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經常聽到老師和學生這樣的對話:「這些知識點書上不是有麼?你看書了沒有?」學生很無辜地回答說:「我看了呀,就是記不住。」
其實不僅僅是學生,成人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書上的內容都看過,可是和朋友討論時,就好像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來。又好像都忘了!是不是記憶力差呢?
俗話說,博聞強識,記憶力,是學習的基礎。那有沒有神奇的記憶術能讓我們過目不忘呢?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學霸和名校特級教師總結的一些增強記憶力的方法!希望對疫情間在家學習的你有幫助!
01 將新知識和舊知識相聯繫
科學研究發現,大腦記憶知識,最喜歡的一種方式就是將新知識和我們已經學習過的舊知識聯繫在一起,捆綁記憶,這樣的效果最好。即,大腦最擅長記憶和已有經驗相聯繫的知識。換句話說,大腦特別不喜歡記憶那些孤立的、和已有經驗沒有任何聯繫的知識。
比如說,我在課堂上請同學們記憶生物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鐵錳硼鋅鉬銅。除了鐵,後幾種元素都比較陌生,而且還有幾個元素字體寫法很不常用。但是,我請同學們用諧音記憶法,將它們寫成:鐵,猛(錳)碰(硼)新(鋅)木(鉬)桶(銅)——將不熟悉的字用同學們熟悉的諧音字代替,而且又將一些相互無意義的字組合,成為有意義的一句話。這樣一來,同學們在考試中錯誤率大大降低。
所以,朋友們在平時記憶的過程中,要善於將新知識,和我們已有的舊知識建立聯繫,如果本身比較散亂,最好能想法建立意義連接,效果更好!
02 將新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繫
除了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將新知識和生活經驗聯繫也是加強記憶的一種方法哦!
物理學家費曼小時候,父親在給他講述恐龍相關知識的時候,讀到:某某恐龍,高7-8米,頭部寬2.6米……對成年人來說,這些數字理解起來不是個問題。但是,對於低齡的兒童,尤其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數字是很抽象的,孩子其實不太能理解。
那費曼的父親如何解釋給小費曼聽的呢?他說,如果這個恐龍站在我們面前的話,它的身高和我們這個2層樓差不多高,頭能伸到我們的窗戶邊。但是,它的頭比我們的窗戶寬一點,所以不能伸進屋子裡來。
你看,這就化抽象為具體,和我們生活產生了聯繫。
昨天,爺爺奶奶從老家來。上中班的女兒問我:媽媽,我們家現在有幾個人?我趁機反問:你說呢?女兒說6個。我問,你怎麼知道的呢?她說:「爸爸媽媽,哥哥和我,爺爺和奶奶,就是2+2+2=6。」
我又問她還可以怎麼算?女兒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5個人,再加1個我,5+1=6。或者爸爸媽媽爺爺奶奶4個人,我和哥哥2個人4+2=6。」
你看,這裡也是將抽象的數字運用到實際問題中,與生活經驗相聯繫,孩子既明白了數字的含義,又學習了數字的分成及其意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論,他帶學生們到田間向農民伯伯學習農業相關知識;他讓學生們跟隨木匠師傅學習木工手藝……這一切,都是將新知識與生活經驗發生聯繫。
這樣得來的知識,會被大腦記憶得更牢固,不容易忘記。
03 將各個學科的知識相聯繫
經常有學生在我面前抱怨,說老師,我現在要學習9門功課,那麼多知識內容要記憶,好難啊!
其實,任何學科之間都是有聯繫的。比如《兩小兒辯日》這篇文言文,不僅涉及到語文,還有地理知識和物理知識等等。這時候,如果我們將學科之間建立起聯繫,不僅僅理解文章傳授的道理,更能鞏固和深化地理、物理知識。所謂一石多鳥!
再比如說,我們做英語閱讀理解,會涉及到很多知識,比如生物的、地理的、歷史的,時政的,如果我們有了相關的知識儲備,閱讀理解做起來就很簡單啦。當然,你還可以想一想,閱讀理解裡的一些句型,在生活中可以用在哪裡呢?
多一些思考,多建立一些聯繫,學習自然輕鬆了!
04 預習的誤區
因為疫情,今年這個寒假很特殊,比以往寒假更長些,需要我們在家自學。我家6年級的孩子已經將整本書預習完畢,習題也做了一遍。我發現,他的預習就是純粹看例題,哪些是他沒學過的,然後做習題。
那結合我們以上的學習方法,更好的預習方法是什麼呢?
根據記憶原理,建立聯繫——把新知識和之前的舊知識建立聯繫,和生活經驗聯繫。每預習一課,要思考一下,這一課的內容,和我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有哪些聯繫呢?在生活中,我們有哪些應用呢?
敲黑板:預習不是提前看新知識,而是要回頭看,把新知識和就舊知識相聯繫!
其實現在教科書做得很好的,很多新知的講解都是通過這種方法傳授的。
以蘇教版6年級下冊的數學為例,主要講述圓柱和圓錐的相關知識。首先,通過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們找出生活中的圓錐和圓柱圖形。在解決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這個新知識時,又是和學生已經學習過的長方體的體積聯繫,用把計算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轉化成求長方體的體積,實現了新舊知識的轉換。
學生如果能明白課本設計內容的含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記憶力一定會提高!同時,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其實不是智力的差距,而是思維方式的差距。而思維方式,其實是可以訓練的!
總結一下增強記憶的方法:
1.將新知識和舊知識建立聯繫
2.將新知識和已有生活經驗建立聯繫
3.建立學科間的聯繫