」作者認為,兒歌、童謠是成年人、文學家為兒童創作個、適宜兒童接受搭傳唱個兒童文學作品,好像兒童傳唱兒歌、童謠,也要承擔社會責任搭義務。讓兒歌、童謠蒙上政治色彩,增加了兒童個社會責任。
  • 兒歌童謠少人問津 桂林孩子流行「灰色童謠」(圖)
    本報記者徐超說起兒童歌曲,人們很快就會想到《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讓我們蕩起雙槳》、《小燕子》、《丟手絹》……這些優秀的兒童歌曲曾經伴隨著幾代青少年的成長,但這些畢竟都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現在令人耳熟能詳的兒童歌曲確實太少,以至不少孩子都哼唱著流行歌曲。
  • 《小白船》到《兩隻老虎》童謠怎麼就變「陰樂」了?
    但在國內外的文娛作品中,童謠和洋娃娃、木偶、發條玩具、八音盒等一樣,早已成為懸疑、恐怖故事的常見元素。  童謠背後的黑暗歷史  童謠雖曲調簡單、歌詞朗朗上口,但要深究其內涵就會發現,有些歌謠背後的故事,遠不像世人想像得那樣純真美好。根據百科資料顯示,《小白船》原曲是朝鮮的安魂曲《半月》,作曲家尹克榮為了自己去世的姐夫而創作。
  • 在「國風童謠」裡,讓孩子熱愛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流行音樂裡可以玩調式、玩各種離調轉調,但對於童謠,我們更傾向制式音樂,讓孩子處於他們熟悉的範式音樂當中,這是兒童音樂寫作的基礎。(「我愛唱童謠·詠經典」發起的短視頻活動)在歌詞的部分,《小小幸福花》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著名兒童作家樂多多以代表作「胡小鬧日記」被大家所熟知,作為歌曲的詞作者,為其注入了許多溫暖的情愫在裡面。
  • 從《小白船》到《兩隻老虎》,童謠怎麼就變「陰樂」了?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被多部影視作品所引用,像《黑執事》《東京殘響》《心靈偵探八雲》等日本動畫裡都曾出現這首歌謠,往往與角色生命受到威脅、神秘祭祀活動等情節相關聯。同樣出自《鵝媽媽童謠》的《Ring a Ring o' Roses(玫瑰花環)》也是如此。
  • 第三屆全國優秀童謠獲獎作品
    全國第三屆優秀童謠獲獎名單   一等獎(10首)  1、你也叫雷鋒(作者:趙汝永  山東省青島市自行車廠退休職工  山東省文明辦推薦)
  • 《小白船》之外,到底還有多少「細思極恐」的奇怪童謠啊啊啊啊!
    1925年《中國軍人》創刊號上刊登的詞曲1926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為了鼓舞士氣動員民眾,這首歌又新增了兩段。1948年出版的《蔣經國論》中就寫道:1942年的一個歡迎會,最後的節目是臺上臺下齊唱「兩隻老虎」的兒歌 。為啥蔣經國這麼偏愛一首童謠?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人生最寶貴的,是童年時代的純潔真誠、活潑天真。」很多回憶錄都記載,每當遇到重大問題,他就會唱這首歌激勵人心。推理作品中為什麼大量使用童謠?
  • 這些被逐漸遺忘的老長沙童謠,與《月亮粑粑》一樣有趣
    在參觀了蔡穎強繪製的數幅長沙童謠版畫後,圍爐談話,他打算接著把長沙童謠的韻味燒在茶壺上,進一步推廣長沙的民俗文化。院子的東北角是他新開闢的畫室,畫室前有個池塘,在池塘前的空地上,蔡穎強經常組織長沙兒童來此唱童謠、學畫畫,「活動都是公益的,童謠要配合遊戲唱出來才有味」。 蔡穎強出生在長沙,祖籍山東,卻操著一嘴長沙話。
  • 原來童謠不單純
    再加上,日本古時候盛行的一種說法是,一個小孩子的價格和花一匁是一樣的,所以結合歌詞,「花一匁」指的其實是孩子的價格——這是一首描述人口買賣活動的兒歌。這些童謠為什麼聽起來這麼奇奇怪怪,仔細一想讓人汗毛倒豎?其實大多數童謠並沒有那麼簡單。
  • 「隱秘」的兒歌火了:從小唱到大的童謠,背後故事細思極恐
    《小白船》的誕生:一半是喪親之痛,一半是家國之愁陪伴了無數中國人童年記憶的《小白船》,原名《半月》,是一首朝鮮童謠。1910年,日本通過一系列武力威脅和政治訛詐,強迫朝鮮籤訂《韓日合併條約》,將朝鮮半島徹底淪為日本殖民地,開始了對朝鮮長達36年的統治。
  • 新晉「恐怖童謠」小白船:明明是孩子唱的歌謠,為何會令人恐懼?
    ,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前後幾百年,除了一些傳統的搖籃曲童謠、遊戲童謠外,黑暗主題的童謠不在少數,內容涉及兇殺、宗教等諸多暴力元素,而且這些童謠傳唱度很高。這些童謠是成年人將現實生活投射到了童謠創作中,使這些故事並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