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簡報 | 發現顏值相關的基因;2021年暫不受理臍帶血幹細胞庫申請

2021-01-09 網易

  基因及數字生命健康行業簡報

  127期

  圖:科學家發明將線粒體分離並轉移到

  哺乳動物細胞中的高通量裝置(來源/SCIEPRO)

  政策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

  2020年12月30日,根據新華網報導,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包括協調抗疫行動確保疫苗的公平分配、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共促經濟復甦、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對接、相互支持中歐舉辦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自然保護國際會議和推動多邊合作等。

  ?2021年暫不受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

  設置審批申請

  2020年12月3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設置審批有關事宜的通知》,決定2021年暫不受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設置審批申請。

  ?2020版醫保目錄正式公布

  談判成功的藥品均價降幅過半

  2020年12月28日,國家醫療保障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 年)》,並將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本次調整涉及總計 162 種藥品進行了談判,談成率達到73.46%,降幅50.64%。

  目錄參考信息>>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2/28/content_5574062.htm

  ?FDA正式解除對基因治療藥物AT132

  臨床試驗的暫停

  2020年12月31日,根據OBiO GeneTherapy報導,日本製藥企業安斯泰來Astellas Pharma旗下全資子公司Audentes Therapeutics宣布得到了FDA的通知,正式解除針對X連鎖肌小管性肌病基因治療藥物AT132的臨床暫停狀態。由於在2020年6月和8月,共計3起高劑量組大童受試者的死亡事件,Audentes重新調整了臨床試驗方案,降低了AAV用量,具體的試驗方案將於幾周後公布。

  https://mp.weixin.qq.com/s/37F61eSk9jfk-tDW7Raupg

  產業

  ?今是科技發布臨床納米孔測序儀樣機

  圖:今是科技測序儀樣機(來源/動脈網官網)

  2020年 12月24日,根據動脈網報導,今是科技有限公司召開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工程樣機發布會, 據報導,這是國內第一臺瞄準廣泛臨床醫療應用的基因測序儀的工程樣機。

  參考信息>>

  https://vcbeat.top/M2ViZmQ3ZmZiM2FjNDA3NmQyYzA5OGVkNTFlOTE4M2Y=

  https://v.qq.com/x/page/m3215jhujne.html?start=3

  ?字節跳動布局醫療健康

  2020年12月24日,根據媒體公開消息,成立於2016年字節跳動AI Lab正在招攬AI Drug(AI 製藥)領域人才。同時,字節跳動成立了專門負責大健康業務的部門, 由原百度副總裁吳海峰負責。12月,字節跳動旗下小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全資入股了么零貳四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後者由吳海峰創立。

  ?華大基因與瀚維智能醫療聯合推出

  可移動的「兩癌」智能篩查車

  2020年12月27日,華大基因與瀚維智能醫療聯合推出了面向宮頸癌篩查和乳腺癌篩查的可移動「兩癌」智能篩查車,配有用於宮頸癌篩查的華大基因SeqHPV®自取樣HPV檢測,以及用於乳腺癌篩查的瀚維AIBUS乳腺超聲系統。

  ?臻和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造

  2020年12月27日,根據」臻和基因「官微,「無錫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無錫臻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前(2020年10月),無錫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金額超人民幣十億元的戰略融資,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國調基金)領投。

  ?上周重大投融資事件

  

  華銀健康,綜合性健康醫療集團,獲1億元Pre-IPO融資。高特佳弘瑞領投(高特佳健康產業五期基金出資),廣發乾和等機構跟投。

  

  23andMe,基因大數據公司,完成8250萬美元F輪融資,紅杉資本和NewView資本領投。

  

  百奧智匯,單細胞大數據及分析平臺,完成A+輪融資,軟銀中國資本領投,IDG資本、杏澤資本跟投。

  

  飛朔生物,腫瘤精準醫學檢測,完成新一輪近億元融資,德屹資本領投,陽明創投和老股東喬景資本及景旭創投跟投。

  

  泰萊生物,多組學癌症早篩技術,完成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鼎暉投資領投,泰煜投資、為來資本跟投。

  

  伯科生物,國產化高通量DNA合成技術,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建銀國際管理的建興醫療基金領投,深圳尚坤醫療基金跟投。

  

  煥一生物,AI+多組學+系統免疫技術的新藥研發平臺,獲數千萬元天使融資,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領投,心元資本跟投。

  

  技術

  ?顏值背後的基因線索

  12月7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團隊在 Nature Genetics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對8246個人類樣本進行了薈萃分析,確定了203個與正常範圍的面部變異相關的SNP,其基因座中有許多基因與顱面部形狀和整體形態有關,包括部分SNP會導致唇裂等。

  參考信息>>

  Julie D. White et al.,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the human face, Nature Genetics,2020

  ?高通量的線粒體轉移裝置

  12月29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瓊森綜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 Cell發表研究成果,即開發出了一種簡單的高通量裝置 MitoPunch,可以將分離的線粒體及其相關的線粒體DNA轉移到哺乳動物細胞中,可以用於研究線粒體,疾病建模和潛在的再生療法

  參考信息>>

  Alexander N. Patananan et al., Pressure-Driven Mitochondrial Transfer Pipeline Generates Mammalian Cells of Desired Genetic Combinations and Fates, Cell, 2020

  ?湯富酬課題組和希望組開發出

  單細胞轉錄組三代單分子測序新方法

  2020年12月30日,根據測序中國報導,北京大學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湯富酬課題組與北京希望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 Plos Biology期刊上在線發表研究成果,開發了一種基於三代單分子測序平臺的高靈敏度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方法—SCAN-seq,鑑定出了30000多種全新的轉錄本,通過單細胞轉錄組三代測序數據將一個單細胞中的父母源轉錄本準確區分開並分別進行精準定量分析。

  參考信息>>

  Xiaoying Fan et al., Single-cell RNA-seq analysis of mouse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by third-generation sequencing, Plos Biology, 2020

  ?光遺傳學控制腸道代謝來延長壽命

  2020年12月16日,萊斯大學貝勒醫學院的團隊在eLife中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通過腸道細菌代謝的光遺傳學控制來延長蠕蟲的壽命。產生可樂酸(CA)代謝物的細菌可以將蠕蟲的壽命延長多達50%,科學家們通過基因工程改造了一種在光的定量控制下分泌CA的大腸桿菌菌株, 他們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光來打開或關閉腸道細菌基因。

  參考信息>>

  Lucas A Hartsough et al., Optogenetic control of gut bacterial metabolism to promote longevity, eLife, 2020

  ?新型廣譜抗生素

  可殺死多種耐藥性細菌並增強免疫

  12月23日,美國威斯塔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其開發了一類IspH抑制劑,能直接殺滅幾種耐多藥細菌的臨床分離株,同時激發對耐藥性菌的快速免疫反應。

  參考信息>>

  Kumar S. Singh et al., IspH inhibitors kill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mobilize immune clearance,Nature, 2020

  應用

  ?我國首個新冠疫苗附條件上市

  保護效力為79%

  2020年12月31日,科技日報記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2月3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依法批准了國藥中生北京公司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附條件上市,這是我國首個附條件上市的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數據結果顯示,該疫苗接種後安全性良好,免疫程序兩針接種後,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中和抗體陽轉率為99.52%,疫苗針對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19)的保護效力為79.34%。

  參考信息>>

  https://mp.weixin.qq.com/s/4yywdal1t1x3Fs91QeLRmA

  文章 | 基因慧

  編輯 | Barney

  拓展閱讀

  【聲明】為傳播科學信息,推動基因及數字生命健康產學研連接, 我們秉持中立、專業、賦能的理念收集、分析或發布信息。但由於時效性及行業特殊性,所刊登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不作為決策依據;本文相關信息不代表基因慧機構的觀點 ;「基因慧」刊登的原創內容的智慧財產權為「基因慧」商標擁有者及相關權利人所有;歡迎轉載,轉載請申請並註明來源。歡迎個人及機構投稿及合作。

  關於基因慧

  基因慧是數字生命健康領域創新服務平臺。團隊深耕行業十餘年,從行研諮詢、媒體資訊、產業平臺等角度提供優質內容。作為國發改產業研究合作單位,基因慧聯合多家頭部機構連續四年發布公開的行研報告,為產業園、投資機構、頭部企業及政府提供諮詢規劃服務,參與組織發布行業共識和標準,致力於建設數字生命健康產業數位化平臺,服務生命科技創新創業。

  ☆

  ☆ 參與組織發布、

  ☆ 發布產業大數據平臺

  ☆ 中國遺傳學會生物產業促進委員會委員

  ☆ 發布數十份

  ☆ 組織基因檢測聯盟(籌)、

  ☆ 主辦、

  ☆ 受邀為、、、等報告

  ☆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政策研究應用分會常務委員

  使連接產生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2021年暫不受理臍帶血庫新設申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5日訊(記者 韓璐) 國家衛健委於2020年12月31日發通知宣布2021年暫不受理臍帶血庫設置審批申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是以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為目的,具有採集、處理、保存和提供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能力的特殊血站。據介紹,按照《獻血法》《血站管理辦法》等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對臍帶血庫實行設置審批管理。目前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臨床應用範圍為治療血液系統疾病。 早在2000年,原衛生部醫政司成立臍帶血庫專家委員會。
  • 2020年之前,中國將只有這7家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
    2020年之前,中國將只有這7家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 來源:生物探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1-09   今日/總瀏覽:3/3338
  • 河南幹細胞_新生兒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發現_鄭大中科博生
    1984年Boyee等發現人臍帶血中含有造血幹細胞,並預言臍帶血將是臨床上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個新來源。1988年10月,法國巴黎聖路易醫院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合作,首次進行白細胞抗原( HLA)相合的同胞間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CBSCT),成功地救治了一名Fancomi貧血患兒,開創了人類造血幹細胞移植的(HSCT)的又一新紀元。
  • 牽手美加醫學 華大基因進軍牙髓幹細胞應用
    據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尹燁透露,隨著各個國家都在加快幹細胞領域政策的開放,中國正式允許幹細胞進入臨床研究的相關政策或將在一個月內出臺。有業內專家預測,全球幹細胞產業近兩年潛在市場約800億美元,到2020年前後可達4000億美元。
  • 中國首個治療地貧基因編輯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今年10月份,兩位女性科學家憑藉開發基因編輯技術斬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後,這項前沿的生物技術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而中國在開發相關基因編輯療法上也迎來了最新的突破。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這也是國內首個獲得受理的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
  • 基因簡報 | 東阿阿膠等發布驢基因組;美因基因擬上市;基因檢測在粵...
    基因與數字生命健康行業簡報  124期  政策  ?華大智造此次科創板IPO選擇了第四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4131.9475萬股,募集資金25.28億元。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年1-9月,華大智造營收為17.4億元,歸母淨利潤1.6億元。
  • 中國首個基因編輯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它可以在活體基因組的特定位置插入、刪除、修改或替換一段DNA片段,被認為是可以解決諸多疑難病症的「終極方法」。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就頒給了基因編輯技術的兩位先驅。最近,這種技術在中國的應用也有了新突破。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有望造福3000萬人
    近日,中關村企業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創新藥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如何挑選細胞基因敲除的細胞株?海星生物細胞庫
    Cas9X實驗室在幾年的合作歷程中,我們每年都接到大量的客戶的細胞,用於做細胞基因敲除或者其他的細胞基因編輯工作。我們與一流的實驗室合作過,也和各大醫學系統的實驗室合作過,我們每每感覺到細胞生物學研究的困難,就是細胞來源的穩定性對細胞基因敲除結果的影響太大了。
  • 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臨床獲受理 產業轉化提速
    27日,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這也是國內首個獲得受理的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自2013年以來,基因編輯領域持續火熱。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治療β地中海貧血
    10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國內基因編輯領域先鋒博雅輯因(EdiGene, Inc.)獲悉,公司當天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受理號:CXSL2000299),即CRISPR/Cas9
  • ...超級細菌傳播,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申請受理,月球亮面首次發現水
    植物「伏地魔」與細胞器演化的秘密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研究所研究員張憲春研究團隊以伏地卷柏為例,發現了植物細胞器基因組新的演化模式。這項研究揭示了早期陸地植物卷柏中獨特的細胞器基因組演化模式及機制,拓展了人們對植物界細胞器基因組演化的認識。相關研究成果發布在《植物學雜誌》上。
  • 《關於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設置審批有關事宜的通知》的解讀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以下簡稱臍帶血庫)是以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為目的,具有採集、處理、保存和提供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能力的特殊血站。按照《獻血法》《血站管理辦法》等要求,我委對臍帶血庫實行設置審批管理。為加強臍帶血庫管理,優化臍帶血庫功能布局,提升依法規範執業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經研究,決定2021年暫不受理臍帶血庫設置審批申請。我們將根據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情況,不斷調整完善臍帶血庫管理政策,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來源:承德市衛健委】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中國首家間充質幹細胞庫在天津落成
    新華網天津頻道4月25日電(記者滿學傑 張澤偉) 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所屬的間充質幹細胞庫24日在天津落成。這個中國唯一的間充質幹細胞庫將致力於幹細胞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並提供幹細胞儲存等服務。
  • 《2021中國基因行業應用研究報告》報告案例徵集
    《2021中國基因行業應用研究報告》撰寫進行中億歐智庫於近年一直對我國基因產業保持的密切的關注,並認為現今我國基因相關行業的應用發展已經呈現出多樣化(多場景應用)與完善化(應用模式成熟)兩種特性,並決策撰寫《2021中國基因行業應用研究報告》,深度梳理、分析我國基因行業各應用場景及各場景內企業的發展現狀,給予基於行業視角的評價與洞察。
  • 博雅輯因提交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儲存到研發毛髮再生等技術鄭大幹細胞庫切入千億級幹細胞治療市場
    2019年10月,科技部發布的《「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2019年擬立項項目公示清單》顯示,共計22個相關項目獲得中央財政經費總計超過3.67億元的支持。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政府就制定了《人的體細胞治療及基因治療臨床研究質控要點》等一系列規範文件來促進幹細胞研究及臨床產業的發展。特別是2015年之後,國家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幹細胞產業駛入快車道。
  • 【關注】博雅輯因CRISPR基因編輯β地中海貧血療法IND申請獲受理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今日(10月27日),博雅輯因官網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乳牙創造再生奇蹟 國內首家GMP級口腔幹細胞庫落戶北京
    (華聲在線訊 李勁)中國首家GMP級口腔幹細胞庫7月25日在北京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大醫療產業園落成。該醫學項目由「世界口腔幹細胞之父」、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牙醫學院口腔分子生物系系主任施松濤教授領銜,得到科技部資助。
  • 衛生部:基因克隆技術臨床暫不應用 違規將追責
    臨床上,有些新的診療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還需要對應用技術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資質作出規定;有些技術在安全性、有效性、醫學倫理等方面尚有爭議,不適於臨床應用;一些醫療機構在不具備相應人員、設備、設施、技術條件的情況下,存在不規範地應用相關醫療技術的現象。《辦法》的頒布實施填補了我國在醫療技術準入管理領域的空白,將從源頭上規範技術使用,遏制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