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屬於【文行忠信】系列文章,作者宗伯正曜,轉載請註明。
關鍵點
雎鳩不是水鳥。
雎鳩,這兩個字是車文,是軒轅黃帝建立車國(或叫車朝)時候使用地文字。秦朝焚書坑儒之後,先秦宗伯古儒學門人隱世,漢朝學者不通上古文字,把「雎鳩「解釋為水鳥王鴡,注意這種解釋並不正確。
甲骨文的最大破綻就是不懂古文。
正文
我先解釋「鳥」的符文、車文和參文字義,然後再講解雎鳩,此為宗伯古儒學內傳雅言詩、書、禮中所記載。學識不足,水平低微,強解經義,卑議逾尊,請各位前輩學者多多批評指點。
1、「鳥」三種雅言字義
「鳥」符文字義,大抵伏羲時期文字,指心宿,俗稱商宿、商星。符文屬於神文,寫法不可外傳。
「鳥」車文字義,大抵軒轅黃帝時期,泛指薰商人、殷商、葷商、薰育戎狄人,引申為不通禮儀的人,野蠻民族、夷狄之人。再假借為被發、披髮、散發等。
鳥」參文字義,大抵參周時期,即現代人誤稱夏朝(這裡不談夏朝命名之錯誤),泛指披散、不整齊、散亂、交錯等,引申為空隙粗大、不規矩、粗糙等。
如鳥罟,即空隙粗大的網;
鳥鳴,即嘰嘰喳喳,毫無節奏和章法,沒有規律的亂叫;
鳥羅,即粗絲織就的布帛,線與線之間空隙較大,不縝密,不精美,屬於粗帛;
鳥竄,即四散逃跑,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跑,並不是指像小鳥一樣飛得快。
2、鳥道與李青蓮
鳥徑、鳥道,參文字義,即隨便踩出來的、不是人工精修過的、粗劣雜亂的小路。
李青蓮(李白)《蜀道難》「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這裡表示穿越峨眉的蜀道狹窄散亂,沒有大道,只有人們經常步行踩踏出來的小路。後世學者把鳥道解為「僅容飛鳥通行的小徑」屬於望文生義之錯誤解釋。
李青蓮原本是宗伯學弟子,屬於蒲下隱宗之一的「守」,主學《詩經》,通曉上古參文,後來因熱衷於功名而離開宗門。他的詩經常使用雅言。
按照大宗伯遺命,所有宗學弟子在世間行走必須隱瞞宗門身份,如張子房、孔明先生等。李青蓮也從來不敢提老師以及宗學之名。
3、雎鳩的正確解釋
前面談過,鳥指披髮、散發。
古人把結婚稱作結髮,白天戴冠,晚上夫妻二人一起並排躺在床上,頭髮都披散開來,混雜在一起,好像「鳥」一樣。雎鳩是車文,表示去往祖廟、神廟祭祀的意思,引申為告廟、昏禮,後世俗稱結婚拜天地等等。
雎鳩是《詩經》中最古老文字中的兩個字,比「關」字更加古老,也是目前所有典籍所記載的最古老的字其中之二。使用車文、參文和古文的典籍只有《周易》《詩經》等。全部屬於上古文字。
4、劣筆假充古瀾斑
甲骨文「篡偽」最大破綻,就是其偽造內容屬漢朝之後的文辭,所謂甲骨文、甲骨卜辭多從《說文解字》中摘選杜撰編造而來,或減筆添筆,或變換顛倒字劃偏旁,粗鄙不堪,其詞句文筆幼稚混亂,全無章法。
漢字起源於上古雅言祭祀,只在宗伯古儒士一族內傳,從來都不外傳,宗伯古儒士屬於神族,以祭祀神明為己任。秦朝焚書坑儒之後,宗伯古儒士大多犧牲,僅餘大宗伯與上院弟子轉為隱秘學派。雅言古字不再於世上流傳。《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都是漢朝以後的字典,對於遠古漢字無從解釋,且無法獲知這些隱秘傳承。現代學者更加茫然不知。
人們不通古文,不知古禮與古經,則無法分辨甲骨文篡偽的事實。普通人睹甲骨文譬如古瀾斑,我視之不過劣筆偽文也。
5、學者宜戒粗雜學
甲骨文篡偽可以追溯到羅振玉。僅從學術而言,羅氏屬於一個靠金石字畫賣錢的商人,不懂文史或古文經學,甚至在真正的士人看來,他幾乎都算不上一個文人,屬於一個粗雜學者、學術雜家。
粗雜學就是「學則不固」,靠跨界改行來博取名利地位,專業基礎薄弱學習,從一個專業跨越到另外一個專業,學識不足而強行研究其他科學,缺乏基本的專業素養。這些情況其實就是變換一種形式的庸學。粗雜學者並不是沒有專業學識,而是沒有另外一個領域的專業素養,它與交叉科學很像,但又不一樣。交叉科學是以原本的專業為基礎,同時涉及其它相關專業,相當於把本門專業知識擴展開來,屬於綜合研究科學。
跨學科研究和個人愛好也不是粗雜學。一些普通百姓喜歡寫詩、繪畫和寫書法;運動員喜歡彈琴下棋,這些都是愛好,把自己的學習作品發表出來分享給大家,致力於傳播文化,他們把傳統文化繼承下來,發揚光大,為國家做出貢獻,與粗雜學者有很大的區別。
結尾
粗雜學者不專心研究自己的專業,在兩三個或幾個根本不搭邊的專業之間來回研究,導致偽學術流行於世,其害甚遠。
古代文化最重視經學,只有打好經學基礎才能真正懂得古代文化。祭祀卜筮屬於古禮學,是宗伯古儒學的核心,漢朝之後歸於經學。甲骨四堂並非古文經學大家,他們相當於古學中的雜家,具備多重身份,研究不同領域,進入多種行業,在短短數十年中發表無數文章和書籍,各種著作等身,這些粗雜研究成果並不可信。
綜上所述,中華歷史超過萬年,古代文字分為雅言與庶者通言,同時還夾雜虎士寮言,甲骨文篡偽者粗鄙無知,普通學者以訛傳訛,致使目前甲骨簡牘等偽造現象逐漸成為古代文化學術研究之主流。
附「孔子大學」定名之虞
定名的規矩極多,按照古禮必須要避諱,古人不能直接說先師孔子的尊號,一般稱作「夫子」。在儒門之內,只要提到「子」,必然就是指先師孔子。普通百姓一般稱文聖。祭廟稱作文廟。
避諱是古代最重要的禮儀,如果隨意冒犯,容易被後人判為無知無禮。
曲阜準備籌建大學,甚至打算使用夫子名諱。作為曲阜這樣的儒學聖地,如果不懂避諱,把尊號作大學名稱,後世學者必然以聖地之人多為粗鄙之徒也。我對此心存憂慮。
宗伯正曜| 卜算子·詠孔廟古柏
(先師孔子所居故堂即現在曲阜孔廟。)
獨立學堂邊,
靜聽聖賢語,
由喭參魯顏回瘦,
拄杖夫子去。
一心向高節,
曲枝臥闕裡,
正史循禮傳古經,
捧冠儒者回。
《論語》: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彥。
《孟子》:顏子當亂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孔子賢之。
炮轟甲簡系列
《「甲骨文」是百年來最大的一場贗品秀》
《討甲骨簡牘篡偽檄》
《炮轟「甲骨簡牘」第一彈|16萬甲骨就是最確鑿的造假證據》
《炮轟「甲骨簡牘」第二彈|「殷墟考古」之彌天硬傷》
《炮轟「甲骨簡牘」第三彈|雜談·學立千仞詘累害》
《炮轟「甲骨簡牘」第四彈|碳-14造假及日本「偽造考古文物案」》
《炮轟「甲骨簡牘」第五彈|甲骨祖宗-造假學商羅振玉》
《炮轟「甲骨簡牘」第六彈|甲骨文與聖旨孰重》
《炮轟「甲骨簡牘」第七彈|以民國宿儒為鑑》
《炮轟「甲骨簡牘」第八彈|鳥鼠同穴慎辨羽 窮獸聚群假古文》
作者簡介:
宗伯正曜,字翼雲,號大僕,參周宗伯學弟子。治學師從先師孔子(尊號魯姬丘子、子姬孔子),立身師從先師臥農先生(諸葛孔明,名亮),上古參周宗伯經學(古文經學)師從宗伯牖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