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角度分析李叔同毅然出家的原因

2021-01-08 十月微暖暖

林語堂曾說過:「李叔同是我們時代裡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

1918年的西湖邊上,有一位衣袂飄飛的女子含淚站在岸邊,等著船上的人靠岸,湖面波瀾不驚映出兩邊的人,她在岸,他卻只佇立在船上。

她輕輕的呼喚「叔同」,「叔同已死,你看見的是弘一」,他平靜的答,她再次不甘心的問「法師,什麼是愛?」「愛,就是慈悲」,此時船已開動,他心若磐石,不似湖面泛起的漣漪,圈圈繞繞。

這是李叔同和妻子誠子之間的對話,39歲的他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妻子追至西湖,淚眼婆娑的挽留,卻未得到滿意的答案。有人曾評價他:半世繁華半世僧,這句話在現代作家蘇泓月的書《李叔同》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她以詩意細膩的寫法生動的刻畫了這位出生於天津望族桐達李家的風流才子到一代名僧的傳奇人生。

他的學生豐子愷曾經這麼評價:「少年時做公子,像個翩翩公子;中年時做名士,像個名士;做話劇,像個演員;學油畫,像個美術家;學鋼琴,像個音樂家;辦報刊,像個編者;當教員,像個老師;做和尚,像個高僧。」那麼今天我將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分析為什麼這個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會毅然決然的放棄紅塵俗世而遁入空門?

什麼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呢?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其基本內容是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需求。也可按照低級別層次、較高級別層次和高級別層次需求來劃分。

生理和安全需求方面:低級別層次的需求的滿足恰恰是奠定一切高級別需求的基石。

李叔同出生於天津望族桐達李家,他爹李大善人李筱樓樂善好施,素來名望頗高,而李叔同更是李大善人老來得子,千呼萬喚期盼得來的。據傳,生產當日,喜鵲銜來一根松枝放在他娘的的床頭,從此李叔同不同凡響的人生也就開啟了。

叔同早慧,四歲便能隨母親習誦古詩格言,六歲從兄受啟蒙教育,七八歲便能背誦《往生咒》、《大悲咒》,十三歲攻各朝書法,聞名於鄉,十五歲時便做出「人生猶如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的名句。

除卻富庶之家,庶出之子的身份和生長環境讓他養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外,李叔同從出生到二十六歲去日本留學乃至回國後五年,都過著真正富足的生活,不為生計發愁,不為生命擔憂,健康體健,衣食無憂。

這正滿足了馬斯洛的兩個低層次的需求,而馬斯洛的理論所闡述的是,人們在滿足基本需求時,會追求更高一層次需求的發展,李叔同也不例外。

社交需求:在親情、友情、愛情裡尋找塵世的答案。

李叔同和母親一起看戲時曾問母親:「他們咿咿呀呀的在唱些什麼呢?」,「情」,母親淡淡的答道,但是彼時的他並不能理解母親口中的情是什麼,他只知道,父親的大房一門,三位同樣失了丈夫的女人徹底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終日禮佛,好像從佛法裡能尋得答案。

後來,他再也不和母親一起看戲了,他有了自己的伊甸園,他要自己去探索那段粉豔的氤氳之門,不管是梨園裡的夢中情人楊翠喜,還是奉母之命所娶的俞氏,相敬如賓的日本妻子雪子,或是他流連過的李蘋香、朱慧白、高翠蛾等甚至白面玉郎金娃娃,他見過太多,探尋過太多,車水馬龍的夜市裡,熱鬧一閃而過,一句愛過是最好的答案。

親情之於李叔同是包容的,雖然他幼年喪父,但他並沒有很多的情感缺失,在教育、做人和被愛方面,母親身兼兩職,做的很好,20歲的他也有自己的朋友圈,與一眾好友義結金蘭,稱為「天涯五友」,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充滿詩意。

社交需求即愛與歸屬感,李叔同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獲得了這種需求,母親給的溫暖和嚴厲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缺失的父愛,有著同樣興趣愛好的摯友們陪伴度過困境,在楊翠喜身上迷失的愛情,或許在雪子身上得到了一點點的答案,總之,他成長了。

尊重需求:年少成名,在詩、書、畫、音樂、戲劇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享譽國內外。

「門外風花各自春,空中樓閣畫中身,而今得結煙霞伴,休管人生幻與真」,這首李叔同為「天涯五友」所作的七言絕句道出了五友風花雪月的詩意生活,而他也因得漢代甘林瓦硯而聞名於全上海的文人墨客,舉辦公會,自己做編輯自己發表,八面風光。他在詩、字上的成就確實值得眾人追捧,後人敬仰。

後隨著母親的病逝,李叔同遠走他鄉,留學日本,此時的他是那個站在不忍池邊有著淡淡哀愁的異鄉人李哀,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的新生。除了油畫,他還學習木炭畫、水彩畫,小提琴、鋼琴、填詞作曲、自己編排新派劇,這些都無一不成功。

戲劇家松居松翁先生曾回憶:「 李君的優美、婉麗,絕非本國(中國)的演員所能比擬.....倘使自《椿姬》以來,李君仍在努力這種藝術,那末豈讓梅蘭芳、尚小雲輩馳名於中國的劇界....」。

他,是一位藝術家。

有人曾評價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同時,他在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尊重需求屬於較高層次的需求,受到別人的尊重、得外界的認可,信賴和高度評價,李叔同做到了,但他內心仍在追求最純淨、最真誠的東西,追求著更高層次的自我。

自我實現需求:落髮為僧,從此世間再無叔同只有弘一,一代高僧的養成。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只有深刻經歷過紅塵的人,才能如此堅決的放棄紅塵。

正如他的高徒豐子愷所說「他嫌藝術力道薄弱,過不來他精神生活的癮」。

出家後的弘一法師半生漂泊,他註定是行腳僧,因為他有太多的佛法要弘揚,他有太多的啟發要傳承給下一代,他輾轉各個地方,往來於各個寺廟,從不是為了名聲,也不為利益,他只想把心中所悟訴於眾人,以慰人間疾苦。

他嘔心瀝血完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華嚴經十回向品初回向章》、《清涼歌集》等等著作,研究比丘律和南山律,對律宗派別毫無成見,從善如流,編著了大量珍貴的文獻資料,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致,他是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完美結合的領軍人物,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即使他已經獲得如此成就,也從不在意身外之物,他的一床被子蓋了二十年,身上的衣服有100多個補丁,過午不食,兩餐也不過是一碟菜一碗飯,但他甘之如飴,在他幾次身患肺炎、痢疾、臀瘡,差點與世長辭時,他很平靜,很淡然,甚至坦然的安排後事,這種對生命的無畏和忘我,這種超然的境界都屬於這一代名僧。

結語:半世紅塵半世僧,正如豐子愷所言:出於幽谷,遷於喬木,不可惜,是可慶也。

豐子愷曾評價他,:「人生有三重境界。物質的生活,即衣食無憂;精神的生活,即藝術文化;靈魂的生活,即宗教信仰。」大多數人能達到第一層境界,有一些人能達到第二層境界,而弘一法師便是那個達到了第三層境界,滿足了自我實現需求的人,他皈依佛心,超越自我,超然塵外,為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佛學大師。

所以,他的皈依是必然,他註定是那個不平凡的人,註定超越內心,成為那個超然物外的一代名僧。

張愛玲曾說過: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的圍牆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芸芸眾生之於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弘一法師的圍牆外徘徊呢?

我是暖暖,關注我,一起探索情感的秘密。

相關焦點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於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沒錯,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need - hierarchy theory)。這一理論如今越來越受人關注,在各種講座中我們更多地聽到了金字塔尖上的這一個名詞「自我實現」,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到底是什麼呢?
  • 從十二星座角度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金字塔
    小科普: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定義:馬斯洛(1968)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馬斯洛認為需要層次越低,力量越大,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
  •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本科畢業生的考研動機
    很明顯,「目標」就是指成功地考上研;「主觀願望或意向」就是指做出考研的選擇;這個「一定方式」就是同學們的需求。簡單點說,大學生畢業後進行考研就是為了滿足某種需求,下面我們就用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分析本科大學生們的考研動機。
  • 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如圖所示)。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基本內容  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1)生理上的需要。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
  • 馬斯洛理論:需求的五個層次
    DouglastHall和KhalilNougaim對馬斯洛需求水平理論進行了5年的相關研究,認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作為一種規律,是研究人類社會的後天規律,不是本質規律,即使需求層次存在,二者之間的關係也不明顯。換句話說,需求的層次結構沒什麼。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現代項目管理在激勵方面的理論基礎主要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X理論和Y理論、期望理論。
  • 馬斯洛人類需求層次理論
    人類的基本需求有哪些?是否有層級排序?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為你解答!馬斯洛需求理論將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教育理論——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教育基礎理論部分相對來說比較重要,也是之一。當我們在備考的時候拿到一個知識點,首先要進行考點的分析。
  • 了解人類需求層次:馬斯洛需求理論
    人類的基本需求有哪些?是否有層級排序?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為你解答!馬斯洛需求理論將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簡析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一點對於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 3.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原來人類的需求有這5個
    如果要列舉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名氣在心理學界也是赫赫有名的。可能大家對馬斯洛這個人不是很熟悉,不過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馬斯洛,一起探討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了解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 【分享】馬斯洛的5個層次的需求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動機理論中最有名的一種。根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我們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  馬斯洛第一次介紹他的層次需求理論是在他1943年的一篇論文《一個關於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隨後他在他的著作《動機和個性》中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 教師資格考試重要理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於 1943 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所提出的理論。
  • 文學品質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談到人對文學的需求,我聯想起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層次歸納為五個層級,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因為這五個層級是人個體成長和發展的基礎需求,因此該理論被稱為「基本需求理論」,並廣為流傳。在後來的研究中,馬斯洛重新修訂了自己的理論,在第四需求層次之後,又加入了認知需求和審美需求,但仍然將自我實現的需求作為最高層次需要。
  •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分析家居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等級,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對於家居消費者而言,對家居的需求也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相關,家具貫穿人類生存的時間和空間
  • 馬斯洛需求理論,你屬於哪個層次
    了解馬斯洛需求理論之前,我們先了解下馬斯洛其人。亞伯拉罕馬斯洛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代表作品有《動機和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等。
  • 《鼠疫》: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物狀態變化及所含人文精神
    後來,我發現通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對小說中人們的情緒狀態加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捋順整本小說的發展條線。更重要的是,了解人們在疫情發展過程中的情緒狀態變化能使我更了解這座小城,明白加繆所要指出的「荒謬」,以及隱藏於這「荒謬」背後人們對生活樂觀積極的態度。正如小說開篇所言:「要了解一座城市,簡便的辦法就是探索居民如何勞動、如何愛,以及如何死亡。」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重點學
    1.選擇題例如:以下屬於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缺失性需要的有?( )A.求知B.審美C.自我實現D.尊重 答案:D2.簡答題例如:請簡要闡述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內容。【答案】馬斯洛屬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注重以人為本、促進人的自我價值實現,關注學生情感發展。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內容主要有: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七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 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討論「需求」這件事
    產品經理的工作中最離不開的就是需求,需求有很多,但也要做出篩選,避免被「偽需求」支配)辛辛苦苦做出的產品功能無法真正解決用戶痛點。而本文就提出了幾條推論——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更進一步理解需求,了解需求背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