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土星僅用兩年 這艘核聚變飛船堪稱最強

2020-11-22 驅動之家

核聚變太空飛船或許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未來10年人類將有望實現核聚變太空飛船,這項技術能使太空飛船從地球抵達土星僅用兩年時間。

如果一切按照計算順利進行,「核聚變直驅引擎」將於2028年前後首次投入使用,這對於太空迷而言是一則重大新聞,一個小型貨車大小的DFD引擎重量可達到1萬公斤,僅用兩年就可抵達土星,或者發射後5年時間到達冥王星,相比之下,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探測器用6.75年時間到達土星,「新視野號」探測器用了9.5年時間才到達冥王星。

此外,DFD引擎可作為一種強大的動力源,意味著該技術可以在地球軌道之外廣泛應用,例如:該引擎能為未來美國宇航局設計的月球軌道空間站——「深空通道」提供動力。

「核聚變直驅引擎」是普林斯頓反轉結構的一個衍生概念,PFRC是2000年初普林斯頓物理實驗室塞繆爾·科恩發明的一個聚變反應堆概念,DFD引擎基本上是一個開放式PFRC反應堆,通過排氣流產生推力。

DFD引擎內部具有磁性,包含著氦-3和氘熱等離子,氘是一種特殊的「重氫」,其原子核中有一個中子(與沒有中子的「正常」氫相反)。託馬斯表示,這些元素的原子會在等離子體中融合,產生大量能量,產生的危險輻射也很少。

聚變等離子加熱了流動在核聚變反應約束區外部的冷卻推進劑,這種推進劑是由引擎尾部噴嘴直接噴出,並產生推力,所有熱量都將轉化為大量能量——可能達到1-10兆瓦之間,DFD引擎將利用這種能量,使用「布雷敦循環」引擎將大部分熱量轉化為電能。

這意味著DFD引擎在到達太空目的地之後可開展大量的科學工作,一個裝有核聚變裝置的冥王星軌道器能夠將能量向下傳輸至冥王星表面的登陸器,同時還可以在冥王星軌道向地球發送高清視頻。

目前核聚變反應很難控制處理,迄今沒有人能夠成功地展示一個真實比例、商業可行性的核聚變反應堆,DFD引擎不同於其他核聚變反應堆概念,這是一種體積小、操作乾淨、低輻射,採用獨特等離子體加熱方法(使用無線電波天線)。

近期DFD引擎研究小組已從各種機構獲得資助資金,從而能夠繼續開發研究這一概念。例如:2016-2019年該研究小組獲得美國宇航局創新先進概念項目兩輪資金支持,該資金扶持項目旨在培育具有潛在創新性的太空飛行技術。

同時,DFD引擎還獲得了「先進研究項目機構-能源獎」,該獎將資助研究項目明年的進一步發展。目前,研究小組已通過PFRC-1和PFRC-2展示的一些核心概念,PFRC-1實驗於2008-2011年在普林斯頓物理實驗室運行,PFRC-2實驗目前正在運行當中,研究人員尚未實現核聚變反應,但是他們希望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啟動PFRC-4實驗實現核聚變反應。

不久之後將會有一個飛機原型機,在完成一次成功演示飛行後,最早可能在2028年實現真正的飛行任務。

相關焦點

  • 聚變飛船,飛船中的戰鬥船,哦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想徵服宇宙,各項性能優越的飛船是必不可少的。而隨著聚變的發展,聚變飛船成為了可能。代達羅斯計劃——這是滿載質量54,000噸、巡航速度達12.2%光速的無人星際探測器,當初設想用幾十年時間前往6.5光年外的巴納德星探測。
  • 與NASA土星五號相比,這艘星際飛船如何?
    SPACEX正在為星際飛船做準備,這是一種能夠將乘客送往火星的火箭。那麼,「星際飛船」與美國宇航局標誌性的「土星5號」火箭相比如何呢?「土星5號」火箭曾用於阿波羅登月計劃。
  • 聚變能動力太空飛行器或十年內問世 有望讓探測器進入土星
    有望讓探測器在兩年內進入土星  科技日報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稱,聚變能動力太空飛行器或於十年內問世——「直接融合驅動」(DFD)發動機有望在2028年左右首次「上崗」,讓探測器在兩年內到達土星。
  • 俄載人飛船僅用3小時抵達國際空間站
    當地時間14日,俄羅斯和美國的三名太空人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ISS),僅3小時又3分鐘即抵達並成功對接,創下新紀錄。法新社稱,這趟旅程是僅花當天,俄羅斯航天局在社交媒體上證實,「聯盟號」飛船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這次旅程「只花了短短3小時又3分鐘,創新紀錄」。完成對接時間比預定時間早4分鐘。
  • 俄載人飛船僅用3小時抵達國際空間站
    當地時間14日,俄羅斯和美國的三名太空人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ISS),僅3小時又3分鐘即抵達並成功對接,創下新紀錄。
  • 俄羅斯載人飛船僅用3小時抵達國際空間站
    中新網10月14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4日,俄羅斯和美國的三名太空人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ISS),僅3小時又3分鐘即抵達並成功對接,創下新紀錄。
  • 美國宇航局「卡西尼」飛船衝入土星大氣結束使命
    如同流星般消失在土星天空,「卡西尼」土星探測飛船在飛離地球20年後已永遠和故鄉失去聯繫。美國航天局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室15日確認,「卡西尼」已衝入土星大氣墜毀,完成其長達13年的土星探測使命。為避免對土衛二等土星衛星可能的影響,項目團隊讓它以衝向土星大氣的方式結束「生命」。本月11日,「卡西尼」最後一次從土衛六上空掠過,並藉助其引力飛往土星大氣層。13日,地面控制室發出指令,飛船開始向土星大氣俯衝。14日,「卡西尼」開始向地球傳輸其存儲的所有數據,包括最後收集的土星系圖像和數據。
  • 土星環正在消失,卻發現大量修補土星環的外星飛船
    土星在太陽系中堪稱最美的星球,都是因為它有著美麗的光環,但是根據2018年美國NASA的調查顯示,土星正在緩慢的侵蝕土星環,而在科學家也曾意外的發現土星環上有大量的外星飛船,而很多人猜測著很可能就是外星人修補土星的證據,
  • 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距離超級火箭土星五號,差距還有多遠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歷經實踐二十號衛星、天宮載人飛船、火星探測器以及最近的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在十二個月內密集完成四次發射任務,四發四中,可以說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已經充分驗證了其強大的性能。
  • 美國最強火箭土星5號,為何無法再造,真是因為圖紙丟失?
    胖五點火發射昨日,我國最強運載火箭一號其發射紀錄也堪稱完美,在67年到73年6年的13次發生,其中9枚將阿波羅號飛船送上月球軌道。共有9枚「土星5號」運載火箭將載人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送上月球軌道。阿波羅登月計劃1970年土星五號火箭停產,前前後後有上萬家美國公司和幾十萬人員參與,土星五號極大地帶動了美國產業和科技實力的發展
  • 土星五號強到什麼程度?現役最強火箭的運載能力不足它一半!
    土星五號,這枚號稱目前人類所製造出來的最強火箭,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140噸,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能力也達到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呢? 相比之下你就知道了,美國現役的最強火箭,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才63.8噸,連土星5號的一半都不到,而俄羅斯現役最強的火箭,質子號火箭與中國現役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就在22噸到25噸左右的水平,可見土星五號運載能力有多恐怖了吧。
  • 服務13年後,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最後任務是自我墜毀
    自2004年至今,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飛船就一直圍繞著土星飛行。為人類提供了這個氣態行星的大量第一手資料。在服務了13年後,卡西尼號即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執行它的最後一項也是最為悲壯的任務,在土星和土星光環之間進行多次大膽穿越,最終在土星大氣中墜毀。科學家預期,一些最不可思議的發現將在這個過程中誕生。
  • 科學家:土星環有外星飛船 最長達五萬公裡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諾爾曼伯格倫(Norman Bergrun)根據長期觀測研究,近期披露稱,土星環上存在大量外星飛船,最長達五萬公裡。 伯格倫在他之前出版的著作《土星環製造者》(Ringmakers of Saturn)一書中提出,土星環中發現存在外星人的證據。因為星環中有外星人的飛船。
  • 卡西尼號飛船發回的土星最終圖像
    研究人員正在忙於分析從卡西尼號飛船返回的一些最終數據,該飛船已經在土星周圍運行了 在其旅程的最後一段,卡西尼號被放置在一個特別大膽的軌道上,該軌道位於土星和土星環之間,使卡西尼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土星。 土星的極光是由太陽風與土星快速旋轉的磁場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太陽風是太陽發出的高能粒子流。它們位於行星的兩極地區,並且具有很高的動態性,通常會在等離子體環境中發生不同的動態過程,從而產生脈動和閃爍。
  • 來自卡西尼號飛船的最後圖片 為揭開土星極光神秘面紗提供獨特視角
    來自卡西尼號飛船的最後圖片 為揭開土星極光神秘面紗提供獨特視角  Emma Chou • 2020-01-15 16:29
  • 俄專家正在研發可快速抵達遙遠太空的太陽帆飛船
    人民網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1日報導,俄羅斯薩馬拉大學新聞中心發布消息稱,薩馬拉專家正在研究能夠超越最快探測器並抵達遙遠太空的太陽帆飛船。研究參與者、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紐約市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中心主任羅曼·克澤拉什維利(Roman Kezerashvili)教授表示,新太陽帆飛船與以往不同,將採用圓形充氣結構,在無需增加推進器的情況下也可噴射加速。「我們的裝置就像一個『麵包圈』,中間部分被薄板封住。
  • 最強火箭來了?美國將發射超重型運載火箭,與土星五號非常相近
    太空發射系統(SLS)-土星五號的繼任者,液體燃料發動機如野獸五十多年前,美國先後6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靠的就是土星五號超重型運載火箭,美國在1967年到1973年這個期間共計發射土星五號13枚,其中有9枚土星五號負責將載有美國太空人的阿波羅宇宙飛船送上月球軌道。
  • 土星5號,人類火箭巨無霸!
    1.月球直接往返;2.月球表面集合,用重型火箭分兩次任務發射;3.地球軌道集合,用大中型火箭多次發射,在地球附近組裝後載人登月;4.月球軌道集合,飛船到月球後,一部分登陸,一部分留軌。1967年11月9日,阿波羅4號無人測試任務,土星5號成功首飛。但是,1968年的12月11日,它就已經送阿波羅8號乘組前往月球,他們也拍下來載入史冊的經典圖片《地出》,這是人類首次從月球看地球。從1967年到1973年,土星5號火箭完成了13次發射任務(12次阿波羅,1次天空實驗室)。
  • 土星發現大量外星飛船,他們是在修補土星環,還是在吸取能量?
    土星是8大行星當中最特殊也是最漂亮的一個,因為它擁有著非常美麗的土星環,這讓土星看起來與眾不同。 美國NASA的調查顯示,土星正在緩慢的侵蝕土星環,土星環上有大量的外星飛船,這些外星飛船外形像咱們平時抽的雪茄,最小的有1.3萬公裡長,1000公裡寬,大的約5萬公裡長,寬約4000公裡,而且數量也正在激增,他們會繞著土星環逆向旋轉,而且速度比土星環的轉速要快的多。
  • 科學家立豪言:100年內造出核聚變飛船
    伊卡洛斯星際計劃是個不折不扣的科幻大片,科學家試圖在100年內造出新穎的核聚變動力飛船,其航行的目標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作為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之一,僅有4.2光年左右,伊卡洛斯董事會成員、星際航行項目副主管羅伯特·弗裡蘭正在籌備建造第一艘恆星際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