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攝氏度的水會讓人覺得冷,為何30攝氏度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

2020-12-05 科技爆發點

同樣是30攝氏度,為何氣溫會讓人覺得熱,水卻讓人覺得冷?

說到夏天大多數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熱,在不同的溫度下,人體所感受到的環境也是各不相同的,30攝氏度是怎樣的感覺?那只有一個字來形容了,那就是熱。在20攝氏度左右是人體最舒服的溫度,但是一旦到達了30攝氏度,只能用炎熱來形容。

我們卻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氣溫達到了30攝氏度會感覺到非常的炎熱,但是我們進入到30攝氏度的水當中卻感覺到非常的寒冷,為什麼同樣是30攝氏度會造成如此大的差距呢?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其實這和人體的散熱系統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身體的溫度的特殊要求

任何的物體都是由分子所構成的,分子的運動速度越快,所產生的熱量也就會越高,一臺機器在工作的過程當中都會產生一定的熱量,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熱量無法及時的散發出去,就會導致機器因為溫度過高而癱瘓。就像是桌上型電腦的主機一樣,人體就像是一個精密的機器,時時刻刻人體都為了滿足各種需求而在運轉。為了滿足身體的生理活動,這是必須要進行的,所以人的身體也是在不斷發熱的,但是,人的身體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要求,那就是溫度必須要保持在37攝氏度才能夠正常的運行。

因此人的身體在散熱的過程當中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須要維持在37攝氏度左右,否則人的身體將會出現問題,因而人體中進化出了一套比較特殊的體溫調節系統,通過這個系統的調節,人體的溫度大致恆定,而這套系統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通過散布在身體各個部位的身體感官,來監測身體的溫度,如果出現過高或者過低的時候,身體就會通過調節中樞來控制我們的體溫。

人體的散熱方式

在人的身體當中,散熱的方式主要是兩種,一個是依靠身體裡面的體溫循環系統,將熱量帶到體外,還有一種是通過呼吸的方式,但是這兩種方式並不能夠滿足人體溫度的調節,當身體內的熱量大於外界的熱量時,我們就會感覺到非常的熱,這時候身體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微妙的變化,比如毛孔放大等等。

即使在相同的30攝氏度的溫度下,每個人對於相同溫度的感知也是各不相同的,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體內產生的熱量和散發出來的熱量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達到一個平衡,我們就會感到非常的舒服,不會過冷或者過熱。其實這也和介質的傳熱能力有關係。當我們身處30攝氏度的溫度時,空氣的傳熱能力相對比較差,所以我們並不會出現熱量往外散的情況,但是30攝氏度的水則不同,我們可以很容易就會感覺到冷,對此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
    地球人都知道30℃的氣溫意味著什麼,總之就是一個字——熱,然而當我們把自己泡在同樣溫度的水裡時,卻不會覺得熱,假如我們在水裡稍微呆久一點,甚至還會感覺到有點冷。這就有點讓人奇怪了,明明是同樣的溫度,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呢?
  • 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
    地球人都知道30℃的氣溫意味著什麼,總之就是一個字——熱,然而當我們把自己泡在同樣溫度的水裡時,卻不會覺得熱,假如我們在水裡稍微呆久一點,甚至還會感覺到有點冷。這就有點讓人奇怪了,明明是同樣的溫度,為什麼30℃的氣溫會讓人覺得熱,而30℃的水卻讓人感到冷呢?
  • 為什麼三十攝氏度的夏天我們感覺到熱,而三十度的水溫卻感覺冷?
    如今正值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從上午的八點多開始,太陽就已經高高掛起,氣溫也隨即猛升。而全國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每天最熱的溫度已經達到了30℃以上,讓人們根本不敢走出家門。然而, 在洗澡的時候,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的洗澡水溫度,基本上都在30℃以上,對於有些喜歡熱水澡的人來說可能還需要更高的溫度,可是明明我們在30℃的夏天就已經很熱了,為什麼洗澡的時候連30℃的熱水都感覺冷呢?這個問題,其實如果明白原理,就會非常簡單。
  • 氣溫將高達30攝氏度!歐洲氣溫飆升,亞熱帶高溫將拯救8月
    英國人即將迎來一個悶熱的假日,熱帶地區的熱浪正緩慢向英國逼近,以30攝氏度的溫和氣溫挽救夏季的最後一個周末。由於一股從西班牙到英國的熱浪,倫敦的溫度即將飆升,英國正準備衝散這個原本有望成為萬眾期待的夏季的開始。
  • 臺灣7月平均氣溫30攝氏度 創臺50年來最熱紀錄
    中新網8月16日電 根據臺灣氣象部門的分析報告,島內7月平均氣溫創下臺灣地區近50多年以來的最熱紀錄,而累積雨量則是臺灣地區近50多年以來最少。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灣氣象部門統計分析,7月臺灣本島平地的平均氣溫30攝氏度,比歷年7月平均高了1.3攝氏度;而臺北因盆地的地形作用,氣溫上升更明顯,多達21天最高溫超過35攝氏度,最高溫曾出現38.6攝氏度,是臺北氣象站7月有史以來最高溫。
  • 北極又出「事端」,最新報導聲稱,北極氣溫可能會突破30攝氏度!
    這幾年來,全球變暖似乎成了我們地球上每一個人都關注的話題。在我們的意識裡面,這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我們的地球真的在變暖嗎?要知道氣溫的上升其實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我們是無法直接感受地球升溫的變化,然而從科學的數據之中,我們不可否認地球的整體氣溫是一直呈上升趨勢的。
  • 氣溫飆升!本周末會是2019年最熱的一天嗎?英國氣溫飆至30度
    英國氣象局一位女發言人表示,英國大部分地區將在周六享受溫和的天氣,中部和東南部地區的氣溫預計將達到30攝氏度。她說:「如果這真的發生了,那將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到目前為止,4月19日保持著紀錄,當時康沃爾的氣溫達到了25.8攝氏度。
  • 極端天氣接連肆虐全球 北極圈氣溫達30攝氏度
    高溫肆虐歐洲 北極圈氣溫達30度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洲正在經歷一波罕見的高溫天氣侵襲,除了忍受熱浪煎熬的西歐、南歐等地區,北歐地區也正遭遇持續高溫,北極圈內氣溫已達到30攝氏度,挪威和芬蘭也分別出現了33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由於天氣異常乾燥,瑞典在7月中旬已報告大約50起森林火災。
  • 新加坡30年來年均氣溫上升約2攝氏度
    新加坡30年來年均氣溫上升約2攝氏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3日 17: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新加坡7月23日電(記者 張永興)過去30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四季如夏的新加坡氣溫也在升高。
  • 百科 為什麼我們應該用華氏度而不是攝氏度?
    除了天氣預報之外,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到氣溫的時候並不多,就算是使用的時候——比如戶外遊泳池在溫度降至一定程度後就會關閉——那也是和人體對溫度的感知息息相關的。不論你覺得是好是壞,人類都是極其敏感的動物;溫度上的一點很小的變化,會讓人體從舒適立即到不舒適,比如一出門就渾身大汗或者冷得直哆嗦。現實生活中最常用的兩個溫度分別是冰點和沸點。
  • 30多攝氏度穿著防護服工作:感覺在蒸鍋裡
    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在飛機上 何斌斌 攝(抗擊新型肺炎)30多攝氏度穿著防護服工作:感覺在蒸鍋裡中新網廣州2月4日電 題:30多攝氏度穿著防護服工作:感覺在蒸鍋裡2月1日下午,泰國普吉島氣溫超過30攝氏度。「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已經明顯感到呼吸急促,兩條腿的汗水順著褲子和大腿往下流,防水鞋裡面已經有很多水。」何斌斌稱,普吉島30多攝氏度的氣溫,讓穿著厚重防護服的他覺得在蒸鍋裡。此時,89名乘客正在排隊接受體溫檢測。
  • 伊朗74攝氏度:海灣國家全被「烤焦」
    7月31日伊朗熱指數達74攝氏度,上周伊拉克巴格達熱指數達52攝氏度。  綜合新華社等報導  你覺得杭州這兩天很熱?  氣象學家:假如沒有樹蔭和水,沒人能活著走在街上!  別再抱怨夏天熱啦,看看中東的天氣,就知道什麼才是烈日炙人。
  • 100攝氏度的水和100攝氏度的油,哪個更燙人?
    很多人接觸過這樣一個問題:一千克鐵和一千克木頭,哪個重?這個問題經常被用來當作腦筋急轉彎來逗樂子。如果問這樣一個問題:100攝氏度的水和100攝氏度的水蒸氣,哪個熱?這個問題和上一個問題有一些類似,要回答這樣的問題需要弄清楚其中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兩個物體哪一個重?
  • 30.5攝氏度!上海7日出現氣象史上同日最高溫
    新華社上海4月7日電(記者李榮)受南方暖氣團的影響,清明小長假三天,上海氣溫逐步攀升,7日市區徐家匯站的日最高溫高達30.5攝氏度,這是上海187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日的最高值。市民和遊客都在喊「熱」,不少人連一件單外衣也有點穿不住,只能掛在手上走路。
  • 為何凍死的人常會把衣服脫掉?源自於一種越冷越覺得熱的反常感覺
    又到了冬季寒冷的季節,某些地方偶爾會出現有人在戶外被凍死的新聞,原因通常為喝酒、吸毒等意識模糊和錯亂的情況下導致的,當然也會有一些無家可歸者。但是不少這樣的新聞會講一個很奇特的事情就是死者被發現時,身上穿著很少的衣服,即便是有厚衣服可能也都脫掉了,甚至有的人脫的只剩下了褲衩,在天寒地凍的環境中,穿一身厚衣服尚且覺得寒冷,為什麼死者的衣服穿得那麼少呢?
  • 1000攝氏度的高溫能將人凍僵?看似荒謬,實則很有科學道理
    為什麼1000攝氏度的高溫能凍死人?初看這個問題,很多人或會覺得十分荒謬,1000攝氏度的高溫會凍死人?熱死人還差不多吧。但現實中的確有這樣看似違背常理但又真實存在的現象,我們從桑拿房內的溫度說起。桑拿房內的溫度為80攝氏度左右,在桑拿房中,我們會稍感悶熱,但是並不會覺得燙,但如果是80攝氏度的水灑到我們身上,我們或會痛到失聲,皮膚表層受到嚴重損傷。這是為什麼呢?
  • 溫度計顯示1000攝氏度,人體不覺得熱反而還有點冷?到底怎麼回事
    而這個距離的溫度已經超過了100萬攝氏度了!那麼這個100萬攝氏度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在地球上,目前人類已知的熔點最高的物質是「五碳化四鉭鉿」(Ta4HfC5),它的熔點為4215℃。那麼對比之下,100萬攝氏度仿佛可以瞬間吧這人類認知中熔點最高的物質燒的渣都不剩啊。然而,事實卻是帕克探測器在日冕層下,雖然儀表儀器測量到的溫度為100萬攝氏度,但是其真正的自身體感溫度僅僅達到了1300℃,離人類已知熔點最高物質的熔點還相距甚遠。那麼為何會有這種違反人類直覺的物理現象發生呢?
  • 科普:究竟是南極冷還是北極冷?最低零下多少攝氏度?
    究竟是南極冷還是北極冷?大家都知道兩極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可朋友們知道究竟是南極冷還是北極了嗎?北極是四周被大陸包圍的海洋,中間是北冰洋,只有夏冬兩個季節,冬季極夜一片漆黑,整個冬天沒有白天,最低溫度達到零下60攝氏度。
  • 溫度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會感覺到溫度?宇宙中最高溫度是多少?
    我們經常憑自己的感覺去描述我們感受到的事物,比如說現在的天氣很冷,走出門會覺得不如室內暖和,但是現在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所以我們會說現在的氣溫「有點冷」,到了過年那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到時候會颳大風、下大雪、氣溫能達到零下十幾度,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會再說有點冷了,而會說「凍死了」,熱的時候也是一樣
  • 零攝氏度以下的水也會不結冰,你知道原因嗎?
    生活中的常識很多我們都能耳熟能詳,然而一些現象卻能打破我們固有的認知,比如你知道水在零攝氏度下會結冰,但是水在零攝氏度也不結冰,你知道為什麼嗎?下面我們來看這樣一種現象。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被這樣一種現象疑惑,冬天將一瓶礦泉水放車裡,夜間氣溫零下好幾攝氏度,但是早上把礦泉水瓶拿起來一看,水竟然沒有結冰,而稍微晃一下水瓶,水瓶裡面的水立馬就結冰了。原來這是一種叫做過冷水的東西。是一種熱力學上的不穩定狀態,結晶時實際結晶溫度低於理論結晶溫度的現象。當水中缺少凝結核時,尤其是蒸餾水,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