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遷移、人口流動、人口移動三者是什麼關係?

2021-01-09 中學地理問答

人口遷移、人口流動、人口移動三者是什麼關係?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教學問答

答:

中學教學不該玩太多概念,之所以明知故犯是因為,玩是為了不玩。

想搞清三者關係,思路還是先搞清各自含義,就是下定義。

人口遷移指一定時期內人口在地區之間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變動。(《地理學名詞》第二版)

關鍵之處在於,居住地變動。至於永久或半永久,時間長短並不統一。

人口流動指離家外出工作、讀書、旅遊、探親和從軍一段時間但未改變定居地的人口移動。(《地理學名詞》第二版)

關鍵之處還是居住地(定居地),只是這裡未改變。未改變還離家出走,真是跪了。

人口移動指不論人們出於何種動機和目的,定期或不定期、時間長或短、距離遠或近、返回或永不返回、暫時或永久居住某地等的人口位移現象。包括人口遷移和流動兩部分。(《計劃生育名詞》第一版)

結論:

人口移動是大概念,包括人口流動和人口遷移兩個小概念。

給學生一個人口遷移概念就夠了,當心給多了燒香引出鬼來。

相關焦點

  • 高二地理教案:《人口遷移》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了解人口遷移的概念與分類,了解我國當代人口遷移的特點。  2.理解人口遷移的「推拉理論」,明確引起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3.運用本地人口資料,探究本地人口移動的狀況及產生影響。
  • 簡論人口遷移理論的跨學科應用
    他的人口遷移法則集中體現在這兩篇論文之中,其要點如下:人口遷移與距離:人口遷移受距離的影響。通常,人們傾向於短距離的遷移,長距離的遷移只是移向大的工商業中心,離中心越遠,遷移人口越少;人口遷移呈分級遞進的特徵:大的工商業中心吸引鄰近城鎮的人口遷入,而後者留下的空缺則由更遠的鄉村居民遷入填補,如此形成整個社會的遷移全景。
  • 姓氏分布與人口遷移
    以姓氏分布為基礎,利用不同空間尺度的系統分析,配合運用指標分析、聚類分析、因素分析等社會統計學的研究方法,可以探討與人口遷移相關的許多問題,如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事件、地理隔離對群體結構的影響、人口遷移率的計算等,為研究人口遷移問題提供新的視角。
  • 算上流動人口,河南仍然是第一人口大省
    加上流動人口,河南仍是第一人口大省  記者:這次的人口普查為什麼只發布常住人口的數字,而沒有發布人口總數?長期離開戶籍所在地,在外地工作、學習和生活,這些人屬於流動人口。  這次公布的數據只有常住人口9400多萬,不包括長期流動人口(除半年以上流動人口外),隨著人口普查數據處理的繼續進行,其他數據以後還要公布。如果把這些長期在外生活、工作的人包括進來,人口肯定超過一個億,我省還是第一人口大省。
  • 未來人口流向哪?任澤平萬字長文講透中國人口遷移
    2.3日本人口遷移:從向三極集聚向東京圈一極集聚3中國人口大遷移:從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化3.1跨省人口遷移:從孔雀東南飛到回流中西部3.2人口流動整體放緩,但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聚更為明顯3.3哪些地方人口在流出?
  • 人口流動出現「盆地效應」大城市人口嚴重「超載」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一些大城市採訪時發現,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觀念更新,與以前一心想著「打工」、「流動」不一樣的心態,現今許多流動人口已經不再頻繁流動,導致近年來我國流動人口在布局上開始呈現嚴重的不平衡性。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聚集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形成對流動人口吸引的「盆地效應」。
  • 重慶房價的未來,藏在人口流動的秘密裡!
    當下的重慶市場,大家最關心的是什麼?是重慶未來的房價是漲還是跌,影響房價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短期看金融和政策,中期看土地市場,長期看人口。人是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源。城市房價最終的歸宿,還是藏在這個城市人口流動的秘密裡。當前,人口流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 2015.10:中國人口的多邊流動與再分布均衡(曾相嵛等)
    而農村家庭經營收入反映出農民依靠種植、養殖等農村經營帶來的收入,由於這部分收入越低,往往帶來更強的外出務工經商激勵,從而與流出人口數量呈現負相關關係。   對省內流量的解釋,省內半徑越大,即該省面積越大,從而人口在省內流動的容納能力越強,導致省際遷移量越低。
  • 安介生:現代化進程中的人口遷移規律
    原標題:現代化進程中的人口遷移規律   所謂 「移民法則(規律)」或「人口遷移法則」,就是研究者對於在為數眾多的人口遷移運動中所顯現出的規律性現象、趨勢與問題的總結與提煉,是人口研究以及人口遷移理論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高中地理氣候與自然帶專題+人口遷移專題
    氣溫日較差與天氣的關係為:陰天比晴天日較差小。  氣溫日較差與海陸的關係為:內陸比沿海日較差大。  山頂的氣溫日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較差也小。  人口遷移專題  ⑴人口遷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區的人口和生活資料在數量上的不平衡,地區的生存環境有很大差異。  ⑵人口遷移的主要、經常起作用的原因:經濟原因。  ⑶美國老年人口向陽光地帶遷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緯度高,氣候寒冷;②社會原因:工業發達,環境汙染嚴重。  ⑷新疆吸引人口遷入的主要原因:開發資源和發展邊境貿易。
  • 上海的實有人口登記、居住登記憑證、居住證,三者之間什麼關係?
    從2018年開始,上海居住證制度改革,取消了有效期6個月的上海臨時居住證,辦理上海居住證的步驟變成了三步:實有人口登記、辦理居住登記憑證、6個月之後辦理上海居住證。這三個步驟具體是做些什麼?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居住證局長之前講的比較多了,今天重點講講前面兩項。
  • 「紅黃藍」繪出流動人口「顏色管理」圖 合肥流動人口管理樣本解讀
    為了讓房子及時租出去,不少房主根本不會去關注來租房的人是什麼樣的身份,從事什麼工作,會給當地治安帶來什麼樣的隱患。只要來人給的價格高就行了,最多也就是看看他們的身份證,籤一份不起任何作用的租賃合同。這就使得一些賣淫嫖娼的、流竄的逃犯、制假售假的、搞傳銷的能輕鬆地找到棲身之所。  根據合肥市相關統計顯示,流動人口犯罪率佔重大惡性案件的70%以上,遠遠高於常住人口。
  • 任澤平:第二次人口遷移開始,一二線房價不由收入決定
    Bogue)、李(E.S.Lee)等人提出的推拉理論認為,在市場經濟和人口自由流動的情況下, 人口遷移的原因是人們可以通過搬遷改善生活條件。人口遷移的發生是由遷入地的拉力因素和遷出地的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自然、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原因。發展經濟學理論。
  • 關注流動人口的「盆地效應」
    一些大城市所以會產生吸引流動人口的「盆地效應」,關鍵在於大城市在經濟、文化、醫療、教育、公共設施等各種社會資源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進而對流動人口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一些流動人口到大城市後,觀念在逐步發生變化,許多人改變了以往「打工」、「流動」的心態,融入大城市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很多打工者表示,「不會再拿掙的錢到老家蓋房」,而是準備在當地購房、置業、做生意。
  • 勞動力異質性視野下的人口流動
    目前我國人口分布的不合理影響著城鄉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是導致經濟非均衡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引導人口有序流動,促進人口合理布局」是我國人口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然而,該如何引導人口流動?何為有序、何為合理?
  • 【人口普查連載】我國人口普查簡況
    普查的主要目的是1953年我國著手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迫切需要翔實的人口資料,決定於1953年在選舉工作的同時,舉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的標準時間為6月30日24時。普查對象是普查標準時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普查內容包括姓名、與戶主關係、性別、年齡、民族及本戶住址6項。
  • 密雲移民,四百年一輪迴 | 中國故事之人口遷移
    根據《聯合國多語言人口學詞典》,人口遷移是指人口在兩個地區之間的地理流動,通常涉及永久性居住地由遷出地到遷入地的變化。人口遷移一般涉及四個要素:遷移動力、遷出地、遷移者和遷入地。我們不禁想知道,南兵北戍的遷移動力是什麼,對遷出地、遷入地和遷移者的影響有什麼?
  • 開放人口自由流動宜循序漸進
    今年春季,筆者曾經發表文章《大城市要不要控制人口——兼評幾個錯誤的流行觀點》(澎湃新聞,2018年4月2日發布)。這篇文章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人口跟著資源走,而資源跟著權力走,因此要放開人口流動限制,鼓勵城市之間公平競爭,首先應該是減少城市之間的行政等級差異以及相伴隨的各類特惠政策。筆者並不反對放開人口流動,筆者反對的是捨本逐末的思路。
  • 中國人口大遷移:2019
    人口帶來的居住需求更是房地產發展的基本需求,引發了各地區房地產市場的榮衰,美國東西海岸線城市群的繁榮映襯出東北部鐵鏽州的衰敗,中國三大城市群崛起映襯出東北的沒落。是什麼驅動了人口大遷徙?未來中國人口向何處?帶來哪些機會和挑戰?近年人口遷移有何新動向?我們在業內提出了廣為流行的標準分析框架:「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 聚焦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數據背後的「秘密」
    在表格的12項個人登記項目中,上述4項涉及流動人口的內容以1/3的佔比高居「榜首」,受教育程度、是否識字兩項關乎國民教育的登記內容以1/6的佔比緊隨其後,姓名、與戶主關係、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出生年月、民族6項常規個人信息則佔據著普查短表的其餘「半壁江山」。 人口普查短表是第七次人口普查面向全國家庭發放的人口普查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