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秩序進入變革關鍵期

2020-12-05 人民網

原標題:周邊秩序進入變革關鍵期

我國是周邊安全環境最複雜的大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更加進取的心態、更加周全的謀劃、更加大度的形象,在周邊開拓奮進,贏得前所未有的戰略優勢。這種良好開局同國際戰略環境加速變革帶來的大環境、同域內外各方心態變化形成的小環境相疊加,推動我國與周邊互動進入新境界,推動周邊進入秩序變革重塑的關鍵期。

內外環境變化疊加推進周邊秩序加速調整

我國周邊形勢的演變歷程,同世界秩序的演變十分相似。周邊力量對比在過去10年發生了顯著變化,2010年中國經濟規模超過日本成為亞洲最大經濟體,加上中國在政治和安全領域原本就具有的影響力,對周邊的綜合影響一下子就顯現出來,引起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包括美國在內的域外國家的極大不適應。大國博弈在我周邊也更明顯,南海等一系列問題成為中美大國博弈的主線,中美互動成為左右周邊形勢的主要因素。東協作為傳統上的東亞地區合作中心,在應對海洋爭端等重大問題上明顯乏力,在地區經濟合作上有「拉不動」之勢。西部方向的印度近年來經濟形勢不錯,自負心態滋長,認為自己能對中國「彎道超車」。因此,周邊也需要重新建立力量平衡,形成更加符合新格局的經濟、政治、安全互動模式。

周邊熱點焦點問題新動向

周邊一系列熱點問題的新動向,為我國進一步優化和展開周邊戰略提供了新的條件。

經濟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推進將周邊經濟合作推向更高層次,由傳統意義上的經貿財經合作升級為全方位的發展合作,由市場思維上升為更加全面的治理思維。全面統合經貿合作、互聯互通、制度建設,從根本上推動地區經濟合作思維更新。藉此,周邊經濟合作有了強有力的抓手,「一帶一路」倡議的整體性和規模性使得合作大幅推進,我國對周邊地區發展合作的整合與引領前所未有,像以往那樣一個談判就阻滯地區合作十幾年的情況很難再出現,地區經濟合作開始邁上新臺階。

安全上,近年來推動周邊秩序重塑的關鍵線索主要是中美在周邊(當前主要是南海)力量的平衡,中俄在周邊(當前主要是中亞)力量的平衡,中印在周邊(當前主要是兩國邊界和南亞)力量的平衡,以及各方在東北亞地區力量的平衡等四個方面。當前,中俄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兩國在中亞地區相互協作。其他三條線索則分別顯現出新動向。

南海地區去年下半年以來形勢明顯向好,今年我國和東協安全合作再上新臺階,已經就《南海行為準則》框架文件和啟動海上緊急事態外交高官熱線等成果達成一致,為未來「準則」的實質性磋商奠定了良好基礎,是南海地區安全機制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而美國雖然聯合日本等國發表聲明攪局,但改變不了中國和東協正在加強合作的現實。未來,美很可能在扶持「代理人」頂在前面的同時,不斷加強自己地區軍事和政治存在。今年5月到8月,美軍連續三次在南海搞「航行自由」,軍機軍艦出動頻次明顯增多,南海鬥爭的表現也將轉向中美直接硬碰硬。中美作為大國,建立更加有效、更高層級的管控機制,實際上將更有利於南海地區和平。

東北亞地區的朝鮮在內外重重壓力下不斷搞核導實驗,形勢發展目前已經到了關鍵節點。冷戰後美朝總是先對壘後對話。柯林頓政府曾認真考慮過打擊朝鮮,但最後雙方接近實現元首會晤。小布希政府一開始態度十分強硬,最後也建立了高層級對話機制。歐巴馬政府實施戰略忍耐政策,實際上給朝鮮發展核導提供了空間。今天的朝鮮一旦真正具備核彈頭小型化和運送能力,將迫使美國正視威脅,很難再像以前那樣採取唬住朝鮮的「權宜之計」,也很難採取軍事手段解決朝核問題,而是需要坐下來認真思考如何通過政治對話徹底解決問題。這將對重啟朝鮮問題對話提供有利契機,也將是我們重塑東北亞地緣環境的重大機遇。

南亞地區因前段時間中印對峙看似棘手,實際也為我在西部方向重新布局提供了機會。中印作為兩個力量都在快速發展且接壤的大國,彼此有大量問題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核心是各自戰略空間邊界的確定,通俗的講就是中印各自的地盤有多大,邊界爭端實際上是戰略空間爭奪的直接表現。印度在邊界問題上長期採取不切實際的態度,多年來兩國在邊界摩擦不斷,而西部方向的戰略穩定對我國整體安全至關重要,此次中印對峙,實際上為我處理西部方向戰略安全打開了一個窗口。對內,提醒國人更加重視西部安全;對外,從對峙到解決,在某種意義上推動中印乃至中國同整個南亞的關係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印度戰略界認為國際問題可以「熱啟動」,也可以「冷啟動」,不管是冷還是熱,這次對峙都使得中印邊界的戰略博弈開了局。短期我國周邊可能是出現了一個新熱點,從長期看則是為解決一個大問題打下基礎。

我周邊戰略更加開拓奮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周邊戰略思想十分豐富,一系列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新方向為我國進一步推進周邊秩序重塑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一是在總基調上更加重視周邊,要更加奮發有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周邊外交戰略和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更加主動。二是打好周邊外交組合拳,善於謀事造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謀大勢、講戰略、重運籌,從戰略高度分析和處理問題,提高駕馭全局、統籌謀劃、操作實施能力,全面推進周邊外交。三是講求策略,精細拿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也是外交工作的生命。要找到利益的共同點和交匯點,要推進外交工作改革創新,加強外交活動的策劃設計,力求取得最大效果。要做好外交工作的統籌兼顧,組織和協調好方方面面,注意發揮各自優勢,把外交工作辦得更好。四是未來主要工作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周邊外交的戰略目標,就是服從和服務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發展同周邊國家的關係,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努力使周邊同我國政治關係更加友好、經濟紐帶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聯繫更加緊密。

總之,過去5年中央周邊戰略布局的巨大成就擺在面前,周邊格局向好發展的客觀形勢擺在面前,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對未來5年的周邊形勢發展保持高度自信,應該以更加積極主動、開拓奮進的精神面貌去經略周邊,創造我與周邊和諧發展、共同發展的美好局面,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創造良好周邊環境。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關鍵期和敏感期?
    根據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具有不平衡性的特點,提出了教育教育啟示就是在教育過程中要抓學生的關鍵期。那麼什麼是關鍵期呢?關鍵期是由奧地利生態學家勞倫茲提出來的,他認為關鍵期是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而蒙臺梭利提出了類似概念敏感期,在做題過程中發現大家對於兩者容易混淆,接下來重點為大家講解什麼是敏感期。什麼是敏感期?
  • 車聯網密碼應用進入發展關鍵期
    「2020中國網絡安全產業高峰論壇」昨日舉辦,上海證券報記者在車聯網安全發展分論壇上了解到,強化車聯網安全保障是當務之急,車聯網密碼應用進入發展關鍵期。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陳克龍介紹,智能網聯汽車已成全球產業競爭高地。
  • 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也是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把握這一關鍵期,推動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於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 殷紅博37年潛心研究證明 7歲前大腦發展關鍵期決定兒童未來
    中國網訊 7歲前大腦發展關鍵期的研究和關鍵期教育是目前國際腦科學、兒童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學領域最關注、最前沿的科研課題之一。發展關鍵期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將極大的改變當代和未來學前教育的理念、原則和教育方法,同時也將帶來學前教育的革命性變革和質的飛躍。那麼,什麼是大腦發展關鍵期?大腦發展關鍵期存在什麼樣的規律?
  • 黃河寧夏段出現封河 凌汛防禦進入關鍵期
    中新網銀川12月31日電 (於晶)12月31日,受近日持續低溫影響,黃河寧蒙河段封河上首進入寧蒙交界石嘴山麻黃溝,黃河河面猶如盛開的「白蓮花」,流凌已逐漸匯聚,形成了一條大地間飛舞的「銀龍」。目前封河河段水位較凌汛前上漲3米,封河日期較多年平均提前9天。封河河段水勢相對平穩,未出現災情。
  • 北鬥全球組網進入關鍵期 年底北鬥三號在軌衛星將達19顆
    央廣網北京9月9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來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消息,今年底,北鬥三號衛星在軌數量計劃達到19顆,北鬥工程全球組網進入關鍵期。北鬥是我國自主研製的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已經進入全球組網階段。截至目前,已經有12顆北鬥三號衛星在軌,計劃在11月底前,分四次再發射7顆衛星。這也是北鬥工程開始全球組網以來發射任務最密集的階段,表明北鬥工程全球組網進入關鍵期。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計劃到今年11月份可以完成19顆衛星的發射。
  • 地區安全秩序與大國崛起
    確保核心利益基礎上的戰略協調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管控雙重壓力,同時可為權威秩序轉型(轉向均勢或霸權秩序)做好準備。這些發現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國際秩序轉型和崛起戰略的理論研究,同時有助於中國探索適應不同周邊安全秩序的戰略選擇。
  • 中冶五冶廈門天馬高潔淨廠房工程進入首戰關鍵期
    目前,近3萬立方米的華夫板混凝土陸續開始澆築,標誌著該項高級別潔淨製造廠房工程進入首戰關鍵期。   該項目位於廈門市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國內第一條也是全球第二條第5.5代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生產線。該項目廠房為高級別潔淨製造廠房,其最高潔淨度要求達到100級。
  • 兒童文學作家提醒您:閱讀也有關鍵期
    對於0——6歲寶寶來說,人生的最初六年充滿了心理生理發展的關鍵期,關鍵期的關鍵閱讀應該是親子閱讀的必讀書,滿足了關鍵期的發展,寶寶建立了閱讀習慣,就可以登上選讀和精讀的階梯了。那麼,什麼是關鍵期的關鍵閱讀呢?說到關鍵期三個字,我們都能從漢字的意義上理解它是非同一般的時期。
  • 勞倫茲和他的關鍵期
    一、理論來源「關鍵期」一詞是由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勞倫茲在動物心理實驗研究中提出來的,勞倫茲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可能出生印刻的有效期即為關鍵期。人類心理的關鍵期是指最易學會和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行為動作的特定年齡時期,關鍵期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孩子學得容易、學得快,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錯過關鍵期再學,就需要花費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才能彌補,或者永遠無法彌補。
  • 全國糧食夏收圓滿結束,秋糧進入生產關鍵期,上海松江農民爭分奪秒...
    春爭日,夏爭時,眼下全國糧食夏收圓滿結束,秋糧也進入生產關鍵期。作為滬上重要糧倉,當前上海市松江區的糧食生產穩定,在秋糧生長關鍵期,農民爭分奪秒抓生產,農技、農機等部門做好農業服務保障,齊心協力築好秋糧豐收基礎。
  • 關鍵期,敏感期的前世今生
    關鍵期,敏感期的前世今生都在這裡!你知道「關鍵期」「敏感期」嗎?你不知道,但你一定聽說過!這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路漫漫其修遠兮的育兒道路上,你會發現自己是個「小白」,生怕孩子因為你的「空白」而錯過引導他的重要時期。
  • 未來2年,農村進入發展關鍵期,2個職業有前途,農民不妨考慮下
    今年的一號文件已經明確了發展任務目標,也就是說在今明2年,農村有很多硬任務必須在2020年啃下來,除了脫貧攻堅工作,人居環境之外,還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水平等等,而農民最關注的就業問題,今年的一號文件也有新的發展目標,不僅要發展壯大農村特色產業,還要改變農村買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同時還會支持鄉村創業創新體系,鼓勵更多的資本到農村發展產業農業,帶動農村發展,增加就業機會,而筆者觀察到,在未來2年,農村進入轉型關鍵期的同時
  • 幼兒成長的秘密——關鍵期
    那是因為他錯過了語言學習的關鍵期。關鍵期(Critical Period)是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關鍵期中,在適宜的環境影響下,行為習得特別容易,發展特別迅速。在關鍵期內,機體對環境的影響極為敏感,有的研究者因而稱其為敏感期。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關鍵期
    關鍵期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指的是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於形成的時期,即環境因素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這一考點在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中多有涉及,下面簡要介紹關鍵期概念相關知識點以及在歷年考試中的考查方式。一、關鍵期概念關鍵期的研究始於奧地利動物習性學家勞倫茲(洛倫茲)。
  • 殷紅博:七歲前是培養頂級人才的關鍵期
    那麼,大師們是如何成長起來的?什麼樣的人才具備大師的素質?大師從什麼年齡開始培養最重要?有培養大師的關鍵期嗎?這是人們都關心的問題。記者就以上問題採訪了國際傑出人才關鍵期培養理論創始人、中國精英人才關鍵期教育奠基人,著名人才學與天才兒童教育專家殷紅博教授。
  • 德師傅張久鵬:中國汽車服務連鎖正經歷第三次變革
    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兩億輛,汽車後市場產值亦飛速提升,目前汽車後市場產值規模約為6000億至8000億元,預計隨著平均車齡逐漸延長、汽車保有量的穩步增長,中國汽車後市場年均增速將超過30%,汽車後市場產值在2017年-2018年即將突破,進入萬億時代。
  • 如何抓住「印刻效應「關鍵期,讓孩子打好英語基礎?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位勞倫茲前輩跟鴨媽媽一起進入鴨圈,先見到他的小鴨子們都會跑過去找他。最悲傷的是,這些找他的小鴨子們,長大後的求偶行為也是向人類進行。美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曾做過追蹤研究,建立了一個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模型,其中提到:2歲~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期
  • 蘇州進入防汛最關鍵期 極端天氣災害須防範
    蘇州進入防汛最關鍵期蘇州市水利局副局長夏堅介紹了今年的防汛工作。他說,今年4月以來,太湖流域降雨較常年偏多,受此影響,太湖水位從4月1日的3.09米上升至昨天(6月24)日的4.02米(超警戒水位0.22米)。
  • 中國周邊海洋問題:本質、構成與應對思路
    進入21世紀,美國加大了在中國周邊海域開展抵近軍事偵測活動的力度,引起中美之間就專屬經濟區軍事活動合法性問題的爭論。2010年以後,美國再次祭起航行自由大旗,實際上將中國在南海的主張及其維護主張的措施和做法幾乎全部打入「航行自由」的對立面,並進一步從2015年開始在中國南海島礁鄰近海域高調頻繁開展「航行自由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