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 受試者權益將得到保障

2020-12-06 中國網新聞中心

《人胚胎幹細胞》團體標準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網記者 金慧慧 攝

中國網2月26日訊(記者 金慧慧)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團體標準今日在京發布。該標準系統規定了胚胎幹細胞的基本質量屬性、質量控制的技術準則,以及產品使用和流通的相關要求。

近年來,我國幹細胞研究的臨床轉化取得重要進展,已備案開展了4批35個臨床項目。但由於來源不一、類型多樣、功能複雜,幹細胞在製備工藝、質控手段、應用方式、適應症選擇等方面差異較大,亟需建立統一標準。

「鑑於此,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於2016年成立了由幹細胞、標準、資源庫、產業化、認證認可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幹細胞標準工作組,開展標準制訂工作。」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趙同標表示。

據了解,繼2017年發布首個幹細胞標準《幹細胞通用要求》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歷時2年,經50餘次研討,制定了關於幹細胞產品的系列標準,包括《人胚胎幹細胞》團體標準。

「這些標準將在幹細胞領域標準化建設、保障受試者權益、規範幹細胞行業發展、促進幹細胞轉化應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細胞生物學幹細胞生物學分會會長、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長、院士周琪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要走出中國特色的標準化之路。

科學技術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指出,在實現生物技術強國的藍圖中,標準戰略是重中之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改革發展處處長黨鋒則表示,科技社團是我國團體標準制定的重要力量,能夠快速響應市場前沿急需,體現前沿交叉技術創新成果,國際合作廣泛。

相關焦點

  • 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新聞...
  • 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正式發布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 26日,由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的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在北京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正式發布。  據悉,該標準由中國科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籌)、北京幹細胞庫、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建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標準綜合考慮了科研、臨床、產業、行業等因素,系統規定了胚胎幹細胞的基本質量屬性、質量控制的技術準則,以及產品使用和流通的相關要求,是幹細胞領域的基本共識。
  • 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
    該標準是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記者從此次發布會上獲悉,該標準綜合考慮了科研、臨床、產業、行業等因素,系統規定了胚胎幹細胞的基本質量屬性、質量控制的技術準則,以及產品使用和流通的相關要求,是幹細胞領域的基本共識。
  • 《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
    本報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吳月輝)26日,《人胚胎幹細胞》標準在京發布。該標準是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綜合考慮了科研、臨床、產業、行業等因素,系統規定了胚胎幹細胞的基本質量屬性、質量控制的技術準則,以及產品使用和流通的相關要求。
  • 人胚胎幹細胞團體標準發布實施
    首次適用於人胚胎幹細胞質量控制的《人胚胎幹細胞》團體標準於2019年2月26日正式發布實施。該標準是以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參加單位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等單位組成標準工作組研製並起草完成。
  • 《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將規範幹細胞行業發展
    繼《幹細胞通用要求》之後,我國幹細胞領域又一標準——《人胚胎幹細胞》團體標準於2月26日發布。該標準由中國科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籌)、北京幹細胞庫、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建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是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
  • 人胚胎幹細胞標準(附:權威解讀)
    26日,《人胚胎幹細胞》標準在京發布。該標準是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綜合考慮了科研、臨床、產業、行業等因素,系統規定了胚胎幹細胞的基本質量屬性、質量控制的技術準則,以及產品使用和流通的相關要求。
  • 國內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正式發布,落地應用加快,這兩家深度...
    據新華社26日報導,由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的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在北京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正式發布。近年來,我國幹細胞研究的臨床轉化取得了重要進展,已備案開展了4批35個臨床項目。
  • 中國開展全球首個人類受精胚胎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臨床試驗
    據悉,這是世界首批基於配型開展的多能幹細胞分化細胞臨床移植研究項目,其中的帕金森病項目是全球首個基於配型使用的人胚胎幹細胞分化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簡而言之,這兩個項目是分別用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出的神經前體細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來治療帕金森病和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 藥物臨床試驗新要求下,受試者權益保障「一點也不能少」
    在我國,藥物臨床試驗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藥物臨床研究作為現代醫學技術的重要支柱,是將人作為受試對象,有控制地對受試者進行研究的醫學行為過程,它是藥物研發的必經環節。所有的新藥研發離不開受試者的參與和貢獻,對受試者安全和權益的保護也成為臨床試驗中的重要問題。作為藥物臨床研究中的重要參與群體之一,受試者包括患者和健康志願者。
  • 日本將量產人類胚胎幹細胞
    【日本將量產人類胚胎幹細胞】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於近日發布了臨床用人類胚胎幹細胞(ES他們將從今年10月開始,利用再生醫學人類胚胎幹細胞處理設備對不育治療後剩餘的胚胎進行處理,製成胚胎幹細胞。預計12月初建成首個細胞株,2018年2月開始向醫療機構批量供應。今後10年內計劃總共建20株。(科技部網站)
  • 首個牛胚胎幹細胞誕生
  • 衛生部: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不得向受試者收費用
    ,《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I期、II期和III期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均屬於在人體的試驗研究階段,不得向受試者收取費用。  為進一步規範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活動,加強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管理,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組織制定了《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和《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和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徵求意見稿,正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
  • 許重遠:關注受試者權益,託起生命重量
    受試者權益永遠排第一位職業受試者是指那些以參加藥物臨床試驗為職業的一類人員(又稱職業試驗人、試藥專業戶),其構成較為複雜,基本上由學生、醫護人員和社會無職業者組成。建平臺,助力提升藥物臨床受試者保障體系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臨床試驗水平,推動全方位構建受試者保護體系,2020年8月29日,在許重遠的牽頭髮起下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受試者保護工作委員會獲批成立。
  • 廣東「超級細胞工廠」明年建成,幹細胞大規模產業化可期
    據南方日報5月21日報導,5月20日,由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主辦的2018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現場,大會主席、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陳海佳介紹,位於廣州從化的廣東(賽萊拉)區域細胞製備中心將建成一個「超級細胞工廠」,運用近千項授權受理專利技術,讓細胞實現「自動化生產」「規模化製備」和「個性化定製」。該工程的建設,將使得製備中心可容納超過1000萬份的幹細胞儲存,還將建成中國首個幹細胞藥廠及多肽藥廠。該中心將發揮連接產業鏈上下遊的作用,支持科研向產業化轉化。
  • 幹細胞療法:我國已有三個關於帕金森的備案獲批
    近期,《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發布了一項最新臨床前研究,經幹細胞療法幹預的帕金森小鼠,運動症狀改善情況更為明顯。伊朗沙希德貝赫什迪醫科大學的研究員探討了幹細胞對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幹預作用。研究員給小鼠的紋狀體內注射6-OHDA,建立帕金森模型小鼠,用三種劑量(1×104、5×104和1×105 l1)往小鼠鼻內輸送幹細胞。
  • 科學網—幹細胞領域為何「假」報頻傳?
    研究所負責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山中伸彌為此道歉,並考慮將目前一段時間薪金全部捐獻給研究所。 繼2005年黃禹錫克隆胚胎幹細胞數據造假、2014年小保方晴子STAP細胞論文造假等事件後,又一起幹細胞論文造假醜聞走進公眾視野。對此,中國科學家表示,幹細胞基礎研究仍有諸多未知領域有待突破,在臨床轉化中具有巨大經濟潛力,科學和經濟利益的雙重驅使使造假醜聞頻發、亂象叢生。
  • 關於舉辦新藥臨床試驗倫理審查與受試者權益保護學術論壇的通知
    關於舉辦新藥臨床試驗倫理審查與受試者權益保護學術論壇的通知 2020-05-29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我國首批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啟動
    4月11日是第21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暨帕金森病發現200周年。今天上午,我國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