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高千千博士及團隊應用CRISPR/Cas9系統特異靶向KRAS G12S腫瘤突變

2021-02-15 Theranostics

KRAS是腫瘤中發生突變最多的原癌基因之一。由於KRAS與GTP/GDP的高親和力(picomolar)以及KRAS蛋白相對光滑的蛋白結構,使得其在蛋白層面缺少靶向位點。而在基因層面如何靶向KRAS,則成為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問題。近日,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高千千博士及團隊成員在生物醫學1區雜誌《Theranostics》(2018 IF: 8.063)上發表論文,報導了分別從基因敲除和轉錄抑制方面特異地靶向KRAS G12S突變,抑制腫瘤生長。該發現展示了CRISPR系統用於靶向腫瘤驅動基因從而治療腫瘤的潛力。

CRIPSR系統應用廣泛,潛力巨大。在此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CRISPR/SpCas9基因編輯系統和dCas9-KRAB轉錄抑制系統,分別從基因敲除和轉錄抑制層面,靶向KRAS G12S驅動突變。當在瘤內分別注射這兩個系統後,G12S突變的腫瘤生長受到明顯抑制,且基因敲除系統比起轉錄抑制系統抑瘤效果更加顯著。同時,無G12S突變的腫瘤的生長不受影響。

在此基礎上,研究者們分析了31555個SNP突變。通過PAM序列分析,發現選出的Top20的腫瘤驅動突變均可被CRISPR系統(SpCas9,SaCas9,LbCpf1)靶向編輯,且SpCas9和SaCas9比起LbCpf1可被編輯率更高。該分析流程可以用來尋找包含驅動突變的PAM序列,以及合適的靶向位點。

該研究利用CRISPR系統的單鹼基識別特性,實現了特異性靶向腫瘤驅動突變進而抑制腫瘤生長,而不會對不含該突變的正常組織產生影響。該研究為未來臨床上治療含有驅動突變的腫瘤提供了新思路。

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高千千博士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和並列第一作者,趙正琦(Cheng-Chi Chao)博士和顧穎博士,以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馬媛媛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歐陽文杰博士、康濱博士、韓序博士以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雄英為文章的並列第一作者。

 

參考文獻:

Gao Q, Ouyang W, Kang B, Han X, Xiong Y, Ding R, Li Y, Wang F, Huang L, Chen L, Wang D, Dong X, Zhang Z, Li Y, Ze B, Hou Y, Yang H, Ma Y, Gu Y, Chao CC. Selective targeting of the oncogenic KRAS G12S mutant allele by CRISPR/Cas9 induces efficient tumor regression. Theranostics 2020; 10(11):5137-5153. doi:10.7150/thno.42325.

原文連結:http://www.thno.org/v10p5137.htm

相關焦點

  • 意想不到的突變,CRISPR-Cas9的應用仍然是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當地時間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發現,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可能導致基因組的意外突變。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攜手華大揭示原發和復發肝癌腫瘤微環境差異...
    2020年12月23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合作的最新成果「早期復發肝癌微生態系統的單細胞全景分析」。  相關成果發布會於12月24日在上海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周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臟外科副主任孫惠川,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主任醫師楊欣榮,華大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汪建,華大集團執行長、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徐訊、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長三角首席代表楊爽,華大研究院超級細胞研究所所長劉龍奇、華大研究院精準健康研究所所長金鑫
  • 意外突變!CRISPR-Cas9應用依舊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在測試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改變人類胚胎遺傳缺陷的可能性時發現,
  • 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與哈佛世界知名學者共建合成生物學研究所
    10月26日,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與哈佛大學遺傳學教授喬治·丘奇達成合作協議。
  • 泛KRAS抑制劑進入臨床,可靶向所有「主要KRAS突變體」
    在第31屆國際分子靶標與癌症治療大會(AACR-NCI-EORT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Targets and Cancer Therapeutics)上,該公司展示了其首款靶向所有主要KRAS突變體(pan-KRAS)的抑制劑BI 1701963的臨床前積極數據,並宣布推進這款在研藥物進入臨床開發階段,單藥或與
  • 華東師大劉明耀教授團隊最新研究 揭示KRAS突變肺腺癌的代謝特徵
    在精準治療的時代,KRAS仍然是一個「難以琢磨」的靶點,雖然靶向KRAS(G12C)突變體的小分子藥物研發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然而針對KRAS其他突變體的藥物研發仍舉步維艱。探究KRAS突變腫瘤的生物學特性並以分子機制為基礎開發靶向治療方案是該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 陸道培醫學團隊 | 創新技術揭示血液腫瘤靶向治療終極耐藥突變的規律
    這是分子醫學團隊在血液腫瘤靶向治療和藥物基因組學方面的又一新研究成果。最成功的靶向治療對於血液腫瘤中最常見的融合基因 BCR-ABL1 的研究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個被發現的腫瘤相關的染色體異常;第一個被鑑定的腫瘤相關的融合基因;第一個人工設計並成功應用的小分子靶向治療藥物—伊馬替尼。
  •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劉東課題組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應用上...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劉東課題組應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genome editing)技術,在模式生物線蟲中成功實現了不同類型的基因打靶:1、在性腺特異表達Cas9的轉基因線蟲中,通過飼餵基因靶點特異的gRNA或直接向線蟲性腺注射Cas9和gRNA(DNA或RNA),均獲得了可遺傳的突變體;2、在非性腺表達Cas9的轉基因線蟲中,通過飼餵基因特異的
  • 通過間接靶向相關途徑靶向治療KRAS突變腫瘤為治療實體腫瘤帶來希望
    靶向治療新方案 根據早期臨床試驗初見成效的結果,與KRAS相關的信號轉導途徑的靶向成分可能是治療某些含有KRAS突變的癌症的長期解決方案,這些腫瘤曾經被認為是不可治癒的靶點。
  • 好醫友專家解讀 KRAS G12C 肺癌靶向治療
    KRAS 基因突變:「最難攻克的靶點」好醫友醫療網腫瘤精準醫療專家、美國比華利山莊癌症中心腫瘤學家麥可·卡斯楚博士(Michael Castro, MD,曾多年獲評「美國頂級醫生」)介紹,RAS 是一種常見的致癌基因,其異常激活能導致癌細胞生長、細胞凋亡阻斷、免疫逃逸、代謝改變
  • KRAS基因突變靶向藥物研究進展
    近來靶向藥物研究進展不斷,本屆ASCO 年會上針對mCRC一線治療就進行了應通過哪種靶向藥物與化療進行聯合治療的臨床試驗(FIRE-3)討論。該試驗的研究結果表明對於未發生KRAS基因突變的患者而言,在聯用FOLFIRI化療方案(葉酸、氟尿嘧啶、伊立替康)時,西妥昔單抗(愛必妥, 英克隆系統公司)似乎比貝伐單抗更為有效(阿瓦斯汀,基因泰克公司)。
  • 道培檢驗--創新技術揭示血液腫瘤靶向治療終極耐藥突變的規律
    這是分子醫學團隊在血液腫瘤靶向治療和藥物基因組學方面的又一新研究成果。 最成功的靶向治療 對於血液腫瘤中最常見的融合基因BCR-ABL1的研究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個被發現的腫瘤相關的染色體異常;第一個被鑑定的腫瘤相關的融合基因;第一個人工設計並成功應用的小分子靶向治療藥物-伊馬替尼。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我們對近期應用 Crispr/cas9 技術用於基因治療研究做一綜述。突變的 FAH 酶被矯正,肝細胞毒性減弱,小鼠的體重回升。酪氨酸血症非常適合用 Crispr/cas9 系統進行基因治療,起初只有大約 0.4% 的肝細胞被矯正,後來通過肝細胞增殖和突變的肝細胞的死亡,整個肝臟機會恢復正常。
  • KRAS靶向AMG510II期臨床試驗成功
    2020年10月5日,美國安進公司宣布備受關注的KRAS靶向藥物Sotorasib(AMG510)II期臨床試驗結果為陽性,這一項名為CodeBreak 100的臨床試驗評估了126名存在KRAS基因G12C位點突變的病人,患者都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患者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都未能達到好的治療效果。
  • 樊嘉院士團隊獲新突破:首次揭示肝癌原發腫瘤和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
    早期腫瘤復發是指手術後兩年內出現的復發,佔肝癌術後復發的三分之二以上,預後差。探索肝癌術後復發和轉移的相關機制,有助於發現更有效的肝癌治療新策略。2020年12月23日,國際頂級生物學期刊《Cell》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團隊與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合作的最新成果「早期復發肝癌微生態系統的單細胞全景分析」。
  • 華大基因子公司吉諾因獲1.2億元A輪融資 布局腫瘤免疫治療臨床研究
    華大吉諾是一家基於腫瘤新生抗原的免疫療法研發企業。華大吉諾是一家基於腫瘤新生抗原的免疫療法研發企業。   吉諾因副總裁、營運長楊乃波博士則表示,這筆融資將主要用於推動新生抗原治療產品「Neo-T」的註冊申報及臨床探索性研究工作,並推進下一個產品的註冊臨床申報工作。吉諾因還與高林資本籤署了意向投資協議。
  • 華大基因單細胞測序新方法為癌症研究開闢新路
    中國經濟網深圳3月2日訊 (記者楊陽騰 李小芳) 3月2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在腫瘤研究上獲得突破性進展,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上同時發表兩篇研究論文。該團隊研發了一種解析單細胞基因組的新方法,並將該方法應用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一種血癌)和腎透明細胞癌(一種腎癌)的腫瘤內部遺傳特徵研究。
  • Development cell:應用CRISPR-Cas9實現斑馬魚組織特異性基因敲除
    斑馬魚具有養殖方便、繁殖周期短、產卵量大、胚胎體外受精、體外發育、胚體透明等特點,是生命科學研究中一種重要的模式生物和研究平臺。利用斑馬魚,可以研究生命科學的基礎問題,揭示胚胎和組織器官發育的分子機理;可以構建人類的各種疾病和腫瘤模型,建立藥物篩選和治療的研究平臺;可以建立毒理學和水產育種學模型,研究和解決環境科學和農業科學的重大問題。
  •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 從夢想走進現實
    A13,科普周刊版面介紹了深圳免疫細胞治療部分龍頭企業目前所開展的腫瘤免疫治療業務,採訪了恆瑞源正周向軍博士及漢科生物張明傑博士;詳見以下報導:免疫細胞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後的第四大癌症治療方法,已被公認為二十一世紀腫瘤綜合治療模式中最活躍、最有發展前途、目前唯一有希望完全殺滅腫瘤細胞的手段,各大藥企和科研機構也紛紛開展有關研究。
  • 華東師大揭示KRAS突變肺腺癌代謝特徵—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明耀團隊揭示了SLC7A11/穀胱甘肽代謝軸在KRAS突變肺腺癌生長中的重要作用和分子機制,以及小分子藥物幹預該代謝軸可以有效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