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肉把這三個技巧記住,炒出來的肉很好吃,怎麼吃都吃不夠!
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最常見的肉,平常吃的裡脊肉,五花肉都來自豬肉,平常大家在家裡炒菜時裡面放的肉可以說幾乎都是豬肉。買豬肉時,根據肉的顏色、外觀、氣味等可以判斷出肉的質量是好還是壞。不光豬肉的選擇很有技巧,就連炒豬肉時都是有技巧的。
我姥爺都60多歲了,他做了50年大廚了,我記得小時候上學,爸媽上班忙沒時間接送我上下學,也沒時間管我的飲食起居,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住在姥爺家裡的,姥爺每天給我做我愛吃的飯菜,所以小時候的我胖乎乎。
不得不說,我姥爺的手藝真的超讚!我吃他做的菜天天吃重樣我都吃不膩,在姥爺家連著吃了三年,直到現在長大了,偶爾去看望姥爺的時候,還非要纏著姥爺給我做飯吃,姥爺每次都笑呵呵的給我做好多。姥爺對做菜是很嚴格的,比如用量、水溫、油溫、火候等等,他都能把控的很好。對於烹飪這一方面,他是很有研究的。前段時間去姥爺家,跟他學做菜,這位50年大廚告訴我:炒豬肉時,炒肉把這三個技巧記住,炒出來的肉很好吃,怎麼吃都吃不夠!那到底是什麼技巧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第一:醃豬肉;把盆洗乾淨後,放進切好的豬肉片,還有之前我們準備好的調味料(料酒、五香粉、鹽,糖,花椒粉、白酒等)。然後把蒜切成末,姜切成末,接著用手抓勻。醃製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這樣能去掉腥味,讓肉更鮮嫩。
第二:放夠油;把鍋中倒入適量油,開小火,待油鍋預熱後,油溫逐漸上升後,把醃製好的豬肉片倒入鍋中翻炒。在這一步驟裡,油既不能放太多,也不能放太少,只有合適掌握油的用量,才能保證豬肉炒出來的味道。
第三:大火快炒;火候的掌握是很油講究的,每次都能看見餐廳裡的大廚拿著鍋快速翻炒,而且底下大大的火苗,說明廚師們在翻炒的時候都是把火調成大火,因為只有在最快的時間內讓肉熟透,才能在出鍋後保證肉的鮮嫩。
不知道這三個技巧大家平時注意過嗎?如果平常不知道的這回回家可以試一試,多分享下做飯的經驗真的很有感觸。為什麼有的人做出的菜就特別香,有的人也能做出來卻不好吃呢?這都是看手法和技巧的,所以趁現在學會,到時候有機會就可以大顯身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