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巧輕鬆解析紅外光譜圖,後悔沒早知道

2020-11-24 騰訊網

寫在前面

紅外光譜法Infrared Spectrometry,IR

譜圖解析基本知識

1、基團頻率區

中紅外光譜區可分成4000cm-1~1300(1800)cm-1和1800(1300)cm-1~600cm-1兩個區域。最有分析價值的基團頻率在4000cm-1~1300cm-1之間,這一區域稱為基團頻率區、官能團區或特徵區。區內的峰是由伸縮振動產生的吸收帶,比較稀疏,容易辨認,常用於鑑定官能團。

在1800cm-1(1300cm-1)~600cm-1區域內,除單鍵的伸縮振動外,還有因變形振動產生的譜帶。這種振動基團頻率和特徵吸收峰與整個分子的結構有關。當分子結構稍有不同時,該區的吸收就有細微的差異,並顯示出分子特徵。這種情況就像人的指紋一樣,因此稱為指紋區。指紋區對於指認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很有幫助,而且可以作為化合物存在某種基團的旁證。

基團頻率區可分為三個區域:

(1)4000~2500cm-1X-H伸縮振動區,X可以是O、N、C或S等原子。

O-H基的伸縮振動出現在3650~3200cm-1範圍內,它可以作為判斷有無醇類、酚類和有機酸類的重要依據。

當醇和酚溶於非極性溶劑(如CCl4),濃度於0.01mol.dm-3時,在3650~3580cm-1處出現游離O-H基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形尖銳,且沒有其它吸收峰幹擾,易於識別。當試樣濃度增加時,羥基化合物產生締合現象,O-H基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向低波數方向位移,在3400~3200cm-1出現一個寬而強的吸收峰。

胺和醯胺的N-H伸縮振動也出現在3500~3100cm-1,因此,可能會對O-H伸縮振動有幹擾。

C-H的伸縮振動可分為飽和和不飽和的兩種:

飽和的C-H伸縮振動出現在3000cm-1以下,約3000~2800cm-1,取代基對它們影響很小。

如-CH3基的伸縮吸收出現在2960cm-1和2876cm-1附近;

R2CH2基的吸收在2930cm-1和2850cm-1附近;

R3CH基的吸收基出現在2890cm-1附近,但強度很弱。

不飽和的C-H伸縮振動出現在3000cm-1以上,以此來判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不飽和的C-H鍵。

苯環的C-H鍵伸縮振動出現在3030cm-1附近,它的特徵是強度比飽和的C-H漿鍵稍弱,但譜帶比較尖銳。

不飽和的雙鍵=C-H的吸收出現在3010~3040cm-1範圍內,末端=CH2的吸收出現在3085cm-1附近。叄鍵C-H上的C-H伸縮振動出現在更高的區域(3300cm-1)附近。

(2)2500~1900cm-1為叄鍵和累積雙鍵區,主要包括-C≡C、-C≡N等叄鍵的伸縮振動,以及-C=C=C、-C=C=O等累積雙鍵的不對稱性伸縮振動。

對於炔烴類化合物,可以分成R-C≡CH和R¢-C≡C-R兩種類型:

R-C≡CH的伸縮振動出現在2100~2140cm-1附近;

R¢-C≡C-R出現在2190~2260cm-1附近;

R-C≡C-R分子是對稱,則為非紅外活性。

-C≡N基的伸縮振動在非共軛的情況下出現2240~2260cm-1附近。

當與不飽和鍵或芳香核共軛時,該峰位移到2220~2230cm-1附近。

若分子中含有C、H、N原子,-C≡N基吸收比較強而尖銳。若分子中含有O原子,且O原子離-C≡N基越近,-C≡N基的吸收越弱,甚至觀察不到。

(3)1900~1200cm-1為雙鍵伸縮振動區,該區域重要包括三種伸縮振動:

C=O伸縮振動出現在1900~1650cm-1,是紅外光譜中特徵的且往往是明顯的吸收,以此很容易判斷酮類、醛類、酸類、酯類以及酸酐等有機化合物。

酸酐的羰基吸收帶由于振動耦合而呈現雙峰。

苯的衍生物的泛頻譜帶,出現在2000~1650cm-1範圍,是C-H面外和C=C面內變形振動的泛頻吸收,雖然強度很弱,但它們的吸收面貌在表徵芳核取代類型上有一定的作用。

2、指紋區

(a)1800(1300)cm-1~900cm-1區域是C-O、C-N、C-F、C-P、C-S、P-O、Si-O等單鍵的伸縮振動和C=S、S=O、P=O等雙鍵的伸縮振動吸收。

其中:1375cm-1的譜帶為甲基的C-H對稱彎曲振動,對識別甲基十分有用,C-O的伸縮振動在1300~1000cm-1,是該區域明顯的峰,也較易識別。

(b)900~650cm-1區域的某些吸收峰可用來確認化合物的順反構型。利用上區域中苯環的C-H面外變形振動吸收峰和2000~1667cm-1區域苯的倍頻或組合頻吸收峰,可以共同配合確定苯環的取代類型。

譜圖分析的順口溜

(1)外可分遠中近,中紅特徵指紋區,1300來分界,注意橫軸劃分異。看圖要知紅外儀,弄清物態液固氣,樣品來源制樣法,物化性能多聯繫。識圖先學飽和烴,三千以下看峰形。

(2)2960、2870是甲基,2930、2850亞甲基峰。1470碳氫彎,1380甲基顯。二個甲基同一碳,1380分二半。面內搖擺720,長鏈亞甲基亦可辨。

(3)烯氫伸展過三千,排除倍頻和滷烷。末端烯烴此峰強,只有一氫不明顯。

(4)化合物,又鍵偏,~1650會出現。烯氫面外易變形,1000以下有強峰。910端基氫,再有一氫990。順式二氫690,反式移至970;單氫出峰820,幹擾順式難確定。

(5)炔氫伸展三千三,峰強很大峰形尖。三鍵伸展二千二,炔氫搖擺六百八。

(6)芳烴呼吸很特徵,1600~1430,1650~2000泛峰,取代方式區分明。900~650,面外彎曲定芳氫。五氫吸收有兩峰,700和750,四氫只有750,二氫相鄰830,間二取代出三峰,700、780,880處孤立氫。

(7)醇酚羥基易締合,三千三處有強峰。C-O伸展吸收大,伯仲叔醇位不同。1050伯醇顯,1100乃是仲,1150叔醇在,1230才是酚。

(8)1110醚鏈伸,注意排除酯酸醇。若與π鍵緊相連,二個吸收要看準,1050對稱峰,1250對稱。

(9)苯環若有甲氧基,碳氫伸展2820。次甲基二氧連苯環,930處有強峰。

(10)環氧乙烷有三峰,1260環振動,九百上下反對稱,八百左右最特徵。

(11)縮醛酮,特殊醚,1110非縮酮。酸酐也有C-O鍵,開鏈環酐有區別,開鏈強寬一千一,環酐移至1250。

(12)羰基伸展一千七,2720定醛基。吸電效應波數高,共軛則向低頻移。張力促使振動快,環外雙鍵可類比。

(13)二千五到三千三,羧酸氫鍵峰形寬,920,鈍峰顯,羧基可定二聚酸。

(14)酸酐千八來偶合,雙峰60嚴相隔,鏈狀酸酐高頻強,環狀酸酐高頻弱。

(15)羧酸鹽,偶合生,羰基伸縮出雙峰,1600反對稱,1400對稱峰。

(16)1740酯羰基,何酸可看碳氧展。1180甲酸酯,1190是丙酸,1220乙酸酯,1250芳香酸。1600兔耳峰,常為鄰苯二甲酸。

(17)氮氫伸展三千四,每氫一峰很分明。羰基伸展醯胺I,1660有強峰;N-H變形醯胺II,1600分伯仲。伯胺頻高易重疊,仲醯固態1550;碳氮伸展醯胺III,1400強峰顯。

(18)胺尖常有幹擾見,N-H伸展三千三,叔胺無峰仲胺單,伯胺雙峰小而尖。1600碳氫彎,芳香仲胺千五偏。八百左右面內搖,確定變成鹽。

(19)伸展彎曲互相近,伯胺鹽三千強峰寬,仲胺鹽、叔胺鹽,2700上下可分辨,亞胺鹽,更可憐,2000左右才可見。

(20)硝基伸縮吸收大,相連基團可弄清。1350、1500,分為對稱反對稱。

(21)胺基酸,成內鹽,3100~2100峰形寬。1600、1400酸根展,1630、1510碳氫彎。鹽酸鹽,羧基顯,鈉鹽蛋白三千三。

(22)礦物組成雜而亂,振動光譜遠紅端。純鹽類,較簡單,吸收峰,少而寬。

(23)注意羥基水和銨,先記幾種普通鹽。1100是硫酸根,1380硝酸鹽,1450碳酸根,一千左右看磷酸。矽酸鹽,一峰寬,1000真壯觀。

紅外光譜分析步驟

(1)首先依據譜圖推出化合物碳架類型:根據分子式計算不飽和度,

公式:不飽和度=(2C+2-H-Cl+N)/2 其中:Cl為滷素原子

例如:比如苯:C6H6,不飽和度=(2*6+2-6)/2=4,3個雙鍵加一個環,正好為4個不飽和度;

(2)分析3300~2800cm-1區域C-H伸縮振動吸收;

以3000cm-1為界:高於3000cm-1為不飽和碳C-H伸縮振動吸收,有可能為烯,炔,芳香化合物,而低於3000cm-1一般為飽和C-H伸縮振動吸收;

(3)若在稍高於3000cm-1有吸收,則應在2250~1450cm-1頻區,分析不飽和碳碳鍵的伸縮振動吸收特徵峰,其中:

炔2200~2100cm-1

烯1680~1640cm-1

芳環1600,1580,1500,1450cm-1泛峰

若已確定為烯或芳香化合物,則應進一步解析指紋區,即1000~650cm-1的頻區,以確定取代基個數和位置(順、反;鄰、間、對);

(4)碳骨架類型確定後,再依據其他官能團,如C=O,O-H,C-N等特徵吸收來判定化合物的官能團;

(5)解析時應注意把描述各官能團的相關峰聯繫起來,以準確判定官能團的存在,如2820,2720和1750~1700cm-1的三個峰,說明醛基的存在。

以下以5個實例說明IR譜圖解析方法。

例1某未知物的分子式為C12H24,試從其紅外吸收光譜圖(圖1)推出它的結構。

圖1未知物C12H24紅外光譜圖

解:

(1)由分子式計算其不飽和度:,該化合物具有一個雙鍵或一個環。

(2)譜圖解析

由譜圖可看到在1900~1650cm-1無vC=O的強吸收峰,在1300~1000cm-1也無一個vas,C-C-C的弱吸收峰,分子式中無氧,可初步判定此化合物不是羧酸、酸酐、酯、醯胺、醛和酮。

在3700~3000cm-1無寬的vO-H或vN-N吸收峰,表明其不是醇、酚、胺類化合物;在1250~1100cm-1無vC-O吸收峰,分子式中無氧,表明其也不是醚類化合物。

按波數自高至低的順序,對吸收峰進行解析。首先由3075cm-1出現小的肩峰說明存在烯烴vC-H伸縮振動,在1640cm-1還出現強度較弱的vC=C伸縮振動,由以上兩點表明此化合物為一烯烴。

在3000~2800cm-1的吸收峰表明有-CH3、-CH2-存在,在2960cm-1、2920cm-1、2870cm-1、2850cm-1的強吸收峰表明存在-CH3和-CH2-的vC-H(as)、vC-H(s),且-CH2-的數目大於-CH3的數目,從而推斷此化合物為一直鏈烯烴。在715 cm-1出現的小峰,顯示-CH2-的面內搖擺振動δ-CH2-,也表明長碳鏈的存在。

在980cm-1、915cm-1的稍弱吸收峰為次甲基和亞甲基產生的面外彎曲振動γC-H。

在1460cm-1吸收峰為-CH3、-CH2-的不對稱剪式振動δC-H(as) ;1375cm-1為-CH3的對稱剪式振動δC-H(s),其強度很弱,表明-CH3的數目很少。

由以上解析可確定此化合物為1-十二烯。

例2某未知物分子式為C4H10O,試從其紅外吸收光譜圖(圖2)推斷其分子結構。

圖2未知物C4H10O的紅外光譜圖

解:

(1)由分子式計算它的不飽和度:,表明其為飽和化合物。

(2)譜圖解析

由譜圖可看到1900~1650cm-1無vC=O的強吸收峰,在1300~1000cm-1無vas,C-C-C的弱吸收峰,但有強吸收峰,可初步判定此化合物不是羧酸、酸酐、酯、醯胺、醛和酮。

在3500~3100cm-1未出現vN-H的中強度雙峰,表明無銨存在;但在3350cm-1出現強吸收的寬峰表明存在vO-H伸縮振動,其已移向低波數表明存在醇的分子締合現象。

在2960cm-1、2920cm-1、2870cm-1吸收峰,表明存在-CH3、-CH2-的伸縮振動vC-H。

1460cm-1吸收峰,表明存在-CH3、-CH2-的不對稱剪式振動δC-H(as)。

1380cm-1、1370cm-1的等強度雙峰,表明存在C-H的面內彎曲振動δC-H,其為異丙基分裂現象。

1300~1000cm-1的一系列吸收峰表明存在C-O的伸縮振動vC-O,即有一級醇-OH存在。

由以上解析可確定此化合物為飽和的一級醇,存在異丙基分裂。可確定其為異丁醇。

例3分子式為C8H8O的未知物,沸點為220℃,由其紅外吸收光譜圖(圖3)判斷其結構。

圖3未知物C8H8O的紅外光譜圖

解:

(1)從分子式計算不飽和度:,估計其含有苯環和雙鍵(或環烷烴)。

(2)譜圖解析

在1680cm-1呈現vC=O的強吸收峰,可能為羧酸、酸酐、酯、醯胺、醛、酮等化合物。因分子式中無氮,可排除醯胺;在3300~2500cm-1,無vO-H的寬吸收峰,可排除羧酸;在2820cm-1和2720cm-1無vC-H和δC-H倍頻共振的雙吸收峰,可排除醛;在1830cm-1和1750cm-1無vC=O的羰基振動耦合雙峰,可排除酸酐。

由於在1200~1000cm-1存在3個弱吸收峰,可能為vas,C-C-C或vC-O伸縮振動吸收峰,因此,此化合物可能為酮或酯。

1600cm-1、1580cm-1、1500cm-1處的3個吸收峰是苯環骨架伸縮振動vC=C的特徵,表明分子中有苯環。

在1265cm-1呈現的強吸收峰為芳酮特徵,其為羰基和芳香環的耦合吸收峰。

在3000cm-1以上僅有微弱的吸收峰,表明分子中僅含少量的-CH3或-CH2-。

在2000~1700cm-1僅有微弱的吸收峰,其為γC-H面外伸縮振動,是苯衍生物的特徵峰。

1380cm-1吸收峰,表明有-CH3的面內彎曲振動(對稱剪式振動)δC-H(s) 。

900~650cm-1的吸收峰,為苯環C-H面外彎曲振動γC-H,750cm-1、690cm-1的2個強吸收峰,表明化合物為單取代苯。

由以上解析可知,此化合物為苯乙酮。

例4某未知物的分子式為C6H15N,試從其紅外吸收光譜圖(圖4)推斷其結構。

解:

(1)由分子式計算其不飽和度:,其為飽和化合物。

(2)譜圖解析

圖4未知化合物C6H15N的紅外光譜圖

譜圖中在1900~1650cm-1無vC=O的強吸收峰,且分子式中無氧,可判定此化合物不是羧酸、酸酐、酯、醯胺、醛和酮。

由3330cm-1和3240cm-1出現vN-H的2個中等強度吸收峰,可初步判斷它可能為胺類。在1606cm-1呈現δN-H的特徵中等強度寬峰,在1072cm-1呈現vC-N弱吸收峰和在830cm-1呈現的γN-H寬吸收峰,都進一步確證此化合物為胺類。

在3000~2800cm-1出現的分裂的強吸收峰,表明存在-CH3、-CH2-的伸縮振動vas,C-H和vs,C-H ;在1473cm-1出現強峰為-CH3、-CH2-面內彎曲振動δas,C-H;在1382cm-1出現中等強度的單峰為-CH3面內彎曲振動δs,C-H;在723cm-1出現的中強吸收峰,為4個以上-CH2-直接聯結時的平面搖擺振動φCH2。

由以上解析,可確定此化合物為正己胺,分子式為CH3(CH2)5NH2。

例5某未知物的分子式為C6H10O2,試從其紅外吸收光譜圖(圖5)推斷其結構。

圖5未知物C6H10O2的紅外光譜圖

解:

(1)由分子式計算其不飽和度:其可能含有1個三鍵或2個雙鍵。

(2)譜圖解析

譜圖中在1900~1650cm-1有一個vC=O的強吸收峰,且分子有2個氧原子,並在1300~1100cm-1有一vC-O強吸收峰,表明其為典型的羧酸酯類化合物。

在2200~2100cm-1無vC≡C的尖銳吸收峰,在3300~3100cm-1無vC≡C-H的尖銳吸收峰,表明其不是炔類化合物。

在1680~1620cm-1有強度較弱的肩峰,表明其為vC-C的較弱吸收峰,此化合物可能為不飽和脂肪酸酯。

在2900~2800cm-1有一弱的吸收峰,其為甲基vC-H(s)吸收峰和亞甲基vC-H(s)吸收峰,表明分子中含有-CH3和-CH2-。

在1460cm-1有弱吸收峰,為甲基和亞甲基的δC-H(as)吸收峰;在1380cm-1吸收峰為甲基δC-H(s)。吸收峰;在910cm-1吸收峰為亞甲基γC-H吸收峰。

由以上解析、分子式及不飽和度,可推斷此化合物為2-甲基丙烯酸乙酯,分子式為

(內容來源:網絡 由小析姐整理編輯)

如何參加課程

相關焦點

  • 紅外光譜特徵官能團解析
    紅外譜圖分析思路:(1)分析3300~2800cm^-1區域C-H伸縮振動吸收;以3000 cm^-1為界:高於3000cm^-1為不飽和碳C-H伸縮振動吸收,有可能為烯, 炔, 芳香化合物,而低於3000cm^-1一般為飽和C-H伸縮振動吸收;若在稍高於3000cm^-1有吸收,則應在 2250~1450cm^-1頻區,分析不飽和碳碳鍵的伸縮振動吸收特徵峰,
  • 後悔沒早知道!
    後悔沒早知道!大家對於自己學車的一些事情估計還印象很深吧?當時小編在學車的時候,第一天去只是熟悉了一下場地之後找到了一輛車,讓我們打了一上午的方向盤以及踩離合,剛開始打方向盤的時候也挺蒙,因為不知道有沒有回正,那個時候對於考駕照這件事情竟然產生了反感情緒。而在科目二中,方向盤迴正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在倒車入庫以及側方位停車中,都是要用到這一點,才能讓我們順利的過關。
  • 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優缺點分析
    摘要:說起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歷史,可謂坎坷不平。早在19世紀,人們最早發現的非可見光區域就是近紅外區域。但受當時的技術水平限制,物質在該譜區的倍頻和合頻吸收信號弱,譜帶重疊,解析複雜,近紅外光譜的相關技術沉寂了一個多世紀。
  • 一份詳盡的紅外光譜圖解析知識點匯總
    ,所以,就有許多小夥伴私信給小析姐,要求小析姐整理一篇關於紅外光譜解析的帖子,應廣大親們的要求,小析姐又連夜精心整整理了紅外吸收光譜圖解析實例,希望對你在紅外吸收光譜的解析上有所幫助。,即紅外光譜。 如果樣品分子中含有極性基團,則溶劑的極性越強,二者相互作用愈強,樣品的紅外光譜的變化越大。 (4)由於多種外部因素對官能團吸收頻率的影響都會有所影響,所以當把未知物紅外譜圖與已知樣品或標準譜圖對比時,應注意作圖條件,最好能以大致相同條件下得到的光譜圖進行對比。振動自由度是分子獨立的振動數目。
  • 紅外光譜圖解析知識點匯總
    隨著紅外光譜應用範圍的擴大,幾乎每一個實驗室都會配有紅外光譜,所以,就有許多小夥伴私信給小析姐,要求小析姐整理一篇關於紅外光譜解析的帖子,應廣大親們的要求
  • 紅外光譜(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與分析
    待測樣品受到頻率連續變化的紅外光照射時,分子基團吸收特徵頻率的輻射,其振動或轉動引起分子偶極矩的變化,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從基態到激發態的躍遷,形成分子吸收光譜,如下圖所示。圖1.下面通過一個FTIR測試樣品固化率的解析圖來知道如何查看和分析出樣品的固化率:UV膠在紫外光照射下,其中的-C=C-反應會生成-C-C-。紅外光譜定量分析是依據對特徵吸收譜帶強度的測量來計算各組分含量,可以通過-C=C-變化情況來判斷固化率。碳碳雙鍵上的C-H伸縮振動位於3095-2995cm-1之間, 但同時苯也具有不飽和性,在此區間也存在吸收,因此圖譜中會發成峰的重疊,不宜選用。
  • 【必看秘籍】史上最全紅外光譜知識,吐血整理!
    ,進而知道催化劑中金屬原子是否是以單原子形式存在等。紅外光譜的解析一般通過什麼方法?有哪些重要的資料庫?  光譜的解析一般首先通過特徵頻率確定主要官能團信息。單純的紅外光譜法鑑定物質通常採用比較法,即與標準物質對照和查閱標準譜的方法,但是該方法對於樣品的要求較高並且依賴於譜圖庫的大小。如果在譜圖庫中無法檢索到一致的譜圖,則可以用人工解譜的方法進行分析,這就需要有大量的紅外知識及經驗積累。
  • 近紅外與中紅外光譜分析的區別
    50年代的商品NIR光譜儀使用硫化鉛光敏電阻作檢測器,其波長範圍能延伸至3000 nm,能用於定量分析,但,由於NIR消光係數低和譜帶寬而解析困難,該技術並沒有獲得廣泛應用。60年代,Karl Norris 使用漫反射技術對麥子水分、蛋白和脂肪含量進行研究,發現NIR光譜用於常規分析的實用價值。
  • 紅外光譜分析,你了解多少?
    外光譜分析可用於研究分子的結構和化學鍵,也可以作為表徵和鑑別化學物種的方法。紅外光譜具有高度特徵性,可以採用與標準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對比的方法來做分析鑑定。已有幾種匯集成冊的標準紅外光譜集出版,可將這些圖譜貯存在計算機中,用以對比和檢索,進行分析鑑定。利用化學鍵的特徵波數來鑑別化合物的類型,並可用於定量測定。
  • 【測試】一文詳解紅外光譜(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與分析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深度講解FTIR的原理和特點,並詳細介紹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待測樣品受到頻率連續變化的紅外光照射,分子基團吸收特徵頻率的輻射,其振動或轉動運動引起偶極矩變化,產生分子的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從基態到激發態的躍遷,形成的分子吸收光譜,如下圖所示。
  • 老司機說原因後,新手:後悔沒早知道
    老司機說原因後,新手:後悔沒早知道隨著國內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生活水平還有經濟收入也已經得到了提升,越來越多人也已經開始購買到汽車了,國內目前汽車品牌眾多,其中被人熟知的品牌還要屬奔馳、寶馬和奧迪了。要說到奧迪這個品牌的汽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車尾會帶有一個壁虎標誌,那這個標誌出現在奧德廣告裡面,而奧迪這個品牌一種叫做QUATTRO的先進技術,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四驅系統,而正是因為壁虎剛好能夠詮釋這個品牌。但從實際的車型上面來看,很多奧迪車後面都沒有張貼這個標誌。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很多汽車上面,都會貼上壁虎的標誌,那麼到底車尾貼有壁虎是什麼意思?
  • 網友稱:真後悔沒早知道
    網友稱:真後悔沒早知道在以前,買汽車、開汽車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個時候有一輛摩託車都可以成為全村人的焦點。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國家實力在大幅度提高,社會經濟也在不斷努力,很多人的生活水平也不再像以前了。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平來講,買車、賣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大馬路上的汽車川流不息。
  • 很多人還傻傻搞不懂,後悔沒早知道
    很多人還傻傻搞不懂,後悔沒早知道對於很多剛考到駕照的新手來說,在開車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麻煩就是倒車難。很多車主為了讓自己倒車輕鬆點,都會在車裡安裝倒車影像裝置。這樣一來,倒車確實就會容易不少。那麼,倒車影像中的紅黃綠線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傻傻搞不懂就有點暈圈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這些線條的含義。先說說汽車自帶的後視鏡吧,在倒車時,會非常雞肋。
  • 國產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技術發展之路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利用幹涉圖和光譜圖之間的對應關係,通過對麥可遜幹涉儀測量的幹涉圖進行傅立葉積分變換來測量和研究光譜圖,通過對光譜圖定量解析獲取待測氣體濃度信息。該技術具備實時、在線、連續、多組分同時監測能力,無需頻繁校準,國際上利用該技術開展了對大氣環境及大氣汙染的觀測及研究工作。
  • 紅外光譜的基本理論
    紅外光譜基本理論  當一束紅外光照射在礦物上時,礦物就要吸收一部分能量,同時將吸收的能量轉變為分子振動能和分子轉動能。  分子振動光譜:分子振動能級比分子轉動能級大,當分子振動能級躍遷時伴隨有分子轉動能級躍遷。  分子轉動光譜:出現在遠紅外區,它能給出分子的轉動慣量、核間距離、分子的對稱性。
  • 珀金埃爾默近紅外光譜技術及應用全解析
    近年來,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相關的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為了多方位展現我國在近紅外光譜領域的最新成果,儀器信息網和近紅外光譜分會合作製作《近紅外光譜新技術/應用進展》網絡專題,同時也以此獻禮近紅外分會成立10周年,並寄語2021年國際近紅外大會。
  • 近紅外光譜分析發展歷程
    近紅外光譜是介於可見光(Vis)和中紅外(MIR)之間的電磁輻射波,是人們在吸收光譜中發現的非可見光區。近紅外光譜區是 Herschel 在 1800 年進行太陽光譜可見區紅外部分能量測量中發現的。早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紅外光譜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分析手段就得到了認可。發展至今,近紅外光譜技術因其在分析樣品時具有方便、準確和成本較低,環保等優點,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潛心發展 近紅外光譜技術日臻成熟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發展初期並不受重視,原因是其獲得的數據可利用性低。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
    辛烷值與化合物結構密切相關,早在1989年美國就有人利用近紅外光譜結合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汽油辛烷值快速測定方法,從而掀起了近紅外光譜在油品分析方面的研究和應用熱潮,至今近紅外光譜測定汽油辛烷值仍舊是石化領域研究最廣泛和深入的測試項目之一,目前成品汽油辛烷值近紅外光譜分析方法SEP在0.35辛烷值單位左右。
  • 紅外光譜譜圖解析
    880~680 cm-1 ,C-H面外彎曲振動吸收,依苯環上取代基個數和位置不同而發生變化,在芳香化合物紅外譜圖分析中,常常用此頻區的吸收判別異構體。5.醇和酚主要特徵吸收是O-H和C-O的伸縮振動吸收。
  • 中紅外量子級聯雷射器覆蓋更寬光譜
    QCL是當今最常用的中紅外(mid-IR)雷射器之一(也是太赫茲輻射領域的潛力光源),因為它遠比像光參量振蕩器(OPO)和光參量放大器(OPA)這些中紅外光源更緊湊、更堅固。因此,對於那些在IR分子「指紋」光譜區使用的光譜儀器,以及表1中列出的許多其他應用而言,QCL是最為合適的光源。如果需要的話,這類儀器可以做成小型、電池供電且耐用的儀器,可在野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