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來自網友,科學探索菌來解答一下。
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
這是一個有趣的想法。不知道,有人還記得星新一的短篇科幻小說《餵——出來》嗎?文章設想了一個無底洞,可以容納人類產生的一切垃圾。
從理論上來說,把地球上的垃圾投向太陽,確實能夠使地球上的環境汙染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這個方法治標不治本,而且成本非常高。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環境汙染這個問題,還是需要每個人共同努力,比如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許多垃圾其實都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目前世界各國主要對垃圾採取焚燒、填埋、分類回收等措施,此外還需要積極使用可降解材料,儘量少產生垃圾。
如何把垃圾投到太陽上去?
要想把垃圾投到太陽上去,首先要在地面對垃圾進行打包,然後用運載火箭將其送入太空,最後用推進器將垃圾推向太陽就可以了。不出意外的話,垃圾會在太陽的引力吸引下,最終落到太陽表面焚燒殆盡。
如上圖所示,地球距離太陽太遙遠,兩者相距約1.5億公裡,而地球和月球才相距38萬公裡。其實可以把某些有毒有害的垃圾運到月球上,比如核廢料。
這裡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成本問題。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箭的運載能力也只有上百噸,而人類每年要產生上千億噸垃圾,這得花多少錢才能處理掉人類在一年時間中產生的垃圾?有這功夫,不如開發新的垃圾處理技術,比這實在的多。
該方法的本質是對垃圾進行焚燒
與其將地球上的垃圾放到太陽上去燒,不如直接在地球上燒,這樣更實惠更方便。
在過去, 由於技術不達標,將垃圾焚燒之後還會產生二次汙染,特別是空氣汙染。現在垃圾都是在高溫密閉環境下進行焚燒,焚燒過後產生的廢氣廢渣,都會利用各種方式進行二次處理。
那我們有必要在地球上造核反應堆用來焚燒垃圾嗎?這完全沒必要。都能利用核聚變產生的高溫來大規模焚燒垃圾呢?那幹嘛不直接利用這種清潔能源呢?
垃圾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要學會變廢為寶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垃圾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呢?舉個簡單的例子,腐爛的蔬菜水果、城市裡樹木的枯枝落葉等都被我們視作垃圾,其實這些垃圾都可以參與自然界中物質的正常循環。
當然,有些垃圾是不能直接參與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比如一些塑料,上百年都難以降解,這會對自然生態產生危害。此時,我們就要另想辦法,將這些塑料回收再利用,將之變廢為寶。
不管是什麼垃圾,都是由地球上的物質製造的,最終還是應該回歸地球。如果每年都有上百億噸的物質流出地球,那麼地球的質量將會變得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