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百科01 ▏茶樹形態—根

2021-02-12 茶界文化

     根〔root〕茶樹的地下器官。根的主要功能:①固定支撐樹體;②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和水分,並向地上部輸導;③貯藏、合成物質,如茶氨酸就是在根系合成後向地上部分輸送;④作為營養繁殖的材料(如根插)。

    根系〔root system〕植株全部根的總稱。茶樹根系由主根、側根、吸收根和根毛組成。按其髮根的部位和特性分為定根和不定根。根系形態與繁殖方式關係密切。用種子直播的茶樹,主根明顯,根系深;無性繁殖的茶樹,根系由人土部分基部的細胞分化而成,根群中有2~3條根向深處發展,逐漸形成為骨架根,其餘多數根則向水平方向發展。經3~4年後,營養繁殖和種子繁殖的茶樹,其根系的外部形態便趨向一致。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深度和廣度,因茶樹品種、土壤條件和栽培技術等因素而不同。栽培時應根據品種根系的特性,為其生育創造良好的環境,以促使根系健全發育,為地上部芽葉繁茂,打下良好的基礎。

   主根〔axial root)亦稱「初生根」。由胚根發育而成的根。主根具有強烈的向地性,可垂直向土層深處生長2~3米,一般栽培的灌木型茶樹根系可深人1米以下的土層。

   側根〔lateral root〕亦稱「次生根」。主根上生長的支根。因生長的先後順序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級次。主根上直接發生的側根稱為一級根,著生在一級根上的是二級根,依次類推。起初側根的生長與地面平行,以後轉向地下生長。

     吸收根〔absorptive root〕主根和側根上著生的具有吸收營養和水分能力的細根。色潔白,有的壽命較短,不斷衰亡更新,有的則逐漸發育成側根。

    根毛〔root hair〕根伸長區最前沿的毛狀體。由表皮細胞的外切向壁向外突出而形成。根毛組成根毛區,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營養物質的主要部位。  

   定根〔normal root〕有確定生長部位的根。

   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 〕由莖、葉、老根或根莖上發生的根,生長部位不確定。生產上常利用這一特性,進行茶樹的扦插、壓條等營養繁殖,以獲得其經濟性狀與母株茶樹一致的苗木。在組織培養中,亦能從外植體或者愈傷組織下端長出不定根,上端誘導產生芽,進而形成小植株。不定根的形成有擴大茶樹吸收面積和增強固著或支持茶樹樹體的功能。

相關焦點

  • 發展茶樹栽培業有什麼重要意義?茶樹根的形態特徵是怎樣的?
    發展茶樹栽培業既可發展多種經營,繁榮經濟,又能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增加收入。因此,發展茶葉生產有重要的意義。(1)茶對於發展農業生產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茶是我國主要經濟作物之一,長期的生產實踐證明,茶樹具有穩產、高產的特點,種茶不與糧油棉爭地,且收入穩定。大力發展茶葉生產,可加速山區建設、壯大集體經濟和增加社員收入。我省有廣闊的山區和丘陵地,更為發展茶葉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 茶樹的形態特徵是由根、莖、花、果實組成
    導語:歡迎來到鳳蓮帶你談美食,小編今天給大家聊一聊茶樹形態特徵的介紹。茶樹是一種高等植物,屬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其地上樹冠部分由莖、葉、花、果實、種子組成,地下根系部分由長短粗細不色澤不同的茶根組成。
  • 吳妃玲:茶樹的芽、根、莖、葉、花、果、到底有什麼特徵?
    茶樹是多年生常綠植物,一株完整的成齡茶樹由芽根莖葉花果組成。陸羽茶經是這樣描述茶樹的形態特徵的,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餅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一般茶芽按照不同性質可分為很多種二、茶樹之根一顆茶樹的根有主根,側根,細根和根毛組成。主根垂直向下生長,起支撐儲藏作用,土壤深厚疏鬆的,有利於主根的生長,主根長而粗壯,反之則短小。
  • 文獻閱讀:修剪後茶樹側根營養吸收的信號轉導機制研究
    Metabolomic Analyse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Signaling Mechanisms for Nutrient Uptake by Lateral Roots of Pruned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修剪是茶樹栽培過程中的重要管理措施
  • 湖南茶樹種質資源
    茶樹按照植物形態學演化程度,茶樹品種分類主要依據生物學性狀和經濟性狀。灌木型茶 樹由喬木型茶樹北移演變而成,適應性廣,分布於世界各產茶國,樹高1~2m(一般均控制在80~90cm),樹姿披張,借根頸枝復壯樹冠,構成側軸系統,再生能力強,葉面平滑或隆起,葉尖漸尖或鈍尖,適制各種茶類,尤以適制綠茶、烏龍茶等。
  • 茶樹為什麼多生「南」而不生「北」?
    【為什麼茶樹多生長在南方呢?】人們現在知道的茶樹,根據植物學劃分,屬灌木或小喬木,是由山茶目、山茶科和山茶屬演化而來的,而茶樹的祖先則可以追溯到新生代第三紀至第四紀之間。當時的茶樹並非只生存於我國的西南山區,相反,它們遍布大陸各地。
  • 海峽兩岸最大茶界盛會舉行,披露2021年新規劃
    △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陳瑞曾宣布扶貧、抗疫先進單位及個人表彰決定年會現場,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表彰了一批在今年抗疫和扶貧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茶界先進集體和個人,分別授予「茶界抗疫工作先進集體」、「茶界抗疫工作先進個人」、「茶界扶貧攻堅先進集體」和「茶界扶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以此樹立典型,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匯聚戰勝疫情的磅礴偉力。
  • 茶樹常見害蟲:茶梢蛾,長白蚧的防治方法
    一, 茶梢蛾茶梢蛾的形態特徵成蟲:體長5-7mm,深灰色,有的茶梢蛾成蟲具金屬光澤。觸角絲狀,比前翅稍長。前翅狹長,翅面有許多小黑點,翅中部近後緣有2個黑色圓斑。後翅狹長呈匕首形,前,後翅後緣均有長緣毛。2. 卵:橢圓形,淺黃色。3.
  • 如約茶事——尋找茶樹本源,茶根源在中國
    在如約茶事上,我們品味的好茶都取自茶樹,因此茶樹在歷史上被發現意義就非常重大。《茶經》記載了我國的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的大茶樹,陸羽並對茶樹形態特徵作了比擬的描述。其實,在《茶經》之前的古代史料中,已有關於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記述,這給我國是茶樹原產地的論點提供了佐證:晉代常璩《華陽國志 · 巴志》記載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紂時,茶葉已作為貢品;西漢末年,楊雄所著《方言》中也記載「蜀西南人謂茶曰蔎」;《晏子春秋》記載「嬰相齊景公時,食脫慄之飯……茗菜而已。」
  • 形態|植物根簡述
    如果用於比較基因組,則應儘量將根的問題簡化,抓住核心的關鍵形態特徵。1、根系的類型(1)定根和直根系Fig 1.直根系    種子植物的第一個根是種子內的胚根突破種皮而形成的,稱為主根或直根。根產生的各級分支稱側根。主根和側根合稱為定根。由發達的主根和各級側根組成的根係為直根系。
  • 關於茶樹品種分類命名
    茶樹是一種多年生的木本、常綠植物。茶樹在植物學分類系統中屬被子門植物,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鋼,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 茶樹由於分布在全國各地,因為地方地形、氣候環境、種植方式等等的諸多不同,而產生了形態各異的茶樹品種。
  • 關於根的形態術語
    根通常生於地下,其上無節間、無葉、無芽,而與莖相區別。主根:種子萌芽時,胚根首先突破種皮向下生長成為主根或者初生根。側根:主根長到一定長度,在一定部位上側向地從內部生出許多支根,成為側根或者次生根。定根:主根和側根由特定位置細胞分裂、分化而來,故又稱為定根。不定根:在主根和側根以外的部分,如莖、葉、老根或胚軸上生出的根,來自於恢復分裂能力的薄壁組織,位置不定,統稱不定根。根系:植物個體地下部分所有根的總體。根系有兩種基本類型,即直根系和鬚根系。
  • 茶樹的一些基礎知識
    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起源中心,世界上有60個國家引種了茶樹。在熱帶地區也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 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形態特徵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4-12釐米,寬2-5釐米,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無毛或初時有柔毛,側脈5-7對,邊緣有鋸齒,葉柄長3-8毫米,無毛。
  • 文獻閱讀:基於葉綠體基因組研究茶樹起源
    根據形態特徵,茶樹栽培種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即阿薩姆種和中國種,這兩種茶在形態上具有很大差別。由於它們之間很容易授粉,因此產生了它們的雜交種:Cambod種。儘管認為茶樹起源地普遍被認為是印度,緬甸和中國接壤的地區(印度半島東南部、緬甸北部、中國西南部(西藏)的交界點,也有的認為是緬甸北部、越南和中國四川,這是我在其他資料上看到的),但尚不清楚中國和阿薩姆邦茶的具體起源地。所以作者嘗試利用葉綠體基因組來探究印度種茶樹的起源。
  • 茶樹類型到底有多少種?
    ◆ 低緯高海拔喬木大葉型處於23°N線以南,海拔800~2500m的雲南中南部區域,是茶樹的最適生態區。茶樹呈喬木型,葉片特大或大,芽葉肥壯、多毛(野生型茶樹多為少毛或無毛),茶多酚、咖啡鹼含量高,胺基酸適中,適制紅茶。
  • 假面騎士01新形態致敬前輩 長戟大兜蟲形態能力設定
    假面騎士01不愧是令和第一騎士,新形態層出不窮待遇真是極好。在官方更新的設計圖中又悄悄更新了一個01新鑰匙形態:長戟大兜蟲形態。富有力量感的裝甲配上翠綠色的明亮色彩,不得不說真的很帥呢。但看著怎麼這麼眼熟呢?一起來看看。
  • 茶樹食葉害蟲——茶黑毒蛾
    生產上茶農和部分農技工作人員常把有毒毛的昆蟲都叫做「毛蟲」,茶樹上的就叫「茶毛蟲」。事實上,這種蟲與茶毛蟲幼蟲在毛的分布和色澤上均有差異,茶黑毒蛾幼蟲的毛在背部像刷子一樣比較密集,且毛色有黑色和白色2種。本文對茶黑毒蛾的形態特徵、發生特點和防治方法作一介紹,為生產上對其進行正確識別和防治提供參考。
  • 茶樹是如何進化的?我國科學家揭示茶樹基因秘密
    那麼,在過去數千年中,茶樹是如何進化的呢?近日,科學家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組裝了「龍井43」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並揭示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此前茶樹的起源也有多種說法,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爭議逐漸消失。
  • 鋅對茶樹的生理作用
    鋅對茶葉化學品質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茶樹施用合理的鋅肥能顯著影響決定茶葉品質的特徵物質水浸出物、35游離胺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兒茶素、咖啡鹼、茶氨酸的含量,從而使茶葉品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