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心靈哲學在國內哲學界日益受到關注,相關研究呈現蓬勃發展、縱深推進的趨勢。意向性問題作為在心靈哲學中佔據核心和樞紐地位的問題,不僅在揭開心理的內在奧秘、解決語言的本質和意義等問題方面具有特殊地位,而且對於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提升機器的智能水平、行為的複雜程度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逐漸成為當代
心靈哲學、語言哲學、認知科學等關注的焦點,也成為國內外研究者競相探頤索隱的重大課題,相關的佳作不斷湧現。最近,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高新民教授出版的《意向性理論的當代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以近百萬字的篇幅,系統梳理了當代意向性研究的問題域、主要流派及其論爭,並通過中西方哲學的對話探索了意向性研究的未來走向,所涉及問題的廣度、深度和詳細程度都是同類著作所不多見的。下面,我對高新民教授的專著作個粗淺的評述,以就教於學界方家、同仁。
第一,該書在意向性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新的拓展。該書主張,傳統觀點大大低估了古代哲學家的意向性研究,意向性問題的源頭應追溯到柏拉圖、奧古斯丁、布利丹等哲學家。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寫了意向性問題的起源史。同時,在批判繼承東方心學傳統,吸收西方意向性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作者還提出了建構馬克思主義意向性理論的初步構想。從廣度上看,該書涵蓋了英美和歐洲大陸特別是現象學傳統中的意向性理論,對弗雷格和胡塞爾的有關理論及其價值作出了新的闡釋,並對中西方意向性理論的關係進行了比較研究。該書視野跨越千年、橫貫「中西馬」、涉及上百人,無論是資料佔有、文本解讀,還是人物評述、理論闡發,都有新突破,在歷時性梳理和共時態探究中,使意向性研究的歷史面貌和當代狀況得到了全景展示。
第二,該書在意向性研究的內容和方法上都有新的變革。「意向性」是一個內涵豐富、歧義頗多的概念,加之它在當代心靈哲學中又和「意義」、「內容」、「表徵」、「意識」、「心理」等概念相互交織,揭示其所指和實質實屬不易。為此,該書開篇就將意向性及相關概念置入語義學、解釋學和心理學視域中進行研究,指出了把握意向性本質的道路和方向。同時,作者還主張意向性的研究應當延伸到與之密切相關的概念和領域中去。為此該書用專門章節(第9、10章)對意向性和意識、意向性和人工智慧的關係問題進行了詳盡的描述性研究,對一些重大問題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
第三,該書體現了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該書從縱向的歷史進程和橫向的邏輯結構兩個維度,對意向性理論作出了全面、系統的勾勒和展示;在對意向性領域的諸多子問題進行挖掘和專門研究的基礎上,對各個問題之間的關係作出了較為令人信服的解釋;對當代意向性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經典著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鑽研。但該書並不只是一部描述性著作,注重綜合、注重比較、注重創新也是它的一個突出特點。通過高教授的系統綜合,看似狹窄的意向性問題呈現出的卻是博大、廣闊的領域;從高教授對諸多問題所作的中西比較,對意向對象、意向性的因果性等問題的剖析,從對意向性和意識、意義、心理內容、人工智慧、人生哲學的關係以及意向性理論和因果理論、本體論關係的探討,我們都能看到該書獨特的視野、獨闢的蹊徑、獨到的見解。因此,該書也是一部頗具開拓性和創新性的著作。
心靈哲學研究在國內還不算「顯學」,基礎相對薄弱,形成氣候可能尚需時日,亟需有志之士攜手努力、用心鑽研、紮實積累。在這個意義上,《意向性理論的當代發展》無疑是高新民教授為國內心靈哲學研究貢獻的一塊厚重的奠基石,理應受到學界的關注和喝彩。同時,我們也期盼著國內湧現出更多有深度、見功夫的心靈哲學研究佳作。
(作者單位:華中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