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人口遷移》教學設計

2021-01-08 高考網

  學習目標:

  1.了解人口遷移的概念與分類,了解我國當代人口遷移的特點。

  2.理解人口遷移的「推拉理論」,明確引起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3.運用本地人口資料,探究本地人口移動的狀況及產生影響。

  學習重點:

  1.人口遷移的概念和分類。?

  2.引起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學習難點:

  人口遷移的「推拉理論」

  預習案:

  人口遷移的概念與分類

  1.人口變動的原因

  (1)人口的①______________,取決於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動;

  (2)人口的機械增長,即②______人口的增加值。

  2.人口遷移的概念:是③____________的一種形式,是指人們④________________的空間流動行為。

  3.人口遷移的分類

  根據人口遷移空間範圍不同,人口遷移可分為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兩種類型。

類型

遷移方向

主要形式

國際

 

 

遷移

一個國家的居民進入另一個國家定居的現象

 

永久性移民、⑤________________、國際難民定居等

國內

 

 

遷移

一個國家內部的居民從一個⑥__________進入另一個⑦________定居的現象

庫區移民、招生、分配等

  4.發達國家歷史上和發展中國家當前的人口遷移類型:由⑧______到⑨______的人口遷移。

  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

  1.引起人口遷移的作用力:①______(或排斥力)與②______(或吸引力)。

  2.人口遷移的根本原因:不協調的③____________。

  3.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自然生態環境因素

  對人口遷移的影響是通過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來實現的。

原因

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的地域差異

遷入地優勢

④______環境優越、⑤____________豐富

拉力因素

氣候⑥______、土壤肥沃、⑦______方便、宜於農耕的平原或⑧______地帶

推力因素

環境惡化、⑨____________

  (2)經濟因素

原因

地域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人口遷移的目的

尋找改善⑩______生活條件的機會,獲取更高的____________

表現

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人口遷入率____;____________的地區,人口遷出率高

拉力因素

______的發展、城市化的推進、________________的布局、區域的大規模開發等

結果

改變了人口遷移的______________,影響人口______分布

限制因素

____________的發展

  (3)政治因素

原因

______政策、人口政策、______

結果

限制人口遷移或______人口遷移

特點

較強的______性

  (4)社會文化因素

因素

影響

文化教育

對人口遷移的影響越來越______

家庭和婚姻

影響______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

宗教信仰、種族和民族

歷史上也曾導致__________人口遷移

  探究案:

  1、下列對世界人口增長不具有影響的是

  A、人口出生率的變化    B、國際人口遷移

  C、人口死亡率的變化    D、某些國家的生育政策

  2、以下的人口空間移動現象,屬於人口遷移的是

  A、某人去美國旅遊  B、某人去美國講學

  C、某人去美國留學  D、某人僑遷新居

  3、下列屬於國際人口遷移的是

  A、北宋末年,由於戰爭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規模南遷

  B、19世紀,俄國向西伯利亞流放犯人

  C、明清時期我國廣東、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東南亞

  D、在我國參觀、旅遊的美國人

  4、在近現代,人口遷入的國家和地區是

  A、印度B、中國C、東南亞D、西非

  5、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人口遷移特點是

  A、人口主要從北方遷往南方地區

  B、人口遷移的規模較小,但頻率較高

  C、年平均遷移量在1500萬以上  D、人口以自發遷移和流動為主

  6、下列屬於影響人口遷移的經濟因素的是

  A、區域的大規模開發  B、洪澇災害的發生

  C、嚴重的水土流失    D、惡劣的氣候

  7、下列屬於影響人口遷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A、工作機會多    B、生活困難、質量低

  C、公共設施不足  D、失業率、犯罪率高

  8、近幾百年來,人口遷移的規模、範圍、跨度越來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氣候變暖         B、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C、地區衝突和戰爭不斷   D、經濟地區差異不斷增大

  9、20世紀30年代,促使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及其附近地區農民大量外遷的原因是

  A、火山爆發   B、旱災

  C、洪澇災害   D、森林火災

  10、21世紀初,大批伊拉克難民向國外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A、國家的政策影響       B、戰爭的影響

  C、自然災害的影響       D、開發國外資源

  練習案:

  (1)A、B、C代表三個不同的            。

  (2)圖中發生遷移現象的箭頭是      和      ;雖然有人口流動,不屬於人口遷移的箭頭是

  和        ,原因是                 。

  (3)按地理範圍劃分,人口遷移可以劃分為

  人口遷移和          人口遷移。

  (4)發達國家歷史上和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是             。

  2、根據聯合國2000年預測,在未來半個世紀內,高收入國家預計每年接收200萬移民。未來世界主要的人口遷出國和遷入國見下表,據此回答有關問題。

遷出國

數量(萬人/年)

遷入國

數量(萬人/年)

中國

30.3

美國

110.0

墨西哥

26.7

德國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菲律賓

14.4

英國

13.6

印度尼西亞

18.0

澳大利亞

8.3

  (1)根據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遷出國與遷入國各有什麼特徵?遷出國                     ,遷入國                                 。

  (2)造成這種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相關焦點

  • 高二地理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學設計
    其中,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地域開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最大,具體如下:  [遷移應用]  1.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自然資源     B.科技水平  C.人類的文化水平    D.人類的生活消費水平  【答案】 A  【解析
  •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2018-11-20 14:27:32 來源:網絡整理
  • 高二地理教案:《北方地區》教學設計
    高二地理教案:《北方地區》教學設計 2018-11-16 09:45:12 來源:精品學習網
  • 高二地理教案:《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教學設計
    共1課時  第二節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 高中地理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了解森林的生態效益;2.讓學生知道雨林的分布地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保護森林的重要性,樹立保護與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意識,形成良好的環境觀念;進一步理解資源、環境與人口之間的內在聯繫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意義,樹立人地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與同學們談地理
    地理教案-與同學們談地理  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知道地理課的學習內容。  2、知道學習地理的目的、意義。  3、知道學習地理課的學習方法。  2、通過為什麼要學地理,幫助學生樹立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保護「人類家園」——地球而學習的志向。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1)為什麼要學習地理?從學生日常生活和身邊的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入手,讓學生「想一想」。讓學生從已學過的自然課常識,舉例說出地理知識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用途,繼而誘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 高二地理教案:《海陸變遷》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2.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難點】  通過模擬實驗,理解火山、地震的發生原理。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區
    指導學生閱讀讀一讀中的資料:「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板書】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示例2   教學重點:世界區域劃分的十三個分區的名稱和分布   教學過程:   【導入】以上我們了解了世界政區及其按經濟發展水平劃分為兩類國家的一些基本情況,從第八章起,我們將深入到各大洲及其主要國家
  •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係,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律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地圖和分區
    地理教案-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區   教學目標   1.通過讀世界政區圖和世界面積位於前列的國家示意圖,使學生能夠在世界政區圖上查閱出世界的主要國家,明確世界上的面積大國和人口大國,通過閱讀「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明確區域劃分的十三個分區的名稱和分布。
  • 高二地理教案:《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教學設計
    3.運用有關資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數字地球的含義。  知識梳理:  一、地理信息技術  1.地理信息技術是指獲取、①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②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和③地理信息系統等。
  • 高一地理教案:《崇明島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高一地理教案:《崇明島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設計思路:  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之後,外力中增加了人為作用的影響,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影響日趨明顯。  教學建議一:  1.對於該問題的研究,建議做一個模擬試驗,在一個狹長的水槽中,用沙土堆出山脈、河谷、平原、大海等地表形態,讓一定量的水從山上流下來,觀察泥沙在下遊和河口的堆積情況,然後重複上述實驗,直到有衝積島形成。
  • 人口遷移、人口流動、人口移動三者是什麼關係?
    人口遷移、人口流動、人口移動三者是什麼關係?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教學問答答:中學教學不該玩太多概念,之所以明知故犯是因為,玩是為了不玩。想搞清三者關係,思路還是先搞清各自含義,就是下定義。人口遷移指一定時期內人口在地區之間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變動。(《地理學名詞》第二版)關鍵之處在於,居住地變動。至於永久或半永久,時間長短並不統一。人口流動指離家外出工作、讀書、旅遊、探親和從軍一段時間但未改變定居地的人口移動。(《地理學名詞》第二版)關鍵之處還是居住地(定居地),只是這裡未改變。未改變還離家出走,真是跪了。
  • 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一、課標分析  (一)課標要求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本教學設計為第一節的第一部分內容。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區位及農業區位的含義。  (2)學會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3)學會運用農業區位因素分析評價某一地區的農業選擇。
  • 高中地理《地球的結構》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教師之夢微信公眾號在之前也發過不少教學設計模板和一些萬能模板,需要的同學可以在後臺回復教學設計進行查看。  三、說教法和和學法  為了使教學貼近學生實際情況,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在本節內容上,我主要抓住:「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圖,並自主歸納及分析」這方面來設計教學方法,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述法、看圖讀圖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學習法。
  • 教師資格證筆試大綱《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3.運用空間思維等地理科學的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二)地理教學知識與運用能力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課程的性質、地位、理念、設計思路和主要內容。2.掌握地理教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3.會初步運用地理教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解決地理教學的實際問題。
  • 滬教版高二年級物理教案:動量定理
    一、教學目的:1。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和表達式,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2。能從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動量表達式。3。會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物理現象,並能掌握一維情況下的計算問題。二、教學重點:   一、教學目的:  1。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和表達式,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 地球上的大氣 天氣與氣候
    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五節 天氣與氣候教案   天氣與氣候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五節 天氣與氣候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天氣與氣候的區別,氣團的形成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19-03-19 17:06 遼寧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姓氏分布與人口遷移
    在研究人口遷移方面,中國姓氏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由於受儒家文化影響,中國人一般不會改姓,這使得中國姓氏的傳遞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中國地域廣闊,行政區劃層級豐富,具有很好的空間解析度,特別適合將姓氏分布與地理信息相結合,研究人口遷移的相關問題。
  • 高二政治教案:《社會發展的主體學案》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二政治教案:社會發展的主體學案  【學習目標】  了解 人民群眾的含義 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理解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高二政治教案:社會發展的主體學案答案  【當堂達標】  1.B 2.A3.D  課後練習  1.A 2.C 3.B 4.B 5.B 6.C 7.B 8?B 9.C 10.B  11.①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