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梧桐下的新網紅打卡地,康鉑酒店在上海淮海路商圈再開新店

2020-12-05 美通社

上海2019年8月21日 /美通社/ -- 在上海繁華的淮海中路商圈,永遠不缺中西文化的交融,更不缺浪漫、時尚的氣息。2019年夏天,康鉑酒店在此落戶,開出其在上海的第四家直營店。

從8月1日試運營至今還不足一個月,康鉑酒店上海淮海店就已經充分展露出了其「網紅」氣質:從法式風情的環境和服務,到沉浸式的社交體驗,吸引了大批年輕人。

宛若身處法國 在康鉑的每一刻都值得留戀

從最初的歐洲旅館,到如今獨樹一幟、遍布全球的法式商務酒店,擁有四十多年歷史的康鉑酒店堅持打造純正法式生活方式,匯聚法國特有的生活元素創造社交空間,從舒適的公共空間、純正的法式美味,到漂亮的綠植以及親切的法語問候,都令入住的每一刻顯得簡單而美妙,值得留戀。

在康鉑酒店上海淮海店周邊,不僅匯聚了環貿廣場、新天地、田子坊、淮海路商業街等遊客和本地居民都樂於探索吃喝玩樂的地方,還有錦江飯店、思南公館、國泰電影院、文化廣場、中共一大和二大會址等豐富的歷史與人文景觀。再加上這裡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單純從地理位置上就已經具備了「網紅」的潛質。

康鉑淮海店入口處

酒店門前,巨大的遮陽傘、舒適的沙發,在加上周邊綠植的點綴,率先令人感受到閒適的氣氛。酒店配備了88間客房,設計師運用明快的色彩作為點睛之筆。客房內無處不在的小細節體現了為賓客營造舒暢的居住體驗,比如有免費贈送的法國歡迎餅乾這樣的「小驚喜」,還有高檔舒適床品及法國品牌洗浴用品這樣的「小確幸」。此外,布草晶片、空氣淨化器、不同分量的客用品等所透露出的綠色環保理念,也充分體現了康鉑酒店的社會責任感

與此同時,賓客在餐廳可以品嘗到法式可頌、奶酪、果醬等,以及精選法國原裝葡萄酒。酒店在傳遞法國美食文化的同時,還不忘「入鄉隨俗」地在口味上融入一些國人喜好。

法國特色與智能娛樂,打造「難忘的社交體驗」

「新一代消費者嚮往、推崇輕鬆浪漫的社交生活方式,而康鉑酒店作為一個純正的法國品牌,恰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康鉑品牌總裁肖波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康鉑酒店獨特的品牌調性能獲得中國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同時酒店產品不斷迭代更新,也能全方位滿足年輕目標群體的審美趣味和體驗偏好。

在康鉑酒店,空間被賦予社交屬性,從大堂、酒吧、餐廳、休閒區、工作區、社交空間等每一個角落,充分展示著法式社交的輕鬆、浪漫、愜意。

康鉑淮海店公共區域

在康鉑酒店上海淮海店,同一個地點,多功能的設計能滿足每一位客人的需求。這裡既有適合獨自思考、辦公或者與同伴交流討論和工作區,還有配備了多種遊戲設備的社交空間,是結交新朋友的 好去處。

在打造「難忘的體驗」方面,康鉑酒店充分挖掘酒店的社交娛樂功能,在這裡,賓客既可以跟新結識的朋友來一場桌面足球賽,又可以與好友結伴觀看投映在巨型屏幕上的精彩體育賽事,或是在中、法兩國的重要節日期間參加酒店舉辦的特色活動,留下難忘的節日體驗。

「藍眼睛+黑頭髮」,延續法國血統,走本土化融合之路

隨著盧浮酒店集團被錦江國際集團收購,康鉑作為盧浮酒店集團旗下的核心品牌之一,於2016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在落地中國市場的過程中,為了讓康鉑在一眾酒店中脫穎而出,本土運營團隊經過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後,決定在延續康鉑純正法式血統、進一步強化康鉑獨特定位的同時,結合中國市場的需求及消費者的喜好,將匠人精神、品牌的海外文化與價值觀進行本地化融合,以直營先行的形式率先嘗試。目前已開業的三家直營店均展示出令人矚目的業績成果,RP趕超比鄰五星酒店,改造投資1年多就收回成本。同時康鉑酒店在全球消費者口碑榜單上也始終佔據前三,在社交媒體上更是成為吸引流量的C位「網紅」。此次第四家直營店的開業,又再一次刷新了康鉑酒店躍升「網紅」的速度紀錄,也印證了品牌差異化特色與本土市場融合的運營策略的正確性。

康鉑上海門店合集

截至2019年8月,康鉑酒店開業酒店數量已達15家,同時有27家酒店開業籌備中,預計到2019年底將成功覆蓋30座城市。肖波表示,三年內,康鉑酒店將繼續在全國一線、新一線城市布點,數量將達到300家門店,深耕中國市場康鉑品牌後勁十足

相關焦點

  • 上海的「法國梧桐"
    上世紀初,從法國移民到此,原是慰解法國人的思鄉之情,誰知道落地生根,像個中法混血兒,落戶當年上海的法租界。對近代以來的中國人來說,「法國」還有「巴黎」,代表的是摩登的浪漫世界,具有神奇的誘惑。所以,香謝麗舍大街上的「法國梧桐」,只因為葉子和中國古代的梧桐樹有一點類似,就成為人了上海人口中的「法國梧桐」。
  • 上海滿街法國梧桐裡……長滿了冷知識
    在行道樹的引進上,上海常常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許多外來行道樹由上海引進、試種,最後大大充實了我國城市行道樹的品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無疑是「法國梧桐」。
  • 上海滿街法國梧桐裡,長滿了冷知識
    原法租界行道樹種植始於1868年比公共租界晚了三年圖為上世紀30年代的霞飛路(現淮海路)/盧灣區志此後,法國梧桐不僅與上海的城市形象聯繫在了一起,更是「開枝散葉」到全國許多城市。這其中當然包括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上也種著這種樹。我們口中的「法國梧桐」正是二球懸鈴木。據說英國人自豪地稱之為「倫敦懸鈴木」,也俗稱「英國梧桐」。三上海有60多種行道樹,在中心城區,法國梧桐是當仁不讓的「頭牌」。
  • 超級物種成都再開新店 打造品質生活新體驗
    10月23日,定位優質生鮮食材體驗店的超級物種在成都再開新店,選址東方希望天祥廣場。隨著成都的電子商務和新零售發展勢頭持續領跑中西部,超級物種正在將川渝地區作為重點布局區域之一,至今已在當地開出十多家門店。
  • "法國梧桐",這個名稱起源於上海.
    上世紀,法國人為解鄉愁,將一種葉子形似梧桐的樹木引種在上海的法租界內。既然葉子與梧桐酷似,又是法國人帶來的,上海人便將此樹命名為「法國梧桐」。但其實「法國梧桐」真正的學名是懸鈴木,是指由17世紀西班牙培育出的雜種懸鈴木,隨後在倫敦和法國多為種植。但正如其名,法國梧桐的存在,使得上海街頭平添了一份浪漫與詩意。上海的街景因著樹木的四季變化而變化,古老的建築將歷史永駐,路邊的法國梧桐卻時時刻刻透漏出時光變遷的秘密。
  • 「法國梧桐」:不來自法國,也不是梧桐
    我國民間有「鳳凰非梧桐不棲」的傳說,雖然鳳凰是傳說中的生物,但梧桐卻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常說的梧桐,其實是梧桐科梧桐屬落葉喬木,它的樹幹端直,樹皮灰綠色,葉表面光滑,背面有星狀毛,開淡黃色的小花。而經常出現在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實際上並不是梧桐樹,而是英國梧桐,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懸鈴木。根據原產地的不同,我們將懸鈴木分為美國梧桐、法國梧桐和英國梧桐,而它們每個果序柄上的果實數量也不盡相同。
  • 不是梧桐的法國梧桐,何以安家南京?
    國人所熟知的「法國梧桐」,源於南京、上海等地市民對街頭的行道樹的俗稱在連綿的民國建築之中,高大的法國梧桐種在路兩旁,在夏天形成了一條拱形的綠色長廊,深深淺淺的綠色和庭院裡開得燦爛的薔薇花相映襯,寂靜之中讓人仿佛重回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
  • 「小克勒」帶你打卡湖南社區網紅小店,開啟穿越歷史美食之旅
    「小克勒」帶你打卡湖南社區網紅小店,開啟穿越歷史美食之旅 2020-08-15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圖說120歲淮海路的前世今生
    淮海路分東路、中路、西路,分築於不同時期。其中最繁華的中路,始築於1900年,迄今已有120年的歷史。如今,漫步在梧桐綠蔭的淮海路上,回眸這段歷史,或許能從中讀懂她的前世與今生……新闢道路1849年,法國在上海闢築租界。繼1861年擴張後,1900年法租界再次擴張,今重慶路以東的淮海路地區被劃入法租界。
  • 法國梧桐是法國的嗎?網友:是我無知了......
    法國梧桐( le platane oriental )是中國最常見的行道樹。在上海,也有多條因為法國梧桐而聞名的路。
  • 維也納、盧浮、麗笙旗下品牌亮相HFE上海國際酒店投資展
    共創共贏,共成長上海2019年12月2日 /美通社/ -- 11月26日-11月28日,備受關注的酒店行業投資盛會 -- 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酒店投資與特許經營展覽會(以下簡稱「HFE上海國際酒店投資展」)在虹橋國家會展中心舉行。
  • 2021新店清單,這些首家都開了
    其實這是苦盡酒館的新店,感覺會是下一家網紅火鍋店了。內臟都是店內師傅滷好的,頭一次見這麼多品種的滷味,豬的牛的驢的…好這口兒的可以直接選整套。鍋底也是現炒,餓著肚子去更饞了。店內環境很復古,有很多老物件,還有懸浮式場景,很出片。
  • 法國梧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但很浪漫
    但是這種稱呼是非常不恰當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誤會:中國最早被大量當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是上世紀頭兩個十年被法國人引種在上海法租界內的,沒太搞清楚情況的上海人見這樹葉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國人種了這麼多,那麼這種樹應該來自於法國吧,於是就叫它法國梧桐了。
  • 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為什麼南京要種這麼多法國梧桐?
    法國梧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城市樹種。宋美齡非常喜歡法國梧桐,以致於當年蔣介石在南京市在市容建設中種了很多的梧桐。「無梧桐,不南京」的說法一直流傳到今。1929年,為迎接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國民政府闢建了中山大道和陵園路,一萬多棵法國梧桐悄然種好,似為先生守靈。那麼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並非如此。法國梧桐的學名是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 Linn.),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是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
  • 法國梧桐是來自法國的梧桐樹嗎?
    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非常留意當時在上學和下學時,一定要路過兩邊都種滿法國梧桐的道路。天氣炎熱時,法國梧桐的葉子特別茂盛。
  • 法國梧桐or中國梧桐:今後幾人識梧桐?
    △泡桐很多人在談論梧桐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國梧桐——誤把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法國梧桐,當做咱中國的梧桐。187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在石鼓路種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國梧桐樹,在淡去的光陰裡漸漸融入這座城。從孫中山靈樞經過的碼頭-中山北路-中山東路-東郊,全長12公裡長的中山大道兩側和街道綠島上,一萬多株為中山先生護靈的法國梧桐,6米一株、每排6株,整齊地延伸了十多裡,直到紫金山頂中山陵。
  • 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號稱「行道樹之王」的法國梧桐遍布全國各地,尤以華北、華中及江南等地種植最廣它真正的名字叫「三球懸鈴木」,屬於薔薇目的懸鈴木科,與梧桐在生物科屬上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其原產地也不是法國,而是歐洲東南部及亞洲西部。19世紀末,法國梧桐被引入中國上海,主要由旅居於我國的法國人種植在租界內,又因其葉子與梧桐樹的葉子相像,於是人們將其誤認為梧桐,這才把它命名為「法國梧桐」。
  • 法國其實並沒有法國梧桐,是真的嗎?
    但是這種稱呼是非常不恰當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誤會:中國最早被大量當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是上世紀頭兩個十年被法國人引種在上海法租界內的,沒太搞清楚情況的上海人見這樹葉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國人種了這麼多,那麼這種樹應該來自於法國吧,於是就叫它法國梧桐了。
  • 法國梧桐不是真的梧桐,但真的是好的行道樹
    如果用某度查詢「法國梧桐」,詞條會顯示它的中文學名是「三球懸鈴木」,然而三球懸鈴木並不是中國最常見的俗稱的法國梧桐。那麼為什麼兩個物種會佔用同一個名字呢?二球懸鈴木有時候也長三個球。圖片:Geographer / wikimedia實際上,我們俗稱的法國梧桐一直都指的是二球懸鈴木,它最早從法國引入中國並栽培於上海法租界,因此得名「法國梧桐」。但民國時期的植物學界把二球懸鈴木錯誤地鑑定為三球懸鈴木,在1937年的《中國樹木分類學》裡,作者也把這兩種搞混了,把三球懸鈴木稱作法國梧桐,而把二球懸鈴木稱作英國梧桐。
  • 它既不產於法國也不是梧桐,為何被稱為法國梧桐,毛絮飄飄怎麼辦
    導語:提起「法國梧桐」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其實稱其為「法國梧桐」是不對的,叫它「懸鈴木」更合適。上海、杭州、南京、武漢等城市均能見到大規格的懸鈴木。上海的中山公園內有一株已有140多年歷史的懸鈴木古樹,被稱為「華東懸鈴木樹王」,見證了上海的百年歷史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