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是小學數學學習中必過的一道大坎,也是老師強調了N次,還會犯錯的題。而且不僅僅是犯錯,每次做這一類的題 ,總有孩子不知道這些單位之間的進率,甚至分不清單位的大小。
我們來看看小學階段,學生們學了的單位主要有哪些?
長度單位:毫米、釐米、分米、米、千米
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
體積單位:立方釐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容積單位:毫升、升
時間單位:秒、分、時
質量單位:克、千克、噸
人民幣:分、角、元
如有落下的,歡迎大家在評論中補充。
任何一類單位剛開始學換算時,孩子們總出錯,對單位的大小、進率掌握不到位。尤其一年級的孩子剛學元角分,讓家長們苦不堪言。
現在,很多孩子都沒有見過一角兩角五角的人民幣,更不用說是一分兩分五分了。課堂學習都是藉助一些學習工具認識這些,在實際生活中沒有親身體驗,學得模模糊糊,摸不著頭腦。
從圖中能看出,4個題錯了3個題,孩子對元和角之間的換算沒有掌握。
家長在家裡可以和孩子做一些買東西的遊戲。錢要有零有整,家長當老闆,孩子當顧客。買完東西讓孩子自己算,該找給他多少錢。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真實的生活遊戲。
在所學的這些單位換算中,有一樣有些特殊,它不是整十整百的進率,而是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60,也就是時間單位。
大家要問孩子1小時是多少分鐘?估計都能答上來,是60分鐘。但要動手做題,錯得就不是一兩個學生了。
以圖上的這道題為例,1.2時是多少時加多少分?把一個單位拆成兩個單位。第一個空答對了,是1小時,第二個空寫成了30分。
這種題在純單位換算的題中是較難的題。
我們可以算一下,1.2時可以拆成1小時加0.2小時,注意此處帶小數點,是0.2小時。那麼1小時毫無疑問寫在第一個空,剩下的0.2小時要換算成分鐘。小時和分鐘的進率是60,小時換算成分鐘要乘進率,也就是0.2×60=12分,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12分。
時間單位換算的題出錯率非常高,好像孩子們習慣了單位之間的進率是整十或整百,做題也不仔細想一想,按照慣性完成,結果次次錯。
除了時間單位,公頃這個單位也是單位換算的一個難點。大家知道公頃和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嗎?
平方米是最熟悉的,平方千米也不陌生。
第2個題,我國的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由此可見,平方千米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
那麼這三個單位怎麼排大小呢?
1平方千米等於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大家算一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進率是多少?
關於單位換算常見的還有排序題,這類題老師都是讓學生先換算成一個單位再排序,但括號裡一定要寫題上給出的數字和單位,而不是你換算的那個數字,這是此類題常犯的錯誤。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