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童謠面臨生存尷尬 孩子們愛傳「灰色童謠」
毛毛蟲童書館發起人、兒童閱讀推廣人郭驊說,有些童謠是孩子們自編自唱的,有些則是大人創作的。 當下的童謠生存狀況究竟如何?我們的調查首先從圖書銷售榜開始。 《歐美經典兒歌》受到家長青睞絕非偶然,在讀者回饋中,凡是外國童謠,獲得的評論往往更多,其中《我的第一本英語兒歌書》獲得評論5000餘條,而國外童謠書《動動手指唱兒歌》也有近4000條評論。 據統計,當當網童謠圖書的評論排行,至少前5位都被外國童謠所佔據。與此同時,從銷量排行來看,外國童謠也火過本國童謠,在當當網前20名銷售排行中,有11種是外國童謠。
-
孩子為何喜歡灰色童謠
「一年級的小偷,二年級的賊,三年級的女生叫美眉,四年級的女生沒人追,五年級的帥哥一大堆,六年級的情書滿天飛。」家住莆田市涵江區陽光家園的程女士告訴筆者,讀三年級的兒子回家掛在嘴邊的一些童謠,內容多是「灰色調」的,但孩子總是說得聲情並茂、十分投入。
-
童謠:動物兒歌童謠
>童謠:動物兒歌童謠2014-10-11 09:24:3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小兔子乖乖
-
「另類童謠」只是順口溜而已
巴山雨 目前在寧波小學生中很流行根據唐詩宋詞或流行歌曲「改編」的「另類童謠」,內容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和娛樂各個方面,對此現象,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受到不良影響。(據21日《寧波日報》報導) 「另類童謠」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全國各地到處都在流行,隨便就可以找出一大堆,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
-
郵票上的童謠 | 獻給孩子的藝術詩畫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童謠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審美能力。儘管這一美學功能是樸素的,卻相當重要。如今,童謠依然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作用。將童謠放到郵票上去表現,其實損失掉不少東西:比如音調、節奏,還有連貫的動作。立體的形式平面化了。
-
童謠背後那些少兒不宜的故事……
童謠、兒歌,本身應該是歡快、溫馨的,但是總有那麼一些童謠及其背後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本文全長2500字,大約佔用您5分鐘。01《阿姐鼓》一個女孩被獻祭的故事我的阿姐從小不會說話在我記事的那年離開了家從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
我的童謠記憶(上)
一般與童謠合稱為兒童歌謠。以適合兒童接受、傳唱為特點,大多數表現兒童對社會生活現象個觀點。」作者認為,兒歌、童謠是成年人、文學家為兒童創作個、適宜兒童接受搭傳唱個兒童文學作品,好像兒童傳唱兒歌、童謠,也要承擔社會責任搭義務。讓兒歌、童謠蒙上政治色彩,增加了兒童個社會責任。
-
垃圾分類順口溜小口訣簡單 上海垃圾分類兒歌童謠押韻
為了簡單了解如何垃圾分類,下面小編分享垃圾分類順口溜小口訣還有垃圾分類兒歌童謠。 垃圾分類兒歌童謠簡單押韻 乾濕要分開,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 綠廚廚,黃其其,紅危危,藍寶寶。 可回收,丟藍色,有害垃圾丟紅色。 廚餘垃圾是綠色,其它垃圾用灰色。 垃圾多 ,危害大,分類擺放人人誇。 餐廚垃圾單獨放,有害垃圾,別亂拋。
-
「隱秘」的兒歌火了:從小唱到大的童謠,背後故事細思極恐
1951年,《半月》被譯為中文,改名《小白船》,隨後又選入音樂教材,很快在中國流行開來,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首充滿「桂樹」「白兔」「銀河」等童趣意象的《小白船》背後,竟然暗藏著諸多有關死亡的陰鬱氣息,再結合《隱秘的角落》暗黑的劇情,童年的回憶不禁瑟瑟發抖起來。
-
新年好兒歌:舊北京春節童謠(二)
>新年好兒歌:舊北京春節童謠(二)2015-02-09 09:59: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6、舊北京春節童謠4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輩兒的磕頭, 老輩兒的給錢。 10、新年童謠 高粱稈,節節甜, 放鞭炮,過新年, 二十三,買盒煙, 二十四,貼對子, 二十五,扎只虎, 二十六,割塊肉, 二十七,殺只雞, 二十八,扎朵花, 二十九,灌壺酒, 三十兒,趕個年集兒, 初一兒,老頭兒見面亂作揖兒。 11、穿新衣,戴新帽, 敲鑼打鼓放鞭炮, 念著新年童謠, 寶寶們會更開心。
-
寶寶兒歌童謠,寶寶們去海灘戲水堆沙堡
寶寶兒歌童謠,寶寶們去海灘戲水堆沙堡 2020-10-04 23:26 來源:寶媽早知道
-
原來童謠不單純
這類聽起來怪不對勁的童謠,不僅國內有,國外更多。日本有首叫《かごめかごめ(籠目籠目)》的童謠。這是一首孩子們做遊戲時唱的兒歌,歷史非常久遠,從室町時代一直流傳到現在。這個遊戲叫「小間取」或者「子捕り」,一個小孩做「鬼」,蒙著眼蹲在中間,其他的孩子拉著手圍成圈,邊轉邊唱這首童謠。如果歌唱完時,「鬼」能猜出他背後站著誰,被猜中的人便要接替他的位置。かごめ(籠目)是雙關語,一方面是表示被封閉在籠中的意思,另一方面就是說圍住他,不要讓他出來。
-
《小白船》之外,到底還有多少「細思極恐」的奇怪童謠啊啊啊啊!
圖:《明星大偵探》綜藝柯南劇場版《迷宮的十字路口》中,皮球歌《丸竹夷》是一首幫助孩子記住京都地名的兒歌,也是最終的破案線索:圖:《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當然,把「童謠x謀殺」的故事發揮到極致的,還要數阿加莎·克裡斯蒂。她最有名的作品《無人生還》,將8個素不相識的人放在了同一個海島上。
-
在「國風童謠」裡,讓孩子熱愛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我非常認同我的好朋友、也是著名的樂評人鄧柯所說,「中國流行音樂的問題其實是音樂教育的問題」。我們當下在流行音樂中碰到的許多問題、產業的先天發育不良等,若能打小建立起科學的音樂發展觀、正確的音樂審美價值觀,正所謂「音樂從娃娃抓起」,許多問題也許就能迎刃而解。
-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兒歌、童謠、順口溜來啦!
fang 防 yi 疫 當前,正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我市廣大師生積極響應國家、省、市號召,合力共同防範疫情來襲,在寒假期間,許多師生在落實「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中,紛紛以兒歌
-
疫情未結束,仍需宅在家,益智的童謠教寶寶唱起來,解悶又益智!
童謠就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通過念童謠,孩子無論在節奏感、語言、遊戲等等方面都能得到滿足。從孩子出生就可以引入童謠和兒歌了,因為初生的嬰兒,聽覺相當完備,初生嬰兒能用頭與眼睛的移動,表示對來自不同方向聲音的反應。
-
繪本通關密碼:跟著鵝媽媽學童謠
這個母牛跨越月亮的情節讓人印象如此深刻,以至於這首兒歌的另一個名字就叫《The Cow Jumped Over the Moon》。好吧,如果我們再繼續討論繪本和兒歌之間的聯繫,估計已經可以寫一篇專題論文了。 小豬們穿越到《鵝媽媽童謠》中去了,小狗看了哈哈笑,碟子跟著勺子跑。
-
抖音神曲風靡幼兒園,「10後」的兒歌哪裡找
而在城區一家幼兒園工作的劉老師最近也發愁,「幼兒園經常要編兒童節目,但每年除了用《讓我們蕩起雙槳》《數鴨子》《蝸牛與黃鸝鳥》等老歌之外,真不知該給孩子們選什麼歌。」 兒童為什麼不唱兒歌了?生活中,家長和老師們都感嘆唱得響的經典兒歌正越來越少,兒歌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正在逐漸缺失。
-
記憶:那些年,伴隨膠東農村孩子一起長大的「童謠」
本文仍是棲霞農民作家北芳講述的系列故事,這次的主題是「童謠」,以下是正文——我 的童年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膠東農村度過,沒有電視電腦手機,沒有印著圖畫兒歌的書籍,就是聽見廣播的聲音。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日子是拮据的,但小孩們的精神生活一點不單調,除了五花八門的各種遊戲外,編唱童謠順口溜是孩子們不自覺的一種口語創作。
-
日照:「童謠爺爺」為孩子撐起一片綠色天空
「孩子是張白紙,可印正反內容。你要他怎麼發展,就給他相應的影響。」安鬱運說,陪伴孩子成長的童謠應該適合他們。責任感的驅使讓他當場決定,要為孩子們創作新的童謠,不能讓不健康的童謠代代傳唱下去。有的孩子回家後把新的童謠教給父母,啟發了不少家長,讓他們更好的孝老敬老人。「家長教育孩子,孩子也可以帶動影響家長,成為連環教育,這樣更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從那以後,安鬱運看到了童謠的魅力,也懂得這項工作的意義。童謠《救青蛙》就是根據班裡孩子父母開飯店,以青蛙為食材,兄弟倆偷著救青蛙的故事改編的。「媽納悶 爸窩火 我倆偷笑心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