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的Y單倍群構成之八】​田、董、袁、於、餘

2021-03-01 祖源發現號

Y染色體嚴格遵循父子相傳原則,而中國的姓氏也是普遍遵循父子相傳的原則,所以Y染色體和姓氏的關聯一直有非常多的業內學者進行探索。

2017年分子人類學領域開始了飛速發展,根據23魔方晶片數據以及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們發現了一些姓氏與Y染色體存在著相對顯著的聯繫,特此通過這個平臺將「中國姓氏的Y單倍群構成」整理出來,供祖源愛好者參考。

原文來自23魔方社區

https://www.23mofang.com/community/topics/59fc1b652b9b46761096052a

如果對Y單倍群的分類方式不清楚可以先閱讀下文進行基礎知識的補充

36、田姓

六普時人口685萬 含少數民族 (《中國四百大姓》)

田姓分布圖:


漢族田姓男子Y染色體單倍群構成如下:

(標紅加粗的單倍群為在該姓中較為富集的支系,在該姓中的比例一般為該支系在全國的比例的2倍或以上)


田姓中偏多的支系有O-CTS335、O-F793、O-A9457、C-CTS2657等。

這幾個支系在田姓樣本中的比例與其全國比例的比值分別為:

O-CTS335:5.0

O-F793:6.3

O-A9457:5.0

C-CTS2657* (CTS11990-):8.6

=======================================================

37、董姓

六普時人口677萬 含少數民族  (《中國四百大姓》)

董姓分布圖:


漢族董姓男子Y染色體單倍群構成如下:

(標紅加粗的單倍群為在該姓中較為富集的支系,在該姓中的比例一般為該支系在全國的比例的2倍或以上)


===================================================

38、袁姓

六普時人口667 萬含少數民族  (《中國四百大姓》)

袁姓分布圖:

漢族袁姓男子Y染色體單倍群構成如下:

(標紅加粗的單倍群為在該姓中較為富集的支系,在該姓中的比例一般為該支系在全國的比例的2倍或以上)


袁姓中最多的支係為O-F492*,佔總樣本的9%左右,連同下遊的F656在內,累計佔12%。

===========================================

39、于姓

六普時人口642萬 含少數民族  (《中國四百大姓》)

于姓分布圖:


漢族于姓男子Y染色體單倍群構成如下:

(標紅加粗的單倍群為在該姓中較為富集的支系,在該姓中的比例一般為該支系在全國的比例的2倍或以上)


于姓樣本中最多的支係為O-F1759*,佔8%,連同下遊的O-CTS1127在內總共佔9.3%。這或許與分布有關,因為于姓最集中的山東半島東部(即下圖的東萊片方言區)也正是O-F1759最集中的地方,這一帶O-F1759大約能佔全體男性的8%。


========================================================

40、餘姓

六普時人口633萬 含少數民族   (《中國四百大姓》)

餘姓分布圖:


漢族餘姓男子Y染色體單倍群構成如下:

(標紅加粗的單倍群為在該姓中較為富集的支系,在該姓中的比例一般為該支系在全國的比例的2倍或以上)


餘姓樣本中最多的支係為O-F656,佔現有樣本的11%。

相關閱讀

這是一個專注於祖源研究的公眾號,歡迎關注哦



相關焦點

  • Y染色體真的值得崇拜嗎?探秘姓氏崇拜的遺傳學含義
    社會學界對所謂「姓氏文化」的研究,應立足於「文化」的傳承,而不是荒誕的「血統論」暗示。「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過了5代以後,後裔與先輩在遺傳上的關係就微乎其微了(除了某些單基因決定的遺傳病)。所謂傳承了80多代的「孔子世家譜」,從遺傳學的角度看並無意義,可作為傳統家譜的最佳代表進行剖析。許多網友質問:你為何要寫這篇文章?
  • 中國姓氏分布圖出爐 看看自己的根在哪裡?
    據估算,中國87%的人口都姓著百家姓中的姓氏,逾1/5的中國人姓李、王或張,總共超過2.75億人。  大多數中國姓氏都在中國境內有一個地理「基礎」,這一點較少為人所知。  一些有趣的地圖告訴我們,哪些姓氏在中國的哪裡最為集中。  大家都來看看你的根在哪裡?
  • 2016最新中國姓氏排名一覽(含各省市姓氏排名)
    2016最新中國姓氏排名一覽(含各省市姓氏排名)  根據最新的調查,李王張劉陳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五大姓,人口近除了這五大姓之外,全國還有哪些較大的姓氏?廣東省人數最多的姓氏又有哪些?一起來看~  廣東省最新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陳、李、黃、張、梁、林、劉、吳、羅、楊。
  • 四川榮昌縣姓氏統計表及人口狀況調查
    西晉南北朝時期,榮昌縣境是僚人聚居,漢僚雜居之地。唐代建置昌元縣時,民族關係仍十分緊張。建縣不久,州縣治所均被焚毀,因為戰亂不斷,人口流動較大。唐代建縣按規定需在千戶以上,但直到元和年間,昌州編戶才1109戶。
  • 甘肅省康縣境內姓氏統計
    由於康縣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處,長期反覆遷徙,因此居民姓氏十分繁雜。1985年多達235個姓氏,有的異姓同宗,有的同姓不同宗,有的氏族遍布全縣,甚至跨縣,跨省,有的這單家獨戶人丁數口。以下是1985年統計的全縣所有的姓氏:康 縣 瞿 唐 山 高 景 侯 鐔 梁 佘 柏 柳 松 楊 餘 金 錢 米 丁 賈 石 梅 田 敬 彭 程 緱 吳 雪 薛 霍 鮑 鄒 曾 樊 折 何 殷 蘭 閻 白 浮 邵 雷 維藤 倪 素 靳
  • 中國姓氏勢力地圖
    ▍Andrew Stokols發布在《大西洋月刊》上的中國姓氏圖與中國姓氏地圖而全國範圍內最主要的姓氏,也存在地區分布的不平衡因為其他姓氏的衰亡,剩下的姓氏就自然成為當地大姓。因此,傳統中國社會跨地區人員流動較小,不同地區最終發展壯大的姓氏略有不同,形成了初步的姓氏勢力地圖。然而,現實畢竟不能簡化為純粹的概率事件,不少其他因素也左右了一個地區姓氏競爭的狀況。如「奠基者效應」。
  • 走出非洲的智人中最早分化出的分支Y-D單倍群
    這突變只見於DE*、D與E單倍群人,剩下的人的等位基因沒有這個突變。DE突變,很可能是有害多於有益,因此很快他的後代又發生了兩次突變,一個是D-M174,一個是E-M96,也就是D單倍型與E單倍型。沒有新的突變發生的(或者目前沒檢測到)DE被標記為DE*,他們今天極為少見,西藏、奈及利亞曾經發現幾例。DE這個YAP突變發生在哪裡?
  • 天水回族史:天水回族的姓氏及其來源(上)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了解下天水回族史之天水回族的姓氏及其來源(上)的故事,當代中國姓氏曾是以研究漢族為主的姓氏學,涉及與漢族既不同又相同的回回民族的姓氏起源、意義、歷史發展、地理分布、民族融合、民俗特點,還未全面系統地研究和整理。但是不少回族史學家在這方面都作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同一家族的男子,Y染色體是不是都是同一條,就像姓氏一樣?
    動物沒有姓氏可言,但它們的主要財產——領地,卻是母系傳承的。女兒留在母親身邊繼承領地,兒子長大了遠走高飛,獨自闖蕩,雄性通過性選擇競爭獲取交配權,這才是最貼合自然的模式。而父系傳承是人類獨有的,是社會發展下統治者私慾的產物,與私有制、階級的出現相伴隨。
  • 中國姓氏勢力地圖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數據...
    ▍Andrew Stokols發布在《大西洋月刊》上的中國姓氏圖與中國姓氏地圖而全國範圍內最主要的姓氏,也存在地區分布的不平衡。以王、黃為例。因為其他姓氏的衰亡,剩下的姓氏就自然成為當地大姓。因此,傳統中國社會跨地區人員流動較小,不同地區最終發展壯大的姓氏略有不同,形成了初步的姓氏勢力地圖。然而,現實畢竟不能簡化為純粹的概率事件,不少其他因素也左右了一個地區姓氏競爭的狀況。如「奠基者效應」。
  • 南海氏族志之南海姓氏始祖來源
    南宋時代, 佛山的姓氏有: 趙、王、潘, 龐、曹、張、葉、蔡、文、楊、馮、孔、鄧、阮、劉、任、陸、蘇、歐、林、羅、周、胡、馬、麥、郭、翁、蕭、黎、謝、吳、簡、廖、杜、鄺、鄭、盧、凌、程、朱、唐、關、溫、湯、孫、姚、韓、魏、袁、邱、丘、伍、尹、倫、雷、繆、丁、石、甘、湛、司徒、侯、鮑、屈、嚴等。
  • 父系單倍群名稱的改變——原O3改O2
    父系Y染色體上的單倍群名稱會不時發生變化。 有人會問,Y染色體上的突變這麼多,單倍群名稱也這麼多,這些單倍群名稱每年可能都會變化,就不能一直保持不變嗎?回答是:不能。因為這樣不符合科學的事實。由於不斷發現新的支系和新的突變位點,父系Y染色體譜系樹的分支結構是在不斷細化的。
  • 中國100個姓氏圖騰大全!快來找找你的祖先是誰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綜合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搜索」(ID:chinaso_com)、「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原文首發於2018年11月29日,原標題為《中國100大姓氏圖騰大全,看看你的姓氏圖騰長啥樣?》,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中國最稀有的姓氏
    姓氏,是中國文明中一個極為獨特的文化現象。每一種姓都包含其獨特的、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國到底有多少姓氏,至今尚未有一個精確的統計。 (4)表示數字的姓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零、百、千、萬等。
  • 人口僅有54萬的一個姓氏,卻是萬姓之祖,代表華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我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文化歷史,說到姓氏我國是最有發言權的國家了,中國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百家姓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如今最新版《中華姓氏大辭典》收入的姓氏多達11969個,其中單字姓5327個,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及以上有1600多個。
  • 山東泗水縣姓氏錄及部分姓氏來歷
    1988年泗水縣共有姓氏453個,其中張姓人數最多63,607人,王姓次之59,192人。萬人以上者,尚有李,劉,陳等10個姓氏,千人以上者,有馮,馬,趙等59個姓氏。兆華紀牟畢齊興關米莊安閆農江湯池許祁劉阮防尋孫貢束來李杏嚴蘆芹蘇芽蒼花芳孝匡楊杜村邴層連遲陸陳張時別鄴肖吳員步懷餘兵含採何伴伯作位佐狄邱鄒利言良沈沙汪沃冷宋辛兌谷閔宏初邵君林杭表鬱郅郟範茌青武歐國固周卓杲羅易尚明金魚嶽季線終京官房空宗龐寵單泮鄭郎孟屈建錄榮荀茶茬荊柏相柳柯棟查南鹹項珍趙郝胡戰劍段鍾修倪律秋香饒郗姚嬌勝洪灑派宮彥客聞姜婁首袓祝神施弭駱羿賀胥晉賈夏聶袁莫班耿桂
  • 中國最古老的姓氏,竟源於伏羲之父燧人氏,可惜鮮為人知!
    中國的每一個姓氏,都有著獨特的來源,背後都有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是一個家族傳承乃至血緣的符號,所以中國人特別重視姓氏,正所謂「坐不改姓,行不改名」!那麼,在中國人生命中佔據重要地位的姓氏,到底是如何出現的,第一個姓氏又是什麼?鮮為人知的是,中國第一個姓氏是燧人氏所取,後來成為中國數萬姓氏的源頭。
  • 「百姓」赴宴 39個罕見姓氏百餘族人同吃團圓飯
    在報名的上百個罕見姓氏中,經篩選,最終有39個罕見姓氏的百餘族人參加。最年長的是80歲高齡的相志忠、貟清亮夫婦,年齡最小的是僅5歲的買斯彧小朋友。  經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理事崔耀宇考證,昨日赴宴的賓客中,「蕢」姓為最久遠(春秋時期)傳下來的姓,「哈」為最年輕的姓,傳至今僅100多年。而支姓是離中原最遠的姓,為漢代從中亞(西域月氏人)傳入中國。
  • 趣談中國姓氏的來源
    中國的姓氏經歷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從最早的圖騰姓氏,到現在的百家姓,許多姓氏都經歷了不盡相同的變化,但中國的姓氏幾千年來代代相傳,每個姓氏都有其確切的出處,都有清晰的變化脈絡,根據一條條脈絡,我們可以尋根溯源,找到自己的遠祖,找到本姓的發祥地,從而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 歐洲龍婆巴巴萬加、火星男孩、中國古代李淳風袁天罡對中國的預言
    一.中國古代袁天罡與李淳風對於中國的預言.首先在這裡澄清一下,在李淳風袁天罡的推背圖中,並沒有關於2020年的預言,對未來最近的預言是在2040年。據說袁天罡曾寫出了「五星東出,方利中國」八個字,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在2040年9月9日這一天,會出現五星聚會的天文奇觀,中國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次屹立於世界之巔。所以說並不是李淳風袁天罡預言2020年,而是2040年,可能2020年已經快要接近了,所以才會有如此的傳言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