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赴宴 39個罕見姓氏百餘族人同吃團圓飯

2020-12-06 中安在線網站

  昨日,成都首屆「百姓宴」在建設北路「徐記家婆菜」酒樓舉行。在報名的上百個罕見姓氏中,經篩選,最終有39個罕見姓氏的百餘族人參加。最年長的是80歲高齡的相志忠、貟清亮夫婦,年齡最小的是僅5歲的買斯彧小朋友。

  經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理事崔耀宇考證,昨日赴宴的賓客中,「蕢」姓為最久遠(春秋時期)傳下來的姓,「哈」為最年輕的姓,傳至今僅100多年。而支姓是離中原最遠的姓,為漢代從中亞(西域月氏人)傳入中國。39個罕見姓氏中,有9個姓氏(藥、面、性、補、粘、塔、可、傘、崗)難以查到出處。蕢(kuai),庹(tuo)、貟(yun)、弋(yi)均為難認字。

  每一個罕見姓氏都有奇妙趣聞,如「買、弋、宛、面」四姓氏朋友在一起,用「買一碗麵」來逗樂,而「哈」姓則被稱為哈密瓜、哈哈鏡調侃。

  「百姓」赴宴  姓氏一個比一個稀奇古怪

  昨日上午11時許,建設北路三段徐記家婆菜。

  來賓們陸續趕到酒樓。「我們不是來混吃的哈。」在接待處,來賓掏出了身份證,證實自己所言非虛。

  入門處的木格屏風上,掛了幾十個紅氣球,每隻氣球上都寫著一種罕見的姓氏,一目了然。「來找一下,你的姓在哪兒哦。」來賓們都相互打趣。旁邊,還備有兩個籤名板。來賓們到場後,都要在上面籤字。

  「這個名字好奇怪,該咋念哦?」「那個字我也沒見過……」大家對籤名板上各種稀奇古怪的姓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站在牆前議論紛紛。其中,「貟」和「庹」最考大家的腦殼,都在相互打聽誰是這兩個姓氏的主人。

  「這個字(貟)讀yun,我叫貟清亮。」角落裡,滿頭銀髮的貟婆婆給出了答案。而已經落座的市民庹代安也笑著回到籤名板前,在自己的姓氏下方標註上了拼音「tuo」。

  為了籌備百姓宴,徐記家婆菜二仙橋店40多名員工全部出動,還從分店調來10多個人「增援」。據酒樓總經理劉敏介紹,店裡準備了12桌酒席,「今天來的都是貴客,我們以後要把籤名板放在酒樓裡,好好收藏。」

  「百姓」開宴  專家坦承「面」姓從沒見過

  中午12時許,「百姓宴」正式拉開大幕,由成都電視臺第二頻道美女主播唐蜜主持。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袁庭棟、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理事崔耀宇也作為特邀嘉賓到場。

  來賓中,不少人的姓氏很生僻。「你們知道這個『蕢』字怎麼讀嗎?」大家都覺得摳腦殼。崔耀宇說,他來之前查過,「蕢」念kuai,而庹讀tuǒ……聽著他的介紹,5歲的買斯彧一邊跟著讀,一邊比畫起來。

  事實上,崔老師還對成都商報此前徵集的46種罕見姓氏,都做了一番深入研究。他發現,距離現在最早的「蕢」姓,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而距離如今最近的姓氏,則是大約起源於清代的「哈」姓。

  「現代的姓氏研究,始於第三次人口普查。」袁庭棟老師表示,至今仍在使用的姓氏大約有8000餘個,常用姓氏不足300個。其中王、張、李算是前三大的姓氏,而一些罕見的姓氏正在逐漸消亡。

  「我想問一下袁老師,我這個『朋』姓從何而來?」臺下的朋吉玉女士拋出了疑問。不過袁老師沒有現場給出答案,建議她去查《中國姓氏大辭典》。他坦承,這次參加百姓宴,「不少姓氏都很罕見,比如面姓我還從未見過。」

  建熊貓姓QQ群  幫稀缺姓氏人士尋「親」

  「這個活動太有意思了,徐記家婆菜的菜品也很豐盛,味道可口。」午宴結束後,不少新認識的「家門」朋友,都依依不捨地互留了電話。

  徐記家婆菜很周到地準備了80個聯繫簿。一個朋友提議說,不如成立個QQ群吧,今天大家的合影可以放裡面,加進去後就可以隨便下載,以後加的人多了,說不定還找得到「家門」。

  下午,網友「男上加難」建了一個超級QQ群:熊貓姓氏之家,可容納500人,「什麼叫熊貓姓?就是我們的姓很稀少,像熊貓一樣珍貴。」QQ群的口號是:我們的姓氏不尋常,我們的故事很精彩,找到同城同姓的熊貓姓,就在我們自己的大家庭。「男上加難」說,加入QQ群後,網友們一定要用實名。

  請記住QQ群號:66763602。網友已將百姓宴的聚會照片傳上QQ群,參加宴席的朋友可自行下載拷貝。如果你擁有罕見的姓氏,就來加入成都的「熊貓姓氏QQ群」吧!

  「百姓宴」花絮  -苦尋幾十年  哈女士終於找到「家門」了

  昨日,嘉賓們三三兩兩坐在一起,相互打聽對方的故事。一些嘉賓進門後就開始找「家門」。

  55歲的哈蓉女士祖籍南京,一直生活在四川,幾十年來,她很少遇見除親戚之外的「家門」。昨天的百姓宴上,她驚喜地發現到場嘉賓中有一位與自己同姓。小夥子名叫哈駿吉,祖籍寧夏。雖然年齡相差了30多歲,但「家門」相見格外親切,有說不完的話。

  -找到姓別的「家門」  別提多高興了

  和哈蓉一樣幸運的還有別美芹女士,碰見和自己同姓的別路後,兩人交談甚歡。「我的老家在山東,我們那裡有一個別家屯,他的老家在湖北,他們那邊也有個別家莊。」別美芹笑著說起了她和別路的「家門」緣分。

  -姓弋的握手姓戈的:  「總算見到你老戈(哥)了!」

  為了參加昨天的活動,家住青白江的弋建早上8點就出了門,上午10時許,弋建抵達會場,當他正在和其他「奇姓」朋友交流時,突然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回過頭一看,是一個陌生的女人。

  「我姓弋,叫弋心慧,剛才在籤名板上看到你的名字。」對方自報姓名,弋建驚喜萬分,「遇到『家門』了!」這時,弋心慧也趕忙把自己的弟弟弋心忠拉了過來,三人交談甚歡。弋建的老家在南充,而弋心慧祖籍巴中,一家人到成都多年。「在巴中有個弋家村,一村的人都姓弋。」三人當即互留了聯繫方式,並相約以後再聚。巧遇「家門」,對3個弋家人來說是個驚喜,更讓他們驚喜的是戈偉的出現,他也是百姓宴嘉賓。

  原來,47歲的弋建經常被人叫成「戈建」,而弋家姐弟也經歷過相同的尷尬,最讓弋心慧無奈的是,在更換二代身份證前,她的老身份證上竟將其名字錯登成了「戈心慧」。見到戈偉以後,3個弋家人感慨萬千,弋建握著戈偉的手笑著說:「被人錯喊了一輩子的戈,今天總算見到你老戈(哥)了!」隨後,弋建與戈偉合了影。「以後要是再有人喊錯,我就拿照片出來告訴他們,旁邊這位才姓戈。」

  -用4大奇姓造句  來賓搶答:「買一碗麵」

  宴席中,買先生、面先生、宛女士和弋先生4位來賓被請上臺。

  「誰能用他們的姓名造個句呢?」主持人唐蜜剛把問題拋出,有來賓立刻搶答說:「他們在一起,不就是『買一碗麵』嘛!」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面」先生。

  「您真的姓面啊?那平時有什麼綽號嗎?」「多得很哦,別人叫我『面坨坨』,我兒子還叫『麵疙瘩』!」早已習慣被調侃的面先生毫不避諱,一番自我報料,逗得大家前仰後合。

  抽獎環節最後一個獲獎者是成都商報曾經報導過的藥步洲老先生。不過上臺的是藥先生的老伴兒。原來,藥先生長期病痛纏身,這次改由老伴兒嚴婆婆代為出席。「他姓藥,一輩子都在吃藥。」對於這個姓氏,嚴婆婆笑著抱怨。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個姓氏,非常罕見,全國只有17人,全都生活在一個小縣城
    姓大多來自於部落居住的河流、丘原、山嶺的名字,氏大多來自於每個人不同的官職、封邑、諡號。三代之後,姓氏基本合併了,並沒有什麼區別。在中國,姓氏代表的是一個家族,也是華夏民族自古以來一直流傳到現在的民族特性。
  • 中國筆畫最多的一個姓氏,沒幾人能讀對寫對,印名片需給姓氏注音
    中國筆畫最多的一個姓氏,沒幾人能讀對寫對,印名片需給姓氏注音文/侃侃史話每次閱讀中國姓氏歷史,都會被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所折服。中國的姓氏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我們每個人都各自擁有自己的姓氏,有的人為自己的姓氏驕傲自豪,也有的人為自己的姓氏尷尬無比,還有的人因為自己的姓氏而生出了許多的麻煩……今天想和大家聊一個非常罕見的奇葩姓氏,這個姓氏堪稱是中國筆畫最多的一個姓氏,且筆畫極為複雜,很多人都不會讀也不會寫。這個姓氏就是爨。
  • 中國最生僻的一個姓氏,只有簡單三筆,但大多數人開口就讀錯
    中國是一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傳承的文明古國,孕育了無數特有的文化,其中「姓氏」便是流傳最為久遠,同時又和所有人的息息相關的文化,姓氏最早的起源是人們對於祖先和圖騰的崇拜演化而來,最後成為了一個家族血脈傳承的標誌,可以說每個人在一出生就有了自己的姓氏。
  • 中國最簡單的一個姓氏,只有三筆,專家:認識的人卻很少
    中國的姓氏文化,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研究課題,當我們沿著歷史的脈絡,一點點的進行深究時,就會發現,中國有文獻記載的姓氏,竟然多達上萬個,而且即便是同一個姓氏也未必同源,就比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而除此之外,有一些不同的姓氏,卻反倒可能同出一宗,就比如古姓於吳姓,這兩個姓氏就同出一源。
  • 中國最罕見的姓氏,只有湖南獨有,人口僅300,族人卻想改名換姓
    而在幾千年前,我國主流姓氏僅只有「姬、姜、姚、媯、姒、嬴、姞、妘」這些上古8大姓氏,到了宋朝那會,已經有《百家姓》出現了,到了明朝,《千家姓》裡已出現了1594個姓氏。一直到今天,我國見諸於文獻的姓氏已經達到了5662個,而這些姓氏,絕大部分都是上古8大姓裡衍生出來的。
  • 臺灣罕見姓氏多 東西南北、春夏秋冬都有人姓
    中國臺灣網2月11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人口僅2300萬,但姓氏卻達1500多個。臺灣姓氏研究學會統計發現,臺灣姓氏的特色是「大姓人口眾多,小姓數量特多」,人口數100人以下的小姓多達970個,舉凡「春夏秋冬」四季、十二生肖、「東西南北」、數字與顏色等都是姓氏,稀有、罕見姓氏特別多。
  • 日本有14萬個姓氏,為何偏偏天皇一家子沒有姓氏?原因讓人無語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日本天皇並沒有傳統上的姓氏,甚至沒有日本國籍,這是為何呢?其實原因也很好理解,主要是由於二戰之前的日本天皇,並非是普通人,而是日本人眼中的神。而神和人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所以沒有姓氏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 山東男子因姓氏過於罕見,40歲仍無法辦結婚證,很多人張口就讀錯
    有一個詞語叫落葉歸根,比喻的是事物有一定的歸宿,也有指客居他鄉的人,終究要回到本鄉的意思。其實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精神,便是歸宿感。它是中國人幾千年來文化養成的一種,存在於大多接受傳統教育的人心中,而姓氏也是歸宿感的一種。
  • 中國有3個姓氏,流傳了上千年到現在,卻被吐槽名字更像日本人
    我國最古老,也是影響力最深的姓氏當屬「姬」姓,華夏始祖黃帝姓姬,在《百家姓》中有411個姓是由姬姓演化而出;另一大影響力深遠的姓氏是姜姓,即炎帝之姓,一共演化出102個姓氏。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姓氏必須由天皇賜予,所以貧民百姓是無姓也無氏的。明治天皇決定學習中國,讓老百姓可以擁有姓氏權,給自己取姓氏。而日本人民取姓氏的方法也與中國早期類似,多以所居住之地取姓氏,所以常見有松下、山口、村上等姓。因為日本文字也是從漢字演化而來,所以兩國姓氏難免有些相似。
  • 黎民百姓:「黎民」和「百姓」這兩個詞的含義和您想的截然不同
    在書中經常能看到「黎民百姓」這個成語,這是從西周開始對庶民百姓的俗稱,出自《隋唐演義》,現在泛指天下的蒼生和百姓,是平民的統稱。為什麼會出現「黎民百姓」這個成語呢?在古代,「黎民」和「百姓」卻都不是平民的意思,各有各的含義。
  • 這個姓氏代表一種尊貴,姓它的一輩子不缺錢,現該姓氏人口有30萬
    ,百姓就很有可能要側身站兩排下跪迎接,就好像電視劇中皇帝出巡一樣,所以這個姓氏的人,生來帶著尊貴的感覺,總是感覺高人一等,愛新覺羅家族的孩子一出生,就已經站在了名利的角逐場,而普通的孩子連去角逐的機會都沒有,相當於別人家的孩子還在起點,姓愛新覺羅的已經生在了終點。
  • 此姓氏被稱為萬姓之祖,後代紛紛改姓,如今不足百萬人
    此姓氏被稱為萬姓之祖,後代紛紛改姓,如今不足百萬人文/星月論歷史說到中國古代的偉大王朝,很多人會想到當時很強大的漢朝,可是談到中國最正統的王朝,實際上就是周朝,這個陳述的緣由是什麼?大家肯定都清楚,中國的祖先黃帝的姓氏是姬姓,這個姓氏也是古代的八大姓氏之一,被稱為姓氏的祖先,我們經常說我們是炎黃子孫的後裔,換句話來講,我們是都姬姓和姜姓的後裔,在我國古代王朝中,只有周朝是由姬姓創造的,我們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則天建立的武周政權便是周代政權的延續了。
  • 日本最奇葩的一個姓氏,無論取什麼名字,翻譯成中文後都讓人捧腹大笑
    ,但據科學研究表明,中國的姓氏竟有兩萬多種,然而相比14億人口2萬多種姓的中國,日本雖然只有1.3億人,卻有14萬種姓。可以說是非常豐富了,據說日本人的姓氏是很千奇百怪並且隨便的。 例如本田這個姓氏,則說明這個人就在田野邊出生,如果叫三藤,那麼極有可能是因為出生時身邊就有三根西瓜藤。別看日本人的名字姓氏如此簡單,在很久之前的古代日本,姓氏還是富人的標配,普通老百姓們是不配擁有名字與姓氏的,這樣沒名沒姓的日子過了許多年。
  • 明朝882個姓氏從大槐樹下出發,看有你的沒
    我國是一個典型的農耕文明,主要發源於黃河和長江流域,其中以山西、陝西、河南、河北為主的中原區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因而成為古代人口的集中區,相對而言,長江以南的區域卻因地形複雜樹木叢生而難以開墾,因此很長一段時間都少人問津。
  • 中國部分稀有姓氏由來,有個「第五」姓,還有個最長的姓,九個字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很多的姓氏。我們所熟知的,成書於宋代的《百家姓》中就收錄了單姓和複姓共504個;明朝陳士元編寫的《姓鐫》也收錄了單姓和複姓,共3625個;另外在1996年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中,收錄的姓氏更多,共計11969個,此外還有異譯、異體字姓氏3136個。這當中常見的姓氏多是單字的,當然複姓也不少,可九個字的姓氏您聽過嗎?
  • 俄羅斯人姓氏藏著職業地域信息
    俄羅斯人的姓名由名字、父名和姓組成。父名表示孩子和父親之間的聯繫,在表示尊重時和在正式的場合裡使用。姓用來區別不同家族的成員。在俄羅斯大概有9萬多姓氏,在19世紀末以前,大多數俄羅斯人沒有姓。據《莫斯科晚報》報導,1985年在莫斯科有莫斯克瓦、莫斯科夫斯基、莫斯科溫、莫斯科夫金等姓氏,這些姓都與莫斯科有聯繫。在離莫斯科不遠的伊萬諾沃市,每200個居民中就有一人姓伊萬諾夫。
  • 一個稀有的姓氏配一個好聽的名字,讓人羨慕!
    近日有一個話題「有一個稀有的姓」引起小編的注意,在生活中常見的姓氏就那麼一些,你以為中國的《百家姓》只有100個姓氏嗎?其中在宋編中的《百家姓》共收單姓408個,複姓32個,共計440個姓氏,而現代通行本《百家姓》在宋編基礎上,又增收了單姓36個,複姓28個,總計504個姓氏,那麼在這其中有很多好聽稀有的姓氏,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好聽稀有的姓氏名字。
  • 中國最古老的姓氏,竟源於伏羲之父燧人氏,可惜鮮為人知!
    中國的每一個姓氏,都有著獨特的來源,背後都有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是一個家族傳承乃至血緣的符號,所以中國人特別重視姓氏,正所謂「坐不改姓,行不改名」!那麼,在中國人生命中佔據重要地位的姓氏,到底是如何出現的,第一個姓氏又是什麼?鮮為人知的是,中國第一個姓氏是燧人氏所取,後來成為中國數萬姓氏的源頭。
  • 日本最獨特的姓氏,取再好聽的名字,翻譯成中文,都讓人想笑
    ,在日本還有一些比較奇葩的姓氏,翻譯過來之後惹得百姓們笑話,日本有一個姓氏,翻譯成漢語之後,就是犬養,在日本這表示的是養狗的人,但是如果按照中文翻譯這樣看,就像是狗養的一樣,這還不算是最尷尬的,日本有一個姓氏在翻譯成漢語之後的字為吾孫子,不管是怎樣用漢語翻譯並且取名字,看起來都是十分的搞笑。
  • 中國姓氏勢力地圖
    比如「林」,見到一個姓「林」的中國人,很多人都會猜測他是福建人;「黃」,很可能是廣東/廣西人。這樣的猜測有著統計數據支撐——中國林姓人口中57%分布於福建、廣東、臺灣三省。這三省中又以福建的林姓佔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