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教授研製出100%生物降解保鮮膜:純褐藻膠製成,無塑化劑

2020-09-07 極科網

在近日舉行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海洋成果轉化暨「雙招雙引」對接會上,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的發明授權專利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項目引起廣泛關注,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是以褐藻膠為原料,並能實現100%降解。

許加超教授展示他們研發的100%生物降解保鮮膜

許加超教授介紹,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這個項目是從2012年開始研究的項目,歷時8年,到目前已經成型並逐步完善。

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教授,食品安全一直是許加超教授關注的重點,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使用塑料製品的頻率越來越高,塑料製品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塑料中的塑化劑等對人體有極大的危害。

許加超教授介紹,塑料中含有3種毒素,長期遷移攝入體內可能致癌。首先是苯並芘,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如果經常使用塑膠袋來包裝食物,塑膠袋所含致癌物質就會慢慢釋放出來,遷移到食物中並隨食物被攝入體內,量變積累會導致人體的細胞發生癌變;其次,塑膠袋中一般都含有增塑劑,研究發現,早上購買油條、包子等早餐時,油脂溫度都很高,用塑膠袋來包裝會使得塑膠袋所含增塑劑遷移入食物中,人體進食了這些食物很有可能會出現早熟、心血管疾病、肝臟疾病等;最後,塑膠袋中還含有一種物質叫磷二鉀酸鹽,這種物質可以增加糖尿病發生的風險。

雖然危害很大,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保鮮膜的依賴度卻不斷增加,在一份「2013年至2017年我國保鮮膜人均消費額走勢圖」中可以看到,人均消費額持續增加,從2.6元到3.4元、4.46元等,一直到2017年的6.89元。

基於塑料對人們如此巨大的危害以及國家大力倡導限塑令,許加超教授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著重放在了尋找沒有危害的「塑料」上。

憑藉海洋生物多年的研究經驗,許加超教授和他的團隊發現海帶中的褐藻膠是很好的原料,「褐藻膠是一種天然陰離子多糖,Ca2+等發生反應生成變性凝膠褐藻酸鈣,當大量Ca2+存在時,與褐藻膠分子結合形成緊密的『蛋盒』網狀的變性凝膠結構,從而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許加超教授說。

「但是只加入鈣離子,做成的膜很脆,一搓就碎。」許加超教授介紹,由於褐藻酸鈣是一種強凝膠,形成的褐藻酸鈣膜太脆,韌性比較差,不宜摺疊和捲曲,局限了其實際使用,為了突破這一難題,許加超教授就與學生們不斷實驗,嘗試了各種方法,最後想到能否再加入另一種離子,增加膜的韌度,從而降低其脆度。

「在這個課題中,我的每一屆學生都做了上千次實驗,合計下來能有上萬次。」許加超教授說,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實驗,他們終於找到了新的方法——雙離子變性凝膠技術,這個技術可以提高褐藻酸鈣膜的柔韌性和機械性能。

「這是我們首創的雙離子成膜技術,目前已經申請了國家專利。」許加超教授說,目前,他和他的學生們還在不斷實驗,將這項技術不斷優化。

這個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樣品,與我們日常使用的保鮮膜一樣,其也是透明的,不同的是,這款全降解保鮮膜的厚度更高一些,韌性也比較低,「這個保鮮膜可以說是完全用褐藻膠製成的,不添加塑化劑,所以就目前的技術,其韌性還不算高,我們也在不斷實驗、不斷優化、不斷突破。」許加超教授說。「這款保鮮膜最大的優點在於安全、無塑化劑、100%生物降解。」

許加超教授介紹,目前市面上的保鮮膜都不能降解,埋在土壤中,會造成土壤汙染,塑料中的塑化劑滲透到土壤和水中,會隨著水和植物進入人體內,進而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而這種保鮮膜能在6-12個月內實現100%生物降解,對環境不會造成汙染,對人體也是健康的。此外,就使用度來看,這種保鮮膜的耐受溫度在零下80攝氏度到120攝氏度,能適應人類生活的所有生活用途。2020年1月19日,被稱為新版「限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布,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遞塑料包裝等被納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範圍。但這一年來,老百姓生活中的塑料用品似乎並沒有減少,我們的生活依然離不開塑料。

根據意見內容,到2020年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0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目前,2020年已經走入下半年,這一禁令的實施情況也變得嚴峻。

「希望我們的項目能為推動限塑令的實施作出一點努力。」許加超教授說。

許加超教授介紹,目前我國保鮮膜的市場有近200億,市場非常廣闊,這項技術推出後,會極大改變人們的生活,並會產生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希望聯合相關企業,儘快推動項目產業化,造福人類。」最後,許加超教授說出了他最大的心願。

來源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

相關焦點

  • 海大教授研製出能100%生物降解保鮮膜
    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剛剛結束,在其中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海洋成果轉化暨「雙招雙引」對接會上,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的發明授權專利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項目引起廣泛關注,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是以褐藻膠為原料
  •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研製出能100%生物降解保鮮膜
    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剛剛結束,在其中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海洋成果轉化暨「雙招雙引」對接會上,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的發明授權專利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項目引起廣泛關注,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是以褐藻膠為原料,並能實現100%降解。
  • 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這款保鮮膜能100%生物降解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剛剛結束,在其中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海洋成果轉化暨「雙招雙引」對接會上,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的發明授權專利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項目引起廣泛關注,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是以褐藻膠為原料,並能實現100%降解。
  • 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這款海藻食品保鮮膜能100%生物降解
    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剛剛結束,在其中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海洋成果轉化暨「雙招雙引」對接會上,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的發明授權專利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項目引起廣泛關注,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是以褐藻膠為原料,並能實現100%降解。
  • 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發明海藻食品保鮮膜 能100%生物降解
    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剛剛結束,在其中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海洋成果轉化暨「雙招雙引」對接會上,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的發明授權專利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項目引起廣泛關注,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是以褐藻膠為原料,並能實現100%降解。
  • 這款海藻食品保鮮膜能100%生物降解
    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剛剛結束,在其中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海洋成果轉化暨「雙招雙引」對接會上,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的發明授權專利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項目引起廣泛關注,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是以褐藻膠為原料,並能實現100%降解。
  • 不含塑化劑的玉米材質奶瓶在深圳研發成功
    微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塑化劑,學名鄰苯二甲酸酯類,被證實會干擾人體內分泌,影響生殖系統,歐盟化學品管理局將各種塑化劑歸為CMR(致癌、致突變、生殖毒性)物質。更早在2013年的研究表明,塑料奶瓶中的雙酚 A 可能干擾嬰兒的大腦發展、某些玻璃奶瓶中則重金屬鉛、鎘超標。
  • 保鮮膜到底有沒有毒?專家:慎用其實並無影響
    今天給大家講講幾乎每個家庭日常生活中都會用到的廚房用品——保鮮膜。那麼保鮮膜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保鮮的唄~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這樣子回答!但是,這個天天使用的日常用品大家真的都了解該怎麼用怎麼選嗎?也許有許多小夥伴都存在不少疑問呢......保鮮膜能不能用,有沒有塑化劑?
  • BioBag可降解保鮮膜使用玉米澱粉讓蔬菜保持新鮮
    據外媒報導,雖然各種各樣的保鮮膜可以有助於保持食物的新鮮但它們最終卻都會環境有害。
  • 近期生物降解再生纖維發展態勢良好
    近期生物降解再生纖維發展態勢良好 2003-09-17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近幾年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研製生產的生物降解再生蛋白質纖維有:
  • 目前的生物塑料「PHA」,它是100%生物可降解的塑料
    而生物不是,舉例:生物醫藥就呈現出「反摩爾定律」,什麼叫反摩爾定律,就是說同樣是10億美元,在50年代的時候,10億美元能開發出十幾個新藥,到2020年的時候連一個新藥都做不出來了,這是「反摩爾定律」。
  • LG化學成功開發生物含量100%的透明生物可降解材料
    近日,LG化學在全球率先成功開發出與合成樹脂具有同等機械物性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該材料作為全球唯一使用玉米中的葡萄糖和甘油製成的100%生物含量的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與PP(聚丙烯)同等的機械物性和透明性,極大地提高了現有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柔韌性(延伸率)和透明度。
  • 英國兩位農民用桉樹木漿製作出可生物降解薯片袋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7日報導,來自英國赫裡福德郡的兩位農民Sean Mason和Mark Watson用桉樹木漿製作出了可生物降解的薯片袋,此薯片袋可在
  • 為了製造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咖啡杯 這家公司把葫蘆種成了杯子形狀
    它們是由葫蘆製成的,使用定製設計的3d列印模具,葫蘆和我們常見的南瓜都屬於葫蘆科。該公司聲稱,這些可生物降解的杯子可以大規模生產,提供了比紙杯更環保的替代品。葫蘆是一種生長迅速的植物,每個季節都會結出結實的果實。一旦乾燥,葫蘆堅固的外皮和纖維狀的內瓤就會變得防水。
  • 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儀式現場中國網訊11月29日上午,「揚帆起航,海贏未來」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揭牌儀式暨年度全國經銷商大會在黃海飯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李華軍副校長(左)、單俊偉董事長(右)在成立大會上致辭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工程開發有限公司
  • 科學家研製出利用回收廢物製成的新型塑料
    一種由回收廢物製成的新型塑料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會降解。這種物質名為聚羥基丁酸酯,不久將被主要用於生產和分解一次性產品,對環境友好。這種創新材料可以通過弗勞恩霍夫生產系統和設計技術研究所IPK及其合作夥伴開發的新工藝進行工業規模生產。日常生活中沒有塑料是很難想像的。
  • 科普:聚乳酸如何降解
    在產品使用的過程中,和使用結束後,塑料一直在破壞著我們的生態環境,最近各新聞媒體報到非常多的塑料的「白色汙染」,威脅著包括我們在內的各種生物的生存環境。小萌之前也普及了新型高科技材料-聚乳酸,完美替代塑料,且不含雙酚A,不含塑化劑。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聚乳酸是如何降解的。
  • 7成保鮮膜含有致癌物,你家可能也有!一圖教你如何辨別
    含塑化劑的保鮮膜 有致癌風險 市面上所售的大多數保鮮膜的聚乙烯製成的。 首先,市面上大部分保鮮膜採用PVC材質,其中就含有大量塑化劑!
  • 正確認識塑化劑
    從2011年臺灣起雲劑事件,再到2012年酒鬼酒事件,塑化劑成了那兩年化學界的網紅。直到現在人們還談塑色變。什麼是塑化劑,它又做了什麼?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塑化劑相關的知識。塑化劑不是一種而是一類物質的總稱,使用的目的是增加物質可塑性與柔韌性,因此又被稱為增塑劑或可塑劑。
  • 新材速遞:LG化學成功地開發出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
    近日,LG化學宣布,公司成功地開發出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公司利用玉米成分的葡萄糖和廢甘油,首次開發出100%可降解的生物材料。這種材料具有聚丙烯(PP)等合成樹脂那樣的機械強度和透明度,可替代相關塑料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