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建水古城離元陽不遠,兩個小時的車程,很多遊客把它作為去元陽歇腳的地方。我的建議是這個古城最少得安排三天的遊覽時間,慢慢體會,細細品味。之前在寫中國古城古鎮的時候,我把它列為第二位忘掉麗江和鳳凰,國內五個小眾人少有味道的古城,假期去不怕人多,草草帶過,其實我一直想單獨把建水好好寫一下。
建水古城包括團山村有個共同的特點,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兩個地方都沒有將城內村內住戶遷出,而是選擇了讓住戶與古建共存。你可以把建水古城想成一個小縣城,縣城裡有著人們生活所必需的一切商品,當我在古城裡看到電器商店的時候,內心是震驚的,平遙、鳳凰、麗江古城,哪一個你見過有賣家用電器的?就是賣日常服裝的都少有,賣服裝也都是那種旅遊特色服裝。
只有腳下被人們踩得發亮的青石默默提醒你,確實是在古城中了。但是我聽當地人說,青石也是後來才鋪就的,歷史不超過二十年。早年間,古城裡的磚石被馬車壓出了道道溝痕,燃燈寺旁邊的街至今還叫馬市街,那才是活生生的歷史啊,現在只剩下名字了。後來把舊磚石挖掉丟棄,換成了現在的青石路,倒是也被遊客踩得帶了包漿。
寫建水古城,朝陽樓必須有一筆。朝陽樓建於明洪武年間,三重簷歇山頂,形制和天安門非常相似,準確地說是天安門像它,傳說中它的建造時間比天安門早二十八年,它的設計者是天安門設計者的老師。
團山村和雙龍橋是兩個即使沒有時間也要擠出時間去的地方。團山村2006年入選了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產保護名錄,被稱為「雲南的樓蘭古城」,因為之前寫過,這次不再贅述。雙龍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俗稱「十七孔橋」,橋中央建有一個三層樓閣,橋首尾各有一座小亭子,形制優美,頗得對稱之美。茅以升曾經把雙龍橋列為十大古橋之一。
因為舌尖上的中國,建水豆腐得以聞名全國。到建水肯定要嘗嘗建水豆腐了。據說建水豆腐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大坂井。我特意去了大坂井,驚奇地發現裡面居然有幾條金魚。這是故意養在這裡的還是圖個吉利,不得而知。看見當地人若無其事地打水喝,心裡想的是這個金魚的排洩物怎麼辦。
當地人吃豆腐最主要的做法是烤,烤熟了蘸料吃,料有乾料和溼料兩種,隨你選擇,我比較喜歡乾料。本來我只想安安靜靜地吃個烤豆腐、烤茄子、烤牛肉什麼的,但是被一冰櫃的蟲子串兒震住了。其實雲南的竹蟲我還是能接受的,好歹長得白白淨淨,還號稱長在竹子裡,想著就比較乾淨,對吧?
炸知了、炸螞蚱我也都忍了,相對比較,這還算常規。蠍子我肯定吃不下去,丐幫、五毒幫裡,蠍子都是五大毒物之一,這個還是黑的,總覺得吃了會中毒身亡。
但是那個綠頭蜻蜓是什麼鬼?還有那個,怎麼看都像蟑螂,最起碼也是蟑螂的親戚。
還有這個,不知道什麼東西,估計它活著的時候,我看見它唯一的想法也只是離得遠一點。我算對食物比較有好奇心的人,但是真心說服不了自己對這些東西下嘴,最後也只敢要了點炸小魚小蝦。
一雙好奇的眼,一張吃嘛嘛香的嘴,一顆八卦的心,一刻不願停止的腳步。這裡是饞貓兒去旅行,不加個關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