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很多罪人,說起這位滿清大臣我們很多人都恨的牙痒痒,他籤署很多不平等的喪權辱國的條約,他背負著整個滿清的黑鍋。滿清大臣李鴻章是清朝後期的重要人物,領導洋務運動希望拯救存亡之際的清朝,卻只能在人生的後期在一張張屈辱的條約上籤上大清的名字,留下的一張張影響更是成為歷史的屈辱。
年輕時候的李鴻章意氣風發,鎮壓義和團成為自己的嶄露頭角的功業,成為重臣的他多次到海外學習先進知識,創辦學堂,建立新軍,希望可以跟上時代的潮流,避免王朝的覆滅,只不過當時的清政府已經失去生機,不論怎樣努力都不能挽救當時的衰落。
前往西方學習的李鴻章看到馬克沁機槍,這個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自動武器威力巨大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輕鬆打斷大樹的武器成為李鴻章想要帶回國的先進武器,只不過慈禧的揮霍讓清朝國庫空虛,囊中羞澀的李鴻章只好告別利器,回到落後的清朝。
落後就要挨打,曾經華夏王朝的小弟「日本」成為欺負清朝的「大人物」,《馬關條約》的籤訂儀式上,李鴻章代表清朝落下自己的名字,成為壓在清朝身上有一個條約,龐大的賠償讓清朝失去崛起的機會,只能不斷挨打,不斷賠償。
《辛丑條約》將中國完全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鏡頭前的外國人趾高氣揚,李鴻章年老體衰,只能轉向鏡頭,繼續留下自己不光彩的影像記錄,李鴻章委屈,即便自己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依舊不能改變落後的現實,他有過很多衛國有力的一面,只不過在歷史記錄上,李鴻章成為清朝的背鍋人。
條約是在清朝接受之後才下令籤署,李鴻章沒有這個膽量自作主張,慈禧是罪魁禍首,奢靡幹政的慈禧阻斷前進的腳步,揮霍無度讓清朝沒有學習的資金,面對利器的囊中羞澀,都是慈禧大肆揮霍的結果,聽聞她喜歡蘋果的香氣,於是在宮中各地放著成堆的蘋果,只為聞味道,實在是國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