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茶樹栽培業有什麼重要意義?茶樹根的形態特徵是怎樣的?

2021-01-11 張煒南說三農

茶葉是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另外兩種是咖啡和可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發展茶樹栽培業既可發展多種經營,繁榮經濟,又能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增加收入。因此,發展茶葉生產有重要的意義。

(1)茶對於發展農業生產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茶是我國主要經濟作物之一,長期的生產實踐證明,茶樹具有穩產、高產的特點,種茶不與糧油棉爭地,且收入穩定。大力發展茶葉生產,可加速山區建設、壯大集體經濟和增加社員收入。我省有廣闊的山區和丘陵地,更為發展茶葉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茶是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飲料。它不僅具有止渴生津、消除疲勞、益思明目、驅除疾病的藥效和一定的營養價值,而且湯色明亮,香氣芬芳,滋味可口,風味獨特。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茶葉的消費量也隨之增加,特別是邊疆的一些兄弟民族食用肉類、乳類較多,向來有飲茶的習慣,茶葉就成為他們生活的必需品。因此,為了滿足我國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必須積極發展茶葉生產。

(3)茶葉是我國的傳統出口商品之一。我國茶葉品種花色多,品質優良,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名。隨著我國與其他國家友好往來的日益廣泛,茶葉出口量也不斷增加。因此,積極發展茶葉生產,對於增加出口,多創外匯,促進對外貿易,支援社會主義建設,都有重大的意義。

茶樹在分類上屬山茶科,茶屬。其外部形態器官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

茶樹的根系屬直根系,由主根、側根和細根組成主根由種子的胚根發育而成,垂直向地下生長,入土較深,將茶樹固定在土壤中,起支撐植株和貯藏養分的作用。主根上生出的許多側根組成輸導網,起輸送養分和水分的作用,稱為輸導根。側根上再長出更多細小的細根,起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的作用,稱為吸收根。

種子直播的茶苗,主根較發達,可深達1米以上。側根和細根主要分布於5一50釐米的土層,以2080釐米處最多。

無性繁殖的茶苗,在嫩枝條的基部切口處或傷口癒合的地方形成不定根。這些不定根中的一條或幾條繼續分化生長,向土壤深處伸展,起主根的作用,其餘的根向水平方向發展,形成根系,所以無性繁殖與種子繁殖的茶樹相比,根系的形態是有所不同的。

在我省大、中葉種二、三年生的幼齡茶園中,根幅和樹冠基本上是相對稱的。在正常情況下投產的茶園,茶樹的根幅大於樹幅,而衰老茶樹的根幅則小於樹幅,但經臺割或深翻改土後,根幅可比原來擴大。

根系分布的深度、廣度因品種、樹齡、土壤性質、種植方式、耕作管理技術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喬木或小喬木品種,樹勢高大,根系分布較為深廣;灌木品種樹勢矮小,根系分布則較為淺狹。從幼年到成年,茶樹的側根和細根由樹於附近逐漸向行間伸展;衰老茶樹則逐漸向內縮小,所以,衰老茶樹必須進行臺割或重修剪,使根頸附近長出大量的不定根,以代替原來老根,進行自然更新。但在臺割或重修剪後,必須採取深耕和增施肥料來配合新根的生長,使衰老茶樹儘快恢復樹勢。

茶樹根在有機質多的疏鬆土壤中比在黏土中分布深廣,土壤疏鬆而不肥沃,根系只向深處伸展;土壤長期積水,則根系生育不良。種植方式不同,根系的分布也不同。叢栽茶樹的根系向四周伸展,單行條栽的根系向行間兩邊伸展,雙行條栽的根系向兩側大行間伸展。此外,深耕施肥等耕作技術,也影響根系的生長。

相關焦點

  • 茶樹的形態特徵是由根、莖、花、果實組成
    導語:歡迎來到鳳蓮帶你談美食,小編今天給大家聊一聊茶樹形態特徵的介紹。茶樹是一種高等植物,屬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其地上樹冠部分由莖、葉、花、果實、種子組成,地下根系部分由長短粗細不色澤不同的茶根組成。
  • 茶界百科01 ▏茶樹形態—根
    根〔root〕茶樹的地下器官。根的主要功能:①固定支撐樹體;②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和水分,並向地上部輸導;③貯藏、合成物質,如茶氨酸就是在根系合成後向地上部分輸送;④作為營養繁殖的材料(如根插)。    根系〔root system〕植株全部根的總稱。茶樹根系由主根、側根、吸收根和根毛組成。按其髮根的部位和特性分為定根和不定根。根系形態與繁殖方式關係密切。
  • 吳妃玲:茶樹的芽、根、莖、葉、花、果、到底有什麼特徵?
    茶樹是多年生常綠植物,一株完整的成齡茶樹由芽根莖葉花果組成。陸羽茶經是這樣描述茶樹的形態特徵的,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餅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一般茶芽按照不同性質可分為很多種二、茶樹之根一顆茶樹的根有主根,側根,細根和根毛組成。主根垂直向下生長,起支撐儲藏作用,土壤深厚疏鬆的,有利於主根的生長,主根長而粗壯,反之則短小。
  • 湖南茶樹種質資源
    茶樹按照植物形態學演化程度茶樹的植物分類和品種分類兩者有不同的範疇灌木型茶 樹由喬木型茶樹北移演變而成,適應性廣,分布於世界各產茶國,樹高1~2m(一般均控制在80~90cm),樹姿披張,借根頸枝復壯樹冠,構成側軸系統,再生能力強,葉面平滑或隆起,葉尖漸尖或鈍尖,適制各種茶類,尤以適制綠茶、烏龍茶等。
  • 茶樹是如何進化的?我國科學家揭示茶樹基因秘密
    中國農科院茶葉所研究員王新超介紹,「茶樹的起源,目前科學界大部分都認為是中國。此前有印度起源說,但隨著科學家們在我國西南地區茶樹野生近緣種的發現,這一說法很難再站住腳。因為在中國發現了大量茶樹的野生近緣種,所以普遍認為起源於中國。」
  • 如約茶事——尋找茶樹本源,茶根源在中國
    在如約茶事上,我們品味的好茶都取自茶樹,因此茶樹在歷史上被發現意義就非常重大。《茶經》記載了我國的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的大茶樹,陸羽並對茶樹形態特徵作了比擬的描述。近代科學的發展,使茶學與植物學相結合,從樹種、地質、氣候等方面,更加科學地論證了,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觀點。
  • 茶樹的一些基礎知識
    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起源中心,世界上有60個國家引種了茶樹。在熱帶地區也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 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形態特徵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4-12釐米,寬2-5釐米,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無毛或初時有柔毛,側脈5-7對,邊緣有鋸齒,葉柄長3-8毫米,無毛。
  • 我國科學家在龍井茶樹品種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北京時間9月8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主導並攜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所)及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在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群體測序增強對茶樹進化的認識」(「Population sequencing enhances understanding of tea
  • 中國科學家在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我國科學家在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董峻)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的一項研究,日前揭示了茶樹群體的系統發生關係,描繪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
  • 文獻閱讀:修剪後茶樹側根營養吸收的信號轉導機制研究
    Metabolomic Analyse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Signaling Mechanisms for Nutrient Uptake by Lateral Roots of Pruned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修剪是茶樹栽培過程中的重要管理措施
  • 我國科學家揭示栽培茶樹進化史
    茶樹起源於中國,風靡於世界,世界茶飲料消費人口佔總人口比率已超過三分之二。但有關茶樹進化的研究還不多。「龍井43」資料圖片據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官方網站消息,近日,由農科院茶葉所和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攜手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及雲南農科院茶葉所等單位,在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 茶樹類型到底有多少種?
    根據茶的利用價值並由此發展起來的栽培區域和生產茶類在中國大體形成四大茶區。◆ 低緯高海拔喬木大葉型處於23°N線以南,海拔800~2500m的雲南中南部區域,是茶樹的最適生態區。 本區亦是茶樹的最適生態區,全年無霜,可終年生長。茶樹多呈喬木型,葉片大,芽葉多毛,花萼多數有毛,茶多酚含量高,胺基酸適中,適制紅茶和特種茶,茶樹抗寒性弱,適應性差,以雲南麻慄坡白毛茶、廣西中東大茶樹、博白大茶樹為代表。這一區域西緣亦多野生型大茶樹。
  • 我國科學家在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董峻)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的一項研究,日前揭示了茶樹群體的系統發生關係,描繪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研究成果為茶樹基因組學研究和育種研究,以及茶樹遺傳和進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茶是世界性飲料。
  • 植物萃取精華:茶樹精油
    茶樹精油價格茶樹精油的價格大概在100元左右/瓶,根據品牌、茶樹精油的淨含量的不同,價格各有區別。有的店賣50元,有的卻賣到2500多元。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單從產品本身來說,造成價格懸殊主要是由於其替代的原料不同。
  • 茶樹食葉害蟲——茶黑毒蛾
    不久前,雲南一名茶農向筆者反映,他的茶園中有「茶毛蟲」發生過,採茶碰到後身上會癢,詢問該蟲是否可以用茶毛蟲病毒進行防治。筆者在其田間並沒有發現茶毛蟲,但發現了一些茶黑毒蛾幼蟲,經茶農確認,就是他所說的「茶毛蟲」。生產上茶農和部分農技工作人員常把有毒毛的昆蟲都叫做「毛蟲」,茶樹上的就叫「茶毛蟲」。
  • 關於茶樹品種分類命名
    茶樹是一種多年生的木本、常綠植物。茶樹在植物學分類系統中屬被子門植物,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鋼,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 茶樹由於分布在全國各地,因為地方地形、氣候環境、種植方式等等的諸多不同,而產生了形態各異的茶樹品種。
  • 文獻閱讀:基於葉綠體基因組研究茶樹起源
    根據形態特徵,茶樹栽培種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即阿薩姆種和中國種,這兩種茶在形態上具有很大差別。由於它們之間很容易授粉,因此產生了它們的雜交種:Cambod種。儘管認為茶樹起源地普遍被認為是印度,緬甸和中國接壤的地區(印度半島東南部、緬甸北部、中國西南部(西藏)的交界點,也有的認為是緬甸北部、越南和中國四川,這是我在其他資料上看到的),但尚不清楚中國和阿薩姆邦茶的具體起源地。所以作者嘗試利用葉綠體基因組來探究印度種茶樹的起源。
  • 武夷山的茶樹,來源於哪兒?
    茶樹所屬的山茶科山茶屬植物,起源於上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植物學家分析,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歷史。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我國茶樹栽培和茶葉生產已有四、五年千的歷史。
  • 龍井茶樹染色體級別基因組組裝成功
    近日,由我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主導並攜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所)及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在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群體測序增強對茶樹進化的認識」(「Population
  • 茶樹常見害蟲:茶梢蛾,長白蚧的防治方法
    一, 茶梢蛾茶梢蛾的形態特徵成蟲:體長5-7mm,深灰色,有的茶梢蛾成蟲具金屬光澤。觸角絲狀,比前翅稍長。前翅狹長,翅面有許多小黑點,翅中部近後緣有2個黑色圓斑。後翅狹長呈匕首形,前,後翅後緣均有長緣毛。2. 卵:橢圓形,淺黃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