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的新證據!超導體中量子臨界點附近存在量子漲落

2020-09-05 科學大觀園雜誌


正如黑洞是空間中的奇點,量子臨界點是量子材料不同狀態間的點狀交叉點。在這裡,有可能出現各種奇異的電子

量子臨界點(QCP)是量子材料不同狀態間的點狀交叉點。研究人員通過給材料施加強磁場、高壓,或者摻雜某些原子,可以將材料調整至QCP,由此實現超導。然而,科學家們對超導材料QCP的理解仍然相當有限。

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科學家、斯坦福材料與能源科學研究所(SIMES)研究員Wei-Sheng Lee說:「QCP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有人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它與黑洞非常相似。在QCP附近,科學家可以發現各種奇怪的電子行為。」

8月31日,Lee等在《自然·物理學》雜誌中報告說,他們使用共振非彈性X射線散射技術(RIXS)探測了高溫超導材料銅酸鹽的電子行為,發現了QCP及其相關漲落的確存在的有力證據。

近年來,高溫超導體研究如火如荼。目前,還沒有人了解高溫超導背後的微觀機理。銅酸鹽中是否存在QCP也充滿爭議。

在英國鑽石光源(DLS)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銅酸鹽冷卻到零下183攝氏度左右,使其轉變為超導材料,然後重點關注了電荷序。接著,研究人員用X射線激發銅酸鹽,並測量了散射到RIXS探測器中的X射線,以分析激發態以聲子形式在材料原子晶格中的傳播情況。同時,X射線和聲子還激發了電子的電荷序條紋,引發條紋漲落。RIXS提供的數據反映了電荷條紋行為與聲子行為之間的耦合,因此通過觀測聲子,研究人員也能測定電荷序條紋的行為。

科學家們的預期是,當電荷序條紋變弱時,激發態也會減弱。Lee說:「觀測結果非常奇怪。當超導態的電荷序變弱時,激發態反而增強了。據我所知,這是首個顯示這種『悖論式』結果的電荷序實驗。有觀點認為,這是系統接近QCP時的表現。在QCP時,量子漲落變得非常強烈,甚至『融化』了電荷序——就像加熱冰塊,增強了剛性原子晶格的熱振動,使其融化成水。兩者的區別在於,量子融化一般發生在零點溫度。我們在RIXS中觀察到的意外強電荷序激發就是量子漲落的證據。」

Lee表示,團隊正在更廣泛的溫度範圍,以及不同摻雜條件下,研究這種奇特的現象,以確定能否更準確地找到銅酸鹽材料的QCP。

SIMES理論科學家、論文作者Thomas Devereaux指出,許多相態可以在銅酸鹽和其他量子材料中產生糾纏。他說:「超導態和磁狀態、電荷序條紋強烈糾纏在一起,以至於你可以同時觀察到多種狀態。然而,受困於傳統思維方式,很多人還認為它們是非此即彼的。我們正在嘗試挖掘出更多細節。」

原創編譯:雷鑫宇 審稿:西莫 責編:程建蘭

期刊來源:《自然·物理學》

期刊編號:1745-2473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0-08-evidence-quantum-fluctuations-critical-superconductor.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有力的新證據!超導體中量子臨界點附近確實存在量子漲落
    研究人員使用共振非彈性X射線散射技術探測了高溫超導材料銅酸鹽的電子行為,發現了量子臨界點及其相關漲落的確存在的有力證據。正如黑洞是空間中的奇點,量子臨界點是量子材料不同狀態間的點狀交叉點。在這裡,有可能出現各種奇異的電子行為。量子臨界點(QCP)是量子材料不同狀態間的點狀交叉點。
  • 《自然-物理》:超導體中量子臨界點附近的量子漲落的新證據
    在今天剛剛出版的《自然-物理》上的一篇重要論文的研究結果,表明了超導體中量子臨界點附近的量子漲落的新證據。論文第一、第二作者與通訊作者,分別為在史丹福大學和英國鑽石源實驗室從事研究的中國學者。在可能存在於量子材料中的所有奇特的物質狀態中,隨著溫度、電子密度和其它因素的變化而變得交織在一起,一些科學家認為,在一個特殊的因素交叉處,存在一個特別奇怪的並置,稱為量子臨界點(quantum critical point,縮寫:QCP) 。
  • 超導體中量子臨界點附近的量子漲落新證據
    奇點,量子臨界點是量子材料不同狀態間的點狀交叉點。量子臨界點(QCP)是量子材料不同狀態間的點狀交叉點。研究人員通過給材料施加強磁場、高壓,或者摻雜某些原子,可以將材料調整至QCP,由此實現超導。然而,科學家們對超導材料QCP的理解仍然相當有限。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科學家、斯坦福材料與能源科學研究所(SIMES)研究員Wei-Sheng Lee說:「QCP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
  • 超導體中量子臨界點附近的量子漲落新證據
    正如黑洞是空間中的奇點,量子臨界點是量子材料不同狀態間的點狀交叉點。在這裡,有可能出現各種奇異的電子行為。 量子臨界點(QCP)是量子材料不同狀態間的點狀交叉點。研究人員通過給材料施加強磁場、高壓,或者摻雜某些原子,可以將材料調整至QCP,由此實現超導。然而,科學家們對超導材料QCP的理解仍然相當有限。
  • 浙江大學科研團隊首次發現鐵磁量子臨界點證據
    近日,浙江大學教授袁輝球團隊等首次在純淨的重費米子化合物中發現鐵磁量子臨界點,並觀察到奇異金屬行為。
  • 科學家首次發現鐵磁量子臨界點確鑿證據—新聞—科學網
    這一發現打破了人們普遍認為鐵磁量子臨界點不存在的傳統觀念,並且將奇異金屬行為拓展到鐵磁量子臨界材料中。相關成果3月5日在線發表於《自然》。 袁輝球表示,此項工作不僅為量子相變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並且將銅基高溫超導和反鐵磁重費米子材料中觀察到的奇異金屬行為延伸到了鐵磁體系。
  • 計算發現,是量子漲落維持了創紀錄的高溫超導體的晶體結構
    頂部顯示了複雜的古典能源格局的草圖,其中存在許多極小值。另一方面,在底部,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重塑的,更簡單的量子能量態勢的草圖,其中只有一個最小值得以保留。圖片:材料物理中心來自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德國和日本的國際研究人員團隊進行的計算表明,有記錄的超導十氫化鑭(LaH10)化合物的晶體結構因原子的量子漲落而穩定。
  • 發現量子相變與超導共存,超導相保護量子臨界行為不受無序影響
    艾姆斯實驗室的物理學家,成功地在一個重要但難以到達的區域對鐵基超導體進行了測量,在這個區域,臨界量子漲落主導著物理過程。使用一種新的傳感技術,研究人員準確地繪製了超導狀態深處的量子相變,即一種理論上與超導緊密耦合的現象。這種創新的實驗裝置,被稱為氮空位(NV)磁鏡,具有高靈敏度,實際上是非侵入性的,比以前用於探索超導材料中類似物理的實驗裝置更精確。
  • 「量子漲落」在實驗室被觀察到!
    在量子力學中,量子漲落(量子真空漲落)是在空間任意位置對於能量的暫時變化。從維爾納·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可以推導出這結論。量子漲落對於宇宙大尺度結構的起源非常重要,它可以解釋宇宙為什麼會出現超星系團、纖維狀結構這一類結構的問題。根據宇宙暴脹理論,宇宙初期是均勻的,均勻宇宙存在的微小量子漲落在暴脹之後被放大到宇宙尺度,成為最早的星繫結構的種子。
  • 發現量子相變與超導共存,超導相保護量子臨界行為不受無序影響!
    艾姆斯實驗室的物理學家普羅佐羅夫說:似乎超導相保護了量子臨界行為不受無序影響,這是相當了不起的!隨著繼續研究具有這種新能力的其他材料,這將有助於回答有關非常規超導起源的重要理論問題。研究小組使用NV探測器精確測量了倫敦穿透深度,即磁場從超導體表面穿透到超導體的深度,其研究發表在《新物理學》期刊上。
  • 銅超導體中的尺度不變磁電阻
    這讓人懷疑在奇怪的金屬狀態下,準粒子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它表示尺度不變的動力學(即缺乏一個內在的能量尺度).在這兩個類中都可以觀察到這種行為。 高Tc超導體?銅和pnictides但是它的微觀起源和超導電性的含義還沒有完全被理解。尺度不變輸運通常與金屬量子臨界性有關:一個特徵能量尺度被外部參數連續調諧,並在調諧參數時消失。
  • 接近絕對零度時,熱力學漲落幾乎消失了,而量子漲落被觀察到!
    同樣,磁性材料在臨界溫度下變得非磁性,然而也有不依賴於溫度的相變,它們發生在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附近,並與量子漲落有關。一項研究涉及極端條件下的實驗,特別是超低溫和強磁場,並伴隨著對實驗結果的理論解釋,探索了這種類型的情況,並研究了在極不尋常的轉變中表現出量子臨界點。
  • 接近絕對零度時,熱力學漲落幾乎消失了,量子漲落被觀察到
    同樣,磁性材料在臨界溫度下變得非磁性,然而也有不依賴於溫度的相變,它們發生在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附近,並與量子漲落有關。一項研究涉及極端條件下的實驗,特別是超低溫和強磁場,並伴隨著對實驗結果的理論解釋,探索了這種類型的情況,並研究了在極不尋常的轉變中表現出量子臨界點。
  • 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時空「量子漲落」引起因果不確定性
    然而,這種特殊的假設並不適用於量子物理學,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的方向。量化過程中i的各種因素都與因果作用的方向有關,這導致了量子物理中的『因果箭頭』,這種聯繫不常被討論Donoghue和Meneze對這樣一個事實很感興趣,即宏觀的因果感,也適用於經典物理,是由於量子理論的底層結構。
  • 時空「量子漲落」引起因果不確定性?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
    然而,這種特殊的假設並不適用於量子物理學,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的方向。量化過程中i的各種因素都與因果作用的方向有關,這導致了量子物理中的『因果箭頭』,這種聯繫不常被討論Donoghue和Meneze對這樣一個事實很感興趣,即宏觀的因果感,也適用於經典物理,是由於量子理論的底層結構。因此,在他們的研究論文中,進一步研究了因果關係的這一特定方面,以便收集對其意義和含義的洞察。在同一理論中可能存在因果關係對立箭頭的想法甚至更加模糊。
  • 超導體的新突破,離室溫超導又近了一步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員島康幸和他的合著者展示了他們可以更近距離地觀察「奇怪」金屬中發生了什麼。這些「奇怪」金屬是在電阻中表現出不尋常溫度行為的特殊材料。這種「奇怪的」金屬行為在許多不處於超導狀態的高溫超導體中被發現,這使得它們對科學家研究某些金屬如何成為高溫超導體非常有用。
  • ...中心王健研究組及合作者的最新成果:反常量子格裡菲思奇異性的...
    隨後被液態柵極技術發明人東京大學Iwasa教授的綜述文章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2, 16094 (2016)譽為二維晶態超導中三個最重要的主題之一。量子格裡菲斯奇異性的研究表明,無序可以定性地改變量子相變的臨界行為,其主要特徵是趨於量子臨界點時,二維超導體系的動力學臨界指數發散。
  • 電荷漲落!又發現超導體中的新性質
    超導優異性能的應用無疑我們所夢寐以求的,然而要做到這一點,線路必須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以至於目前大規模使用超導體是不經濟的,也不現實。因此,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中,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新的超導材料,新的超導材料可以在不那麼令人望而卻步的溫度下發揮作用。希望寄托在所謂的銅酸鹽,銅和氧基化合物,也被稱為高溫超導體,科學界正在集中精力研究。
  • 相對論、量子力學和自組織理論完美揭示了宇宙創生和發展的秘密
    大爆炸理論比較有力的證據就是天文觀測到的大爆炸痕跡——微波背景輻射 大爆炸痕跡-微波背景輻射原因就是存在量子漲落。我們前面說宇宙奇點是無,無就是一種絕對的狀態,但是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無是一種不可能穩定存在的狀態,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狀態。量子漲落會打破奇點無邊際的荒漠狀態。其中一次的量子漲落影響了奇點的狀態,奇點崩潰了,宇宙從虛無中創生了。
  • 巡遊電子量子臨界行為研究取得進展
    然而,巡遊電子量子臨界現象是典型的量子多體問題,牽扯到對於無窮多耦合著的量子臨界玻色、費米自由度的嚴格處理,傳統的以平均場和微擾論為代表的解析方法無法提供定量甚至是定性正確的結果。故而經過理論凝聚態物理學家數十年的努力,雖然高階圈圖計算和新的重正化群方案以及對於非費米液體行為的猜測一直在向前推進,但是系統臨界指數和臨界動力學行為等普適的、嚴格的結論仍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