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情境多樣 密切聯繫生活

2020-12-06 中國網推薦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學科命題繼續堅持以「課程標準」和「高考說明」的要求為依據,貫徹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和北京市教育大會的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2019年是北京市高考文綜考試的收官之年,試題密切結合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求新,穩中有變,體現首都特色。試題難度適中,聚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注重考查地理的學科方法和邏輯思維,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充分發揮高考的選拔和育人功能。為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做出有益的探索,對高中地理教學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突出立德樹人的價值觀導向

試題圍繞立德樹人的目標,貫徹全國和北京市教育大會精神,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注國家重要戰略和決策,樹立文化自信和自尊。突出家國情懷,讓學生為建設綠色中國、生態中國、美麗中國,形成強有力的認同感和責任感,並具備未來建設祖國的行動能力。

例如,選擇題第1、2題,以宮燈的製作為情境,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並通過閱讀中國豎版地圖增強國土意識,培育愛國情感和家國情懷。選擇題第5題引導學生關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這一國家重大戰略決策,增強學生建設祖國的社會責任感。

二、注重考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試題注重考查學生的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通過構建鮮活的情境,引導學生利用地理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例如:選擇題第8題以學生較熟悉的地租曲線為試題情境,考查學生對某地商業用地和農業用地狀況的理解,滲透政策對農業用地的保護作用,體現人地協調觀。

選擇題第3題考查地形、氣候要素之間的聯繫;綜合題第36題(3)小題考查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寮國發展多種優質農產品的有利條件,體現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綜合,考查了不同水平的綜合思維。

選擇題第1、2題涉及粵港澳大灣區、中國全圖;選擇題第4、5題涉及長江三角洲;選擇題第7題涉及亞洲局部地區;綜合題第36題涉及東南亞局部地區、第40題(1)小題涉及德國地區等。通過不同尺度考查學生區域認知素養。

選擇題第6題聯繫生活,引導學生通過讀圖分析處理相關數據,對地理現象科學解釋與評價,解決真實的地理問題,考查地理實踐力。

三、素材豐富,情境多樣,考查學科本質

試題提供了豐富的圖像信息,充分利用地理圖像及其承載的地理情境,將現實生活與學生的學習聯繫起來,引導學生從圖像中獲取有效信息解決地理問題,考查學科本質,突出地理學科的特色。地理圖像類型多樣,有手繪圖、區域圖、等值線圖(等壓線、等深線)、坐標圖、人口密度分布圖、示意圖等,共計9幅圖。題目設置中圖像與文字資料結合,提供了豐富的地理信息,有效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應用。

例如,選擇題第7題的圖5「某日08時亞洲局部海平面氣壓分布圖」,考查學生對簡易天氣圖的判讀;綜合題36題圖14是複合圖,在我國和東南亞局部區域圖上,疊加氣溫、溼度和降水量統計圖,引導學生認識區域差異,並能分析在適宜時段出遊的原因。

四、密切聯繫生活,學以致用

試題素材大多源於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以地理視角認識社會生活,將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國家發展相聯繫,突出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題目設置的情境,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體驗,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

例如:選擇題第9、10題,以《人民日報》的新聞報導「4000公裡,南菜北運」為素材,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考查區域差異和區際聯繫;綜合題41題(1)小題以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為試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增強首都意識。

五、試卷整體結構合理,不同類型題目特色鮮明

(一)選擇題

1.難度適中,平和穩定,體現人文關懷

與2018年相比,試題在形式、結構上保持基本穩定,在素材、設問、圖像等表達形式以及考查主題、角度和答案設置等方面保持了北京卷一貫的特色,沒有偏題、怪題,關注學科主幹知識,考查學生日常積累和課堂表現。如選擇題圖3、圖5、圖6,都選取了學生常見的圖像形式,考查區域、天氣系統和城市空間結構的相關基礎、主幹知識,讓每一位考生感到親切、熟悉,好上手,平穩中維護考試公平。

2. 地理圖像豐富,素材面廣底深,提升試題的思想性

地理選擇題11道,運用了7幅圖像,涉及手繪圖、示意圖、統計圖、區域圖、等值線圖等,引導學生從圖像中獲取有效信息,解決地理問題。考查學生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地理思想方法的掌握水平,體現了地理學科特色。其中比較新穎的圖像包括:圖1,將學生手繪圖和專題區域地圖結合,一幅「點亮中國」的宮燈手繪圖頗為亮眼,將地理實踐力和學生的審美體驗巧妙地融入試題,並通過組合圖的形式承載了豐富的學科內涵;同時首次在高考試題中使用了豎版中國地圖,滲透了國情教育。圖4,結合生活實際,以「中國某機場空調變化示意圖」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以及圖像信息的分析處理能力。圖7「長江中下遊某區域莫霍面的等深線分布圖」,一改常規以剖面圖考查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形式,以等深線的視角考查相關學科知識,充分體現了綜合思維。

試題素材密切聯繫社會熱點問題和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地理問題,體現國情教育,滲透全面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意志品質。

例如:選擇題第1、2題,以學校開展的手工活動為素材,不僅體現了地理實踐力與學科知識考查的有機結合,還體現了學生對勞動精神的追求。第1題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背景,體現了建國70年的建設成就。第5題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為背景,引導學生理解國家發展戰略的整體意圖,培養愛國情懷。

2.聚焦基礎、主幹知識,體現多年積累,提升思維品質

圍繞地理概念、原理與規律等主幹知識,突出考生對地理的「理」的理解、應用與分析的能力考核。試題涉及如比例尺、中國疆域、氣候影響因素、河流水文特徵、簡易天氣圖、等值線等諸多基本地理概念、基本原理。比如選擇題第2、6、7、11題。這些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規律是解答地理問題的基礎,也是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依據,是地理知識體系中的主幹。

3.貼近社會和生活實際,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試題關注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的學生發展素養要求,凸顯核心素養考查,尤其關注區域認知與地理實踐力的考查。

例如第1題,「點亮中國」的宮燈素材,滲透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現了地理實踐力的培養。

例如第4題,結合機場建設的實際情境,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規律,同時在考查學生在圖像信息分析處理的同時,滲透地理實踐力的考查。

例如第8題,通過地租統計坐標圖,引導學生從地理視角看待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國家通過政策保障農業用地,從而加深學生對人地協調觀的理解。

(二)綜合題

1.試題素材選擇視野開闊,彰顯地理育人價值

36題以「中國與東南亞山水相連,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斷深化」為試題素材,從地理視角關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精準扶貧」等重大時政熱點;40題以「古往今來,社會關懷是一個重大議題」為試題素材,引導學生將所學地理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滲透學以致用的學習理念;41題以「長城腳下,媯水河畔,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北京舉辦」為情境素材,體現北京特色,綠色發展(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強化家國情懷。

基於試題素材的選擇,綜合題引導學生從地理視角,用地理知識、地理思維等關注國際、國內的重大時政熱點,關注身邊的現實問題等,體現地理試題的思想性、時代性與生活性,彰顯地理的育人價值。

2.試題設問多角度多層次, 強化學習過程方法

36題以「中國與東南亞」這一區域為情境,設計四個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問題,突出描述與闡釋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的過程與方法;闡述區域合作與可持續發展的過程與方法等等,突出區域認知、綜合思維與人地協調觀等核心素養的考查。40(2)題設問「描述德國老齡化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徵,例舉人口老齡化對該國可能帶來的影響」,強化獲取和解讀地理圖像信息的過程與方法;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點的過程與方法等,突出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素養。41(1)題設問「概述瀋陽和大連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共同有利條件」,突出闡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條件的過程與方法、閱讀文字信息的過程與方法等,突出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的考查。

3.試題突出考查主幹知識,關注地理學習積累

地理試題注重對基本概念、原理等主幹知識的理解及其應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基礎性、綜合性、實踐性等,關注學生課堂學習所得,搭建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

地理概念是地理學習的基礎,也是考查地理其他內容的基礎,突出地理概念的考查也體現了試題的基礎性。綜合題涉及到的地理基本概念有36題的地震、農產品,40(2)題的人口密度、人口老齡化,41(1)題的高新技術產業等等。基本原理包括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高新技術發展的有利條件、人口老齡化的影響等等,突出了地理內容考查的綜合性、實踐性等。

六、對教學的啟示

綜合今年高考文綜地理試題的特色,面向未來的地理學科等級性考試,我們可以在地理教學方面得到如下啟示:

1.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地理教學。

整體把握教學內容,在不同教學內容中合理滲透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充分發揮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關注學生對地理事象的理解和表達,鼓勵學生發表並論證不同觀點,營造民主、開放的課堂氛圍。

2. 注重基礎,落實地理學科的主幹知識。

教學注重主幹地理知識的形成過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通過適當的教學活動師生共同建構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闡釋、預測地理事物的發展演化過程。

3. 以地理圖像為學習資源,培養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

地理圖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能夠簡潔、綜合地呈現多種地理要素及其之間關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利用地理圖像提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解讀地理事物相互關係信息的能力,提升學生地圖素養和綜合思維水平。

4. 創設真實情境,加強地理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注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國家和世界的時事熱點,以此為素材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創設真實情境或地理實踐,加強學生地理學習的體驗,培養學生觀察地理事物、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相關地理知識、地理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點評人:陳 紅 教研員 北京教育科學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高振奮 教研員 北京教育科學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潘化兵 教研員 北京市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

康 星 教研員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

楊利娜 教研員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2018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解析 (基教研專家)
    2018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學科命題繼續堅持以「課程標準」和「高考說明」的要求為依據,貫徹北京市課程改革和考試改革的精神,基於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有變。試題突出立德樹人,滲透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突出主幹知識、學科思想和方法,考查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 北京文綜理綜緊扣時事熱點 考生反映試題不陌生
    今天上午11點半,高考文綜、理綜考試結束,日壇中學考點的考生開始陸續走出考場。考生普遍反映,文綜試題素材感覺比較熟悉,題型在模擬考試中都有所涉及,選擇題做起來甚至覺得比較順手;理綜試題難度跟模擬差別也不是很大。其中,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家寶藏》中亮相的「雲夢秦簡」等熱點話題進入了今年文綜試卷;天眼、環境治理等話題進入理綜試卷。
  • 2020年高考文綜、英語、理綜試題解析來了
    強化關鍵能力考查 增強立德樹人時代性——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文科綜合試題7月8日上午9點,2020年高考文科綜合開考。今年文綜試題命題思路是什麼?各學科突出考查學生的哪些關鍵能力?背後蘊含怎樣的教改思想?
  •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理綜試題評析
    試題主要特點如下:  一、以科學實驗,考查關鍵能力,樹立終身學習意識  高考不是學習的終點,而是嶄新的起點。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認知能力的發展、主動學習意識的形成是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今年生物試題藉助學科特色情境,著力考查認知能力,關注創新思維,積極倡導主動學習。  生物是高中科學學科中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大量前沿的科學研究建立密切聯繫的學科。
  • 高考試題點評·數學|試題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點評人:王習建,重慶外國語學校數學教研室主任,重慶市骨幹教師,重慶數學學會理事,重慶市中學生數學競賽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普通高中數學課程創新基地負責人今年高考數學試題(全國Ⅱ卷)在整體難度保持穩定的情況下突出了應用與創新,體現了新課改的基本精神。
  • 權威專家評析2020年貴州高考試卷(理綜、文綜、英語)
    7月8日,我省高考理綜(文綜)、英語考試結束後,省招生考試院邀請權威專家,對理綜(文綜)、英語學科試題進行了評析。理綜試題評析物理試題評析2020年高考理綜物理試題堅持正確育人導向,突出基礎性,更加注重貼近教材和教學實際。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緊密結合生產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展等設計試題,凸顯情景的時代性。
  • 2019年高考文綜理綜北京卷試題評析
    今天中午,高考文綜理綜考試落下帷幕。今年高考文理綜難度怎樣呢?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做了權威解讀,一起隨小編看看吧!物 理堅持正確育人導向 發揮價值引領作用2019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
  • 招考院專家解讀山東2012高考試題
    2012年山東省夏季高考於6月9日上午結束。省教育廳、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立即組織相關學科專家對今年高考各科試題進行了分析解讀。昨天下午,省招考院公布了相關專家的權威解析和點評。語文卷穩中有變 彰顯文化2012年普通高考山東卷語文科目的試題注重基礎,穩中有變,貼近時代,彰顯文化也成為其最突出的亮點。
  • 教育部命題組專家揭秘:文綜、理綜,原來這樣考
    8日11點30分,2019年高考綜合科目結束,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組專家揭秘文綜、理綜命題思路。高考地理試題要求考生能夠綜合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整合學科知識與能力,橫向聯繫、縱向貫通,面對真實、複雜的現實情境,探索和解決問題。
  • 一線名師權威解析2018湖南高考文綜試卷
    一線名師權威解析2018湖南高考文綜試卷紅網時刻長沙6月8日訊(記者 熊曉宇)6月8日下午,隨著英語考試結束鈴聲響起,2018年湖南高考緩緩落下了帷幕。上午的文科綜合考試結束後,紅網時刻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繫長沙市一線名師對試卷進行了分析點評,試卷難易程度如何?考查重點是什麼?
  • 名師點評福建高考試卷:部分試題選材有創新
    8日,記者採訪了我市高三一線名師,點評高考試卷。老師們認為,今年卷子在沿襲往年高考試題經驗的基礎上,根據課改要求,一部分試題在內容要求、選材及設問形式上,都進行了探索和創新。試題把課本知識與情景材料緊密融合,要求考生結合題目的具體情景對課本知識進行新的提煉和概括,靈活性較強,對考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  第四,試題體現新課程的目標要求。本次政治試題有利於引導考生進一步了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考生主動參與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的能力,培養考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關心祖國命運的情感。
  • 江蘇"小高考"地理現神題 各科卷專家評析發布
    試卷中很多測試的情境源於生活,關注熱點、科技前沿和重大工程,例如「超市連鎖店」等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地理過程與變化,分析這些現象與變化的原因,並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  試卷的情境創設,形式多樣而活潑。用來測試學生歷史認知水平的材料形式有:文物、書法作品、歷史照片、碑記、文獻、遊記、書信、詩歌、報紙雜誌、中央文件、學者著述、漫畫、歷史地圖、柱狀圖、折線圖、數據表等,既體現了命題者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對材料形式的把握,又反映了命題者對材料功能的挖掘和對學科素養的關注。歷史卷試題較為靈活,但活而不難。
  • 權威|教育部:2018年高考語文數學理綜文綜9科試題評析
    2 理論聯繫實際,強調數學應用 2018年高考數學試題,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通過設置真實的問題情境,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全國II卷第18題,以環境基礎設施投資為背景,體現了概率統計知識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繫;全國III卷第18題減少了繁瑣的數據整理步驟,將考查重點放在運用概率統計思想方法分析和解釋數據之上,突出了考查重點。
  • 名師點評2017年普通高考江蘇地理試卷
    點評人:江蘇省特級教師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蔣小潤
  • 基教研專家評2019年高考北京理綜化學試題
    > 2019高考首日現場 這些畫面很暖心 組圖:記者探訪北京高考考點 考前準備工作井然有序 作為北京市文理分科高考的最後一年,2019年高考化學試題保持近幾年的一貫風格,依據《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綜(化學學科)考試說明》,力求體現《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相關要求;在試卷結構
  • 2020北京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地理試卷權威解析
    2020年是北京市新高考實施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的第一年,地理從文科綜合測試變為地理單科測試,實現了平穩過渡。試題密切結合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同時考慮到疫情期間學生線上學習的真實情況,科學設置試題難度,穩中有變,變中求新,體現首都特色。
  •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文/本報記者 林豔  文綜試題解析  文綜首次使用豎版中國地圖  昨日上午11:30,北京高考文綜考試結束,據了解,今年是本市文理分科考試的最後一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採訪中了解到,多位考生認為,文綜考試不再是考死記硬背,而是側重「活學活用」。
  • 高考文綜哪科最難 歷史地理政治難度排行
    高考文綜哪科最難 歷史地理政治難度排行高考文綜考試的三個科目中哪個難度最大?政治歷史和地理難度排名情況如何?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文綜三科的難度情況,供參考!
  • 怎麼秒殺地理選擇題,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
    怎麼秒殺地理選擇題,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2017年高考即將來臨,對於文綜考試來說,地理選擇題一直是地理中考試題的主要題型,是命題專家著力研究、力圖充分挖掘其測試功能的一種題型。選擇題總分已接近總分的一半,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下文是有途網小編查找整理的秒殺高考地理選擇題的相關文本,僅供大家參考。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高考數學 強調數學應用 考查關鍵能力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認為,2019年高考數學卷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試題突出學科素養導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蓋基礎知識,增強綜合性、應用性,以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果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真實情境為載體,貼近生活,聯繫社會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