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和她背後的神秘伴侶一起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2021-01-14 新京報書評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與191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編者按:李銀河的神秘伴侶「大俠」隨著這次「非出櫃」事件逐漸走入了公眾的視野,也隨之把跨性別群體置於了聚光燈下。這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跨性別者、計程車司機出身、比李銀河年輕12歲的伴侶的出場,讓本就思想前衛的李銀河看起來更加驚世駭俗了。媒體這些天來的狂轟濫炸已經讓李銀河感到一些疲憊了,她和伴侶都開始厭煩媒體對兩人私生活的窺探視角和炒作架勢。但是與此同時,兩人也認為由這一事件掀起的中國社會「性別浪潮」是有積極意義的。李銀河把這次事件戲稱為「跨性別者的偉大勝利」,「大俠」更是率性地說,「沒想到我的公開出櫃成了一場社會的』性教育』了,真欣慰啊!」


「大俠」昨日抵達北京,於同日傍晚和李銀河一同出現,接受了書評君的獨家專訪,希望就一些公眾困惑做進一步的澄清。書評君也希望在這一次事件中,除了李銀河和伴侶的私生活以外,還有更多的問題能引起公眾的關注和討論。


▲ 李銀河與「大俠」(攝影 |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伍勤

對於公眾仍然存在的困惑,李銀河與「大俠」還想澄清些什麼?

李銀河為什麼是個「異性戀」而非「同性戀」?


自那篇《聲明》博文發布後,文中李銀河對其「異性戀」身份的強調不止引起了公眾的困惑,也引發了學界的討論。香港某學者質疑李銀河的「異性戀」身份認同,他認為李銀河的伴侶在身體上是女性,她的「異性戀」身份就不成立。


對此,李銀河表示,她的異性戀身份是一個事實。伴侶是個只能和異性戀女性相愛的跨性別者,即便伴侶的身體不能完全作為男性,也不妨礙她是把他當作異性來愛的。


李銀河對此回應道:心理喜歡的是男性還是女性,才能被作為性傾向。而生理上具體怎麼做愛之類的這些東西,不是性傾向的問題,它是一個具體的性方式。但是,這並不是強調「異性戀」或「同性戀」的標籤有多麼必要,她本不那麼在乎這個標籤,只是在此前攻擊她的文章中被冠以欺騙公眾之名,想澄清一下罷了。


女跨男的跨性別者(T)和女同性戀情侶中扮演T角色的拉拉有什麼區別?


國內對LGBT的概念還比較陌生,作為跨性別者的T是LGBT(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中的T,而女同性戀中的T是tomboy(假小子)的那個T。作為T的不同意義,在媒體報導時有時會混淆。


李銀河表示,兩者有著非常大的差別。比如,很多女同性戀中的Tomboy經常可以和女同伴侶進行角色轉換,她們的情慾對象是同性戀女性,也就是說她們的性取向是同性戀傾向。而女跨男的Transgender完全無法轉換角色,他們不認同自身的生理性別,而情慾對象是異性戀女性,也就是說他們事實上性取向是異性戀傾向。


當然,這兩種身份在某些人身上也是有重疊的,程度不同,但是他們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即,同性戀是性傾向異常,跨性別是性別認同異常而性傾向是沒有異常的。


在這次事件中,王小波為何一再被拿出來說事兒?


公眾和媒體在二十年來給李銀河下了個「王小波魔咒」,說起李銀河的戀情永遠只能指向王小波。尤其在這次事件後,很多人不能接受李銀河在王小波去世沒多久後就和別人在一起了。


對此,李銀河認為很多公眾過於感性了,他們臆想她曾經有過和王小波那麼美好的愛情,就不會再戀上別人。另外,她認為這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守寡文化」有一定關係。似乎大家覺得一個女人深愛的丈夫去世後,就應該為他保持孑然一身。而李銀河明顯對此不屑一顧,她強調自己這麼前衛的人怎麼可能遵守一種「守寡文化」?


▲ 李銀河與「大俠」(攝影 |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對話:李銀河x「大俠」


新京報:兩人開始相處的過程中,李銀河如何作為一個只交往過男性的異性戀女性,逐漸適應「大俠」的跨性別者身份的?

「大俠」:我不需要適應,覺得一切都挺順當的,就該這樣似的。

李銀河:我適應得挺快的,可能因為自己是做這方面研究的,就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兒,並沒有太多顧慮。就是把他當做一個異性來愛。


新京報:為什麼「大俠」認同自己為transsexual而不是tomboy?

「大俠」:我早期認為自己是個同性戀者,我年輕的時候混很多拉拉的圈子就是為了找對象。但是我覺得很奇怪,在圈子裡我就是找不到對象,我對同性戀女性完全沒興趣。在跟李銀河在一起之前也有過長期交往的女朋友,但她也是個異性戀。

李銀河:跨性別者是性少數群體裡的少數群體。很多人還是混淆它和同性戀者的概念,一個是性別身份認同上的異常,另一個是性取向上異常。


新京報:「大俠」對自己的身體和身份認同感到焦慮嗎?為什麼做手術,並只做了一部分的手術?做手術是為了配合李銀河嗎?

「大俠」:其實對於自己異於常人的情況一直挺平常心的。早年受到的壓力也不大,父母都很好,不給我壓力。做手術純是因為想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不喜歡胸部。本來想做全套,做了全套身份證上就可以改性別了,但李銀河攔著我,說技術還不成熟,怕做了會有後患。反正她從不給我壓力。

李銀河:我其實對他的身體不牴觸,他做的那部分手術我也勸過他別做,受那個罪幹嘛呢,對於我也沒什麼實質影響。但是他確實不接受自己那部分身體。而沒做的那部分手術,我真的擔心會有問題,特別是還要服用激素什麼的,那些都傷害健康的,傷害身體的事做它幹嘛呢。


新京報:從開始交往時想像到會一直走下去嗎?還是慢慢地對感情越來越堅定?

李銀河:我覺得會吧,反正沒想過別的可能性。

「大俠」:我當時覺得就是這個人了。雖然17年裡我也有過心猿意馬,但我倆溝通很及時,我都會告訴她,這也不影響我倆的關係。


新京報:17年生活在一起卻沒有婚姻制度作為保障,會在乎「婚姻」的缺席嗎?

「大俠」:其實倒不是在乎那一張紙,只是沒有婚姻保障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孩子的撫養權並不屬於我們倆人的,只能在一個人名下。還有做手術,伴侶籤字並不合法。財產上也會有問題,比如不能是財產的合法繼承人。這麼多年我一直看著她呼籲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但我心想,有什麼用呢,合法了我倆估計也趕不上了。

李銀河:那可沒準啊(看「大俠」)。臺灣就快了,現在已經在過程中了,我們還是有希望的。並且中國的性文化土壤和西方比其實更好一些,因為我們沒有他們那麼根深蒂固的恐同文化勢力的存在(編者註:西方基督教恐同文化),所以相比之下對同性戀接受程度更高,更寬容。


新京報:相差12歲的年齡距離是否比性別還難跨越?

李銀河:我沒覺得什麼啊。反正我是佔便宜的那個。(笑)

「大俠」:我也沒覺得吃虧啊。倒是剛在一起時,她姐姐總告誡她,「他比你小那麼多,等你歲數大了他就該跑了。」

李銀河:他特別靠譜,特別有責任心,我在這一點上從沒擔心過。


新京報:那麼階級差距呢?教育背景所導致的不同觀念、不同興趣會對關係有影響嗎?

「大俠」:我倆跟各自的朋友圈關係都很好,但是玩不到一塊的時候也各玩各的,不影響關係。而且早期我喜歡她的時候也不知道她什麼背景,剛相處的時候我倆都特浪漫,沒人覺得這些是個事兒。

李銀河:我喜歡看電影,他也會配合我,陪我一起看,但看一會他就睡著了。他喜歡打麻將,我也學了打麻將,但我一看見輸錢就心慌,我也不太愛玩,他老說這麼點兒錢沒事兒!所以我倆還是願意配合對方的。

「大俠」:可她喜歡在電腦上打麻將。


新京報:「大俠」說自己的性格很熱情、很仗義也很暴躁,這些都是很刻板印象中的男性特質,這是吸引李銀河的地方嗎?相處這些年性格上有一些變化嗎?

李銀河:是啊。他男性特質非常明顯,比很多男性更突出,我當然被這種特質吸引了,覺得他特好玩,跟他在一塊特開心。他也特擔當,特有責任感。所以正因為我被吸引的是這些,也說明我的的確確是個異性戀女性啊。

「大俠」:我跟李銀河在一起以前挺愛打架的,特別是喜歡為女朋友打架。但是跟她在一起以後好了很多。我倆也從不吵架。


新京報:據說李老師認為「大俠」很「大男子主義」,具體體現在什麼方面呢?

「大俠」:可能我比較喜歡她聽我的吧,不過我說的都對啊!而且我在家什麼家務都做,從來不讓她做,她還說我大男子主義!

李銀河:比如他有這種觀點:「男人在外沾花惹草沒事兒,女人就得從一而終。」

「大俠」:我是愛惜女人,覺得女人出去沾花惹草是吃虧的,男人沒事,佔便宜的!

李銀河:你看!典型的大男子主義邏輯!這用何春蕊(編者註:臺灣性學家)的術語叫做:「賺賠邏輯」,是最典型的大男子主義。


新京報:在家庭中,對於壯壯,兩人是以父母的角色出現嗎?

「大俠」:我是又當爹又當媽(笑)。她不怎麼管孩子,也沒我有耐心,盯著孩子寫作業盯一會就著急了。

李銀河:雖然壯壯管我們都叫媽媽,但是他(「大俠」)更像是爸爸的角色,在家裡有威嚴。壯壯只聽他的,別人的話都不聽。


新京報:這些年來,對李銀河的各種報導裡還總是逃脫不開王小波,這會影響到你們兩人的關係嗎?「大俠」對這件事有意見嗎?

「大俠」:王小波是個名人啊,這麼提也是應該的。我也很欣賞王小波,覺得李銀河真有眼光啊。(笑)

李銀河:他早年追我的時候開計程車,車裡老攤著本王小波的書,我到現在也不知道他那會是真看是假看。你真看的麼?還是就想跟我套近乎啊?(對「大俠」)

「大俠」:我真看啊!我想知道《黃金時代》裡的陳清揚是不是你的原形!結果也不是。後來《白銀時代》我就沒看下去。


欲了解更多採訪花絮,請看今日書評二條「記者手記」。

本文系獨家稿件,轉載請聯繫書評君,需註明出處及「新京報書評周刊」ID(ibookreview)

回復關鍵詞 查看往前精彩內容:

農民工 | 神奇老奶奶 | 年度好書入圍 | 能寫的女人 | 政要書單

…………


合作or投稿郵箱:ibookreview@163.com

相關焦點

  • 李銀河:她的愛情從來不落俗套
    特約撰稿_黃佟佟 北京報導「有沒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您的前後兩任愛人都可以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您對愛人從來沒有賺錢養家的要求,對麼?」女學者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她才緩緩說道:「以前小波有一次問我,萬一將來我在文學上不成功你怎麼辦,那你會不會特別失望?
  • 獨家對話李銀河:我這不是出櫃
    而我並不是一個同性戀者,我是一個和跨性別者相戀了的異性戀女性。新京報:這麼多年來從未公開過和伴侶同居的事,出於什麼考慮?李銀河:我其實並沒有刻意隱瞞,圈內人,熟人都知道我和他生活在一起。對公眾,我一直沒機會也覺得沒必要公開,並且他也不太希望私生活被曝光過多。
  • 李銀河:只有「變態」的才是美的
  • 李銀河否認系同性戀 稱與變性者同居17年
    對此,昨日下午,李銀河在博客上發表《對所謂拉拉身份曝光的回應》聲明,首次公開自己在王小波過世後已與一位Transexual(跨性別者)同居17年。但是聲明同時強調,她是異性戀者,並非同性戀者。李銀河在博文中一再把同居伴侶稱作「他」,並表示伴侶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
  • 什麼是最好的伴侶?擁有「雌雄同體」的靈魂
    「你也沒那麼好看啊」正是這種沒有絲毫矯揉造作的真誠打動了李銀河,兩人迅速確立了關係,自此李銀河時常被王小波的甜言蜜語轟炸。在愛情濃烈之時,王小波說:「我和你就好像兩個小孩子,圍著一個神秘的果醬蘸,一點一點地嘗它,看看裡面有多甜。」
  • 李銀河 外表有多規矩, 內心就有多不羈 溫故
    李銀河承認王小波離世後自己有一位已相伴17年的伴侶,「他」生理上是女性,心理上是男性。李銀河講述了跟伴侶相識相知相戀的故事。這是本刊2006年的專訪,講述了她的經歷、她的研究、她的性情。同性戀伴侶可不可以結婚?虐戀愛好者可不可以組織自己的俱樂部?人可不可以合法地購買和享用性的文字、圖像和影視產品?人可不可以出賣自己的身體?人可不可以參與3人以上的性活動?……躊躇再三,但隱約有個肯定的、理直氣壯的回答。而現在,她不假思索:當然可以。開始是家庭作坊式的調查,和她的丈夫王小波,像當年革命者搞地下工作,「有一點冒險犯難的挑戰;有一點越軌犯規的淘氣;外加一點先鋒前衛的叛逆。」
  • 李銀河:我覺得完美的愛情還是應該結婚的
    ,下面先看兩期她的分享。在女主特別小的時候,他們是鄰居,然後她愛上了這個男人,可是這個男人始終就把她當成一個鄰居的小姑娘,根本就沒注意到她。因為偶然的機會,他們甚至都發生過關係,但是男人始終沒有記住她,甚至在這次偶然的性關係裡都有了一個孩子。後來孩子去世的時候,女人給他寫了這封信,他始終沒有認出她來。我覺得這樣的暗戀也是到了一個極端。
  • 李銀河:易燃易爆炸的朋克
    李銀河老師今日的地位與聲譽,卻也和王小波也有關。這關係在於:李銀河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李銀河和王小波結緣,是因為王小波的一本手抄小說——《綠毛水怪》。《綠毛水怪》的手抄稿,在京城文化圈子裡流傳頗廣,最後輾轉到了李銀河手裡。她看過以後,即被打動,認為自己「必然和小說作者發生點什麼」。坦白講,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作者,王小波此時的水平還非常有限。哪怕是王小波鐵粉,我也要說:《綠毛水怪》的語言結構相當幼稚。縱然有才華,也遠不到動人地步。
  • 王小波之後,她愛上變性人23年:真正的愛情,無關年齡與性別
    」結婚後,李銀河和王小波曾一起去美國匹茲堡大學深造。那段日子,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王小波在家讀書寫作,完成自己的文學夢想;而李銀河全身心投入到社會學研究、性研究中,樂此不疲。與王小波的愛情,李銀河這樣說道:「我們幾乎從來沒有吵過架紅過臉,感受到的全是甜蜜和溫暖,兩顆相愛的靈魂相偎相依,一眨眼工夫經過了20年。」她也愛過她——李銀河與大俠王小波去世3個月後,李銀河在西四羊肉胡同的一個聚會上,遇到了大俠。
  • 《人間採蜜記》:李銀河的「採蜜哲學」,隨心所欲生活未嘗不可
    大多數人知道李銀河是因為王小波。當我們提到李銀河的時候,好像都會帶著王小波一起。今天我們剝離開王小波遺孀的身份,聊聊李銀河的人生故事。02 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1977年,李銀河大學畢業回到北京,就進了在光明日報社史學組,出去是記者,回來是編輯。也正是這一年,她結識了王小波。
  • 王小波去世3個月,心碎的李銀河被大俠救贖,坦言:上天註定
    妻子李銀河發表悼文深情地寫道:「我想在小波的墓碑上寫上司湯達的墓志銘(這也是小波喜歡的):生活過,寫作過,愛過。也許再加上一行:騎士,詩人,自由思想家。我最最親愛的小波,再見,我們來世再見。到那時我們就可以在一起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再也不分開了。」然而王小波說「愛你就像愛生命」,李銀河卻在他去世三月後愛上別的女人,這個女人就是「大俠」。
  • 66歲的李銀河,她的很多人生金句一不小心撩到你
    浙江24小時客戶端-錢江晚報通訊員 竹嫄66歲的李銀河,享受著退休生活,在90後都喊著自己已經進入中年的時代,曾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人之一的李銀河,還在不時在製造著金句。她隱居鄉間海濱六年,專心讀書寫作,關注點從社會問題轉向個體精神生活。《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作為李銀河退休後的隨筆新作,再一次使李銀河進入了公眾視線。這部隨筆集收錄了她對人生本質、自我存在的價值、交友之道、激情之愛、生活方式、藝術與閱讀等問題的思考,呈現了一位女性主義者獨立而自由的精神世界。
  • 中國同性戀逐漸被大眾接受 同性婚姻成最大難題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同性戀現象在中國正逐漸獲得人們的默認和理解。對於這種態度的轉變,李銀河歸結於時代的進步。畢竟同性戀解放運動在國外已經開展了幾十年,越來越多的公眾人物勇於承認自己的性傾向,甚至加拿大等國已經立法承認同性戀婚姻。潛移默化之中,隨著對同性戀認識的加深,國人會最終也會接受同性戀的存在。
  • 李銀河:中國公眾對同性戀態度比西方更包容
    簡介:  【解說】近日,中國知名性研究學者李銀河在重慶某高校與師生們交流時提出,相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而言,中國公眾對同性戀人群的態度其實更加包容。  李銀河說,關於中國公眾對於同性戀的態度,她曾經做過一個全國大中型城市電話抽樣調查,從調查結果中發現中國公眾對同性戀的接納程度相當高。
  • 為什麼說我們向伴侶提出要求和有所期望,是錯誤的做法?
    這和我們說的愛,是矛盾的。愛一個人,就是接受對方的一切。而總是要求伴侶滿足自己的要求和期望時,就是在否認對方,不接納對方,這自然不利於親密關係的維繫。我們說,期望是通往地獄之路,主要是因為它會把接受和自由等充滿愛意的感覺擋在門外。
  • 聽聽社會學家李銀河是怎麼說的
    關於這個問題,中國社會學家李銀河的看法是:婚姻制度是出現了大問題,面臨嚴峻的挑戰,主要有5個方面的原因。李銀河是我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她在著作《李銀河說愛情》中,有一部分內容討論的是:婚姻制度會消亡嗎?因為現在很多人不想結婚了,打算單身過一輩子,有人就在想:是不是婚姻制度有問題了?
  • 網上驚現猥褻高跟鞋群體,李銀河:噁心,討厭至極
    此類微博日常接受所謂的「投稿」、他們有同城群,互相交流,鞏固圈子。【2】網友:看到一個舉報一個「掃樓打膠」的小號把女性的照片、自己的猥褻行為堂而皇之地在網絡發布,已經引起眾怒。長沙本地一網友發文痛斥:「我大長沙不說多發達也算是省會城市了,但是朋友也是下地鐵時被人弄了不明液體在腿上,還是地鐵出口的摩的師傅趕緊跑去買了水給她衝了,詛咒這些蛆蟲早日腐爛!」
  • 李銀河:《生命唯願愛與自由》去做喜歡做的自我
    不精進、不思考,最擔心的就是她的「取款機」老公變心,因為就掐斷了經濟來源,開頭錦衣玉食,離婚後一地雞毛。#錢途挑戰#陳俊生就是她的天,陳俊生沒了,羅子君一無所有。安安圍著孩子、圍著俞非凡轉,但是俞非凡不接電話,她就會發狂。所以失去自我的女人,會很不安,會想要牢牢地抓住伴侶,但是往往適得其反,會讓人厭倦。所以安安跟俞非凡離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