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PEG)介導的細胞融合

2020-09-10 實驗室設計與建設專家



【基本原理】

兩個以上的細胞合併成為一個雙核或多核細胞稱為融合細胞。在通常情況下,兩個細胞接觸並不發生融合現象,因為各自存在完整的細胞膜,在特殊融合誘導物的作用下,兩個細胞膜發生一定的變化,就可促進兩個或多個細胞聚集,相接觸的細胞膜之間融合,繼之細胞質融合,形成一個大的融合細胞。

人工細胞融合開始於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作為一門新興的技術發展很快,應用範圍極廣。細胞與組織不同,不排斥異類、異種細胞。不僅能產生同種細胞融合、種間細胞融合,而且也能誘導動植物細胞間產生融合。因此,融合細胞的研究為生物學無論在基礎理論上或生產實踐上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這一技術已成為研究細胞遺傳、細胞免疫、腫瘤和生物新品種培育的重要手段。

細胞融合(Cell fusion),即在自然條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學的)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細胞合併形成一個細胞的過程。人工誘導的細胞融合不僅能產生同種細胞融合,也能產生種間細胞的融合,因此細胞融合技術目前被廣泛應用於細胞生物學和醫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如研究核質關係、繪製染色體基因圖譜、製備單克隆抗體、育種等。

細胞融合的誘導物種類很多. 常用的主要有滅活的仙臺病毒(Sendai virus) ,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和電脈衝。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聚乙二醇,因為它易得、簡便,且融合效果穩定。聚乙二醇(PEG)結構為:HOH2C(CH2OCH2)nCH2OH,相對分子質量在200-6000 均可用作細胞融合劑。普遍認為聚乙二醇分子能改變各類細胞的膜結構,使兩細胞接觸點處質膜的脂類分子發生疏散和重組,由於兩細胞接口處雙分子層質膜的相互親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張力作用,從而使細胞發生融合。

【方法步驟】

1.採血及雞紅細胞懸液的製備(同教材57 頁)。

2.(共2 組)取雞紅細胞懸液1mL,移人10mL 離心管, 加入4mL 0.85%生理鹽水混勻。1000r/min 離心5 min。

3.棄上清液(用吸管吸去),加0.85%生理 鹽水5mL,用指彈法(或吸管輕吹)將細胞團塊彈散,混勻後1000r/min 離心5min;重複上述條件,再離心洗滌1 次。

4.收集最後1 次離心沉澱的血細胞,加入適量(5-8mL)的GKN 液,輕吹散,混勻。

5.(每4 人)取懸液1mL 到1 個試管中,加入0.5 mL 預熱的50%PEG 混勻,置於30℃水浴中溫浴3-5min;取未融合和融合的血細胞懸液各1 滴分別滴於載玻片上的兩側,蓋上蓋玻片。

6.利用光學顯微鏡 (高倍) 以未融合細胞為對照觀察2 個靠近細胞形成融合的過程。

【結果觀察】

在高倍鏡下可以看到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雞紅細胞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同核體細胞。要注意辨別融合細胞與重疊的雞紅細胞。

【實驗結果】

在高倍鏡下可以看到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雞紅細胞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同核體細胞。要注意辨別融合細胞與重疊的雞紅細胞。

相關焦點

  • 聚乙二醇PEG系列在農業中的作用
    聚乙二醇3350和聚乙二醇8000的水溶性和高熔點使它們成為植物激素和除草劑的有效載體。 由於具有優良的保溼性能,peg在許多農業產品中被用作防塵劑,聚乙二醇PEG系列能提供給植物的碳水化合物 *除聚乙二醇PEG-200外 在農業中的典型應用
  • 聚乙二醇6000是什麼?聚乙二醇PEG6000的主要用途
    依聚合度不同有一系列產品,聚乙二醇(PEG)的分子量小於1000時,呈液態;大於1000時,呈固態。聚乙二醇6000為乳白色固狀物,聚乙二醇6000與聚乙二醇4000是滴丸劑最常用的基質。依聚合度不同有一系列產品,聚乙二醇(PEG)的分子量小於1000時,呈液態;大於1000時,呈固態。
  • 聚乙二醇peg400各個行業的應用,集化網帶您了解
    聚乙二醇系列的產品有著豐富的應用,在各個行業裡面都有一席之地,之前給大家介紹過了聚乙二醇peg200,peg600,peg1000,peg8000,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聚乙二醇peg400。聚乙二醇產品系列相對性分子量較低的聚乙二醇可作為溶劑、助溶劑、OW型乳化劑和增稠劑,用以製作混凝土懸劑、溶劑、注射液等,也作為水溶乳膏栽培基質和栓劑栽培基質,相對性分子量高的固體蠟狀聚乙二醇常見於提升低分子量液體PEG的黏度合成固性;而集化網的聚乙二醇400溶解水、酒精和多種多樣有機化學溶劑,本產品可作固態增稠劑的媒介,以做到固態分散化目地。
  • 聚乙二醇PEG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聚乙二醇PEG4000一、聚乙二醇的性質隨著聚合度的增大,聚乙二醇PEG二、以下為聚乙二醇PEG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1.醫藥方面PEG作黏合劑、包囊材料、載體和基質,根據聚合度的不同,在醫藥領域應用方式也不同。
  • C3補體抑制劑pegcetacoplan達3期主要終點 表現優於獲批療法
    (APL-2),在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成人患者的3期研究PEGASUS中,表現優於獲批療法,顯著改善患者的平均血紅蛋白水平,達到試驗的主要研究終點。PNH是一種獲得性、威脅生命的血液罕見病,其特點是破壞紅細胞(溶血性貧血)、血凝塊(血栓形成)、受損的骨髓功能,以及罹患白血病的風險。這種疾病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原本正常存在於紅細胞(RBCs)表面,與補體級聯反應的替代通路(AP)相互作用的關鍵CD55和CD59受體缺失,導致替代通路激發的補體反應通過血管內溶血作用將紅細胞摧毀。
  • 線粒體融合介導氧化磷酸化,促使癌細胞永生化
    該研究發現,由線粒體膜融合介導的氧化磷酸化和NADH / NAD +代謝增加,會促使腫瘤永生。腫瘤發生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是驅動腫瘤細胞發生的機制,它觸發了它們成為腫瘤細胞的命運。迄今為止,科學家主要是通過研究腫瘤抑制基因MYC,p53或KRAS,在基因調控水平上進行癌症相關研究。
  • 11月16日沙特聚乙二醇(PEG)為7500元
    11月16日沙特關於聚乙二醇(PEG)的報價為7500元/噸。聚乙二醇(PEG)的規格:分子量:400。該報價有效期為3天。報價提供方:濟南澳辰化工有限公司。
  • Nat Biotech丨pegRNA效率預測及設計原則
    editing),並設計出一系列的編輯工具PEs,該策略無需額外的DNA模板,只藉助改造後的嚮導RNA—pegRNA,便可有效實現四種鹼基之間的自由替換,這很好的彌補了現有單鹼基編輯工具的不足;此外,引導編輯還能實現目標位點鹼基的精準插入與刪除(插入的鹼基長度可達44bp,刪除的鹼基長度可達80bp)(專家點評Nature |
  • 細胞歷險記(一) | 萍水相逢
    肝臟解釋說,「轉鐵」這個任務,就是要把細胞需要的鐵離子(Fe3+),從細胞外轉運到細胞內部。所以你的名字也可以是「運鐵蛋白」。轉鐵蛋白(Transferrin)是在脊椎動物中發現的糖蛋白,能夠結合併轉運鐵(Fe3+)。
  • TRF2介導的端粒保護在多能幹細胞中是非必需的
    TRF2介導的端粒保護在多能幹細胞中是非必需的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5:57:33 近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Eros Lazzerini Denchi及其研究小組發現
  • 研究揭示自噬SNARE蛋白Syntaxin17介導自噬體-溶酶體融合的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潘李鋒研究團隊以Decoding three distinct states of the Syntaxin17 SNARE motif in mediating autophagosome-lysosome fusion為題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 「合二為一」,科學家解釋兩個細胞是如何融合的
    目前除了發現各種細胞特異性融合蛋白外,還在不同的細胞融合事件中觀察到了磷脂醯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的細胞表面外化。PS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凋亡信號,主要位於細胞內膜,一旦被轉運到細胞外膜上時,會觸發「吞噬我」的細胞凋亡信號。然而,目前尚不清楚PS的細胞表面外化和細胞融合的內在聯繫。
  • 頂刊《NEJM》綜述:新冠疫苗過敏或是PEG的鍋!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已發布有關接種第一劑或第二劑輝瑞-BioNTech或莫德納mRNA疫苗的建議,他們建議對任何疫苗成分(包括聚乙二醇[PEG]和聚山梨酯等PEG衍生物)有嚴重或速髮型過敏反應(4小時內)史的人均不得接種此類疫苗[3]。  嚴重過敏反應是嚴重的多系統反應,起病快,患者可因窒息、心血管衰竭和其他併發症而死亡[4]。
  • 任曉平「換頭術」法寶PEG是什麼?國內主流團隊都沒有使用
    任曉平和他的義大利合作者塞爾焦卡納韋羅(Sergio Canavero)找到的解決辦法中有兩大重量級大「法寶」:超薄手術刀下的完美刀功,以及水溶性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PEG)。在任曉平和卡納維羅看來,PEG堪稱「神奇的膠水」,在脊髓連接時能使起「立刻融合」,並最終獲得脊髓重生。
  • 任曉平「換頭術」的法寶PEG是什麼?國內主流團隊都沒使用
    任曉平和他的義大利合作者塞爾焦•卡納韋羅(Sergio Canavero)找到的解決辦法中有兩大重量級大「法寶」:超薄手術刀下的完美刀功,以及水溶性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PEG)。在任曉平和卡納維羅看來,PEG堪稱「神奇的膠水」,在脊髓連接時能使起「立刻融合」,並最終獲得脊髓重生。
  •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第十二章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 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凡是由免疫細胞發揮效應以清除異物的作用即稱為細胞免疫。參予的細胞稱為免疫效應細胞。目前認為具有天然殺傷作用的天然傷細胞(NK)和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細胞(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如巨噬細胞(Mφ)和殺傷細胞(K)以及由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均屬細胞免疫的範疇。前二類免疫細胞在其細胞表面不具有抗原識別受體,,因此它們的活化無需經抗原激發即能發揮效應細胞的作用,故可視之為非特異性細胞免疫。
  • 幹細胞樣CD8 T細胞介導抗腫瘤的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
    幹細胞樣CD8 T細胞介導抗腫瘤的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23:19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Steven A.
  • 抗體藥介導NK細胞進行ADCC的檢測
    二是抗體的免疫效應,主要為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抗體Fc具有效應細胞配體結合位點,可與 NK細胞(效應細胞)表面的FcγRIIIa(CD16)結合,介導 ADCC作用。
  • 李勁松教授:生殖幹細胞介導的基因編輯
    6月9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7(第四屆)基因編輯與臨床應用研討會在滬隆重開幕。此次會議持續兩天,6月10號,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李勁松教授分享了「生殖幹細胞介導的基因編輯」議題,與大家一起學習。哺乳動物生殖幹細胞和CRISPR-Cas9技術的建立為生命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