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是「越大越好嗎」?魚民透漏:看這3個地方,保準又嫩又香。在生活中鯽魚是最常見的淡水魚,鯽魚又稱鯽魚,俗稱「鯽瓜子」,是一種分布廣泛的淡水魚品種,生長於農村的溪流、池塘、水庫或水稻田裡,鯽魚體態呈流線型小巧輕盈,棲息於水下水草叢中,以水藻浮遊生物及蚯蚓昆蟲為食。鯽魚肉嫩味鮮,用它做湯不但味香湯鮮還有很好的祛寒補陽,通絡下乳滋補作用,對病後虛弱者或產婦有很好的幫助,常食益體補人。
鯽魚的營養價值。鯽魚含有胺基酸、維生素A、B族維生素,卵磷脂、鈣、磷、鋅等營養成分,鯽魚肉質細嫩鮮美略感甜味,食之鮮而不膩營養易於消化吸收,有很好的食用價值。據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諸魚屬火,唯鯽魚屬土,故能養胃。」也就是說鯽魚有益氣健脾,潤燥滋補的功效。
大家都知道養殖的鯽魚和野生鯽魚,不論是口感還是營養價值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野生鯽魚在野外水域裡捕食水藻和水中生物為食,生長緩慢因此肉質極為鮮美,雖然價格稍微貴點,大多數人還是願意買回家燉湯。野生鯽魚鮮美又營養同時賣價比養殖鯽魚貴,於是魚販常拿家養鯽魚當野生鯽魚來賣,很多人在買鯽魚時很難分辨出哪種是野生鯽魚。
現在才知道,買鯽魚這麼簡單,煮魚湯又香又鮮,不懂真可惜。在很多人看來鯽魚長得都一個樣,買鯽魚時常會挑選個頭大賣相好的鯽魚,其實這是不對的。那麼買鯽魚時,如何才能買到鮮美的野生鯽魚,鯽魚是越大越好嗎?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分辨野生鯽魚和養殖鯽魚方法,按照這方法選鯽魚肯定能買到好吃的野生鯽魚。老漁民:看這3個地方,保準又嫩又香。
第一步:看鯽魚的個頭和體型。
野生鯽魚的魚鰭和尾鰭比較長,魚體修長呈流線型在水中遊動兇猛,生長緩慢個頭往往比較小,每條魚在二、三兩左右。而養殖鯽魚在池塘裡有豐富的食物資源,可以說是「衣食無憂」,無需大量遊動覓食,因而尾鰭短體型肥潤魚背較厚,可以長到一斤以上。
第二步:看鯽魚鱗片顏色。
野生鯽魚的魚鱗排列緊密,魚腹部鱗片一般是銀白色或偏金黃色有金屬質感,背部鱗片青灰色,魚側線清晰。養殖鯽魚的鱗片一般發黑,魚腹和背部鱗片顏色基本一致,整體上看鱗片沒有光澤度,色澤較深,魚側線不明顯。
第三步:看魚鰓顏色。
野生鯽魚一般生長於溪流中,水質清澈流動,鯽魚鰓絲清晰乾淨,呈紅色或紫紅色,魚腹裡一般沒有黑膜,肉質細膩鮮美腥味少。養殖鯽魚在池塘裡生長,池塘裡水不流動常沉澱有飼料殘渣,水中腐殖質較多,因而養殖鯽魚的魚鰓顏色偏深,魚腹裡有一層黑膜,魚腥味比較重,生長周期短脂肪比較多肉質鬆散。
以上就是關於分辨野生鯽魚和養殖鯽魚的小方法,雖然說鯽魚野生比養殖的吃起來口感要好,其實不管是那種鯽魚,只要魚新鮮吃了對身體都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