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等式的性質對等式變形及解方程

2021-01-10 若葉小學堂

等式的性質有2條,分別是關於最常見的加減乘除四種運算。

等式的性質1是關於加減法的,等式的性質2是關於乘除法的。

等式的性質1加減的既可以是數也可以是式子,等式的性質2乘除的卻只說了數,沒說式子,那等式的性質2為什麼不說式子?可不可以乘除式子?當然可以!至於課本上這樣處理的原因,可能是考慮到現階段解方程不會用到乘或除以一個式子的情形(解分式方程時才會遇到)。事實上,不僅僅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對等式適用,乘方、開方、指數、對數也都適用。話說回來,其實數也是式的一種(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也是單項式),一個式子可以代表無數個數。

一、利用等式的性質對等式變形

以上兩個等式變形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或者全對?或者全錯?說出你的理由。

正確答案是(1)是錯的,(2)是對的!這兩個變形很容易搞混,要搞清它們的對錯,還是要回到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性質一共4種變形,分別是加、減、乘、除。其中加、減、乘沒有任何限制條件,可以隨便加減乘,但除有限制條件——除數不為零!

(1)變形用的是除法,但沒有強調c不等於0,所以是錯的!

(2)變形用的是乘法,根據等式的性質2,等式兩邊都乘以c。

可能有同學會問,那假如(2)中c=0呢?如果a/c=b/c,也就是已經假設等式成立,c必然不為0.做這類題,只需要判斷變形用的是加減乘除中哪一種,如果是等式兩邊加減乘同一個數或式子,肯定對;如果是等式兩邊除以同一個數或式子,但不能確定數或式子是否為0,必然錯。

二、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本節主要解決的是形如ax+b=c這類較簡單的方程。

過程主要分兩步:

①利用等式的性質1把左邊的常數項去掉

②利用等式的性質2把ax變成x

★ 解完方程以後別忘了檢驗!!

有時會遇到較複雜的形如ax+b=cx+d的方程,這時第一步要利用等式的性質1把左邊的常數項去掉,把右邊的未知項去掉。如果同時去有困難,也可分兩步來完成,先去左邊,後去右邊。

對於這種較複雜的方程,後邊還會學習更簡單的方法,這裡只簡單作下說明。

方程左邊多個常數項-3,兩邊需要同時+3;方程右邊多個未知項-5x,兩邊需要同時+5x,所以方程兩邊需要同時+3+5x.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用等式性質解方程
    這裡先說一個部分同學經常出錯的問題解方程:1. 5x=0.3這道題出現了兩種解答:第一種:x=1.5 ÷0.3第二種:x=0.3÷1. 5做錯的同學還會一臉懵逼,我到底錯哪裡了?首先,我們要知道方程的本質是什麼?方程的本質是為了求未知數的值!在這個題目當中,未知數是x,那麼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知道x是多少就可以了。但是,題目裡告訴我們的是1.5 x=0.3我需要知道1.5x的結果嗎?No,我根本不想知道1.5x,我只想知道x是多少呀!那跟 x在一起的這個1.5是不是挺礙事的?
  • 七年級下冊數學第1課,等式的性質及方程變形,夯實基礎的良方
    一元一次方程是華師大版的七年級下冊數學的第一章所學內容,學習方程首先要學習等式的性質及方程的變形。這次課的學習目標:1.了解等式的兩條性質;2.會用等式的性質將等式進行簡單的變形。運算符號連接數字與字母的式子叫代數式,含有等號的式子叫等式;根據定義我們可以判斷出1~5是代數式,6~10是等式。需要注意的是:等號不是運算符號,它是是大小關係符號中的一種。天平兩邊同時加入相同質量的砝碼,天平仍然平衡;天平兩邊同時拿去相同質量的砝碼,天平仍然平衡。利用天枰我找到等式的性質1:等式兩邊同時加(或減)同一個數(或整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 初中數學,中考必考重點內容——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
    在開始講今天的內容前,我們先來看下面的兩個問題:1、什麼是方程?什麼是方程的解?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稱為「方程的解」2、你能直接看出下面各方程的解嗎?(1)、(2)兩個方程,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方程的解,第(3)個方程我們只有稍加思考以後,也很快可以得出答案,而第(4)個方程學生解決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不能直接得出方程的解,那麼到底如何解出這個方程的解呢?那就要用到我們今天所講的內容了——等式的性質。那麼後面的新問題又來了,什麼是等式呢?
  • 解方程,不要算術思路,用等式的性質解未知數才更容易理解
    過去,在小學教學簡易方程,方程變形的依據是加減運算或乘除運算的關係。這實際上是用算術的思路求未知數,只適合解一些簡單的方程。到了中學又要另起爐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質或方程的同解原理,然後重新學習依據等式的基本性質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而且小學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得越牢固,對中學代數起步教學的負遷移就越明顯。
  • 小學數學解方程之探索發現等式的性質,並會解如x+5=12的簡單方程
    1.教學目標:通過觀察天平數據的變化,探索發現等式的性質,並會解解形如x+5=12的簡單方程。2.教學重點:理解並利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3.教學難點:理解及推導出「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質。 4.教學過程: (一)鋪墊練習。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的在式子後面打「√」。
  • 初中數學,如何利用函數圖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方程)
    中考數學當中,代數問題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與二次函數為主體,多種其他知識點輔助的形式出現的。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與二次函數問題當中,純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會以簡單解答題的方式考察。但是在後面的中難檔大題當中,通常會和根的判別式,整數根,不等式的解集和拋物線等知識點結合的題型出現,那麼就需要我充分利用二次函數圖象性質解題。
  • 不等式-2-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我們知道:ⅹ一7>26的解集是:x>33,這個解集是通過「不等式兩邊都加7且不等號的方向不變」(不等式的性質)而得到的,事實上,這相當於由ⅹ一7>26得X>26十7,這就是說,解不等式時也可以「移項」,即把不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而不改變不等號的方向。
  • 高中數學——解題必備技巧「利用函數性質與圖像解不等式」
    高中數學階段解不等式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用不等式性質直接解出解集(如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指對數不等式等);一類是利用函數的性質,尤其是函數的單調性進行運算。相比而言後者往往需要構造函數,利用函數單調性求解,考驗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運用條件能力,難度較大。
  • 中考數學——解一元一次方程
    3.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4.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的性質1即: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等式的性質2即: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數,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 中考總複習,實數、數與式、方程(組)、不等式(組)考點總結
    化二次根式為最簡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驟:(1)如果被開方數是分數(包括小數)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數平方根的性質把它寫成分式的形式,然後利用分母有理化進行化簡。(2)如果被開方數是整數或整式,先將他們分解因數或因式,然後把能開得盡方的因數或因式開出來。
  • 初中數學公式:方程不等式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公式:方程不等式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方程與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或乘以或除以(不為0)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 一元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不等式和方程
    2019高考數學之一元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不等式1 概念一元二次函數: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二次。一元二次方程:一個未知數,未知數最高次數為二次的方程(等式)。x軸的交點,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以通過一元二次函數的圖像找到其不等式的解集。
  • 中考數學專題2|含字母參數的不等式(組)問題,知識點歸納+例題
    2.正確熟練地解(含字母參數)不等式(組),能在數軸上表示出解集,並會求其特殊解.3.正確熟練地解(含字母參數)方程(組),並會確定解集.解析:通過不等式組的兩個解,結合解析:利用口訣「小小取小」可知-m大於2,即可求出m的範圍。解析:根據不等式組的解集,可以在數軸上表示出(1,2】,再根據無解來判斷k的取值範圍,一定要特別注意等號這個特殊的點。
  •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分式方程的字母參數方程,這樣解肯定能拿滿分
    【思路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與分式方程的字母參數方程的解題方法是:先解後比較。先解不等式組,可以解出x的取值範圍(含有字母參數a),再與條件「有且僅有三個整數解」作比較,即可得出a的取值範圍;再先解分式方程,可得y值的代數式(含有字母參數a),再與條件「解為正數」,可得出a的取值範圍,把兩個有關可a的取值範圍合併,最終可得到同時滿足不等式組及分式方程的a的取值範圍,取其整數,即可求解。
  • 這道小學解方程,得數正確,為什麼判錯
    把方程的解代入題中驗算,也正確,所以家長表示不理解。在作業下方給孩子打了個勾。並留下了一句:老師,我兒子沒錯!。第二天就此家長聯繫了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移項,計算結果也都沒問題,到底是哪錯了呢?老師也給家長做了回覆:孩子這題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不過目前課本上學是採用等式的性質(也叫天平法)來解方程。
  • 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方程不等式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方程不等式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方程與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或乘以或除以(不為0)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 七年級下學期《8.3不等式及不等式組的解集》2020年高頻易錯題集
    【點評】本題考查了新定義:二元一次不等式2x+3y≤0正整數解,求出y的整數值是本題的關鍵.【點評】解不等式要依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 二次方程、二次函數、二次不等式——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函數的圖象一一拋物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是數與形的完美結合,它們互相依存又相互獨立,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熟練畫出拋物線,可以確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也是函數的零點)與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 七年級數學:一元一次不等式組6個易錯點,掌握才能不丟分!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是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九章的內容,也是同學們重點要掌握的內容,其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大致相同,一般要經過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併同類型,係數化為1這五步,但並不是每個不等式都必須要經過這5個步驟,得看具體的題目而靈活運用。
  • 初中數學培優 八年級上 一元一次不等式 - 中學數學難點剖析
    1.不等式的性質:(1)傳遞性:a>b,b>c,則a>c;(2)不等式兩邊同時加減一個相同的數,不等號方向不變;(3)不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正數,不等號方向不變;(4)不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負數,不等號方向改變2.利用數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時要注意區別方向以及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