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

2020-07-25 魅力科學君

地球人都知道30℃的氣溫意味著什麼,總之就是一個字——熱,然而當我們把自己泡在同樣溫度的水裡時,卻不會覺得熱,假如我們在水裡稍微呆久一點,甚至還會感覺到有點冷。這就有點讓人奇怪了,明明是同樣的溫度,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呢?


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

其實這就是一個散熱問題,我們都知道,任何一臺機器在工作的時候都會產生熱量,如果這些熱量沒有及時散發出去,它們就會讓機器的內部不斷積累,從而造成機器的溫度越來越高,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臺機器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

我們人類的身體也可以看成是一臺精密的機器,並且每時每刻這臺機器都在運轉,即使是在我們一動也不動,或者睡覺的時候也是如此(因為我們的身體需要維持必需的生理活動),所以說我們的身體也需要持續不斷地散熱。除此以外,這臺機器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在於,其核心溫度必須保持在37℃左右,它才能正常運行。


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

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在持續散熱的同時,還需要保證體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進化出了一套精妙的體溫調節系統。簡單地講,這套系統的工作原理就是,由分布在身體各處的溫度感受器監控身體的冷熱程度,再由體溫調節中樞來實時控制體溫。

通常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有兩種常規的散熱方式,一種是依靠循環系統將體內產生的熱量帶到身體表面,然後將其散發出去;另一種則是依靠呼吸系統呼出體內溫度較高的空氣,然後再吸入外界溫度較低的空氣,從而達到散熱的目的。


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

在我們的身體僅憑這兩種常規的散熱方式進行散熱的時候,如果體內產生的熱量大於身體散發出的熱量,那麼我們就會覺得熱,這時體溫調節中樞就會啟動身體的降溫機制(比如說放大毛孔、排汗等);反之我們則會感到冷,這時體溫調節中樞就會啟動身體的升溫機制(比如說收縮毛孔、發抖或「打冷戰」等),從而使我們的體溫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


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

顯而易見的是,假如這兩者相等的話,我們就會覺得既不冷又不熱,這時我們的體溫調節中樞就不會加以幹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會覺得外界的溫度非常適宜。

因此可以說,我們對冷熱的感知,取決於體內產生的熱量與身體散發出的熱量之間的平衡關係。物理學告訴我們,決定這種平衡關係的除了外界的溫度以外(外界的溫度越低,散熱效果越好,反之亦然),還跟物質的傳熱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相關數據顯示,空氣在30℃的時候,其導熱係數僅為大約0.026W/(m·℃),而在同樣的溫度下,水的導熱係數卻為大約0.59W/(m·℃),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的傳熱能力遠遠超出空氣。

有了以上的知識,我們就可以輕鬆解釋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了。


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

當我們被30℃的空氣包圍時,儘管外界的溫度低於我們的體溫,但由於空氣的傳熱能力較差,這會導致我們體內產生的熱量不能有效地散發出去,於是我們就感覺到熱了,而當我們泡在30℃的水就不一樣了,因為這些水可以及時地帶走我們散發的熱量。假如我們在這種溫度的水裡面稍微呆久一點的話,這些水甚至還會讓我們體內產生的熱量稍微小於身體散發出的熱量,於是我們就會感到冷了。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
    地球人都知道30℃的氣溫意味著什麼,總之就是一個字——熱,然而當我們把自己泡在同樣溫度的水裡時,卻不會覺得熱,假如我們在水裡稍微呆久一點,甚至還會感覺到有點冷。這就有點讓人奇怪了,明明是同樣的溫度,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呢?
  • 30攝氏度的水會讓人覺得冷,為何30攝氏度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
    同樣是30攝氏度,為何氣溫會讓人覺得熱,水卻讓人覺得冷?說到夏天大多數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熱,在不同的溫度下,人體所感受到的環境也是各不相同的,30攝氏度是怎樣的感覺?那只有一個字來形容了,那就是熱。在20攝氏度左右是人體最舒服的溫度,但是一旦到達了30攝氏度,只能用炎熱來形容。我們卻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氣溫達到了30攝氏度會感覺到非常的炎熱,但是我們進入到30攝氏度的水當中卻感覺到非常的寒冷,為什麼同樣是30攝氏度會造成如此大的差距呢?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其實這和人體的散熱系統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 南方氣溫高於北方,為什麼卻讓人感覺更冷
    南方氣溫高於北方,為什麼卻讓人感覺更冷 2020-12-03 04:17:19 ,為什麼卻讓人感覺更冷  本報記者 劉志偉  有一種等待叫望穿秋水,有一種寒冷叫忘穿秋褲。
  • 大連:氣溫躍上30℃ 乾熱補點水
    夏天的氣味逼近,耀眼的陽光讓人覺得有些不適,昨天白天,氣溫一路上躥,下午市區最高躍上了30℃大關,達到了30.2℃。  今天又是一個晴好天,熱力十足的太陽高掛天際,盡情地灑下光和熱,市區最高氣溫將會順利上升到30℃左右。只是白天刮北風,空氣相對溼度偏小,天氣可能有點乾熱。好在槐香飄逸,令人陶醉。
  • 廣東人最怕的溼冷寒潮要來了?溼冷為什麼會覺得特別冷?
    其實不單是廣東人怕,我曾經聽一些北方人講起廣東的冬天都說受不了,在北方即使零下幾度,空氣是乾燥的,感覺並不會太冷,但在廣東,幾度的低溫加上毛毛細雨的天氣就感覺炒雞冷……在廣東,冬天10度以下再下毛毛雨就真的不想上班了……更折磨人的是一般毛毛細雨一下就是幾天十幾天的,真是要了老命……那為什麼冬天下雨或空氣溼度特別大時會感覺特別冷?
  • 才30度的氣溫而已,就熱死了幾千人?英國朋友:我們真的不是矯情
    七月份的後半個月,相信很多朋友所在的地方都還是比較熱的,中央氣象臺都連續半個多月發布了高溫預警,很多縣市7月的最高溫都破了歷史記錄。但是總體來說情況還算穩定,沒有因為天氣太熱鬧出什麼么蛾子,雖然很心疼四川、吉林、重慶和遼寧這些地區的朋友。
  • 為何凍死的人常會把衣服脫掉?源自於一種越冷越覺得熱的反常感覺
    又到了冬季寒冷的季節,某些地方偶爾會出現有人在戶外被凍死的新聞,原因通常為喝酒、吸毒等意識模糊和錯亂的情況下導致的,當然也會有一些無家可歸者。但是不少這樣的新聞會講一個很奇特的事情就是死者被發現時,身上穿著很少的衣服,即便是有厚衣服可能也都脫掉了,甚至有的人脫的只剩下了褲衩,在天寒地凍的環境中,穿一身厚衣服尚且覺得寒冷,為什麼死者的衣服穿得那麼少呢?
  • 氣溫飆升!本周末會是2019年最熱的一天嗎?英國氣溫飆至30度
    英國氣象局一位女發言人表示,英國大部分地區將在周六享受溫和的天氣,中部和東南部地區的氣溫預計將達到30攝氏度。她說:「如果這真的發生了,那將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到目前為止,4月19日保持著紀錄,當時康沃爾的氣溫達到了25.8攝氏度。
  • 為什麼三十攝氏度的夏天我們感覺到熱,而三十度的水溫卻感覺冷?
    如今正值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從上午的八點多開始,太陽就已經高高掛起,氣溫也隨即猛升。而全國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每天最熱的溫度已經達到了30℃以上,讓人們根本不敢走出家門。然而, 在洗澡的時候,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的洗澡水溫度,基本上都在30℃以上,對於有些喜歡熱水澡的人來說可能還需要更高的溫度,可是明明我們在30℃的夏天就已經很熱了,為什麼洗澡的時候連30℃的熱水都感覺冷呢?這個問題,其實如果明白原理,就會非常簡單。
  • 昨天的體感溫度讓人迷惑 23℃的天為啥感覺比30℃還熱?
    該有30℃往上了吧?一看實時溫度,才23℃。這怎麼可能?前段時間先後幾次30℃,都沒感覺這麼熱。昨天,在鄭州市區開車,關上車窗如蒸籠,冷風空調不得不提前打開了。這氣溫怎麼才23℃?23℃的氣溫咋給人炎熱的感覺呢?我們首先來解答第一個疑問,即昨天的氣溫究竟有多少度。
  • 熱熱熱 !福建氣溫突破30℃!未來天氣……
    如果你問一個福建人 現在是幾月? 他一定可以拍著胸脯告訴你 11月!、吉林西部和北部、遼寧西部 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河北北部等地 將有大到暴雪 今日,南方多地氣溫超過31℃ 雲南元陽氣溫達到31.9 ℃!
  • 冬天颳風時,為什麼人們總會覺得特別冷
    冬天颳風時,人們總會覺得特別冷,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要明確一點,颳風本身並不會讓氣溫降低。比如說同樣在10℃的氣溫中,不颳風是10℃,颳風也還是10℃。但是,颳風卻可以讓體感溫度降低。   我們身體平時所感受到的溫度,並不是真實的大氣溫度,而是身體周圍那一層薄薄包裹的空氣層(以下簡稱「小氣層」)的溫度。
  • 溫度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會感覺到溫度?宇宙中最高溫度是多少?
    我們經常憑自己的感覺去描述我們感受到的事物,比如說現在的天氣很冷,走出門會覺得不如室內暖和,但是現在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所以我們會說現在的氣溫「有點冷」,到了過年那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到時候會颳大風、下大雪、氣溫能達到零下十幾度,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會再說有點冷了,而會說「凍死了」,熱的時候也是一樣
  • 零下30℃東北人還吃冰棍,這是為什麼?
    東北人喜歡在零下幾十度的天氣裡吃 冰 棍小編很困惑三九天裡吃冰棍是一種禦寒方式嗎?「以毒攻毒」?對此小編特意去微博問了一圈為什麼東北人喜歡在冬天吃冰棍?今日話題看看他們怎麼說網友:「冬天吃冰棍,冰得牙都會打顫,冷得從心裡哆嗦一下……那份冷到心窩的感覺,讓人有種無法形容的迷戀。」@鄭豪傑666:暖屋熱炕頭滴,就想整點涼快的吃,還有凍梨凍柿子。一種生活方式吧,畢竟凍貨賣的居多。@Citius-Altius-Fortius:因為暖和。和氣溫相比,冰棍算熱飲。
  • 人們對冷和熱的感覺,僅僅是因為溫度的高低嗎?
    人們對冷和熱的感覺,僅僅是因為溫度的高低嗎?轉眼間,就快到了五月,我們還沒有來及好好感受一下春的溫暖與愜意,夏天就匆匆的來了,氣溫越來越高,天氣越來越炎熱。空氣的溼度,嚴格來說應該是空氣的相對溼度,對人的生活有很大影響,尤其對人們冷和熱的感覺,有很大的影響。冬天到來時,我們都有冷的感受,那麼你知道在全中國範圍內,什麼地方感覺上最冷嗎?可能性我們會說是東北,因為東北,尤其是黑龍江北部地區,有時氣溫可以達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
  • 氣溫更高的南方為什麼比北方冷?
    【氣溫更高的南方為什麼比北方冷?】氣溫日漸下降,各地已現初冬景象,南方「溼冷」比北方「乾冷」更「冷」也頻頻成為熱點。那溼冷為什麼比乾冷冷?湖北農業氣象專家黃智敏表示,人體的冷感與空氣水分、風速、蒸發等都有關。如武漢與北京,武漢的絕對溼度與相對溼度都比北京大得多。
  • 【趣味地理】中國最冷的地方排行榜,天冷人為什麼會抖?看完眼界大開!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引子:氣溫的描述:要指出冬、夏季氣溫、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常用詞有炎熱或涼爽、寒冷或溫和。一般來說,最冷月均溫在0℃以下——寒冷,-20℃以下——嚴寒,-30℃以下——酷寒。
  • 這幾天不少人抱怨很不舒服
    感冒了、胸悶了、心煩了……許多人都被這兩天給折騰得夠嗆。其實重慶夏天熱、冬天冷,春秋已經是重慶最好過的季節了。為什麼還是有人對這天氣感到不爽呢?昨天,我們到大家常去的一些場所做了實驗,並且得到了實測數據。結果發現,這兩天還真有些地方不太舒服。
  • 今年1月澳大利亞平均氣溫首次超30℃,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月份
    影響一個地區氣溫高低的因素很多,其中最為主要的因素是緯度因素,緯度從低緯到高緯,太陽輻射能不斷減弱,產生了不同的熱量帶,包括熱帶、溫帶(北溫帶、南溫帶)和寒帶(北寒帶、南寒帶)。澳大利亞1月極端高溫在熱帶地區,氣溫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常年如下;而在寒帶地區,氣溫特徵表現為終年低溫,冬季漫長,夏季短而不明顯;只有位於溫帶地區,氣溫特徵才會總體上表現為冬冷夏熱,四季分明。
  • 為什麼北方供暖而南方不供暖?科學告訴你-導熱 北方人 熱傳導 暖氣...
    1我們為什麼會感覺到冷    或許很多人會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認為它太簡單以至於不屑回答。冷的感覺來源於神經對體表熱量流失的反應,而冷的程度取決於體表熱量流失的速度。當你的雙手浸泡過冷水以後,立即摸高於水溫的物體,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哪怕那個物體的溫度遠遠低於你的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